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精品网上博物馆:足不出户,中国文化尽览

铛铛铛,现在有解决办法啦!“全景故宫”利用360°全景摄影的方式逐一记录故宫各个院落,采集的数据覆盖到了故宫博物院的全部开放区。哇,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棒!

No.3

故宫数字文物库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各类文物藏品超过186万件/套。虽然故宫每年都会举办大量的文物展览,但和海量的文物相比,能展出的只是冰山一角。

为了让大家能看到更多的藏品,“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一次性推出25大类文物,5万余张高清影像。并将通过文物管理员、摄影师的共同努力,持续不断增加“数字库存”,满足大家博古赏新、学习研究的需求。

No.4

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该展览于2019年4月在国博展出,同年6月底结束。如今再次开放线上展览,曾经错过的朋友们,可以弥补遗憾啦!

该展览共展出796件意大利返还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民国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

No.5

No.6

首都博物馆网上体验馆

你可以虚拟游览整个首都博物馆,也可以在线观看“美好中华展”、“回望大明展”和“天路文华展”这3个展览。

No.7

家园·生命

由“远古家园”和“现代家园”组成,将主题性展示与生物演化线索相结合,展出古生物化石、岩矿及现生动植物标本近万件,讲述地球38亿年来生命的发生、发展过程。

No.8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

战国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仅次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但由于中山国历史短暂,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故称“神秘王国”。

本次展览展出了战国中山国带有鲜明游牧民族风格的礼器、武器、日用器具、装饰品、明器等众多文物精品。其中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银首人俑铜灯、错银双翼神兽等文物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在战国出土文物中绝无仅有,独树一帜。

No.9

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

墓葬壁画是山西博物院的特色收藏,其中的北朝墓葬壁画作品更是大放异彩。此次展览为公众鲜活呈现1500年前北朝高超的绘画艺术和真实的社会面貌。这是北朝墓葬壁画首次大规模集中展出,过半数展品属首次亮相。

No.10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数字展厅

千万不要以为内蒙古只有草原和骏马,在这里,你将感受到内蒙古“大自然”的独特风味。

No.11

盛世典藏——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国宝展

此次展览参展的90件院藏珍品均为一级文物。据悉,这在博物院历史上尚属首次。展品集实用与审美于一身,展现了清宫瑰宝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反映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家的雍容华贵,更让观众直观地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与璀璨。

No.12

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展览追溯了中国丰富的军事遗产,反映在以中国版图为中心的区域内、以中华民族为主体进行的军事活动。虎符、兵马俑、锦衣卫腰牌等1300余件军事文物在展厅亮相。同时,军博还展出了470余张照片、130余幅图表、60余件艺术品,展示先秦至民国成立期间的军事史。

No.13

礼赞共和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

No.14

“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数字敦煌展

敦煌莫高窟已经走过了1000多年的岁月,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对其珍贵的彩塑和壁画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迫在眉睫。如今有了数字敦煌展,既减少了认为损坏,也解决了人们出行的困难。复制洞窟展板上镶嵌莫高窟332窟、259窟佛龛,佛龛里展示3D打印的塑像。

No.15

全景兵马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No.16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大展

No.17

发现三星堆:三星堆与巴蜀考古

No.18

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展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以越文化为主线,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个最有影响力的诸侯霸主吴、越、楚之间相互征伐、文化融合的历史片段。

No.19

实境苏州博物馆

No.20

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

本次展览以南京市博物总馆的藏品为主,兼具有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镇江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高淳博物馆、南京大学博物馆、南京大学石头城考古队提供的珍贵展品,可谓是阵容庞大又璀璨。

No.21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恭王府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唯一对游人开放的清代王府。在虚拟游览中,你将会看到恭王府景点的各种图片,伴随着生动的真人讲解,带大家一睹恭王府。

No.22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数字展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旧址。

No.23

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主题展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该展览以家风为核心,以家训、家书为载体,通过300多张图片、近50个家风故事,向人们讲述老一辈们的感人事迹和文明风采。

No.24

南通博物苑基本陈列虚拟展

No.25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至1938年日本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

No.26

扬州博物馆数字博物馆

扬州博物馆虽然闭馆了,但是这样依然可以欣赏文物!

No.27

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

No.28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No.29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三维全景浏览

720度全景欣赏这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

No.30

巧手夺天工:传统工艺的现代新生

蜀绣、蜀锦、银花丝、瓷胎竹编、成都漆艺、藏族锻造金属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羌族刺绣……在线上就能看到16个门类的近百件精美作品,深入了解传统工艺。

No.31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

包括铜编钟、唐三彩、釉陶楼院等在内的珍贵文物,展示着丝绸之路古老而丰富的文明,此次都通过线上全景漫游展现在我们眼前。

No.32

西域历史的记忆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

中国最西端发现的、最为古老的古人类头骨标本阿图什人头骨,新石器时代的多种石器和彩陶器等,棉毛织物、丝织物、木器、铁器、铜器、玉器、泥塑、木雕、绢画、壁画和钱币等,伴随着充满西域特色的音乐,VR实景漫游已经将迷人的西域文化带到了眼前。

No.33

清代女性生活掠影展

“美人如花隔云端”,看清代女性是如何生活的。

No.34

兄弟王——从满城汉墓到大云山汉墓

展览再现了2100多年前,两位王奢华的生活,长生不老的追求。

No.35

又见大唐

“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是世界范围规模最大以唐代书画呈现大唐风韵的展览。38件国家一级文物齐亮相,辽宁省博物馆倾囊而出馆藏唐代书画作品,成为展览最大亮点。

No.36

南湖革命纪念馆数字展示

No.3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余村出发的生态文明践行”特展

No.38

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

No.39

红色闽西

No.40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

No.41

中央红军集结于都出发长征基本陈列

No.42

大哉孔子展

No.43

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历史陈列

No.44

人民呼唤焦裕禄

No.45

中国文字发展史

No.46

红色记忆——中共中央在武汉

No.47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数字展

No.48

辛亥革命博物馆云端展览

No.49

十堰博物馆虚拟展厅

No.50

学习雷锋好榜样

No.51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网上展厅

No.52

陕西古代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

No.53

帝国殷昌齐美成康——汉阳陵出土文物精品展

No.54

遵义会址纪念馆网上展览

No.55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虚拟展览

No.56

“国强”的生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庆生活变迁物证展

No.57

广州1949

No.58

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

No.59

甲骨文发现120年系列展——《图说甲骨文发现史》

No.60

城标·城史——广州历史陈列

No.61

军事科技陈列

No.62

“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主题展览

中国科学技术馆

No.63

回眸百年致敬科学——北疆博物院(北楼)复原陈列

No.64

陶冶三晋——山西古代陶瓷特展

No.65

晋祠博物馆景区在线(PC端)

No.66

晋国历史文化及晋侯墓地遗址展

No.67

大辽契丹——辽代历史文化陈列

No.68

近代大连

No.69

烈火——东北抗联英雄人物专题展

No.70

黑龙江省博物馆全景游览

No.71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瓷器大展

No.72

风波浩荡足行吟——鲁迅与国际友人在上海暨鲁迅定居上海九十周年特展(2017年)

THE END
1.我的家乡在河南走进殷墟博物馆,感受伟大的商文明——顶端新闻走进殷墟博物馆 ,感受伟大的商文明 文:王春峰 河南安阳,洹水之滨。一座青铜色的博物馆大气庄重,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这就是殷墟博物馆新馆。 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于2024年2月2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60BD3E145B04877BE65903399C053
2.博物馆观后感作文(精选16篇)导语: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博物馆观后感作文,欢迎阅读! 博物https://www.ruiwen.com/zuowen/guanhougan/784098.html
3.博物馆观后感(精选27篇)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观后感(精选27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博物馆观后感 1https://www.oh100.com/a/202211/5642351.html
4.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赏析八篇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刚进故宫大门——午门。一个人山人海的大操场出现在眼前。我们身边的导游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午门的历史。原来午门是皇帝暂杀犯人的地方。我们一边走,导游一https://dxhx.fabiao.com/haowen/2708.html
5.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5篇)这一天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我们到的时候博物馆还没开门,于是我们站在门口等了一小会儿,虽然站在外面有点冷,但是看着过往行行色色的行人.车辆和周围的高楼大厦,感受着现代大都市的生活,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年。 想着想着思绪飘过了时间隧道,在那道门后面却是另外的世界,古物古人,它们在地下沉睡了上百年甚至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0424095041_6937833.html
6.去过中国国家博物馆值的你,感受如何?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北京 玩两天,她抛给了我几个想去的目的地,让我帮忙安排下路线。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国家博物馆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0971008-18580347.html
7.我为师生办实事档案馆博物馆系列线上展览展播之“以美育心在交通大学126年华诞之际,档案馆、博物馆钩沉历史,举办“南洋文脉 交大华章——交大先贤墨迹展”,于2022年4月6日上线。展览从珍贵的资料中汇聚交大主要办学先贤的书作墨迹,从盛宣怀、唐文治到叶恭绰……从题词、书信到手札……引领广大师生感受一代学人深厚的国学修养、开阔的视野、不凡的气度、救国忧民的胸襟,以http://news.xjtu.edu.cn/info/1219/190760.htm
8.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3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6 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通过实地参观博物馆,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家知名博物馆,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体验。 第一段:展品的丰富多样 博物馆里的展品是观众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这次参观中,我看到了非常丰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2037786.html
9.人民日报关注国际博物馆日:数字展陈提升观众体验如果说数字技术能作为实体展览的补充,那么看场没有实体文物的展览是什么感受?“震撼!”“很炫酷!”“仿佛穿越了!”去年9月,“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处处给人以惊喜:用手拨动加入交互密码的“古琴”,一曲《广陵散》在指间流淌;和着人们的动作,一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翩翩起舞https://www.yueyang.gov.cn/zwgk/21872/content_1817776.html
10.科技力量让博物馆“活起来”文旅科技预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来自疫情区域的人员,并按照疾控部门的要求,对人数总量、分段预约、错峰参观等做出安排。同时,运用精确的室内定位和多媒体技术,为观众提供自主导航、听取讲解、浏览解说视频或动画等个性化服务。通过电子商务技术,观众可以随时在网上商店、旗舰店上购买纪念品,把博物馆带回家。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095755.html
11.河南文化一日游感受千年古韵景区已建成炎黄二帝、五龙峰、岳山寺、大禹山、星海湖、地质博物馆、黄河碑林、黄河第一桥等几大景点,以及黄河索道、水陆两栖气垫船、万德福滑道等游乐设施(气垫船及游乐设施因疫情暂未开放),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感受雄浑壮美的黄河风光,体验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中午自由用中餐,午餐后赴【河南博物院】(游览时间约2小时https://www.cncn.com/xianlu/888135506810
12.生命奥秘博物馆中国三大生命博物馆之一生命奥秘博物馆 中国三大生命博物馆之一,另外两家分别在成都和大连。浏览这家博物馆,真的让我感受很多,学到了很多知识,不得不说,必玩景点真的是必玩。 首先停车位很多,在网上购票没有现场购票便宜,因为疫情期间,现场购票有很大的优惠活动,另外,一定要购买含有讲解的票,会让你了解很多。 从动物到人体,从孕育几天https://m.dianping.com/review/765393187
1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本文还浏览了近一年“百度指数”中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图谱,了解公众与非遗相关的搜索行为中是否包含与非遗展示相关的搜索需求。其中,2017年10月30日-11月05日的需求图谱中出现了呈现搜索上升趋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一词,具体如图所示。可见,非遗专题博物馆已开始成为公众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热https://www.ihchina.cn/luntan_details/18124.html
14.体验区伙伴来故宫博物院展台看数字技术如何帮文物从历史中“醒来此外,故宫博物院还带来了“数字文物库”,向公众打开藏品数字资源服务的“窗口”,向社会公众累积发布25大类10.4万件套文物的高清影像,满足公众在线检索、浏览、学习研究等需求,促进博物馆藏文物资源的社会共享与利用。 通过数字科技赋能,故宫博物院、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了起来,中华文明被可感可知。让我https://www.ptnet.cn/wap/content/2024-05/23/content_2077506.html
15.当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服务——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谈起自2008年3月27日我馆对观众免费开放后,观众数量、观众结构、观众需求以及经费条件等和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都要求我们在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尤其文化传播与服务方面改变理念,有效提升。 一?构建合理的展陈体系,体现本馆的文化特点 根据我馆的定位、藏品特点,结合免费开放后的新形势、新要求,经科学分析、调研和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69_wa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