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一个外行人眼里的博物馆文创产业

博物馆的公益属性是它最基本的特性。然而,这并不妨碍博物馆行业中,文化创意产品具有产业特征。

⊙首先,博物馆最重要的文化创意产品,就是博物馆展览。展览本身虽然基本免费,但它是博物馆为公众提供的最重要的精神产品。

▲2015年南京博物院“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配套出版物

⊙其次,文博行业出版物(含展览图录)。当然,文博类出版,有相当一部分是面向专业读者的,比如考古报告等,只能算文博行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另一部分以社会公众为读者具有普及性的出版物以及为未成年人策划编写的图书,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不再以知识传播为唯一目的,也才具有文化创意产品的性质。

⊙第三,博物馆社教产品。由博物馆发起的社会教育项目中,传统的讲解形式及向社会免费提供的部分只能算精神食粮,并不具有商品属性。只有当博物馆社教项目直接面对教育市场时,它才成为文创产品。

⊙第四,博物馆知识产权与其他行业嫁接出的产品。以文博为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游戏、旅游产品等,均属于这一类。

▲台北故宫推出的取材自宋徽宗瘦金体书法的极简风格的西餐具。

⊙第五,有形的、在博物馆商店或其他渠道销售的文创产品。这也是博物馆文创最为人接受的概念。

由上可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博物馆能够直接向社会提供消费内容、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环节,均可以视为广义的博物馆文创——尽管它们对博物馆而言只是其职能的一部分,且并不以营利为目的。

首先,政府对博物馆的文创越来越重视。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等法律法规,都在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推动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富于我国博物馆特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体系,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能说这一年博物馆文创没有获得成功。从博物馆文创的类型来看,出现了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多走萌系的宫廷文化产品系列;以国家博物馆为代表,以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题材的主旋律产品,以及江浙沪讲究传统审美情趣的文人系列。而产品形式也逐渐多样化,除了文物复制品外,出现了生活系列、文房系列、服饰系列、潮流数码甚至食品系列。

数据说明,仅故宫一年的文创销售就达到6个亿,恭王府的“福”系列销售也有7000多万。尤其是在年轻人聚焦的新媒体平台上,可谓既叫好又叫座。

然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也依然面临着若干难点:

首先,博物馆文创在博物馆运营体系中的定位需要明晰。仅仅把文创商店作为博物馆展览的最后一个展厅,希望观众能为文创产品买单从而“把展览带回家”的思路,只是对文创最粗浅的认识。如今,更多的博物馆已经在策展阶段,便引进力量主动参与,让专业的人挖掘藏品、展览的内涵,这或许是博物馆文创开发的新途径。南京博物院每次展览的策展会上,会有文创部、出版部、社教部共同参加,从而完善展览的流程,也更易于发挥展览的社会影响力,这也算是有益的尝试。

其次,从知识产权角度为文博IP提供保障。博物馆是文博知识产权的保管者、研究者,但不是绝对的所有者。完全靠博物馆自身开发文创,显然行不通,而如何从法理上保障博物馆在与社会进行资源交换时的知识产权,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01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分别成立,或将为文博IP的资源整理与使用扫清部分法理上的障碍。

第三,对文博知识产权的开发仍处于低级阶段。这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内容的挖掘,二是形式不够多样化,三是较少有成体系开发的案例。

文物中的视觉元素,如图案花纹等,仍是博物馆文创最乐于寻找灵感之处。而遗址类博物馆的遗产价值,文物承载的历史故事或精神元素,要不还没有出现在博物馆文创开发者的视野中,要不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如恭王府的“福”字)。相反,对于更多非博物馆行业的IP设计师们来说,倒是很乐于从中获得灵感的。

形式上的单调,与国内文学与影视作品对博物馆IP的挖掘相比更为明显。2013年,电影《富春山居图》的剧情核心其实就是一件文物的辗转流离,试图折射的是那段沧桑历史。无论口碑如何,这个点切入的还是成功的。《盗墓笔记》系列小说及经其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且不论对它主题的争论,从影响力和文创产值来说,尚无可出其右者。《清明上河图》这本小说已经成为畅销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也极有可能,然而,保管藏品的机构却未必能从其中获得收益。

有若干博物馆已经敏锐地发现,影视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形式。不少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都有自己的动画作品。

除了内容上的差异以外,这些作品在播出平台、形式上各有区别:故宫的播出平台选择以APP与现场相结合,更多馆的动画片则在现场、网站等平台播出。湖南省博物馆2013年开始酝酿拍摄26集动画片《时空博物卡》,并于2015年在金鹰卡通频道播放,这是极少数在电视频道向社会播出的博物馆动画作品。2016年初,《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当然,它们均不以经济回报为目的。

▲《我在故宫修文物》影视截图

最后一个难题是,如何在制度上保证,博物馆文创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效益。博物馆作为事业单位,又有文创这一产业性质的业务范畴,是否可以在事业单位中设立企业性质的机构,从事经营性业务?其经济回报又应该如何反馈给博物馆行业自身?如何设立相应的评估体系?

新年伊始,文博领域又陆续有一些利好政策出台。若能解决好文创在行业里的定位问题,或许中国的博物馆也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IP和爆款商品。

【本文由作者@懒鱼不惑首发于@国际博物馆杂志,不代表本刊观点。】

THE END
1.博物馆文创的生意经,闭着眼睛就能念好?比如,博物馆文创产品能不能丑萌?在笔者看来,适度无妨,解构经典、主打反差的“套路”里的确藏着“圈粉”的流量密码,但这样的创意趋势不该成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主流。这是因为,博物馆文创不同于寻常文创产品,容不得想当然的乱开脑洞,需要如不少业内人士所坦言的“带着博物馆的尊严去进入市场”。 https://m.gmw.cn/2024-05/09/content_1303731984.htm
2.文化新观察·年度文化亮点“爆款文创”助推“文博热”文创产品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表达,是博物馆基于馆藏文物开展多元阐释使命的体现。有价值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折射出沧桑历史和文化变迁,更能反映当今时代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推陈出新会“整活” 年轻人为何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如此“上头”?植根于文化沃土,生发于创意设计,是文创产品源源不断的“http://www.xinhuanet.com/20241220/a3921ba590384e6aa2b56f9112e595be/c.html
3.江西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培训班为丰富与提高江西省文物系统工作人员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受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于9月8日至9月11日承办了江西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培训班。该培训班招收学员30名。学员来自江西省博物馆和江西省各地市的文博单位,都是与文创产品研发、推广相关的管理人员或一线工作人员,在文创产https://www.dpm.org.cn/school/254797
4.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意义及思路摘要:文章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意义及思路进行了相关阐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但是在现阶段的开发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开发层次低,缺乏个性化文化产品;开发创意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开发产品市场推广欠缺,忽视专业市场化运作以及开发产品内涵挖掘不足,品牌意识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61670
5.文物“活起来”,也要“火起来”阜阳高影介绍,博物馆会选择独具文物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文物,提供给设计制作公司。“首批入选的几个文物造型,其所具备的文物、历史、美学价值都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首先要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确保将文化、创意、产品三者融合,然后从造型、功能、色彩、结构、材料等方面做细节。”云栖源记文创品牌设计团队一名主创人员https://www.fynews.net/article-224593-1.html
6.天津博物馆创新营销推广理念、方式和渠道,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品的体验式营销,通过全方位服务、全链路营销,助力文化遗产从小传播走向大传播。用鲜活生动的文创讲好中国故事,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文物报社和抖音集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为“文创年货节·博物馆里过新年”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18570
7.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方案(精选15篇)(四)实施流动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等辐射力和覆盖面。 (五)创新传播方式,鼓励社会参与,共同做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同时,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博物馆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主场活动安排 https://www.ruiwen.com/fangan/8172003.html
8.地域文化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意来源与研发摘要:在现代社会文化场馆中,博物馆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国博物馆的任务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每个博物馆都拥有一定数量的馆藏文物,博物馆也因此成为文化资源的聚集地。在博物馆中,利用历史文物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不光可以满足大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还可以将博物馆中的文物功能化、生活化和艺术化。本文对地域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224/7619312.shtml
9.上海市博物馆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规划指导博物馆积极参与各项文博文创展览和展会,让文创品牌、产品走出去。指导、推进“海上文博”2018上海创意设计大赛,积极探索文博单位文创“版权+设计”创新模式。依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各类文化服务专业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博物馆对接现有线上线下推广资源和渠道,完善文创产品营销体系。https://whlyj.sh.gov.cn/jhgh/20190702/0022-30539.html
10.博物馆旅游及文化创意融合与发展[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和博物馆旅游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博物馆旅游业的发展,博物馆旅游业也可以影响到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当前博物馆旅游业的发展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当两者相互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才可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5255.html
11.政策解读:《关于公布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名单的日前,国家文物局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布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通知》公布了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名单,提出要在国家级、部分省级和副省级博物馆中建立符合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紧随政策,让我们试探索出一条文创产品开发和博物馆建设的良性发展之路http://sx-ci.cn/zcfg/zcjd/content_20879
12.博物馆文创产业的互联网模式从而形成“上游有创意,中游有合作,下游有营销”的文创发展模式,打造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增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创新机制,重视和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在地方博物馆中的地位,成立专门部门机构从创意设计、授权生产、营销推广等多方面对博物馆文创进行专业化、系统性运作管理。同时积极引入地方乃至国内拥有成熟产业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1703.html
13.文创产品开发,博物馆都有什么权利?该款规定仅是禁止博物馆直接将其馆藏文物等本体作为标的进行商业经营活动,而博物馆对馆藏文物等进行文化创意开发则是通过挖掘馆藏文物等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推广博物馆及文物的同时间接获取经济利益,并不为该款规定所禁止。 △图:文博圈 △图:文博圈https://www.jiningmuseum.com/list/article_details.do?articleId=5471
14.创意旅游产品(精选十篇)具有龙头作用的旅游产品是洛阳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洛阳文化资源和现有旅游产品的状况,可重点打造博物馆创意产品、宗教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和旅游演艺产品。 3.1 博物馆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 博物馆旅游是洛阳文化旅游的重要形式,将博物馆经营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必然会成为助推洛阳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新力量。普通的博物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ianv8l.html
15.花样“整活”的博物馆文创如何吸引年轻人?探访成都创意设计周→▲敦煌研究院文创产品 除了承载的商业属性,博物馆文创的根本目的仍是文化的推广。古老文物通过“逆生长”向年轻人靠拢,主动走进他们的生活,成为回顾、审视、了解自己民族历史的窗口。 原标题:《花样“整活”的博物馆文创如何吸引年轻人?探访成都创意设计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263747
16.2024重庆好礼·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届“渝礼相遇”文化创意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激荡、 和人文底蕴互相融合, 博物馆那些经岁月洗礼, 而超脱了人间烟火的文物藏品, 映照着城市的文脉与荣光https://www.cnyisai.com/14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