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刊

放下手机,走进空无一物的大厅,戴上VR设备,眼前景象斗转星移:1921年的上海风雨飘摇,工人走上街头游行、工厂里传播着马克思主义;石库门中,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时刻即将到来……

这样的体验,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新推出的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展——“数字一大·初心之旅”。走出展厅,游客们感慨不已:“仿佛亲历了红色历史!”

从走进景区到走进展区,从不远万里到不期而遇,科技加速消弭着旅游的“边界感”。

这些渴盼,科技都有办法满足。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报告2024》指出:VR大空间重塑旅游感知,跨越时空边界,成为过去一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口。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垂直大模型为文旅行业带来了交互式数字内容创新,游客的交互式体验持续优化,沉浸式体验更加多元,个性化体验持续提升。

“大众在文旅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在文旅方面的分散化供给如何实现有效对接,这是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大众的文旅需求,不能再像过去观光旅游时代那样仅仅依靠资源存量,而要依靠科技增量。

需求引领、创新驱动,不论是内容生产创新、产品和业态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治理方式创新,科技正加速融入文化和旅游生产和消费各环节,催生更多文旅新气象。

智慧含量积蓄

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深度融入旅游。

2024年,由同程旅行研发的同程“程心”大模型成功入选苏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试点示范项目。这个AI大模型“能说会学”,可为游客提供智能行程规划、酒店预订、交通票务预订、景点推荐、旅游问答等服务。

杭州城市文旅智能体“杭小忆”、携程问道、飞猪和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打造的AI游北京朝阳……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提供智能化、个性化行前规划和游览服务,已经成为不少游客的“旅行伴侣”。

科技不仅让旅游服务更懂游客,也让旅游管理者更会服务。

全省投诉一张网、理赔受理一个平台、赔付处理一套标准——2024年8月,“海南放心游”平台上线运行一周年,助力海南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全省域覆盖的省份。截至2024年9月,这一平台累计承接投诉6714次,追回消费者损失80.78万元。

“海南放心游”的背后,是科技赋能文化旅游治理的新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省已建成近30个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这些平台联结了各类旅游场景,汇集了各类旅游消费数据,逐步实现“一屏尽显,一网统管”。

越来越聪明的数据“大脑”,为文化和旅游部门把握市场趋势、提升公共服务、强化安全应急提供更有力支撑,也为旅游治理提质增效添砖加瓦。

文旅融合升级

2024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

“技术迭代迅速、成本不断降低、政策红利释放,但关键还是看创意、看人民需求。”田达治说。

另一方面,科技发展程度与文旅融合程度相辅相成。戴斌认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更加需要提升科技支撑水平,更加需要聚焦文旅融合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

插上科技的翅膀,人们飞往的“诗和远方”就是美好生活。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说,必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让科技创新成为人们“获得感”的重要源泉。通过技术革命和服务创新,旅游出行“说走就走”,旅游服务“触手可及”。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北京西部,首钢园中,百年工业遗产直通“未来”。

2024年春天,矗立于首钢园核心区域的宏伟高炉“浴火重生”,变身为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对公众开放。一高炉“蒸汽朋克”的粗粝外表之下,5G、云计算、扩展现实、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构建新场景,指引游客乘坐“太空星舰”探索未来世界星辰大海。

“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不仅可以在古老的遗迹中看到历史的重现,还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可能性。这些创新科技应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体验,更开创了文化旅游的新篇章。”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慈欣说。

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扩展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越来越多文旅新场景、新平台、新项目涌现市场。

春节期间安阳殷墟推出拥有海量文博知识的“数智人妇好”,暑期中主打冰雪光影互动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项目投入运营,进入冬季后沉浸式体验展览在全国各地开花……一年来,当人们切身感受“文旅热”,科技已是其中重要变量。

革新、增效、添动能,科技正为“诗和远方”镀上崭新光泽。

THE END
1.山西数字文化产业的N个想不到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是一座可以你也许去过很多城市,参观过不少红色文化展馆,丰富的史料和文物带你回顾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你可能想不到,2024年10月25日在山西武乡开馆的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没有一件革命文物,却是一座可以“生长”的展馆。这也是全国首个以八路军文化为主题的数字体验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红色文化”的研学场馆。 八路http://sx.news.cn/20241220/e75a7e62e03d4a4295162e38d2c93f91/c.html
2.用AIAR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单鹏一直从事数字文旅、工业、教育、科普等领域的AI多模态+AR、XR研发。2023年,他主持的“元宇宙赋能辽宁红山文化数字博物馆系统”研发项目获得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面上项目,相关成果一直在升级。单鹏介绍,当前这个互动体验系统的AI多模态技术融合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大空间识别、检索增强生成(RAG)等前沿技术,能够精准捕http://szb.dltv.cn/epaper/dlrb/pad/content/202412/17/content_89737.html
3.新闻详情随着暑假的结束,烟台市博物馆暑期活动完美收官。2023年暑期,烟台市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超过12万人次,先后开展了文博学堂、红色文化AR体验、小讲解员训练营、沉浸式AR研学、文物纪念章打卡等活动。 文博学堂 文博学堂是烟台市博物馆的品牌项目,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充分利用馆内资源,将传统非遗、文物鉴赏、考古发掘、红色文化等https://www.ytmuseum.com/pc/news/detail?id=8575
4.鸦片战争博物馆“树德里1921”AR饮用水 “饮水思源扫码学史”。AI+AR技术与红色文化的精妙结合,生动展现1921年的树德里,用AR来探索初心之地,共同领略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伍、云端空间助力红色文创推广 阮竣指出,积极开拓云端空间,拓展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助力红色文创推广。为此,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发了两个虚拟http://www.ypzz.cn/f/detail?aid=acbd40759f1b4757854f9136c91d903e&pid=ceb44709ddf34f5e82621f4b1a887007&categoryId=ceb44709ddf34f5e82621f4b1a887007
5.百年文化印记:“红色IP”再出发革命博物馆焕发新活力除专题博物馆、纪念馆外,以革命旧址、历史建筑等为代表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显示,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类型丰富,涵盖重要机构旧址532处,纪念设施359处,重要人物故(旧)居205处,烈士陵园、墓地139处,重要事件遗址114处,重大战斗遗址https://news.hexun.com/2021-07-01/203879267.html
6.文博热推动红色文化传播对于发挥好红色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功能,用好用活红色资源,陈艳认为,首先要打造精品陈列展,坚持红色内容为主,全面呈现红色文化的时代背景、故事场景,讲好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又要创新表现形式,灵活运用AR、VR、AI技术等创建红色资源虚拟展览馆、线上体验馆,生动阐释红色资源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家国情怀、革命精神https://www.tjjw.gov.cn/lswh/2024/05/18/detail_2024051879078.html
7.梁家河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体验AR+红色之旅行业新闻汉沙集团梁家河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 体验AR+红色之旅 10月13日,由延安市委、市政府联合百度公司、百度党委共同打造的梁家河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运用“人工智能”追寻初心,通过先进技术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探寻知青岁月、追忆峥嵘岁月的机会。 据悉,梁家河数字博物馆在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实地取景,百度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全景、https://www.cqhansa.net/article/5571.html
8.党史深圳红色文化地图首发(含33个党史教育基地和50余个革命遗址不再需要下载APP,读者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关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红色地图”,获取AR地图链接,拍摄地图纸质版,即可真实再现深圳党史馆、深圳博物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等党史教育基地,点击单个建筑,可以单独显示观看,并进行720°旋转及缩放。https://www.sznews.com/content/mb/2021-06/22/content_24318901.htm
9.曲面全息投影ARVR全都有,今后参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这样这些都是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献给市民、观众的最新厚礼——3日上午,该馆基本陈列“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升级版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举行了开展仪式。全新的展览改陈也就此和观众正式见面。 改陈升级为十大部分 本次“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改陈工作从两年前就开始实施了。其间,红岩革命https://www.cqcb.com/entertainment/2018-09-03/1063993_pc.html
10.发挥红色场馆教育功能的思考与实践——以南昌市博物馆为例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人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之光,从传统文化中感受历史之韵,是博物馆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南昌市博物馆扎根红色http://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15/6413.html
11.红色文化理论研究:如何让红色文化全国盛行?红色文化从一个地方开始到全国盛行,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努力和策略。以下是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归纳: 一、地方红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 资源普查:首先,需要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包括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口述资料等。 https://www.meipian.cn/56aosic0
12.靖江革命博物馆苏州多媒体;多媒体展厅触摸屏软件;数字沙盘本次改造的靖江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座落在孤山山顶,1986年迁移至孤山西麓,2019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烈士纪念碑及广场迁建至季市镇安武村的弯腰沟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内。 弯腰沟红色文化旅游基地规划总面积约180亩,http://www.allinlabs.com/content/%E9%9D%96%E6%B1%9F%E9%9D%A9%E5%91%BD%E5%8D%9A%E7%89%A9%E9%A6%86
13.红色情景式旅游小镇延安,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延安万达红街是依据长征故事节点,通过营造旅游路线与小镇相匹配的广场打造的“情景式旅游小镇”。此项目位于陕西省延安市https://www.archina.com/index.php?g=hotpush&m=index&a=index&id=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