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用数字化激发文化遗产活力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馆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年来,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数字化不仅是文化遗产活化的有效手段,而且在文物发掘保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数字化激发文化遗产活力,对推动三星堆文化发展意义重大,三星堆博物馆积极推进数字化应用建设工作。

三星堆博物馆智慧化基础建设

第一,探索数字化建设。

自2002年三星堆博物馆官方网站开通以来,三星堆博物馆对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从未停止,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数字化宣传、文物数字化保护、数字化成果利用等方面均有尝试。

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三星堆博物馆已完成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与计算设备部署,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建有独立机房用于存储包括三维数字文物扫描数据在内的多种数字资源;涉及财务、党政等业务专网已与上级部门打通,展览馆内闸机、安防设备、导览设备等配备齐全。

在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三星堆博物馆已建设多个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包括票务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藏品管理系统、文物检测系统等,基本满足数字化基础功能。

在文物数字化保护方面,三星堆博物馆从2016年起先后实施三期文物数字保护项目,完成绝大部分文物的高精度采集,并建立三星堆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在数字化成果利用方面,三星堆文物数字化成果已被广泛运用在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导览服务、文化传播、文创开发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群众的游览体验。

第二,建设智慧博物馆。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业务逐渐多样化、协同化、复杂化,传统的“烟囱式”单点业务数字系统已不能满足新业务、新形势的需求,因此,博物馆系统须进行统筹规划,打破信息壁垒,满足数字化系统融合化需求,实现更高效管理。为进一步提高业务效率、助力“申遗”,三星堆博物馆正规划建设智慧博物馆系统,实现博物馆数字化能力的新飞跃。三星堆智慧博物馆系统主要设置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保护三大业务模块,从票务管理到导览讲解、从文物策展到研学教育、从藏品管理到学术研究,这三大业务模块几乎覆盖馆区内所有业务。为保证业务系统数据共享和协调工作,三星堆智慧博物馆系统相应设置了多类基础能力支撑应用模块,包括物联支撑、数据支撑、应用支撑等,这些模块可以实现物联网服务管理、馆内统一定位、知识服务、智能决策、兴趣发掘等功能。

第三,小程序实现“堆中畅游”。

2023年以来,随着旅游需求持续爆发,三星堆博物馆接连突破游客接待量历史峰值。为帮助游客更便捷地游览三星堆博物馆、更好地理解三星堆文化、更深入地挖掘感兴趣的文物内涵,基于腾讯地图智慧文博方案,三星堆博物馆打造了游客服务产品矩阵,包括小程序、官网、公众号平台的数字化建设。通过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三维地图、导航、文物三维化等技术能力,小程序为游客提供来馆前、在馆中、离馆后等的全周期游览服务。例如,线上购门票、了解展览信息、智慧导览、文物“云赏”等,实现“堆中畅游”。

更便捷、更沉浸、更智能的地图智慧导览服务也在陆续上线小程序。通过对三星堆新馆及周边环境的精细化三维建模,实现业界首个小程序端的三维导览,将带来3D化、逼真化的地图视觉感受和更加沉浸式的导览体验。同时,通过与精细化室内图、室内外一体导航有机结合,游客可以更轻松地找到特定馆藏,并基于用户位置沉浸式播放展览讲解。

小程序基于三星堆美学理念设计,以青铜绿和金色作为主题色,提炼鸟纹、人面像等图案纹样,以眼形器、神鸟等图形元素构造图标,进一步展示三星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三星堆文化能更好地被看见。

2024年1月2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展出的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文物数字化应用

在数字化建设基础之上,三星堆博物馆将重心聚焦于文物活化工作,逐步实现文物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共建共创,从多种渠道实现文物的活化利用。

第一,触梦三星堆——12K沉浸式数字展。

“触梦三星堆——12K沉浸式数字展”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以12K数字科技为手段,实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展览以央视频推出的《12K微距看国宝》为素材,清晰再现古蜀文明神秘面纱之后的绝美面容。该展览以独具匠心的表达手法和解读视角,将黄金面罩、扭头跪坐人像、玉琮、陶猪等涵盖金器、青铜器、玉器、陶器的10件三星堆文物,运用科技、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段实现同台共舞,共同融入展览整体的艺术创作中,观众以视、听、感等多重角度进行沉浸式体验。“三星堆发现发掘”“三星堆出土文物”“三星堆创造艺术”等不同主题展区串联成完整的展览,为三星堆文物找到“超细粒度”表达历史的方式,以国际化表达传递三星堆故事,多维度诠释三星堆文化,让全世界感受“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魅力,探寻古蜀文明强烈而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以及中原文化的略影与烙印,感悟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

该展览在中国国内和全球范围内巡展,对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文明交流互鉴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数字资源开放尝试——入驻“探元平台”。

第三,《古蜀幻地》MR导览电影落地三星堆博物馆。

《古蜀幻地》通过利用MR技术实现了三星堆综合馆与虚拟故事场景的融合,通过图像、文字、全息三维视频、场空间定位等手段,结合博物馆内部文物展陈和实时定位,为游客提供半沉浸式参观游览等服务,让游客更深刻体验三星堆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星堆文化数字化传播

三星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支流,应当积极拥抱文化数字化,文化数字化传播也为讲好三星堆故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创新推进三星堆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更多了解三星堆文化的机会,提升三星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星堆博物馆将继续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活化利用,为游客提供VR全景数字展览和文物二维、三维数据等多维度多角度的导览服务,主动拓宽数字化传播渠道,从移动平台“云直播”逐渐扩展为更多样化的文物数字资源的二创展示,让严肃的文物具象出更加鲜活的形象。

此外,三星堆博物馆还联合多家企业进行宣传合作。例如,四川卫视举办“又见三星堆——四川卫视2023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与抖音集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与腾讯公司开展新文创合作项目等。三星堆博物馆积极开展数字化应用建设工作,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THE END
1.博物馆数字化工程:重塑文化遗产的新篇章四、博物馆数字化的意义与价值 博物馆数字化工程的实施,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通过数字技术,博物馆得以将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从而增强了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博物馆数字化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国际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294967504343040
2.数字化展厅设计的意义有哪些?一、现代化的应用手段 多媒体交流的应用,刷新了传统展示设计的展示模式,将静态文字信息转化为动态内容形式,如交流投影、透明柜、沉浸式等高科技,这些都是数字展示大厅构建的重要环节。 二、展厅文化的传递 信息展示的目的在于传达思想和内容,多媒体交流将展厅文化融入交流之中,让参观者在默契中记住数字展示厅应表达的https://m.11467.com/blog/d2934170.htm
3.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9篇(全文)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 第1篇 补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上的限制,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1!展品的无限可复制性,保护了文物,减少了频繁的真实展示,降低了展品损坏和被 偷盗的可能,有效的解决了展品展示和展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物资源不可再生,博物馆的 藏品如果年代久远,质地会变得十分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7no481.html
4.博物馆数字化技术范例6篇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互动的方式让参观者拥有主动性,数字化博物馆已经从传统意义上围绕“物”展开的一系列参观活动转化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参观活动,这样可以让观众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博物馆进行有选择性的参观,并且观众可以更加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接收。另一方面,数字化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https://www.baywatch.cn/haowen/341692.html
5.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几个常见说法的质疑和解惑湖南博物院如果说“互联网 +”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那么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无疑也是对这种新型社会形态的一种积极回应,它改变的将是博物馆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形态,而且这一改变将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谓形态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脱胎换骨,是一次重新出发。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aboutus/%E5%AF%B9%E5%8D%9A%E7%89%A9%E9%A6%86%E6%95%B0%E5%AD%97%E5%8C%96%E5%BB%BA%E8%AE%BE%E4%B8%AD%E5%87%A0%E4%B8%AA%E5%B8%B8%E8%A7%81%E8%AF%B4%E6%B3%95%E7%9A%84%E8%B4%A8%E7%96%91%E5%92%8C%E8%A7%A3%E6%83%91
6.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意义综上所述,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和传承,促进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推动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博物馆将成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https://zhuanlan.zhihu.com/p/643261221
7.数字化转型中的博物馆博物馆数字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将传统的纸质材料、电子信息转化成具有多媒体性质的可视图像和交互式媒体数据。博物馆数字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以实物为载体,通过对各种信息手段的利用和改造来实现文化传播与交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不断发展完善,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在各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496
8.什么是博物馆数字化系统?探索博物馆数字化系统的变革之路在未来的日子里,数字化博物馆系统预计将继续迭代升级,这是因为这一系统本身存在不断改进的空间。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更多的运用在博物馆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中,为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加强劲有效的保障。 总之,数字化博物馆系统的应用让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知文化遗产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在未来的数字化https://www.jiandaoyun.com/fe/tsbwgszhxt/
9.新时代自然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探讨数字博物馆主要体现在数据资源、信息技术以及文化服务三方面,从这三方面推动博物馆和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博物馆事业在各个方面的创新、优化,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有利于新时期背景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也能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创新进步,还能满足观众体验需求,同时在信息化技术支持、示范项目建设https://www.purespace.com.cn/newsinfo/6835891.html
10.博物馆成为数字化创新热土,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当下,博物馆已经成为数字化创新的乐园,云展览、云体验、云互动等新场景、新模式,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打开方式”,也让文物真正地“活”了起来。 日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今古集”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活动以“博物馆数字化的创新力量”为主题,联合甘肃省博物馆以连线方式举办了线上讲座和夜游“云观展”等活动。来自http://wenhui.whb.cn/zhuzhan/xinwen/20220520/467886.html
11.数字化时代,博物馆转型火热,51建模网3D数字化文博解决方案激发业内观点认为,博物馆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展览能否与观众产生交互,让观众有收获感,喜欢上逛博物馆才是博物馆数字化的核心,而科技只是手段。博物馆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科技手段,更为彻底地展示博物馆的藏品、文物的历史文化意义。 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21212/122022_1194275.html
12.博物馆活化利用的N种途径⑦丨数字化赋能巴州博物馆新表达荒凉的沙海上,竖着一根根象征身份的圆形、桨形木头立柱,再现小河墓地场景;11座烽燧组成的孔雀河烽燧群,高低错落排列……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经过提升改造后全新亮相的“楼兰历史文物展”,通过情景模拟、实物展示、数字化技术等向观众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古代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让参观者不禁沉浸其中。 https://www.ts.cn/xwzx/whxw/202305/t20230521_13603546.shtml
13.数字博物馆以“数字故宫”“国际敦煌项目”和“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等为代表的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开创了国内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新局面。此后,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中国博物馆协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等学术组织的推动下,在各个博物馆积极响应以及各个专业IThttps://www.xakpw.com/single/2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