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宣介会,在中国科技馆举行中华文明传统文化

2024年12月2日,《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宣介会在中国科技馆举办。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党委书记钱岩,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总经理过彤,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央视网副总经理兼央博董事长魏驱虎、央博总经理冯宇、国文聚总裁张淼、国文奇域董事长陶亚冬等出席宣介会并为展览揭幕。

【与会领导揭幕合影】

何以文明:聚文明之光,启寻根之旅

《何以文明》VR沉浸探索展由中国科技馆、央视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国文聚(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团队主办,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VR技术服务,深海之光(青海)先进计算中心提供AI支持。《何以文明》VR沉浸探索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为指导思想,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为主要依据,围绕中华文明寻根主题,不断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进程,展览分为“圣玉之魂”“天象之力”“华夏主脉”“古蜀之光”“中华之言”五个单元,通过国内先进VR技术,在全虚拟场景中复原良渚、陶寺、二里头、三星堆和殷墟五处中华文明圣地的历史风貌。

展览以“何以文明”为名,旨在对中华文明起源发出相隔五千年的寻问。在参观过程中,观众可以深度参与一场精彩的时空探险剧情,身临其境走进5处古老文明遗址,近距离欣赏多件虚拟珍贵文物,领略数千年前水乡泽国的风姿、观象台的四时流转、中国最早的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室建筑群、古蜀国独特的青铜铸造技术和殷商时期神秘庄严的甲骨占卜。这些文化瑰宝,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融合、博大包容与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何以文明VR沉浸探索展内容场景图】

奇遇三星堆:跨越千年的蜀地奇幻冒险

《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由中国科技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三星堆博物馆指导,国文聚(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文奇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团队主办,深海之光(青海)先进计算中心提供AI支持。《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以三星堆文化为背景,生动还原青铜纵目面具、一号神树、金杖等珍贵文物的历史风采,带领观众进入神秘的古蜀文明世界,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冒险之旅。

体验者将穿越到四川久负盛名的三星堆遗址,在途经月亮湾时,偶遇可爱的虚拟伙伴——小堆堆,一同探访匠人村落、巨人世界和祭祀典礼等场景,沉浸式感受古蜀文化的瑰丽奇观。在这次奇遇中,观众不仅能“近距离”观察文物,还可通过多维交互功能体验文物“变大”“变小”的奇妙细节。

【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内容场景图】

双展联动,讲好中华文化故事

《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从不同维度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典范之作。它们打破了传统展览的局限,以创新的形式为观众提供更为直观、深入和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激发观众对人类文明的探索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展览为“科学文化语料联合实验室”的探索提供实践依据,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华夏文明科技和文化发展历程中高质量语料数据资源,进一步实现展览内容的个性化和动态化。科技与历史碰撞交融,打造无限精彩的文明探源时空之旅。

除了VR体验,展览现场还设置“何以文明”五个文明遗址文化展示区、沉浸式数字艺术空间、高效智能的数字体验区、琳琅满目的文创衍生品区及寓教于乐的研学区等区域,观众可以在这里打卡留影、休憩漫步,尽情徜徉在历史与科学的世界中。

文明遗址文化展示区现场图

沉浸式数字艺术空间现场图

研学区现场图

数字体验区现场图

《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将于12月7日在中国科技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敬请期待这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THE END
1.中国博物馆协会馆协会2024年度专委会资助项目,顺应“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智慧化发展新趋势,多年来,登记著录专委会围绕中国智慧博物馆建设课题项目汇聚博物馆、信息化等多方面的专家,对当前智慧博物馆建设中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梳理,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丰富的理论观点和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并持续编辑出版系列《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https://www.chinamuseum.org.cn/cma/detail.html?id=11&contentId=14007
2.寒卉综述:中国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敦煌研究院推出12来自中国国家版本馆10共鸣 (件 实施国外学者)着力提升刊物影响力等、孔子研究院等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北京出席一场论坛时表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表示、故事性,强强联合,数字化、有温度,国家宝藏。 日电(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专题游览线路“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24”12敦煌研究院https://bbs.9you.com/forum-239-3.html?m=home&wap=Lists&a=index&tid=468704
3.文化中国行数智之火,点亮文博之光今年8月23日,在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的第五批全国二、三级博物馆名单中,吉林省有10家中小博物馆实现“鲤鱼跃龙门”,其中,长春市文庙博物馆等4家单位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蛟河市博物馆等6家单位喜提三级。 “‘点亮文博之光’行动通过以‘大馆带小馆’,打造了助力中小博物馆提质升级的‘吉林模式’,我们将持续深入https://www.gzstv.com/a/e63eef27d30e47ec846b711efe92eb0f
4.AI“活化”文物不要只停在表面信息化近期,借助AI让文物活起来的视频刷爆网络。视频中,有铜马车在博物馆橱窗里跑起来,有造像从石窟里跳出来,有陶俑唱歌跳舞,有壁画里的众仙扎堆儿聊天。这些创新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随着AI技术的突破和普及,一键生成式的AI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变得简单。许多博物馆也纷纷动起来,开始尝https://www.tjcac.gov.cn/xxh/202412/t20241209_6801180.html
5.综述:中国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张晓曦)来自中国国家版本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孔子研究院等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北京出席一场论坛时表示,要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文化传播新形式。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4/12-10/10334087.shtml
6.文化中国行数智之火,点亮文博之光文化今年8月23日,在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的第五批全国二、三级博物馆名单中,吉林省有10家中小博物馆实现“鲤鱼跃龙门”,其中,长春市文庙博物馆等4家单位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蛟河市博物馆等6家单位喜提三级。 “‘点亮文博之光’行动通过以‘大馆带小馆’,打造了助力中小博物馆提质升级的‘吉林模式’,我们将持续深入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05/8406888.shtml
7.《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22.2022.2022》摘要书评试读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22 .2022 .2022》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111683029663.html
8.2022移动互联网蓝皮书:智慧博物馆的“元宇宙化”富有前景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让文物“活起来”,是近年来不少博物馆进行智慧化场馆建设的重要方向,为博物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VR)、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智慧博物馆建设有哪些新的模式? 6月2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时下流https://china.qianlong.com/2022/0630/7363591.shtml
9.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商品编号:6038562 ISBN:9787506884846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 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编 出版日期:2022-10-01 开本:0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269.2 页数:368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购买数量: - + 库存:14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https://www.jarhu.com/book-5038562.html
10.回顾2023教育数字化相关政策和大事—中国教育在线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馆上线 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旨在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服务拓展。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公布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78家单位入选。 https://www.eol.cn/info/dongtai/202312/t20231229_2552155.shtml
11.湖南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1年,共青团湖南省委联合省乡村振兴局出台《“实现中国梦·建设新湖南”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三年行动(2021-2023)实施方案》,引领全省广大团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省发改委、省委农办、省乡村振兴局等30个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助力脱贫地区打通消费、流动、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21234.html
12.智慧文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22》。国家海洋博物馆名誉馆长黄克力、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山东博物馆副馆长高震、成都市文物局信息中心科技信息所所长邹义围绕博物馆智慧服务、数智技术赋能博物馆、文物大数据平台建设、文物安全智慧监管等作了专题交流,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博智慧化领域取得的多方面实践成果http://www.okaygis.com/zhwb/index.php?c=news&id=1111
13.智慧博物馆概念框架与实践.pptx数字导览方便观众在博物馆参观时,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了解展品信息,还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看”到复原的遗址、重现的场景,获得深度的历史信息。 ;智慧博物馆发展回顾(1);智慧博物馆发展回顾(2);荐书: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16);荐书: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2016);谢谢! 下载文档 收藏 分享 赏 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13/8046025076004117.shtm
14.详情页—广州海事博物馆在《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的智慧博物馆的概念中加入了智慧博物馆技术内涵,认为智慧博物馆是以数字博物馆为基础,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的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为特征的新型博物馆的形态。在段勇书记主编的《智慧博物馆理论与实务》中明确了智慧博物馆要实现的目标,指出智慧博https://www.gzhsmuseum.com/ActivityReview/details?id=4028898b859ffe9e0185a04ad7160081
15.智库动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1—2月工作动态2021年底,三十多位关心公益慈善历史传承的资深学者和实践者相聚一堂,召开第一次共建会,正式为“长青文献图书馆”定名,踏上了“记录·传承·传播中国民间公益”的探索之路。本次会议回顾和总结了长青文献图书馆2022年的工作,讨论了2023年计划和对公益慈善领域历史记录和资料保存工作的畅想。http://www.bnu1.org/show_2893.html
16.专题10现代文阅读一、(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前不久,《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梳理了过去一年网络文学的新态势,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来网络文学发展的基本成就和经验。②当前,我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源头,作品精品化、主流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海外传播中展示出强劲态势。从题材https://www.0516ds.com/69295.html
17.中国建筑: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我们将聚 2022 年度报告 5 / 150 焦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两大主攻领域,探索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先锋 50 指数”;3 篇案例入选国务院国 资委《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中央企业海外社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原创设计能力,夯实传统设计主业,中标雄安国贸中心综合体项目、广 元市博物馆项目https://doc.mbalib.com/view/f6c60913a76fa645aa853b2a8d9bd5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