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大力提升卓越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树立我国科技期刊良好形象,中国科协特别策划开展了“2021年度中国卓越科技期刊十大最美封面评选”活动,遴选组织133种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封面参选。
在网络投票环节,共有76万人次参与投票,累计投票超过168万。得票排名前30的期刊封面进入终评。中国科协邀请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的多位院士专家以及期刊出版专家、艺术设计专家,从封面设计的科学性、艺术美感、封面成果创新价值三方面,对入选终评的封面进行实名投票,最终《分子植物》等10种期刊当选“2021年度中国卓越科技期刊十大最美封面”,现予以公布。愿这些封面能让大家感受科研之精、科研之趣和科学之美。
2021年度中国卓越科技期刊十大最美封面
(以刊名音序排序)
001《分子植物》
封面介绍:
参选封面由阿根廷科学家PabloManavella提供理念,美国漫画家NicolasCinquegrani设计制作,运用漫画手法展示了一个温馨可爱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关于miRNA合成的有趣故事,使科技期刊在报道严谨科学发现的同时也展示了科学与艺术和人文的完美结合。参选封面紧扣科学主题,以和蔼可亲的医护人员代表Mediator、HASTY和DCL1三个重要组分,在育婴室中共同精心呵护植物miRNA小宝宝们的诞生和成长。精巧的设计、幽默的漫画风格和温馨的画面使该封面得到了广大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为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分子植物》长期通过精美的封面设计(兼顾中国和西方元素及植物多样性),在传播植物科学的同时,为国内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期刊简介
《分子植物》创刊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与《细胞》出版社合作出版。主编由栾升(UCBerkeley,USA)教授和韩斌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共同担任,发表分子水平的前沿植物科学研究成果。《分子植物》通过快速、严格的国际同行评审,高效、高质量的出版,在重要植物基因组破译、植物光合营养及生长发育、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改良作物等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国际植物科学领域的顶尖期刊之一。
002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封面背景为螺旋的星系。茫茫宇宙,螺旋前进,生生不息,如同手性的奥秘一样深邃,令人心驰神往地欲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封面揭示了手性物质中不同层次手性信息的产生、传递、转移、放大和记忆的机制和规律对自然界演变、生命起源和手性材料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封面中的机械手臂元素也是“手”性的,其对自然界中手性中子、小分子、螺旋蛋白质、生物大分子以及宏观螺旋的植物蔓藤的程序化操控,也代表人类实现对手性调控的终极目标。旋转弯曲的箭头逐级向上,意味着这种手性调控涵盖了小分子层次到大分子层次以及宏观层次的演绎,这是本文的主旨思想,即:实现对多层次手性的精准调控。右下角为螺旋结构由内及外,由小变大,挣破螺旋丝带的束缚,意味着人类突破手性瓶颈,揭示手性真理,指日可待。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ChineseJournalofPolymerScience)创刊于1983年,是国内高分子领域唯一一种英文期刊。期刊旨在及时地刊载本领域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和有重要意义的系统研究成果,成为高分子学者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自2010年起,国际著名的出版商Springer(施普林格,德国)承担期刊的海外发行。期刊2013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C类资助;2019年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项目资助,支持周期5年(2019至2023)。根据2020JCR数据,《高分子科学(英文版)》2020年影响因子为3.603。
003光:科学与应用
《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与SpringerNature合作出版的中国第一本完全同行评议、完全开放获取的英文国际光学期刊。期刊主编曹健林。Light于2012年创刊,现已被SCI、Ei、Scopus、DOAJ、PubMed、CSCD、CSTPCD等数据库收录。最近6年影响因子均排在国际光学类期刊前3名。Light先后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百强科技期刊、第五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精品奖、中国科学院科技出版先进单位奖等荣誉,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国际影响力提升项目、登峰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一等奖等资助。
004科学通报
医学与病毒的斗智斗勇从未停止,该封面设计中,将中国神话中的斗战胜佛孙悟空手拿金箍棒比喻为抗击新冠病毒包含有中医药特点的“中国方案”,突出色彩对比、突出对抗性、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中医药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如同中国神话中孙悟空挥舞金箍棒将滋蔓难图的新冠病毒打的灰飞烟灭。面对当前世界文化与医疗学术格局的多元化,合理评价中医药的作用不仅适用于本次疫情,更可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将中医药的中国神话转译为世界神话。
005纳米研究
本项目研究团队针对锰免疫疗法中游离锰在体内非特异性分布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新型锰纳米储库(简称“纳米锰”),在体内高效靶向宿主巨噬细胞,增强宿主抗冠状病毒免疫应答。封面以“袋装小球”的形式,形象体现了“锰储库”的概念;以“小球飞向巨噬细胞”的形式,直观展现了纳米锰在体内对巨噬细胞的高度靶向性;以“火”的形式,突出了纳米锰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特点,且巧妙契合中医“上火”的理念;以“小闪电”的形式,表明了极化后巨噬细胞抗冠状病毒的作用。
本封面成果的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林志强研究员(北京市杰青科学基金获得者,药学方向)和吕丹研究员(国家优青科学基金获得者,免疫学方向)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共同完成。
《纳米研究》2008年7月创刊(订阅期刊),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化学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和范守善院士任主编,主要发表纳米研究领域世界一流原创科研论文和综述论文。本刊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期刊网络传播系统,打造向世界展现中国纳米研究发展水平和学术特色、促进中外纳米学科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中国纳米领域工作者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渠道。快速评审和出版是该刊的特点。该刊于2010年1月被SCI-E收录。经过10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纳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先后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百强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奖”等多个奖项,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
006细胞研究
《细胞研究》(CellResearch)创刊于1990年,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以英文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快报和述评的国际性学术期刊。主编李党生研究员,月刊,采用提前在线出版。2006年《细胞研究》和世界著名出版商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现为SpringerNature)合作,订阅模式,自2010年起提供作者开放出版的选项。今年6月30日,细胞研究最新影响因子再次刷新中国主办期刊的纪录,25.617,在JCR细胞生物学领域195种期刊中排名第8,在广谱类的生化、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型期刊中仅此于Cell,亚太地区生命科学领域学术期刊中继续排名第一,为庆祝建党百年献上了一份学术期刊界的厚礼。
007中国国家地理
封面背景是北起新疆喀纳斯南抵广西东兴、距离超过1万公里的219国道壮丽风景。目前219国道穿越天山段尚未贯通,需要绕行。这段绕行之路堪称是景观浓缩之路,雪山、草原、河流、峡谷……汇聚在一起。即使穿天山隧道修通后,为了饱览这些景观,可能还有很多人选择这段绕行支线。封面上展现的就是219国道绕行库车大峡谷的支线。远山白雪皑皑,近处红层夺目,嶙峋的山体,深切的河谷,公路伴着河流在谷底穿行,河畔的一抹绿洲则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封面内容丰富而内蕴知识,色彩明丽而不失于艳俗,意境深远,气势非凡,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美学的结合,也是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礼赞。
008中国化学快报
封面主题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年年有余(鱼)”的视觉效果,构建了一种含多种活性位点的无定形硫化钼吸附材料(EDTA-MoSx),同时实现了水体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去除,该成果提出的小分子络合剂调控材料结晶性以增强吸附位点的策略为类似吸附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其中,透明状浅色的背景代表受到重金属(铜、镉、铅、锌、镍离子)污染的水体。映入眼帘球状的“花簇”示意所报道的EDTA-MoSx(x=2,3)高效吸附材料,由于是无定形吸附材料,因此“花簇”设计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多面体堆叠而成。此外,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材料结晶性调控起着重要,我们将球棍结构的EDTA镶嵌在“花簇”中来体现它的作用。“花簇”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优异的去除能力,我们将小球设计上“拖尾”并统一指向“花簇”,以体现EDTA-MoSx(x=2,3)对重金属离子优异的选择吸附性;“拖尾”的小球牟定在“花簇”的不同位置,代表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活性位点(桥接硫、边缘硫和羧基)。
009中国科学院院刊
封面以“丰收时节农事忙,科技创新在田间”为主题。在构图上,采用“三分法”将近处的黑土地,丰收的场景,远处的天空结合在一起;采用俯瞰视角展现大河湾地区漫坡漫岗的特色地形。在色彩上,丰收的遍地金黄,草原的苍翠欲滴,天边的碧空如洗和土地的乌黑膏腴交相掩映,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天地相连,同时强烈颜色对比分隔开人对单色系颜色的审美疲劳,更突出了由近到远的层次感,而银色这个对比最为强烈的颜色,则是人们着眼的焦点。在中心聚焦点上,将中科院最新研发的智能农机“鸿鹄T150”试验场景融入农业盛景,人们能感受到大马力的农机驰骋的动感,这种耕耘的状态又如同水滴一样滴在了画面中间,这样就构成了动静结合的整体。在概念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整幅摄影作品符合用好养好黑土地的专题之义,体现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深刻寓意。
010中医药文化(英文)
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封面采用融通古今,放眼国际的视角,色调和谐、主题突出,体现了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东方智慧。
封面紧扣专刊主题,通过中国传统的石绿与赭石色调,以手绘方式勾勒出人参、石斛、藏红花、冬虫夏草、枸杞等名贵药材,展示其形态特征,素雅大方;封面底纹是芥子园本《本草纲目》文献,体现了《本草纲目》这部“东方医学巨典”对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价值。封面邀请著名中医学者王庆其题字,笔锋苍劲沉着、文辞古雅,突出主题,体现出东方艺术元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