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AR技术在智慧博物馆中的应用

2016年底,国家文物局联合四部委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对博物馆建设与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更多更好的高新技术成果能运用到博物馆工作中去,不断提升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其中,不止一次提到将AR(增强现实)技术运用到博物馆工作中去。AR技术方兴未艾,目前已经在军事、医学、娱乐、制造业、旅游等多领域有所应用。本文主要讨论AR技术在智慧博物馆个性化展览和智能化导览中的应用和研究,希望能为博物馆行业运用AR技术促进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AR(Augmented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也被称作混合现实、扩增现实,是在虚拟现实(V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能够将计算机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通过显示设备,用户可以同时看到虚拟信息和真实场景融合后的画面,为使用者提供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体验。

教育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能,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使博物馆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是一个重要议题。国内外多项研究都证明应用AR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博物馆教育水平。SusanA.Yoon等[1]、PeterSommerauer和OliverMüller[2]、Chang等[3]研究者都通过研究和对比实验,证明将AR技术融入学习中能够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并大大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长期以来,博物馆被定位为知识传播者,以一种单向模式向参观者传播文物知识,缺乏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体验。由于AR技术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所以将AR技术运用于博物馆展览中,使观众在虚实融合的环境中获得丰富的互动体验,并且这种互动体验能够满足观众的某种情感需要。观众在博物馆参观展览时,文物的美丽外观或者细腻质感能够引起观众本能的愉悦感,进而产生想要把玩的冲动,但是文物和观众之间往往被玻璃阻隔,而且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不允许观众触摸文物,从而导致展览互动水平不高。通过AR技术,观众能通过触控、手势识别等技术,以虚拟方式满足把玩展品的需求,实现良好互动。

AR技术原理是通过摄像机识别现实场景中的识别标识图案,或通过传感器追踪现实场景中物体运动,利用三维空间注册技术计算虚拟物体在现实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及姿态,以实现虚拟数字信息(包括文字、图像、3D模型或3D动画等)与现实场景实时融合,并实现3D展示效果,从而实现人机交互(图一)。

AR技术涉及三个关键技术,分别是跟踪定位注册技术、显示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

跟踪定位注册技术是对真实场景中图像或物体进行识别与追踪定位。从跟踪定位技术角度来说,AR系统可以分为基于图像型AR系统和基于位置型AR系统。[1]基于图像型AR系统,可以通过识别人工标记或者直接识别真实对象来进行定位。识别人工标记操作简单,识别准确率高,但用这种方法叠加的虚拟信息与真实对象融合得不够贴切。而直接识别真实对象的AR系统能实时地根据摄像头拍摄到的真实对象的角度调整虚拟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当然这种方式运算方法更加复杂,对设备性能要求更高。基于位置型AR系统通常利用磁力跟踪、GPS、Wi-Fi、蓝牙等设备获取使用者位置信息,通过位置信息查找真实场景信息并向使用者提供服务。在进行文物展示时,建议使用基于图像型AR系统,而在进行参观导览时,建议使用基于位置型AR系统。

AR显示技术主要指显示设备,用来显示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和真实场景叠加后的影像。目前用于AR的显示设备主要有头盔式显示器、计算机显示器、Google眼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头盔式显示器比较适合航天、维修等专业性强的领域。计算机显示器服务的观众有限,不可能在博物馆安装上千台计算机显示器。Google眼镜价格较高,也不适合在博物馆使用。近年来移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运算速度和显示精度基本可以满足AR技术的需要,且手机、平板电脑携带方便,一般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因此特别适合应用于博物馆AR系统中。

早期AR系统采用键盘和鼠标等交互技术,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屏交互技术在AR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触屏技术分为单点触控和多点触控,单点触控类似鼠标点击,多点触控更符合人类操作机器的习惯。现在多数移动设备已经支持多点触控,所以博物馆在开发AR系统时,可以采用多点触控的人机交互方式。如果技术和资金允许,人体动作捕捉和手势识别技术能为AR系统提供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

智慧博物馆的两项重要功能就是为观众提供个性化展览和智能化导览。利用AR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展览的个性化水平和导览的智能化水平。

在参观某件文物时,经常会问这件文物在所处时代的用途。通过口头、文字等形式向观众解释,往往不能给予其直观印象。而通过AR技术,就可以把文物当时的历史环境叠加到文物现实场景上,这样观众就能够沉浸其中,并了解文物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如何摆放和使用的(图二)。

搭建的历史环境可以是人工制作图形,也可以是其他文物3D扫描图像。同一历史环境下可能摆放着多种文物,而这些文物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摆放在一起。通过AR技术就可以把这些文物的3D扫描图像以一种合理的布局叠加到某个文物实景中。如李旭杰研究如何在马王堆汉墓展览中运用AR技术,还原墓葬下葬之初的情景。[2]当观众通过移动设备观看出土棺椁时,出土时存放于棺椁中但陈列于其他展柜的文物以虚拟三维场景的形式叠加到棺椁图像中(图三)。

很多文物流传至今会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观众看到此类文物会想知道文物的本来样貌,如果直接在文物上进行修复可能会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通过AR技术可以补全文物破损信息,使观众欣赏到文物的本来样貌。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不可移动文物,因为文物古迹往往破坏严重,若对其进行修复,一是耗费巨大,二是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通过AR技术,可以复原文物古迹等不可移动文物,还可以复原它的历史背景。

例如圆明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怎样让观众参观时既能勿忘国耻,又能领略到圆明园当年的盛景,这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一直从事通过数字化手段重现圆明园的研究工作,特别是通过AR技术,把圆明园损毁或丢失的部分以虚拟图像的形式叠加到遗址上,把圆明园的本来样貌呈现给观众,使观众的参观体验更具沉浸性,如图四所示。

文物一般采取静态展示,而人往往对移动的东西更感兴趣,通过AR技术可以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大大提升观众参观兴趣。MUKAITakeshi基于IOS平台开发设计了一款名为ARART的增强现实APP,它能够将原本静态的世界名画以动态形式展现给参观者。当观众将手机摄像头对准《蒙娜丽莎》这幅画作时,经过图像识别之后,使用者便能够在手机上看到蒙娜丽莎冲着参观者眨眼睛。

参观导览关系到博物馆的观众体验,人们到博物馆不是逛商场,而是希望更有效率地学习和欣赏。传统的导览方式有讲解员引导、语音讲解和观众通过标识牌自行参观等。智慧博物馆参观导览通过智能设备,实时定位观众位置,为观众提供智能化参观方案。通过引入AR技术,博物馆能为观众提供更加立体的导览服务。

比较常见的智能化导览是在移动设备上显示参观者所在位置以及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参观者要把移动设备上的平面地图在脑海中转化成三维空间形象才能顺利完成导览。这个过程可能因为方向问题导致很多错误,而且一直低头看设备会导致参观体验下降。而通过AR技术,参观者把手机摄像头正对前方,相应的导览信息就会叠加到手机屏幕上,参观者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所在位置,以及想要参观的文物所在的位置,为参观者提供直观的路径指引。

以上两个例子实用性都很强,如果借鉴到我们的博物馆中,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第二个例子比较适合大型博物馆,例如在故宫博物院,可以把小企鹅形象换成皇帝、皇后等人物形象,带领观众参观故宫,相信能较好地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

AR技术概念简单,但真正实现起来却有优劣之分。优秀的AR技术,能够实现AR系统生成的图像与摄像头拍到的图像无缝连接,并随着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和拍摄环境的改变自动调整生成图像的形式和位置。质量较差的AR技术则只是蹭了AR技术的热点。例如有的项目自称运用了AR技术,而事实只是用摄像头扫描某个识别图,然后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三维立体的文物图像,但这个文物图像并不能与真实的环境有机结合,而是孤立的,它的效果跟直接在网站上打开一个三维立体文物图像是一样的。因此,博物馆在应用AR技术时,要分清优劣,不要被某些软件公司打着AR的旗号所欺骗。

本文在详细阐释AR概念及其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AR技术在智慧博物馆个性化展览和智能化导览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在个性化导览方面,AR技术可以增加文物信息量、还原文物本来样貌、提升展览的趣味性以及提高展览的互动性;在智能化导览方面,既能为观众提供更具立体化的导览服务,也能使导览更加有趣,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最后指出博物馆在运用AR技术时应该注意形式大于内容、AR技术优劣不等以及观众接受度不高等问题。相信这些讨论对博物馆行业深入贯彻国家文物局联合四部委印发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THE END
1.AR技术新趋势,智慧博物馆乘势而上ar文物AR技术新趋势,智慧博物馆乘势而上 浩瀚中国史,上下五千年。博物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其专属的故事,这些凝结了古人智慧的“财富”,绵延传承,生生不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我国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博物馆也开始得到重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博物馆https://blog.csdn.net/fenggu1024/article/details/140430435
2.博物馆AR导览系统:开启游客沉浸式之旅一、3D、AR博物馆沉浸式讲解,身临其境感受文物故事 3d电子地图:系统通过将三维模型高精度渲染与自研发地图引擎,完成对博物馆现实场景的复刻,对每个展馆区域进行快速、准确的精细化三维模型地图构建,游客在手机、网页端即可看到整个博物馆的三维场景。AR实景导航:通过将GPS定位技术与增强现实(AR)技术相结合,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950725406093097&wfr=spider&for=pc
3.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博物馆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嘲在当代数字化时代,博物馆不再是静谧的陈列室,而是焕发着智慧的光芒。 智慧博物馆以其创新的展示方式、互动性的体验和高效的管理方式,成为了当今文化领域的新宠儿。它融合了先进的技术和博物馆的丰富文化资源,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参观感受和学习体验。 本篇文章作者将https://www.zhihuilvyou.com/?p=2774
4.自然博物馆AR智慧导览AR实景游戏AR亲子研学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如中国地质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台湾昆虫科学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等。应用ARhttps://www.imetacloud.com/museums/nature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AR眼镜智慧导览 集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体验于一体 还原历史场景 讲述文物故事 展示广西文化 带给您耳目一新的博物馆逛展体验 导览内容涵盖广西博物馆“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四个展览,以文物为核心,带给观众广西历史https://www.gxmuseum.cn/About/News/MuseumNews/a3fe73a55a61bc990cc6c4b614344250?detailpage=1
6.智慧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数字体验馆智慧博物馆是基于 SenseMARS 火星混合现实平台构建,具有行业领先的专业级高精度三维数字化地图构建、 跨平台和终端的空间感知计算、全场域厘米级端云协同定位等能力,向博物馆、科技馆、数字体验馆等场馆提供平台建设、MR 虚实体验、数据运营、展馆运营的全栈式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博物馆行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https://www.sensetime.com/cn/product-detail?categoryId=32362
7.省博物院上线“安博AR智慧导览”从手机平台一键登录,就能实现博物馆内的AR导览,还可以随时随地找到想参观的文物所在位置,聆听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安徽省博物院刚上线的“安博AR智慧导览”,用科里科气为游客们带来了沉浸式的交互观展体验。 逛博物馆但场地太大,容易走回头路怎么办?看见有意思的文物,想深入了解背后文化知识怎么办?……在安徽博物院https://m.hf365.com/article/282006
8.苏州博物馆首现AR智慧导览客户端内容摘要:据苏州博物馆副馆长茅艳介绍,这款云观博导览APP是苏博最新的一种数字观展方式,它使用便捷、操作简单,只要用手机下载完成打开对着文物,它就能自动识别,并详细介绍文物内容。它不仅有普通话和苏州话两种语言的语音讲解,还能看到文物的高清大图和相关视频,多角度的细节展示让整件展品如同在手上旋转、把玩一样逼真https://item.btime.com/00dgnam7fk6ie09oos2apn7gphf?from=assist
9.常州博物馆AR眼镜智慧导览丨感受美丽自然新体验常州博物馆联手云观博共同推出AR眼镜智慧导览,在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中的“神奇的自然 美丽的家园——自然资源陈列”,用AR识别、语音交互等新形式为大家带来博物馆参观新体验! 地球在距今五亿两千万年时, 迎来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沉寂的海洋逐渐喧闹起来。 https://wglj.changzhou.gov.cn/html/wgxj/2023/EFADJFDC_0928/87475.html
10.湖南省博物馆AR智慧导览项目成交公告湖南省博物馆AR智慧导览项目成交公告是招标网发布的中标公告信息,该中标公告相关中标公示、中标通知、中标公示、成交公告等中标信息在招标网查询。https://m.zhaobiao.cn/zb/succeed_v_48618669.html
11.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管理平台建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管理平台构建了智慧化的观众服务系统,实现精准、智能、多源、互动的模式,重塑观众参观和认知体系,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公众文化自信。结合三维扫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虚拟全景技术、互动魔墙展示、数字沙盘,白鹤梁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提升互动展览展示效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实现观众参观http://www.ctnews.com.cn/content/2022-02/16/content_119470.html
12.新技术条件下的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策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不仅改变了用户的信息交流习惯,培养了移动服务与交互方式,而且提高了用户参与体验的热情,为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提供了新视角。在新技术条件下,博物馆应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体验的要求、提升博物馆智慧服务能力为导向,将新技术应用与用户体验相结合,从用户https://www.91jiangjie.com/www.91jiangjie.com/?p=3501
13.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前教育博物馆AR智慧导览项目邀请招标公告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前教育博物馆AR智慧导览项目邀请招标公告编号:TH2024–05-08-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上海市政府采购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有关规定,对天华学院学前教育博物馆AR智慧导览项目进行国内邀请招投标采购,特邀https://info.sthu.edu.cn/33/81/c1310a78721/page.htm
14.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国华文旅提供全面的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首先,其技术实力得益于一支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团队,掌握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智慧博物馆提供全面、高效的数字化服务。其次,国华文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已成功为多个博物馆、景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数http://museum.gdghwl.com/
15.FractalAI智慧公园,智慧景区,智能步道,智能语音亭,智能语音导览屏FractalAI北京分形智能专注智慧公园,智能步道,AR太极,AR智能语音导览屏,智能语音亭,体测小屋,AI公园,智能公园,人工智能公园,智慧园区,智慧景区,智慧步道,智慧导览等领域http://www.fractalai.cn/
16.智慧京交会不只会造手机,中兴的AR博物馆带你鉴赏古文物背后的北京联通“5G ?未来”展厅AR博物馆。千龙网记者 刘雯摄 作为2019年京交会5G通讯服务独家提供商,在京交会主展厅,北京联通“5G ?未来”展厅展出包括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的5G创新应用以及智慧体验。其中,中兴通讯AR博物馆项目展位异常火爆。 https://finance.qianlong.com/2019/0531/3300265.shtml
17.穿越回老重庆!三峡博物馆这些黑科技将亮相智博会三峡博物馆这些黑科技将亮相智博会 透过MR(混合现实)技术,漫步在晚清时期的重庆街道、店铺、码头;利用三维扫描数据,在“复活”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中乘船行驶,欣赏“尔朱真人成仙”“诗人提笔白鹤梁”的画面,穿梭在三峡智慧博物馆,来一场独特、广阔的文化漫游之旅。https://www.cqcb.com/topics/2018zhongguoguojizhinengchanyebolanhui/2018-08-21/1036227.html
18.数字赋能,智慧博物馆建设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展开?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AR/VR/M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博物馆已经逐渐从单一的实体形态向具有完整智能生态系统的智慧博物馆方向发展。相比于传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运用网络化、系统化、数字化的手段和载体,在管理方式、公共服务、展览体验、藏品保护、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全面智慧提升,成为当今博物馆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291764
19.博物馆展品的沉浸式设计智慧博物馆设计方案智慧博物馆的沉浸式展品设计方案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和互动体验,让观众更深刻地了解历史、艺术和文化等内容,提升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智慧博物馆将传统展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展品的故事和背景。 https://www.cdhannuo.com/news/1973.html
20.智慧展馆包含:数字展示数字展厅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智慧展馆力天文化科技集团是智慧博物馆设计,数字展厅设计领先企业,业务延伸至数字展馆设计,数字博物馆,多媒体交互,为展馆展厅,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提供数字展示一体化服务。http://www.gzleetn.com/p/15
21.AR智能景区博物馆导览语音小程序开发AR智能景区博物馆导览语音小程序开发:引领旅游行业的新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增强现实(AR)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AR智能景区博物馆导览语音小程序的开发,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参观体验。本文将介绍AR智能景区博物馆导览语音小程序的开发过程、功能特点、市场前景等方面。 一、开发过程 AR智能https://shenzhen.11467.com/info/25034904.htm
22.5G+AR助力博物馆展陈创新中国电信文旅行业事业部总裁徐守峰分享了中国电信在博物馆智慧化建设领域实践,在5G、AR等创新技术驱动下,文物保护传承传播迎来新场景、新应用。中国电信为博物馆提供先进的云网基础设施和场馆信息化服务,同时还提供文物复原、数字景观、AR导览、场景互动、室内精准定位和主动推送、云展厅、文化知识系统、数字藏品、5G消息等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4/13/032022065.shtml
23.湖北省博物馆音乐主题VR体验智慧博物馆是近年来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湖北省博物馆音乐主题VR体验、5g智能博物馆app、360度在线文物导览、曾侯义编钟VR直播等特色导航服务受到广泛关注。”“5g智慧博物馆”包括三维文物展示、AR导览、5g全景游览等,比4G网络时代的体验更加便捷快捷。 http://www.xkwsz.com/index/newsinfo/id/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