报告精读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

2021年11月4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

1.我国博物馆结构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公众和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结构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公众和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类博物馆凭借宏富的馆藏、专业化的运营受到群众喜爱,专题性博物馆依靠富于特色的展示、富于创意的营销越来越赢得观众的青睐。大量以民俗记忆、非遗传承、工业遗产、近现代遗存、生活日用品等为主题的博物馆丰富了博物馆结构体系。一大批省、市、县级博物馆完成新馆建设,设施更加齐全,馆舍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博物馆正日益成为城市的新中心、新门户和新客厅。

从博物馆数量上看,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迅速,2016~2020年新增博物馆1679座,我国博物馆保持增长态势(图1),免费开放比例稳步上升。2019年,博物馆数量达到5132座,同比增长4.35%,其中免费开放4377座,占总数的85.29%;2020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共5788座,同比增长12.78%,其中免费开放5214座,占总数的90.08%。同时,人均占有博物馆数量也得到显著提升,2019年,平均每26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部分地区,如北京、甘肃、陕西等省(区、市)平均每十几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2020年,平均每24.39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享受到博物馆的资源和服务。

与此同时,非国有博物馆同样发展十分迅速(图2)。2019年,全国共有非国有博物馆1092座,占比21.28%,同比增长9.97%。2020年增长至1860座,占比32.14%,同比增长70.33%,增速较快。尽管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从我国博物馆整体格局来看,国有博物馆仍占据主导地位。

从博物馆类型看,综合类博物馆和历史类博物馆占比最高,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最少,各类博物馆数量并不均衡。2018年各类博物馆数量分别为综合类博物馆1772座,历史类博物馆1709座,艺术类博物馆482座,自然科技类博物馆182座,其他类博物馆773座,分别占比为36.03%、34.75%、9.80%、3.70%、15.72%(图3)。此外,新建博物馆类型多样。近年来新建成开放的博物馆中,既包括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展示世界现当代文化艺术的上海蓬皮杜艺术中心(西岸馆),也包括展示地区特色历史文化的临安博物馆、展示艺术家作品及生平的张大千博物馆,还包括全面展示地区自然生态文明的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聚焦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随着更多新博物馆的成立,博物馆类型构成日趋多元化,朝着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据统计,2018年全国博物馆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7506人,增幅为2.31%;2019年全国博物馆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7993人,增幅为0.45%(图4)。尽管博物馆工作人员总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无法满足博物馆事业高速发展的需求,从馆均工作人员的数量看,实际上呈下降趋势,工作人员明显不足。

2.博物馆资源整合成果丰硕,馆际合作、跨界合作成为博物馆实现优势互补、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博物馆资源整合成果丰硕,馆际合作、跨界合作成为博物馆实现优势互补、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跨界合作成为新常态。尤其进入2019年以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馆与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开展不同形式和多层面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合作范围和形式,丰富了“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实践形式。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召开之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通信科技公司相继与多家博物馆开展科技前沿合作,在博物馆开通5G业务。

3.博物馆文创“产业”和“事业”的融合趋势正在显现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2019~2020年中国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Ⅱ专题篇

2.中国博物馆展览设计研究报告

3.博物馆文创研究报告

4.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研究报告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6.近五年博物馆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7.故宫博物院宣教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Ⅲ案例篇

8.中国中小型博物馆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建议——以北京地区为例

9.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何去何从——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之路

10.创新与实践: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运营的管理学思考

11.新时代博物馆创新特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

12.标准化助力现代科技类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以北京汽车博物馆为例

13.以文物为本,传统与科技相结合——首都博物馆书画修复经验谈

14.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讲好山东故事,讲活齐鲁文化

15.甘肃省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开展文化扶贫纪实

16.小微博物馆的生存困境与发展策略——以老舍纪念馆为例

17.非国有博物馆如何践行社会责任——以建川博物馆为例

Ⅳ国际借鉴篇

18.欧美大型博物馆的管理:制度、挑战与变化

Ⅴ博物馆大事记

19.国家博物馆事业

Ⅵ附录

20.博物馆政策法规现状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

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邮编:100029

THE END
1.听薇综述:中国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万平方米,营造孔子故里曲阜与首都北京遥相共鸣34.4日正式运行。2021综合运用法定呈缴,件“给游客提供了虚实融合的全新体验”齐鲁访学驻研计划,全面汇聚散佚在基层2022民进甘肃省委会副主委1中国国家版本馆持续加强内容建设1目前,更好激发博物馆的活力。社会募集等多种方式、此唱彼和的学术互动氛围,突出知识性。https://bbs.9you.com/forum-239-111.html?a=lists&wapid=991952
2.综述:中国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张晓曦)来自中国国家版本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孔子研究院等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北京出席一场论坛时表示,要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文化传播新形式。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4/12-10/10334087.shtml
3.[新闻]《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报告(2023—2024)》发布数博会官网2023年10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强调要着力“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智慧博物馆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也增加了“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展示利用”的引导和激励政策。https://www.bigdata-expo.cn/news/1487913983
4.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收藏 评价 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商品编号:6038562 ISBN:9787506884846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 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编 出版日期:2022-10-01 开本:0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269.2 页数:368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https://www.jarhu.com/book-5038562.html
5.上海科技馆行政网11月24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在福州举行的第二届智慧博物馆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18)》,着重关注博物馆数据可视化与智慧博物馆建设有关问题,我馆的智慧场馆建设案例和上海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14家文博单位案例一起入选《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18)》典型案例。https://group.sstm.org.cn/article/19704182/32
6.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20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编当当金渊清亚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 2020 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最新《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 2020 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http://product.dangdang.com/11177719009.html
7.《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22文化/文化专题研究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楚风图书专营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22文化/文化专题研究中国博物馆协 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 著,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 编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购物车 https://item.jd.com/10102011395320.html
8.2022移动互联网蓝皮书:智慧博物馆的“元宇宙化”富有前景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让文物“活起来”,是近年来不少博物馆进行智慧化场馆建设的重要方向,为博物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VR)、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智慧博物馆建设有哪些新的模式? 6月2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时下流https://china.qianlong.com/2022/0630/7363591.shtml
9.《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近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 据悉,《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由首都师范大学钱益汇教授任主编,是中国博物馆行业第一本综合性蓝皮书。 http://www.hhh.gov.cn/index.php/article/4771.html
10.#约会博物馆##文博资讯#2019智慧博物馆来自青州市博物馆游庆桥介绍了智慧博物馆论坛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登记著录专委会通过组织编辑《智慧博物馆蓝皮书》、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调研、编制专业标准规范、举办专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提升博物馆智慧化水平。柳士发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文物报社作为国家文物局直属的新闻传媒单位,肩负着助推博物馆收藏资源和知识https://weibo.com/2093073351/Ifiro0Ux6
11.详情页—广州海事博物馆在《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的智慧博物馆的概念中加入了智慧博物馆技术内涵,认为智慧博物馆是以数字博物馆为基础,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的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为特征的新型博物馆的形态。在段勇书记主编的《智慧博物馆理论与实务》中明确了智慧博物馆要实现的目标,指出智慧博https://www.gzhsmuseum.com/ActivityReview/details?id=4028898b859ffe9e0185a04ad7160081
12.智慧文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22》。国家海洋博物馆名誉馆长黄克力、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山东博物馆副馆长高震、成都市文物局信息中心科技信息所所长邹义围绕博物馆智慧服务、数智技术赋能博物馆、文物大数据平台建设、文物安全智慧监管等作了专题交流,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博智慧化领域取得的多方面实践成果http://www.okaygis.com/zhwb/index.php?c=news&id=1111
13.智慧博物馆概念框架与实践.pptx数字导览方便观众在博物馆参观时,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了解展品信息,还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看”到复原的遗址、重现的场景,获得深度的历史信息。 ;智慧博物馆发展回顾(1);智慧博物馆发展回顾(2);荐书: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16);荐书: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16);谢谢! 下载文档 收藏 分享 赏 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13/8046025076004117.shtm
14.回顾2023教育数字化相关政策和大事—中国教育在线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馆上线 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旨在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服务拓展。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公布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78家单位入选。 https://www.eol.cn/info/dongtai/202312/t20231229_2552155.shtml
15.一周享乐指南吱音开放“小黄人”想象力实验室,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呈现中国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作品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从中精心挑选出103件作品,全面回顾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现出毕加索从早期到中期的艺术成长经历。此次展览由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藏品总监艾米利娅·菲利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198881.html
16.慧博招标采购智慧博物馆 博物院 博物馆 慧博 收藏项目 2024/07/16 伪满皇宫博物院智慧博物馆之SaaS平台(二期)招标公告 智慧博物馆 博物院 博物馆 慧博 收藏项目 2024/07/09 豫东南高新区慧博云通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招标公告 产业园建设 豫东 东南 慧博 博云 收藏项目 2024/06/24 《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24》案例征集启事http://www.gdtzb.com/zb/kw-huibo.html
17.2024年重要时政汇编第47周时政周报(11.1811.24)第五,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 第六,支持二十国集团开展造福全球南方的务实合作,支持设在北京的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工作,支持各方在数字教育、博物馆数字化、古籍数字化等领域开展合作。 https://www.jiuyeqiao.cn/sydw/95/427489.html
18.《上海市博物馆在地贡献度蓝皮书(2023年)》首发《上海市博物馆在地贡献度蓝皮书》发布也将成为一项持续性工作,并伴有中英文双语版接续出版,以促使“上海智慧”“上海方案”等辐射至更多境内外博物馆和城市,继而达求馆-城互利共生。 《上海市博物馆在地贡献度蓝皮书(2023年)》的首发以及文博数据治理研究平台的成立,为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城市流量入口的作用,进而助力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37317
19.湖南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报告4.城乡文化建设逐步向一体化推进根据有关数据,到2020年,湖南省有艺术表演团体631个,比2011年增加453.51%;公共图书馆143个,博物馆122个,比2011年分别增加10.00%、43.53%;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9.4%,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7%,分别比2011年提高6.80个百分点和2.90个百分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增加,湖南先后已有22个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2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