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航,三馆联建催发艺术新生态——泊岸岭海扬帆世界

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于一体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于4月28日正式启用,并将于“五一”期间向公众开放。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坐落在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畔三江交汇处,致力于打造“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集合了岭南文化主要的门类和内容,实现自然与文化相贯通、功能与审美相呼应、历史与发展相统一。

该艺术中心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领衔团队设计,建筑设计取“鹅潭写意,云山艺境”之韵味,呈现从两侧向中心逐渐抬升的叠级造型,这恰恰是岭南地域、文化与时代的高度融合,显现出老城市新活力,象征着岭南文化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三馆齐聚,盛极一时。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承载着美术、非遗、文学等岭南文化传承的厚望,凝聚起全社会的瞩目与热情,正徐徐向我们走来……

(朱绍杰)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

空前体量的广东美术馆迎来更大机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朱绍杰通讯员曾睿洁

新馆启用之际,广东美术馆策划推出系列大展,汇聚海内外近千名家名作,堪称广东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美术展览。作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的建成开馆,是广东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将为广东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

公共服务空间面积较从前增加一倍

羊城晚报:广东美术馆新馆“新”在哪里?

王绍强: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美术馆老艺术家的回信中强调,要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本次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落成开馆,为广东美术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在格局上,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将三大场馆融入城市文化脉络,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共同打造“城市文化艺术会客厅”,构成粤港澳大湾区体量最大的多元化艺术中心。为此广东美术馆将在展览质量、公共服务理念和设施方面进行全新的提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服务。

在体量上,新馆在公共服务空间面积上比以前增加一倍,达到近15万平方米,为观众提供更加舒适的观展环境,我相信这将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和公众对高质量艺术展览的期待。通过扩大建筑面积,新馆不仅拥有了更多的展览空间,还增设了更多的公共教育空间、研究空间以及配套设施,使得美术馆的功能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和艺术爱好者。

在学术定位上,当今当代艺术发展新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跨媒介、数字化和社交化的特点。广东美术馆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将学术定位从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面向海外,链接世界,加速与国际同步接轨的进程。未来将一如既往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加强研究收藏、藏品活化、文化惠民,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为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开馆大展广东美术拥抱世界经典

羊城晚报:本次开馆展,有什么亮点和看点?

王绍强:这次开馆展是第一次亮相,在规格上,我们希望能与它的定位、视野和格局相匹配,因此,中外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最能充分展现这样一个高光时刻的分量。我们特别策划了《新时代·新跨越——广东美术馆新馆系列大展》,全面展示近现代中国美术、广东美术的辉煌历程,为公众献上高品质的艺术盛宴。

这次系列大展包括八大展览,共展出海内外700余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主题多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其中七个展览以广东美术馆近三十年的收藏为基础,并借入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和艺术机构的馆藏经典,展示中国美术特别是广东美术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之作。

其中,既有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吴昌硕、黄宾虹、高奇峰、高剑父、陈树人、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黎雄才等一批近现代中国画坛大师的精品佳作,也汇集了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创作的多个主题美术创作工程的优秀作品,还打造了沉浸式数字展、当代艺术实验展等,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

除此之外,本次特别引进的《凝固的诗篇——博尔盖塞美术馆藏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杰作展》将展出拉斐尔、鲁本斯、提香等意大利以及北方地区16、17世纪艺术大师的50多件真迹作品,展现广东美术自觉拥抱世界经典的自信与能力。

希望能形成一个艺术博物馆群

羊城晚报:二沙岛馆区和白鹅潭馆区将如何分工?

王绍强:二沙岛馆区和白鹅潭馆区会错位发展,新馆聚焦当代美术、国际美术的研究以及大型展览的呈现,是一个立足国际、当下和未来的综合性大型场馆;旧馆功能更聚焦在艺术品保护与修复和在地性的学术研究,更多的是立足于本土和历史的维度。两个馆定位不同,但都服务于美术强省、文化强省的建设,各自发挥作用。

白鹅潭馆区作为一个全新的地标,在建筑面积和硬件设施方面对标国际,相较于二沙岛馆区而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休闲的空间也更广阔,具备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因此,这个馆区会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生态研究,探索国际艺术交流合作。日后,国际性大展、全国性大展,以及“广州三年展”“广州影像三年展”“广州设计三年展”等品牌展览主要会在新馆呈现。

羊城晚报:您如何理解“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美术、文学和非遗将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产生怎样的火花?

王绍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深度规划。建筑模式拉近了美术、非遗文化、文学三馆的物理距离,为观众提供了观看的便利,在艺术呈现上整合了多元化的资源,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满足市民的公共文化需求。

我个人的理解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艺术博物馆群,各个馆的观众可以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最大化。三馆或多馆的联建目前在全国也是一个趋势。希望三馆的联合,能在南方甚至全国带来一种引领性的示范作用。

美术、文学和非遗,三者从文化艺术的大方向来说,本就是融会贯通的。在艺术的边界日益扩展的今天,“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形式恰恰顺应了未来的方向。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相信我们三个馆在一起,会更有力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生态的发展。

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

广东文学馆将打造大湾区文学殿堂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吴小攀孙磊梁善茵

作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文学馆融合文学之美与科技之炫,营造出典雅又诗意的书香氛围,七大展厅全景式展示广东文学的瑰丽气象与深厚底蕴。那么,广东文学馆有着怎样的特色和亮点?其落成又将如何推动广东文学由高原迈向高峰?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

全景式展现广东文学的辉煌成就

羊城晚报:请您介绍一下广东文学馆的基本情况。

张培忠:广东文学馆位于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中部,地上建筑8层、地下2层,高52.3米,建筑面积达1.84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0.54万平方米。立足于“时代的产物、文学的殿堂、市民的空间”“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的定位,广东文学馆将被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学大本营,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阅读、交流、创意活动于一体的文学殿堂。

文学之美与科技之炫完美结合

羊城晚报:“数字赋能”是广东文学馆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吗?

张培忠:是的,对于市民大众而言,最值得期待的可能就是数字赋能文学。为了让观众拥有沉浸式参观体验,我们综合运用墙面和地面投影、天幕光纤等现代科技手段,设置了多重情景体验空间及创意互动项目,以达到实物展陈与多媒体运用互相辉映的效果。我们还对一些经典的文学文本进行适当的直观呈现,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突出重点。

通过实物展示、人物雕像、多媒体投影、雕塑艺术场景、沉浸式空间、电子书库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广东文学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广东文学成就。务求实现文学之美与科技之炫的完美结合,做到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结构优化、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利用率高、效益最大化。一楼大堂借助三屏联动方式播放裸眼3D视频,呈现“文学何用”“作家何为”“广东何如”文学三问,引导观众带着思考参观场馆。“香飘四季:广东当代文学展览厅”,则通过5分钟时长的沉浸式全景环幕视频展现广东文学2000多年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成就。其他展厅也有丰富的多媒体产品。

张培忠:“鲁迅家”展览厅分“与子偕行”和“薪火相传”两大部分,展示鲁迅与许广平从相遇相知到结为伴侣的历程,以及文学成就、在粤活动、创作成果,还有鲁迅夫人许广平、儿子周海婴传承鲁迅精神的事迹。

展览厅内设置三味书屋微缩模型、许广平故居模型、鲁迅故事场景泥塑(面塑)、广州白云楼立体造型、大陆新村剖面模型,以及“两地书”互动展项(部分)、《在广州》光影秀、“鲁迅文学作品中的亲情、爱情、家庭”投影、“许广平保护鲁迅著作”沙画视频等多媒体展项。

其中,5分钟的光影秀《在广州》,展示鲁迅与许广平在广州工作、生活、创作的画面,以光影加鲁迅作品摘要的方式传播鲁迅文学精神。观众能够通过具象化的场景还原和实物展品,直抵文学现场,重新认识“家庭中的鲁迅”温情的一面。

为新时代广东文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广东文学馆落成有何意义?

张培忠:广东文学馆落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向奔赴的重要桥梁、平台与高地,成为文学创作的发动机。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够为作家提供吸收营养的场域,而高质量文化活动的举办,会让更多有益的思想在此激荡,从而催生更多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变、人民之呼的优秀作品。

羊城晚报:接下来将有哪些发展规划?

张培忠:为了迎接开馆,广东文学馆于今年5月精心组织了三场“鹅潭夜话”品牌访谈活动,上演三场关于鲁迅的“文学小剧场”,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访谈,以及“大作家牵手小作家探馆”“青年作家走进广东文学馆”“国际化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发展”“大湾风流”音乐诗会展演、“作家回家”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广东文学馆将与广东文学院、《作品》杂志社联袂打造“一馆三体”:广东文学馆是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阅读、交流、创意活动于一体的文学殿堂;广东文学院则聚集广东文学创作、研究的主力军、骨干力量;《作品》杂志社拥有文学名刊的重要平台、传播矩阵。一馆三体,资源集聚,将为新时代广东文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篇章。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蓝海红:

省非遗馆恰如岭南文化“基因库”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周欣怡朱绍杰通讯员王芳辉

如果说,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如同一艘洁白温润的“文化巨轮”,那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就如同“珍宝盒”,蕴藏着岭南文脉生生不息的奥秘。如何呈现丰厚的岭南非遗“家底”?广东非遗保护工作又将如何翻开新篇章?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蓝海红——

空间主体像一棵向上生长的榕树

羊城晚报:请您介绍一下非遗馆的基本情况。

蓝海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广东省非遗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04万平方米,地上建筑5层,具有保存保护、研修培训等功能。

馆内共设置7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专题展厅,包括“非遗情缘”“山海之间”“饮和食德”“臻品厅”“物华锦绣”“南风传韵”“湾区同心”等。基本陈列展示以“人民非遗时代新彩”为主题,凸显非遗来自人民,是中华文明绵延的生动见证。展陈设计以一棵向上生长的“榕树”作为空间主体形象,将“家国根脉”融入展陈脉络之中。

一至四楼每层分别以“文脉”“生活”“艺术”“交流”为关键词,挖掘大湾区非遗、广东非遗背后的文化记忆。观众拾级而上,仿佛见证岭南文脉这棵“榕树”,从萌芽、成长到繁茂的生命历程。

羊城晚报:广东省非遗馆可谓规模空前,馆内都有哪些不可不看的非遗珍宝和亮点呢?

蓝海红:我们针对开馆征集了将近1000件(套)展品,所以展品非常丰富。基本陈列主要展示了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保护传承实践成果,其中不乏名家大师的经典之作。大型骨雕作品《湾区同心》就是重磅展品之一,广州镇海楼、香港金紫荆广场、澳门大三巴等大湾区地标,在长达将近5米的骨雕里纤毫毕现。三楼“臻品厅”集中展出多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

“山海之间”展厅里,一条22米长的传统龙舟颇为吸睛。它来自“中国龙舟之乡”东莞的中堂镇,是非遗馆内规模最大的一件展品。龙舟下方运用现代科技做出了水波纹的效果,室外的珠江水景也能进入观众视线,与龙舟的陈列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将“观展”与“观景”相结合。

活态展陈要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

羊城晚报:非遗是无形的,如何用可看可感的展陈来体现无形的非遗内容?

蓝海红:非遗馆的展陈难度很大,具有挑战性。为更好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我们在策展时,会把非遗的“物”、非遗的技艺,配置在相应的艺术场景,把“物”放置于特定的文化空间。

展厅里不少场景都是由传承人和施工团队共同制作、搭建的,一砖一瓦都蕴含着传承人匠心独运的艺术结晶,这也是非遗馆的一大特色。例如,位于“物华锦绣”展厅入口的“百工照壁”,可谓集岭南传统工艺之大成。“百工照壁”以木雕为框架,由灰塑、潮州木雕、广彩瓷烧制技艺等的12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精心打造而成。

羊城晚报:作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非遗馆在助力人文湾区方面将发挥什么作用?

蓝海红:广东省非遗馆不仅是岭南文化的“基因库”,更是湾区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粤港澳三地共同保护传承的非遗,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湾区同心”展厅直接将湾区人民共有的文化生态一一呈现。例如,粤剧是连接粤港澳三地天然的文化纽带,展厅内设置有广东八和会馆、戏棚、红船等,还展示了港澳传承人捐赠的实物,观众在此可以从展品、系列影片中感受到“同饮一江水”的亲切感。未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交流互鉴平台。

以有限的场馆链接无限的非遗生活

羊城晚报:如今,文化场馆越来越贴近大众的生活。开馆后,如何用好非遗馆这样一个平台,更好实现文化惠民?

蓝海红:非遗馆是一个平台、窗口,但非遗项目却如同珍珠一般散落在各地,深入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层面。非遗馆有限的场馆,其实是与无限的、生动的非遗生活最好的链接点。活色生香的展示、展演活动,就是最好说明。

非遗馆的落成,打造了更广阔的舞台。我们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积极合作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建立非遗传承保护体系,推动三地非遗资源的联动。

羊城晚报:“三馆合一”开放后,非遗与美术、文学在这里碰撞,文化空间的聚集将生发出怎样的效能?

亮点逐个数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位于广州荔湾白鹅潭畔三江交汇处,这艘长近360米的“文化巨轮”,拥有560米长的临江景观面。

三馆地上最高11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地上约10.5万平方米,地下约4万平方米。其中,美术馆6.5万平方米,非遗馆2.6万平方米,文学馆1.8万平方米,共享公共区域3.5万平方米,还有城市公共空间、下穿隧道、公交首末站等城市配套设施。

艺术中心设计了室内外观景平台,艺术共享大厅、30米屋顶花园、36.8米观景廊、美术馆50米屋顶花园等公共空间,让市民游客一览珠江美景。

整个建筑立面由白色彩釉玻璃幕墙、仿清水混凝土幕墙等组成,整个建筑外表皮超过8万平方米,拥有超过11大幕墙系统、22个子系统。

滨水岸线设置亲水栈道和活动平台,在200年一遇的防洪标高以上,为市民搭建外延向珠江的活动空间。

THE END
1.探秘黑戈壁博物馆收藏的关于黑喇嘛的书籍, 中文书籍网上文章给丹毕喇嘛定性为 黑喇嘛、假喇嘛、割山为王的土匪。 苏联和蒙古情报部门联合消灭 足以说明他是政治人物, 他的主张与苏联、蒙古政府相悖的。 今天的俄罗斯和蒙古国 已经彻底否定了苏联。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https://www.meipian.cn/337o2gi9
2.莱顿博物馆寻珍CCTV专区简介:本期节目介绍了荷兰莱顿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艺术瑰宝,有木雕观音像、十八罗汉像等珍品。 立即观看 剧集列表 分集剧情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莱顿博物馆寻珍(下) 莱顿博物馆寻珍(上) 分集介绍更多>> 观看莱顿博物馆寻珍(下) 荷兰王国的人口稠密程度名列欧洲首位,除了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等享誉全球的大城市外,星https://tv.cctv.com/2012/12/15/VIDA1355520240768877.shtml
3.社区周刊一馆展一人西安这家街区博物馆有点特别西安滚动新闻多年前被美术杂志上一幅署名作者赵安稳的油画所触动,加之与作者一见如故,西安市民李宗英夫妇先后收藏了作者3000幅油画。 现在,两人又为这些画开办了一家油画博物馆,一个馆里只展出一个人的作品。 “偶然被杂志上一幅油画触动 驱车华县找作者” 上世纪90年代初,李宗英和爱人相继离开原单位西安煤矿机械厂。 https://news.hsw.cn/system/2023/0827/1661671.shtml
4.《古墓丽影崛起》成就攻略全成就达成指南(含DLC)9、收藏家 游戏中获得金钱后,可以在主菜单中的市场购买卡牌,这些卡牌多数是在DLC中使用的,只买最便宜的卡牌,集满150张卡即可完成成就。 10、这些应该摆在博物馆 同收藏家,收集300张卡牌 11、串烧鸡肉 在原住民营地中,会有抓野鸡的挑战,抓起野鸡后将仰角调到最大并将野鸡抛出,同时射出火箭杀死野鸡即可跳杯。 https://www.gamersky.com/handbook/201806/1057553.shtml
5.学“四史”,担使命“四史”学习教育(三)网文征集首先我在一楼二楼进行了自行参观,对博物馆充满了好奇,之后在三楼听讲解员讲解“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展览。该展是吉林省博物院推出的第一个全面反映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的史实巨作,是继全国十大精品展览“黑土军魂”后,全省第二个红色题材的大型展览。该展用珍贵的文物收藏、丰富的历史照片、生动的艺术手法https://jr.ghu.edu.cn/info/1061/1231.htm
6.2019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热点2018年10月遴选公务员考试热点四、渭南市博物馆展出的民国将领檄文竟是网文 近日有媒体报道,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三楼历史人文主题馆内近现代时期关于胡景翼的介绍展示中,有一篇《讨陈檄文》。该文全篇错用了2010年的一篇同名文章,是关于国美商业纷争的内容。随后,该馆工作人员承认错用文章,并表示会尽快更换。 https://www.gongxuanwang.com/articleDetail/46936
7.宗山号角英国大英博物馆何时归还中国西藏文物文化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首家国家级公共博物馆,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来伦敦,大英博物馆是不能不去的。馆藏的2万多件中国文物中,约有2000件位于“何鸿卿爵士中国及南亚展厅”即33号厅。其中,涉及西藏的文物共有4890件,有30余件长期陈列在33号厅60A展柜,工艺精美繁复,外观别有韵致http://www.tibet.cn/cn/culture/202407/t20240703_7653218.html
8.追溯笔记本品牌发展史之黑色印记IBMibm笔记本ThinkPad 701C充分体现了蓝色巨人的独特创新意识,被永久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绝妙的设计,让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IBM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投影仪笔记本 随后,IBM发表了同样具有非常特色的ThinkPad 755CDV。ThinkPad 755CDV它的特色在于它能够当投影仪使用。 https://blog.csdn.net/SuperLinux/article/details/492859
9.英国VA博物馆的微博?收藏 5 评论 ?14 c +关注 英国VA博物馆 11月26日 15:00 来自微博视频号 申报通道开启!首届国际「设计价值奖」来了英国V&A博物馆携手@招商蛇口 旗下@设计互联DesignSociety 正式发布#设计价值奖#(Design Values Award)。这一全新国际设计大奖旨在表彰中国当代优秀设计实践。奖项每两年评选https://weibo.com/vamuseum
10.首页中国国家博物馆旗舰店中国国家博物馆秋影金波茶具礼盒套装文创茶杯长辈高端生日伴手礼 ¥559 中国国家博物馆长乐未央红手绳女首饰转运新婚礼物手链送朋友礼物 ¥228 中国国家博物馆风调雨顺快客杯功夫茶具套装便携博物馆生日礼物 ¥289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对杯茶壶创意白瓷茶具套装国风文创送外国友人 https://zggjbwg.tmall.com/
11.《鼓浪屿之波,钢琴谱》钢琴博物馆版,钟立民许民改编弹琴吧钢琴收藏量: 290 热度: 曲谱简介: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现场演奏曲谱。我个人特别喜欢这个版本,弹琴吧上面都没有,只能自己打谱上传。 jinpu913 弹友视频 鼓浪屿之波 497000208 曲谱所在合集 爱国曲10首 爱国曲 作者的其他曲谱 更多 Por una cabeza 一步之遥(B站Znger版) http://www.tan8.com/yuepu-67950.html
12.雅昌带你看展览天津博物馆晒出书画精品为清初画坛热再添一笔这幅画堪称王翚晚年的杰作,王翚完备的绘画功力都在画面中呈现出来,可见给安岐的祝寿礼物真的很重视,这一幅画是天津博物馆的一级展品,由张叔诚先生捐赠。属于清宫内府收藏,也是溥仪带出来,张叔诚先生收藏了好多溥仪的带出来的书画,这个展览中很多绘画都是张叔诚先生捐赠。有意思的是,王翚画这幅长卷的时候他已经84岁高https://news.artron.net/20170802/n948652.html
13.博物馆素材博物馆图片博物馆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1013个原创博物馆素材图片,包括博物馆图片,博物馆素材,博物馆海报,博物馆背景,博物馆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博物馆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T、视频等设https://www.51miz.com/so-sucai/86926.html
14.《镇妖博物馆》小说镇妖博物馆简介镇妖博物馆作者→MAIGOO百科镇妖博物馆#小说网文# 0 0 《镇妖博物馆》作者阎ZK,这是部悬疑小说,全球范围内的灵气和神秘复苏,人类摸索着走上修行道路,潜藏在传说中的妖精鬼怪一一浮现,阴影处仍旧有无数邪魔晃动,一间无人问津的博物馆,一面汉武帝时期的刻虎腰牌,让卫渊成为当代最后一位司隶校尉,带他前往古往今来诸多妖异之事。https://www.maigoo.com/citiao/304345.html
15.陕西北路网文讲坛:文博中的历史,网文里的脑洞异次元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恢复与重塑”为主题。本期陕西北路网文讲坛也应景地推出“2021国际博物馆日专场”,邀请到两位擅长历史题材的畅销作家唐隐、纣胄,与来自西安的“陕西历史文化使者”王超展开对话。 活动海报 悬疑小说作家唐隐,热衷于研究唐朝历史文化,对唐朝人物风情、隐秘文化、历史悬案等尤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82540
16.收藏网——网尽天下艺术收藏,全球艺术门户网站这批东西最初送县财政局保存,后由镇江博物馆收藏,并对窖藏出土地点进行了调查。 元青花云龙纹罐▌元早期青花罐出土的青花云龙纹罐高26厘米、口径22.2厘米、腹径35.5厘米、底径20.2厘米。直颈,方圆唇,鼓腹,平底。罐颈饰斜方格纹,器肩 色彩丰富,独具魅力:著名画家许世虎水彩画作品展示论晨晓绘画的原创性实力派http://www.socang.com/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