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I模型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路径研究本科高校

作者罗婧(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济南)

[关键词]4I模型;移动互联;博物馆;文创产品

引言

随着当今大众对博物馆认识的不断深入,博物馆文创产品已然成为检验博物馆产业化成功转型与否的重要指标。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为了实现博物馆产业化的顺利转型,博物馆的功能性从诞生初期的以“物”为中心转化为移动互联背景下的以“人”为中心,更着重强调其社会职能对人的影响。2017年11月,“故宫博物院—腾讯集团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文化教育传播机构与网络科技公司的跨领域合作,昭示着双方将携手在中国博物馆创造性转型道路上共同探索发展。而对蕴含博物馆精神内容积淀的文创产品进行开发,是博物馆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关键一环。截至2017年底,中国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创产品达9170种,25大类180余万件,年销售额达10亿元。然而,除故宫博物院外,国内大多数博物馆文创产品尚未形成可循环式的独立开发体系,博物馆的自身文化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开发与用,造成文创产品难以转化为可代表博物馆文化形象的品牌化产业链。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概念及产业现状

目前,国内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究范围多以有形类文创产品为中心,对无形类文创产品开发的研究尚待拓展。多数学者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策略研究”和“从艺术角度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等角度,对博物馆产品市场运营的两面性、1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或博物馆商店的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多是集中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层面的浅表性阐述。而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构建策略与目标受众特点对接起来进行的可行性研究较少,更缺乏对博物馆目标受众群体的定位分析,致使“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学界和业界缺乏完整的认知理念。笔者立足于现今“移动互联”背景下的媒体优势,结合4I模型的目标受众特点,力求妥善解决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源头开发问题,尝试构建一条可循环式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学术内涵

(二)当下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瓶颈

1997年11月,荷兰银行的台湾分行以梵高博物馆的收藏画作《向日葵》为主题,将银行从外观形态到内部装饰全部设计成画作样式,并同时复制到信用卡卡面上,配套推出了“梵高卡”,开创了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运营的先河。针对大陆市场,虽然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较为活跃,但从行业整体来看,市场发展缺乏后劲,创意研发能力有待提高,管理模式亟需创新。影响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制约因素,具体显现在以下方面。

1.艺术创意分散

2.市场运营狭窄

3.目标受众不明确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与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从诞生初期的以“藏品”为核心,发展至现今“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成为博物馆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运营理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移动网民占比达96.3%,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2移动互联网向广大用户生活的各方面需求深入渗透,信息数字技术与第三产业各领域的深度合作,成为促进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升级开发的重要经济推动力。但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未能深入研究顾客需求,缺乏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细分与定位。由此增加了博物馆承担的开发费用与销售的风险,随之带来文创产品库存的销售压力。

二、从4P模型到4I模型——传统营销模式的优化升级

移动互联的井喷式发展,带来了新型的关系营销——移动营销。移动营销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库营销的基础上,较之以前的传统营销,两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传统营销理论中的4P模型(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20世纪50年代,杰罗姆·麦卡锡)立足于企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3;4C模型(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needswants、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购买商品的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20世纪80年代,劳特朋)立足于目标受众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一)博物馆有形类文创产品—IndividualIdentificatio(分众的识别)

即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中识别出具有某些共同需求的分众对象。分众化的核心是个众,是指目标受众以单独的个体为单位,之后根据个体对文创产品效用的共同兴趣,将分众对象聚合成稍大的细分市场。并利用移动互联与其建立沟通关系,进而对博物馆的目标“个众”进行分类锁定,量化管理。这便需要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基础内容层面入手,不断扩大丰富其产品种类,从而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格战略提供依据。

1.博物馆文创产品以传播博物馆藏品文化价值为主,获取合理利润为销售目标

此类型文创产品即博物馆日常销售的正价文创产品。由于需要长期销售,故需设定以适度的利润为目标,价格区间多在百元左右。该类产品的受众消费层面最广,符合多数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心理价位认同,适合消费者进行广泛购买。通常体现在全年常设类博物馆文创产品和非常设类博物馆文创产品两种——全年常设类博物馆文创产品等同于博物馆文创部门的“固定陈列”,足可以代表博物馆自身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根据法蓝瓷设计开发的包括餐具、摆件、饰品三大类27个系列的文创产品。非常设类博物馆文创产品主要包括:季节性博物馆文创产品和节日性博物馆文创产品两种。季节性博物馆文创产品,大多是博物馆当季推出的新品或是部分季节性较强的时机性销售产品,具有产品生命周期短、产量小,更新快,满足当季消费需求的特点,如春秋季适用的丝巾、夏季适用的折扇,冬季适用的手套等;节日性博物馆文创产品,是针对各博物馆所在地及其各民族重视的节日而特别生产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年圣诞时特别推出一系列的圣诞装饰品等。

2.博物馆文创产品重新定位自身的藏品文化,以获取高额利润为销售目标

博物馆通过对移动互联的数据进行挖掘,建立对应的消费群体大数据库,掌握尽可能丰富的分众信息——如受众阶层、受教育程度、购买力情况等,对分众个体进行分类和描绘,实现对博物馆分众对象的识别,进而对分众对象进行设定。结合现有的和潜在用户在当前以及未来的现有消费能力、消费倾向、产品购买习惯等进行调研分析,为移动互联市场下的博物馆不同阶层分众提供文创产品的价格差异化战略。

(二)博物馆定制型文创产品——I(“我”的个性化)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全新的消费革命。从生产、供应到消费的营销链条上均开始以目标受众的需求为中心。博物馆目标受众对于个性化的需求,将比以往任何营销时代都来得更加强烈。受众需求带动博物馆将从传统营销时代的尝鲜型、炫耀型消费模式,转变为尊重差异化、个性化、注重个体感受的体验型消费模式。3D打印技术不仅为博物馆受众带来新的文化体验,更通过“零库存”的方式解决了文创产品的库存积压难题,最大限度地节省了设计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从而降低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整体经营成本。

1.3D打印的文创产品为受众提供全新的体验方式

博物馆文创产品应用的3D打印技术,是以数字输出的3D模型为基础,将馆藏文物进行3D数字建模打印。运用粉末状金属或PVC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复制物体,最后得到等比例体积的文创产品。2014年11月,大英博物馆与SKECHFEB3D公司合作,面向公众提供一项特殊服务——大众可以从大英博物馆在线馆藏中下载雕塑和艺术品的3D模型数据,进行博物馆文创复制品打印。该3D模型文件允许在线使用,支持任意3D打印机使用的格式,通过最简单的熔融堆积法,使得文创产品的外在形体得到了解放。受众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对文创产品的外观进行趣味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于博物馆文创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让收藏爱好者们切实感觉到“将文物带回了家”。

2.3D打印的文创产品可成为博物馆藏品的主要替代品

传统营销理论在解决“WHO(用户身份)、HOW(营销策略)”等问题方面稍显欠缺,营销双方关系的建立始终是模糊且难以识别的,对于稳定博物馆品牌受众忠诚度有较大的阻碍作用。4I中的“I”要素,彰显了消费者的个性差异化,无疑是移动互联人性化进步的重要体现,满足了消费用户“独一无二”的默认需求。这就促使博物馆首先对自身的文创产品品类和技术创新进行不断地优化升级,为受众提供能够充分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文创产品。

三、博物馆无形类文创产品——InstantMessage(即时信息)

(二)线上专业类APP——博物馆专属APP

(三)博物馆体验类文创产品——InteractiveCommunication(互动的沟通)

1.VR技术有利于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古迹的虚拟交互全景展示。

敦煌莫高窟出于洞窟保护的原因,于2017年11月开始运用VR技术让观众观赏文物。每年由10个不同时代的洞窟对外展出,观众通过佩戴VR眼镜进入石窟空间,自由地转动身体来来观看不常对外开放的珍稀洞窟,甚至可以按照个人意愿,控制视线落脚点来仔细观察石窟内壁,放大其中的壁画,达到特写的细化效果。VR技术的视觉交互手段,突破了博物馆地域限制的因素,实现了古代建筑群落、石窟寺庙等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异地虚拟展示。

2.VR技术有利于单件馆藏品多视角的全面展示,形成全新的文创产品交互模式。

2018年6月,故宫博物院开发的“走进《清明上河图》”展示项目,是近年来一个较为成功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与受众进行VR互动的案例——观众乘着“小船”从虹桥下穿过,走入传世名画。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中各种人物和情节的史实分析,画作中的814个角色,上百个大小景物被井然有序的排列其中。形成长36米、高4.8米的巨幅互动长卷在墙上缓慢推进。利用三维空间中的声音定位技术,同时将700多段不同场景中不同人物角色的对话模拟成各种富有情趣的情节。观众随着脚步和视线的移动欣赏画作,随时通过人机互动感受当时汴河两岸人们真实生动的生活状态,最大限度的还原了《清明上河图》的原始质感。

3.VR技术的虚拟触摸式体验,为视障群体提供了全新的博物馆参观模式。

2018年3月,捷克布拉格国家美术馆专门推出了一款搭载触觉技术的虚拟手套。这款触觉手套打破了传统VR头显的视觉局限,创造了一种能够触摸虚拟3D物体的虚拟手部体验。手套内部系统采用了定制的多频技术,能够刺激不同类型的皮肤细胞以提供触觉反应,以振动的形式向使用者发送反馈,从而为盲人和视障人士提供尽可能精确的3D对象感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虚拟触觉“看到”历史,为视障群体打造独特的博物馆参观体验。

参观体验者通过操作博物馆VR的实体服务设备,得到信息回馈、思维启发等,诱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博物馆的信息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娱乐性和游戏性,促使体验者与文创产品乃至博物馆产生比往更紧密的情感共鸣,滋生出欢乐和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刺激体验者的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重感官;VR虚拟仿真技术同时可以展示复杂逼真的虚拟实景效果,丰富博物馆藏品的展示层次和空间构成,渲染博物馆展陈场景的直观表现力,增强体验者的沉浸感,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博物馆传统展陈形式的不足,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不同的参观需求。有效提髙了受众对于博物馆文化信息的理解与吸收,对于博物馆藏品的传承,起到了有效的保护。

THE END
1.设计灵感博物馆设计20例10)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杭州 11)宁波博物馆,浙江宁波 12)巴洛克国际博物馆,墨西哥 13)阿布扎比卢浮宫,阿联酋 14)鹿特丹博伊曼斯· 范· 伯宁恩博物馆,尼德兰 15)角川武藏野博物馆,日本 16)休斯顿艺术博物馆,美国 17)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偃师市 18)大阪府立飞鸟博物馆,日本 https://m.douban.com/note/814481979
2.博物馆对比分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外观主色材料安哥拉红砂岩与蔚蓝的天空交相映衬。晴天和雨天,红砂岩会有不同的颜色状态,简约的几何形体,带有阿尔瓦罗·西扎建筑和美学风格的深刻烙印。这就是最新亮相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设计模型陈列展示 建筑内部光处理的非常好,和前面的苏博有异曲同工之妙。博物馆,同样是西扎简约风格的体现https://www.meipian.cn/1zz8o983
3.BIM案例介绍:BIM技术在上海博物馆东馆结构设计阶段的研究与应用上博东馆与西馆“一体两馆、相辅合璧”,东馆采用“外柔内刚”的形体与西馆“天圆地方”呼应,建筑表皮犹如水墨长卷,整体犹如精美之中华印玺,与东馆的书画、工艺藏品特色十分契合(8)。 图1 上海博物馆东馆立面效果图 2.工程设计重难点 2.1体量大 上海博物馆东馆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104997m2,地上6层,地下2层。东http://www.tuituisoft.com/bim/26462.html
4.基于kano模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客户需求分析为了了解真实的博物馆文创更本需求,设计此问卷进行匿名调查,问卷内容仅用于·学术研究,绝不外泄,请您根据自己真实情况进行填写,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1. 您的年龄 0-1818-2525-55 2. 您的城市 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五线及以下 3. 博物馆文创与同类产品的功能 我很满意 理所当然 无所谓 勉强接受 我不满https://www.wjx.cn/xz/232760790.aspx
5.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展馆充分运用了现仪展示手段和大量实物模型,并设计了多处可供游人参与的大型场景式展示。实物模型十分逼真,仿佛身临其境。 厦门桥梁博物馆,这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博物馆,让我们收获颇多,感受到我国建桥的高科技水平。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9 18月9日至8月16日,我在开封市博物馆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567887.html
6.基于android智能云博物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博物馆app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在明白了系统的需求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地设计系统,主要包罗软件架构模式、整体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本项目软件架构选择B/S模式,总体功能模块运用自顶向下的分层思想。再然后就是实现系统并进行代码编写实现功能。论文的最后章节总结一下自己完成本论文和开发本项目的心得和总结。通过智能云博物馆平台app将会使在智能https://blog.csdn.net/qq_1406299528/article/details/134638734
7.博物馆室内草图大师SU模型类图片素材60张我图找相似功能已为您找到60张与博物馆室内草图大师SU模型类似的图片,包含各种高清原创博物馆室内草图大师SU模型素材图片,找博物馆室内草图大师SU模型相似图片就上我图网.https://so.ooopic.com/findsimilarity-18758362.html
8.跑马场苏州博物馆的设计X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X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既要有中国特色、苏州风味,又要现代化有创新。无论从博物馆传统的“功能、技术、形象”角度,还是从创新角度,无不体现出别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和锐意进取、挑战自我的精神~ 独具中国建筑特色的粉墙黛瓦虽传统,却有着全新的表达方式。将称为“中国黑”的花岗岩石材作为屋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7/17/40008536_1126450373.shtml
9.广州设计之都建筑模型博物馆开工3月28日,在众多建筑行业重量级学术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广州设计之都建筑模型博物馆开工,由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在内的多位业内专家共同组建的建筑模型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也宣告成立,为广州设计之都打造成广州设计产业的精神地标增添了重量级砝码。白云区领导何镜清、王晓杰参加仪式。 https://www.gz.gov.cn/xw/zwlb/gqdt/byq/content/post_9579182.html
10.博物馆设计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物馆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博物馆 照明设计 人性化设计 陈列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博物馆是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明的展示橱窗,是对大众进行https://www.gwyoo.com/haowen/79372.html
11.博物馆模型图片博物馆模型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1586个博物馆模型图片、博物馆模型素材、博物馆模型背景、博物馆模型模板、博物馆模型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博物馆模型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4-12-16 18:50:26。https://m.redocn.com/so-moxing/b2a9ceefb9ddc4a3d0cd.htm
12.博物馆展示设计(通用8篇)篇1:博物馆展示设计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展示与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收藏文物及标本为主的博物馆开始关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即由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物”的研究转移到“人”的研究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jak8j0f.html
13.博物馆嘲模型展馆设计制作人物雕塑价格,厂家,图片,雕刻北京阳光亿邦沙盘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昌平博物馆场景模型、展馆设计制作、人物雕塑 场景模型设计制作沙盘模型业务:沙盘模型制作、建筑沙盘模型、房产展示沙盘模型、公建沙盘模型、建筑设计沙盘模型、景观设计沙盘模型、生产流程沙盘模型、高速公路沙盘模型、军事沙盘模型、精品模型、房地产销售模型、售楼模型、户型模型、解剖模型https://m.makepolo.com/product/100054449270.html
14.文化长廊展示设计文化长廊展示vi设计2、案例二:巴黎卢浮宫文化长廊展示设计 巴黎卢浮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文化长廊展示设计以展示欧洲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为主要目标。设计师们通过合理的展示布局和灯光设计,将卢浮宫的艺术珍品有机地融入到展示空间中。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区域,设计师采用了壁画和壁纸的形式,将当时的绘画作品https://www.rhtimes.com/brand/POP-design22554.html
15.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2024年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资料下载本专题为筑龙学社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伴你成长达成梦想,更多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https://m.zhulong.com/zt_dq_3002262/detail44572510/
16.基于本体的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博物馆模型研究与设计对于可移动文物数字博物馆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博物馆领域本体模型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本人主要工作如下: (1)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其语义信息分类,结合CIDOC CRM标准完成对其文化遗产领域语义信息的描述。同时构造了一个地理本体,完成对其地理信息的描述。 (2)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04-2008049702.htm
17.二八大杠模型制作教程,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手工课程#二八大杠模型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 粉丝7460获赞2.1万 热榜推荐 #无人机找到疑似咬伤人东北虎热源 #专家称野生东北虎咬人属应激反应 11月18日下午五时左右,在距离黑龙江勃利县长太村2公里处,警方通过无人机热成像镜头发现疑似东北虎热源。此后,警方在附近区域展开24小时不间断巡逻,但19日白天并未发现东北虎踪迹。当地公安已部署https://www.douyin.com/video/7252955100765801766
18.设计兵团展览设计展示设计舞美设计展厅设计空间博物馆设计设计兵团致力于打造成国际性的展览设计搭建交易服务平台;找靠谱展览展示设计师,靠谱展览公司、搭建公司、展览工厂;找全球靠谱展会、展会照片、设计模型;学习全球设计技术、会展设计视频教程、全球设计师直播,上设计兵团。https://www.d7w.net/
19.模型博物馆二号厅:RichardMeier(理查德·迈耶)的模型线上模型博物馆 Richard Meier 理查德·迈耶篇 共收录项目22计;模型照片96张; 编辑:白金妮;审核:33 ?Richard Meier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美国建筑师,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现代主义建筑“白色派”教父,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的“普立兹克”奖最年轻的获得者。迈耶的白色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69225.html
20.清水混凝土建筑玉环博物馆和图书馆结构设计巧思玉环博物馆和图书馆项目,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兴钢和任庆英两位勘察设计大师的团队合作设计。从“夏奥”到“冬奥”,对两位合作多年的大师来说,这个项目的规模体量实属“小品”级别,然而其中蕴涵的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深度融合的经验,值得记录和分享。 https://bbs.co188.com/thread-10200400-1-1.html
21.酷站两连发!大英博物馆3D模型图免费下载+5.3万卷中文善本特藏这几年全球无数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逐渐将馆藏数字化,透过各种渠道开放到网络上,提供给需要的使用者在线浏览或下载使用,让我们不用亲自飞到几千公里外就能坐在计算机前仔细观赏,更重要的是有些素材可在下载后再利用,对于创作者来说也省去重新制作的时间。对此 Goohttps://www.uisdc.com/british-museum-harvard-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