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院校资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建院伊始组建的研究所之一。1977年中国社会科

作者

佚名

五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2007年1月24日成立,由杜金鹏任主任。宗旨是利用我所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资源和交流网络,建立一个考古发掘、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综合研究等多方面互动交流的研究平台,推动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承担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和配合古代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在业务人员中进行培训,传播最新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法规和方法,进行中外文化遗产保护学术交流,进行遗址保护信息库建设等。设有大遗址保护研究工作室、考古现场保护研究工作室、出土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工作室等部门。拟陆续建立古迹遗址保护规划研究工作室、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实验室等。承担的主要工作有根据国家文物局委托,推荐我国百处大遗址名单,并参与制定其保护规划纲要;参与编制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等多处著名大遗址的保护规划和保护展示方案;承担国家“考古移动实验室”、我院国情调研项目等。

八考古杂志社(考古编辑室)1955年成立,负责编辑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与专刊。1978年以来先后由卢兆荫、刘勋、温明荣任主任。1997年在编辑室基础上成立考古杂志社,下设四个编辑部和一个综合部,负责《考古学报》、《考古》的编辑出版,以及《考古学集刊》、《中国考古学》(英文版)和考古学专刊的编辑。先后由白云翔、施劲松任社长。

九西安研究室考古研究所的京外派出分支机构。1954年设立于陕西省西安市。主要为长期在陕西省工作的沣镐考古队、汉长安城考古队、隋唐长安城考古队等田野工作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同时也是考古所的京外研究基地之一。西安研究室包括考古资料室、文物库房、图书室等,目前正在建设新的考古资料馆。研究室主任先后为夏鼐、马得志、刘庆柱,现任主任为安家瑶。

十洛阳工作站考古研究所的京外派出分支机构。1954年设立于河南省洛阳市,主要为在河南省洛阳附近工作的偃师二里头考古队、偃师商城考古队、汉魏故城考古队、洛阳唐城考古队等田野工作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同时成为考古所的京外研究基地之一。洛阳工作站包括博物馆、文物库房、图书室和会议室等。50年代建设的工作站的建筑设计,出自著名学者梁思成之手。站长先后为陈久恒、许景元、王岩、陈良伟,现任站长是钱国祥。

十一安阳工作站安阳工作站成立于1958年,系我所下设的京外研究机构之一,负责安阳地区以商代晚期都邑殷墟遗址为中心的考古发掘及资料整理,报告编写与研究工作。该站下设殷墟考古工作队、殷墟博物馆、工作站办公室等分支机构。现任站长是唐际根。

学术刊物考古研究所现主办有《考古学报》、《考古》、《考古学集刊》和《中国考古学》(英文版)四种学术期刊,并编辑出版了150种考古学专刊。

一《考古学报》《考古学报》:前身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创刊的《田野考古学报》。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并出版第2~4册,1951年由考古研究所编辑出版第5册。1953年改名《考古学报》,现为季刊。该刊是中国连续出版历史最长的考古学期刊,主要刊登田野考古发掘的中型报告和考古学长篇专题论文。至2007年12月共出版167期。1953年以来的历任主编为郑振铎、尹达、夏鼐、王仲殊、徐苹芳、任式楠、刘庆柱。

二《考古》《考古》:1955年创刊,原名《考古通讯》,1959年改名《考古》,现为月刊。该刊常设15个栏目,主要刊登田野考古发掘简报和考古学研究论文,以及科技考古的实验报告、学术动态和书评等。至2007年12月共出版483期。历任主编为夏鼐、安志敏、徐苹芳、乌恩、王巍。《考古》曾荣获“‘95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1995年、1999年、2002年、2006年),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1998年)、“双百期刊”(2001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2003年)。

三《考古学集刊》1981年创刊,为不定期连续出版物。主要刊登田野考古发掘的中型报告、考古学研究论文,以及科技考古的实验报告等。自第16集始,以刊登本所的成果为主。至2006年已出版16集。历任主编为王仲殊、刘庆柱。

THE END
1.来这里看汉字的演变!华科大这个展览开幕澎湃号·政务在校史馆临展厅开幕 50余种金石拓片 线上线下同步展出 这也是继去年11月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后“喻见典藏”的又一展览 本次展览从人文学院院藏典籍中遴选了50余种金石拓片,以文字演变历史为序,汇聚了殷墟龟甲、先秦吉金、汉魏碑刻、唐宋风雅、明清丛帖等不同类别,涵盖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96581
2.听见看见汉字之美国内新闻频道12月17日,《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展览从语言学研究角度出发,结合历史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汉字丰富的形体与声音,呈现汉字多维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览共展出文物20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1件(套),二级文物13件(套),声音展品近70节(段)。 http://news.yunnan.cn/system/2024/12/18/033339788.shtml
3.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2021)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2021) 时间: 2021-09 主办单位: 中国文字博物馆 会议目录 博物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刍议 “互联网+”新技术作用下的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陈展艺术 殷人疾祸考略 郑州二里岗早商骨刻字符与乇土祭祀 新出《颜勤礼夫人殷懿姬墓志》考镜 https://read.cnki.net/web/Conference/List/WZBW202109001.html
4.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2021)工具书 个人查重 注册|登录|我的账户 问答 个人查重>>个人AIGC检测>> 名称:中国文字博物馆 省份: 河南省 会议论文 博物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刍议于学斌; “互联网+”新技术作用下的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陈展艺术方琦; 殷人疾祸考略冯时; 郑州二里岗早商骨刻字符与乇土祭祀李维明; https://cpfd.cnki.com.cn/Area/CPFDCONFArticleList-WZBW202109001.htm
5.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211211) 《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由中国文学博物馆主办、公开出版的年度学术期刊。栏目设置为《博物馆理论与实践》《文字考释与研究》《书法与篆刻》等。截至2022年10月,已经出版了三个系列。 文化科普 编辑本段 四堂杯 ”全国书法大展 四堂杯”全国书法展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主办、河南书法家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45.html
6.《甲骨学堂——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教育系列精品课程》刘纪献,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曾任安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安阳市殷都区委书记,2019年10月兼任中共安阳殷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委员会书记,2020年6月主持启动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遗址博物馆等建设项目。主编《甲骨学堂——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教育系列精品课程》《2021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第八届http://www.hnkponline.com/book/detail.shtml?id=13
7.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主办的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从2020年创刊,每年一期,印数300册,内页200页左右,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主要栏目有:专家特邀稿件、文字考释与研究、博物馆理论与实践、书法与篆刻等。创刊以来,受到了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三年来,刊发文章60余篇,其中国内知名专家文章15篇https://www.wzbwg.com/newsinfo/15861
8.全国教育类及相关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3、史林 14、史学集刊 15、历史档案 16、抗日战争研究 17、民国档案 18、当代中国史研究 19、中国农史 20、安徽史学 21、文史哲 22.中国文化研究 23.文史知识 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 1、考古 2、考古学报 3、文物 4、考古与文物 5、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6、江汉考古 https://www.jstzjy.net/rsc/info/1190/1862.htm
9.上海博物馆集刊杂志博物馆集刊杂志,年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等。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 主管单位:上海博物馆 审稿周期:1个月内 周期:年刊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创刊:1981年 出版地区:上海 https://www.youfabiao.com/shbwgjk/
10.中国博物馆杂志期刊简介中国博物馆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中国博物馆投稿须知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来稿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及Email等。 https://www.1mishu.com/qikan/zhengfawenshi/wenhua/201003/67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