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通用9篇)

客家博物馆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投资1.3亿元人民币,以全球大客家的角度,分为“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主题展览《客家人》,多角度诠释全球客家历史,深层次展陈客家民俗,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是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

家园。在世界客属。

第十二届。

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

精神。

家园。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五次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明清以来,梅州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后来居上。尤其是在文化上,梅州拥有和保存着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近几个世纪以来,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统计数字显示,祖籍在梅州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超过360万。客家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潍坊风筝博物馆坐落在山东省潍坊市,建于1987年,系全国第一座风筝专业性博物馆。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馆内有大小展厅12个。琳琅满目的风筝展品,展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鲁班风筝”至今的中外各式风筝。

潍坊风筝博物馆座落在潍城白浪河东崖岸,占地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八千一百平方米,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其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为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托于孔雀兰琉璃瓦屋顶上,似蛟龙遨游长空,击荡九霄。馆内有一个近一千六百平方米的大厅和大小十个共三千多平方米的展室。如今本馆在原来展览的基础上,又从文、图、物等方面进行调整充实,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性民俗博物馆。

馆内将收藏、陈列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还可通过录相重现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给观众系统地介绍中国潍坊的风筝发展、沿革及各流派的风筝制作技艺和由风筝技术启迪派生的人类飞行的广阔前景,陈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筝发展及扎、画、放的技术。还有风筝艺人的现场制作风筝。

风筝博物馆又具有多功能用途,既是一个收藏、陈列古今中外风筝、民间工艺的专业性博物馆,还是一个文化娱乐中心。如果全部配套,它将成为风筝都的一个旅游、文化、娱乐和风筝贸易中心。本馆以大量的实物、照片、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风筝的起源和风筝沿革史;介绍了风筝的流派、种类和特点;展示了潍坊国际风筝会与各国风筝团体和人民的友好交流。

展出的风筝有:一、传统风筝。主要有各种大中小型龙头蜈蚣,软硬翅蝴蝶风筝,七星、八卦风筝,各种鱼鸟、昆虫风筝以及筒子风筝和传说故事人物造型的人物风筝。还展有吉林、济南、浙江的优秀作品。二、潍坊创新风筝。是潍坊风筝艺人和业余爱好者扎制的新意风筝、特技风筝、多特点风筝、微型和巨型风筝,表现出潍坊风筝爱好者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三、国外风筝。

是近几年来国外风筝爱好者制作的具有本国风情特色的风筝。所收藏陈列的风筝在选材、色彩、艺术等方面,把自然界千姿百态的物象进行夸张升华、剪裁加工后运用于风筝的创作之中,使主体内容与风筝造型协调,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相溶,表现了潍坊风筝工精艺巧、浑厚大方的独特民俗风格。

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国家级现代大型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小寨东路大雁塔西北1公里处,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珍藏出土文物精品11.3万件,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

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这是孕育诞生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境。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的历史。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狮是这种文明的标志。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石刻之精美,气魄之弘大,堪称“东方第一狮”。这头石狮来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中国古代的狮子及狮子雕刻艺术由阿富汗传入,中亚的浪漫奇特与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基调。近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陕西古代史的第一部分是史前史,从距今约115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标志有3个:一是出现磨制石器;二是发明陶器;三是开始定居并出现了原始农业。仰韶文化距今7000至5000年,处于仰韶文化社会的半坡人生产力已大大提高。从半坡出土的陶埙,是我过迄今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引起了国际音乐界极大兴趣。

这里是周朝,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包括从公元前21世纪在陕西形成的周族到周方国、西周王朝3个历史发展阶段。这件是牛的肩胛骨,是用来占卜,事后在卜骨记录下结果。这些占卜记录便是最早形成―甲骨文。西周是我国青铜时代繁荣兴盛的顶峰。青铜器也是是奴婢社会的礼制,即权力与等级的象征。这些是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具,用来煮肉类。铜鼎是由原始社会的陶鼎演变而来的。在夏、商、周三代,铜鼎作为礼器,在奴婢主贵族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时使用。传说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政权的象征。所以,以后把取得天下叫“定鼎”。青铜器纹饰是研究青铜器艺术的重要内容。青铜器纹饰有两大类:动物纹和几何纹。二者均神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制作的本意是用这些青铜器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构思的巧妙和成功。

大家看这些出土的大量的铁农具,是在秦朝农业为主出土的物品,秦朝以农业为主,这说明铁器当时已经取代了青铜器被广泛使用。公元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秦始皇继位后,在10年先后吞并6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促进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始皇兵马俑发现的兵器、马俑铜车马,集中展示出秦王朝在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所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是匈奴大夏政权在今陕北靖边县建立的都城统万城的照片。统万城坚固无比,雄伟壮观,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之一。

这些是在陕西发现的元代文物。蒙古族统一中国建立元朝。1369年,明王朝攻占西安,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就是从此得名的。宋代到清代是中国瓷器的繁荣时期。这里陈列的壶、罐、茶座、等器物工艺高超,造型古朴,使人留连往返。

文档为doc格式。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四在千姿百态的风筝世界中,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传统气韵。早在明代末年,杨家埠艺人就把年画艺术巧妙地糅合在风筝的制作上,尤其是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借用了木版年画的工艺和国画的传统技法,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特点,使杨家埠风筝具有了"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在天上是风筝"的独特魅力,与京式风筝、津式风筝交相辉映,鼎足而立,成为中国传统风筝三大流派。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描述的风筝放飞情景。当时的.潍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相传夏代寒浞在此立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寒亭因此得名。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潍县做过县令,解放战争时期以"潍县战役"闻名全国。杨家埠是潍坊市寒亭区的一个行政村。它东依浞河,南靠206国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祥地。

今天的杨家埠风筝,内容上有以祥瑞吉利、神话传说、小说戏曲为题材的人物风筝,也有鸟、兽、鱼、虫、花卉风筝,在形式上可分为板子、硬翅、软翅、长串、筒子五大类,每类又按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风筝竞赛标准的规定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五个型号。

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好与他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技术是我过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继续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代表。

现在大家是比是特别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呢我们在旁厅设有编钟演奏厅,现在大家可以去领略一下了。到这里我的讲解就结束了,现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编钟演奏,然后再自由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除《曾侯乙墓》、目前还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曾侯乙墓》、《九连墩纪事》、《书写历史》、《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荆楚百年英杰》等十多个展览,大家可以随意参观。12点我们在省博的大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尽兴游的顺心。欢送词略。

潍坊市博物馆新馆座落在市区环境优美的开发区内,与山东最大的游乐园――富华游乐园相对而立。形成中西合壁互为映衬的两大景观。新馆地面上共五层,白墙兰瓦,轩窗明亮,飞檐斗拱,楼阁错落,象宇阙蟾宫般的巍峨、瑰丽,是一座仿宋代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由北京设计院精心设计,1955年4月15日开工,1999年12月20日竣工开馆,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18669平方米,属目前全国地市级最大的博物馆。馆内设有序厅、潍坊简史陈列厅、馆藏书画厅、革命历史厅、科技厅、古生物厅、临时展厅、文物库房等设施。

《潍坊简史陈列厅》:该展通过实物、超写实雕塑、图片、新科技演示手段等,展示了潍坊八千年的发展史。其中的多媒体影视合成景观《古城春韵》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超人公司的专家们精心制作的,该景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微缩景观与影像合成,生动地展现了70多年前老潍县古朴、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可使观众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来品味逝去的古城民风。

《馆藏书画精品厅》:展有马远、唐寅、文征明、董其昌、沈周、黄慎、郑板桥、刘墉、高凤翰等书画名家的作品。

另有《潍坊民间艺术展》、《鲁迅生平图片展》、《共和国与十大元帅》及现代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等。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

除固定的展览外,新馆还经常接待国内外有特色的展览,例如今年先后曾联系引进了《德国五位著名女画家作品展》、《慈禧太后生活用品展》、《台湾故官博物院院藏历代书画复制品展》、《航天航海与21世纪》,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联展或专题展。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驰名中外、闻名遐迩,其中诸城的恐龙化石最为丰富,是全国少有的恐龙化石宝库。恐龙化石的分布以吕标镇的龙骨涧为中心,纵横于潍河两岸20余公里。已出土的多具“巨型山东龙”、“鸭嘴龙”引起世界的注目。诸城恐龙生存于中生代,距今1亿年左右,当时这里是龙的世界,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已出土的有蜥脚类、食肉类、虚骨龙类、鸭嘴龙类、鹦鹉嘴龙类等。其中出土的高8米、长18米的巨大鸭嘴龙被称为世界之最。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被称为世界之最的还有临朐的山旺化石,在1800万年以前形成的硅藻岩页蕴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124种,其中动物化石有犬熊、豺熊、半熊、无角犀牛、三角原古鹿、鸟类、河鸭、鱼类等40余种,昆虫100余属,近200种。植物化石140余种,是世界罕见的“化石宝库”。

另有潍坊市区出土的十万年前的巨大古菱齿象化石和最近刚出土的十万年前的河马化石等,证明了潍坊这片土地上古代生物王国的神奇与绚丽。

潍坊市博物馆作为一个集游览、参观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综合馆,将成为山东半岛的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科研的基地、收藏的宝库,为广大海内外观众所喜爱的重要游览场所。

该馆占地面积36.08亩,建筑面积18669.7平方米,实用面积14400平方米,可用于展览的面积10299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川省博物馆,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馆址在皇城明这楼。1949年改名为“川西人民博物馆”,馆址迁至人民公园内。1952年改为“四川省博物馆”。1965年,由人民公园迁至现址(原“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览馆”)至今,馆址占地面积50亩。1984年5月邓小平提写馆标“四川省博物馆”。现四川省博物馆已免费对外开放。

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性博物馆。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建于1941年3月,原名四川博物馆,后改名为川西博物馆。1952年定名四川省博物馆。原馆址在原皇城内明远楼。后又迁至成都市人民公园。

1965年迁现址。该馆藏品16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20xx多件。藏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其中出土于川东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人面形石佩,距今5000多年,以一长6厘米、宽3.6厘米的天然椭圆形黑色石块为料,正、背两面均琢雕出人的双目和鼻口,构成1个人型面庞。重庆巴县冬笋坝出土的战国铜剑,全长62厘米,无格、扁茎,剑身和剑柄一次铸成,形如柳,有“柳叶剑”之称。剑的全身铸满纹饰,除剑脊两侧的虎斑纹外,在剑基部位还刻铸出虎纹和花蒂、手臂、手掌等纹饰。这些纹饰、图案是研究巴蜀文化的珍贵资料。汉代画像砖、石刻在该馆藏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馆的“四川省历史文物陈列”和有关反映四川省革命斗争历史的文物陈列,共展出文物资料约4000件,展厅面积近3000平方米。

素享“天府”盛誉的四川省,拥有秀丽的山川和辽阔的沃土,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反映着四川历史的发展进程,它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

四川省博物馆便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之一。

四川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创办伊始,设备简陋,经费不敷开支,专业人员甚少,直至1949年底,全部藏品仅近万件。1950年改称“川西博物馆”,1952年改为“四川博物馆”。

新馆落成。

易名“四川博物院”。20xx年5月新馆落成后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书画、佛教造像、少数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皆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川省博物馆的藏品是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积累而成的。1941年,原馆长冯汉骥教授主持发掘前蜀永陵,开启了四川省博物馆文物收藏的先河。

建国后,四川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时担负着四川地区主要考古任务的我馆在几十年的田野工作中获得了大量文物资料,丰富了馆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

大家好,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游览中外闻名的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大家请看前方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午门象征中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在足足有十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楼,从上面看就像五只凤凰,因此午门也叫五凤楼。

游客们,我们已经进入了故宫。大家看,我们前面有五座汉白玉石桥,那是(内)金水桥。这五座石桥代表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桥上雕刻着几十条栩栩如生的龙,仿佛他们就像活得一样。

跨过内金水桥,穿过太和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故宫中第一大殿——太和殿。太和殿只有皇帝举行重大仪式的时候才能用。太和殿里金碧辉煌,里面金色的宝座边上立着两只惟妙惟肖的仙鹤,两边还有四根被金龙环绕的柱子。

看完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这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等待,并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

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国宴厅保和殿。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了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好了,今天我带领大家参观到这里,稍后大家可以根据刚才发给大家的故宫导游图,有选择性的游览。请大家注意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两小时后我们在太和门广场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

右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20xx年在洛阳栾川孙家洞遗址发现的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于一个时期,填补了我国中原地区人类发展的空白,也证实了早在七十万年前,洛阳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1994年南昌路中亚大饭店出土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经复原长5.7米,高2.8米。古菱齿象躯体雄伟庞大,两根门齿粗壮,生活在距今3到5万年前地质时期的更新世晚期。中原一直以来都与大象关系密切,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乃至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发现的古代遗存中都有大象的形象出现,河南省的简称“豫”字的右半边,就是一个“象”字。

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开始,中国考古学界就在一步步的证实了中国大陆有着属于自己的新石器历史。洛阳地区分布着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类型的遗址。

裴李岗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属于距今约8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类型。裴李岗文化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兼营渔猎和采集,显示出定居农业村落的特色。生产工具仍以石制工具为主,以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代表性器具,它是进行粮食加工的工具,为粮食、谷物脱壳使用的。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也是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最早发现于豫西地区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是原始社会由繁荣走向分化、逐步趋向文明社会的时期。仰韶居民喜爱在河谷阶地上营建聚落,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仰韶先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饲养家畜,兼营采集、狩猎、捕鱼等经济活动,还从事制陶、治玉、纺织等多种手工业活动。尤其是当时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流行泥条盘筑法和彩陶制品,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艺术形式。

小口尖底瓶为汲水工具,1959年洛阳孙旗屯遗址土。其腹部两侧有双环可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尖底瓶置入水中,瓶会自然倒入水中,注满水后,瓶体就会自然朝上直立起来。它是原始人掌握重心转移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有一说认为它是作为葬具使用的陶器。

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为仰韶文化较为典型的彩陶葬具。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就是图板上所展示的绘有一幅颧鱼石斧图案的伊川缸,为1980年临汝阎村遗址出土,通高47厘米。左侧为颧鸟衔鱼,右侧为带柄的石斧,颧、鱼很可能代表古人崇拜的神灵,斧表示武器或者劳动工具。原始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将鹳身涂白色,石斧和鱼则以简练、流畅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充色彩,犹如后世中国画"填色"画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今天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火种器,是古人用来储存火种的工具。火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用来取暖、烹煮食物、开辟田地,当时人们取得火种十分困难,在不使用时把火苗储存起来,继续使用就十分的方便。同时证明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一步步增强。

彩陶罐,容器,1959年偃师市灰嘴遗址出土。该器红胎细腻,它与常见的彩绘陶器不同是以红彩描出网状纹及羽状纹,极为罕见,别具一格。

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而得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较广泛的文化类型。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农具种类繁多,而且已经出现稻、黍、粟、小麦等农作物,人们的饮食生活有明显的改进。制陶业有明显的进步,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

黑陶镂空高柄豆,盛食器,形制规整,造型典雅。下方的喇叭形托柄,装饰圆形镂空图案,上方为一托盘。豆形器,是古人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商周时期逐渐成为专门盛放肉酱和腌菜类佐味品。豆形器得名于甲骨文中的“豆”字,古人将食物放置盘中,席地而坐,下方的高柄将托盘垫高,方便取食,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

骨针,缝纫工具,洛阳市东郊西吕庙遗址出土。共两件,一件长10.8厘米,另一件长3厘米。两件骨针出土时皆装在长13.5厘米、以动物肢骨制成的骨管中。骨针的形制与今天的钢针没有区别,可见原始人制作加工工艺之高超。

THE END
1.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2023年度决算 2024-02-26 辽宁省博物馆2024年度单位预算 2023-12-18 辽宁省博物馆发展规划(2023—2025) 2024-06-12 辽宁省博物馆2024年讲解员招聘面试公告 社教活动 查看更多 彩陶背后的人类精神世界 讲座| 辽宁省博物馆二楼学术报告厅 2024-11-30 10:00 嘉宾简介 刘宝山,研究馆员,考古学及博物馆https://www.lnmuseum.com.cn/mobile/?ID=7367
2.辽宁省博物馆,新馆,有印旅游景点门票辽宁省博物馆,新馆,有印 收藏 价格: ¥1 品相: 7品 数量: 1件 运费: 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5元, 挂刷 5元, 销售总量: 件 销售总额: ¥0元 浏览量: 0 品种:旅游景点门票 统一编号:se104349771 店内编号:100 属性: 博物馆/展馆,入口票 ,辽宁,年代不详, ,普通纸票,,单张无副券https://qk.7788.com/pr/detail_134_104349771.html
3.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纪念明信片价格:350元se88303162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纪念明信片,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时开启六个馆藏精品展,为纪念各个主题展,与邮政申请,制作发行了六组邮资加印片,共计60枚。,,明信片/邮资片,se88303162,明信片/邮资片,邮资明信片,,2010-2019年,纪念明信片,纪念品明信片,,,成套,,,价格:350,7788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736_88303162.html
4.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开馆众多文物首次亮相声音简介 备受世人瞩目的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024年2月26日正式开馆。 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属于首次展示。 殷墟博物馆新馆设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 2月19日上午,记者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新闻发https://www.ximalaya.com/audio/707326193
5.沈阳辽宁省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沈阳辽宁省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辽宁省博物馆话新馆区,大气凝重,宽敞明亮,馆藏丰富,对于历史文化的梳理和珍藏以及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辽宁博物馆是我参观过的博物馆中历史脉络最清晰,文物年代最有条理,环境最新的一个。辽宁博物馆因辽宁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具备了独特的历史特征。无论是镇馆之宝的红山文化中国龙的雏形,还是历代先民普通的生https://you.ctrip.com/sight/shenyang155/9238.html
6.辽宁篇(三)沈阳:辽宁省博物馆一、博物馆简介 辽宁省博物馆,原称“东北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7月,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1959年,改称“辽宁省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现有馆藏文物近1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数万件https://m.douban.com/note/862587740/
7.辽宁省博物馆介绍马官桥街道特产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简介辽宁省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辽宁省博物馆(英文名称:Liaoning Provincial Museum)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http://diming5.com/techan/detail/74728.html
8.辽宁省博物馆,其他图文简介辽宁省博物馆,是辽宁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简介资料 辽宁省博物馆坐标 41°41′34″N 123°27′33″E 辽宁省博物馆相关文献 卫城博物馆 参考文献^"VisitorFigures2013:Exhibition&MuseumAttendanceSurvey"(PDF).London:TheArtNewspape https://www.zupu.cn/citiao/150438.html
9.辽宁省博物馆机构简介: 作为新中国由人民政权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是以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现有最为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宣传展示机构之一,更是全面彰显辽宁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中央与地方共建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馆藏近12万件(套)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492件(套),藏品涵盖历http://www.lnswhjt.com/index.php?a=lists&catid=25
10.周末时光,不一样的精彩在等你大连博物馆 11月15日-2025年2月15日 展览 “霸府名都” 太原市博物馆藏 北朝隋唐精品文物展 展览地点 大连博物馆 四楼C展厅 展览时间 2024年11月15日-2025年2月15日 12月13日 展览 经远归来 展览地点 大连博物馆 一楼B专题展厅 展览时间 12月13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MwOTM1NA==&mid=2656849086&idx=2&sn=17f7b8552d60e21dc33bf1d70e377263&chksm=bcffcda28555b7eea0afed5039183b813cf6aeebfa41e6e4ed58f4727d43ec754602bf5fa3d3&scene=27
11.辽宁省博物馆新馆试开馆5月16日,辽宁省博物馆新馆试开馆。辽博新馆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于2011年8月破土动工,占地面积8.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13平方米,共有22个展厅,是全国省级博物馆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试开馆期间推出八大展览,包括"中国古代碑志展""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等3个馆藏文物专题展,以及"毛泽东诗词名家书画展""旅美辽宁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cultural-relics-world_thesis/0201283453046.html
12.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为东北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7月7日它是人类最早建造和开放的博物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和一个伟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在中国。1959年更名为辽宁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占地8.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有22个现代化展厅,展览面积2.4万平米,分展览、观众服务、文物库房、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206.html
13.辽宁省博物馆新馆5月16日试开馆辽宁省博物馆新馆作为辽宁“十二五”重点文化场馆建设项目,于2011年8月破土动工,历经三年多的建设,现已整体完工。经辽宁省文化厅批准,新馆于5月16日起实行一期试开馆。试开馆期间,开放展馆一层的八个展厅。观众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碑志展”、“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3个馆藏文物专题展及“指点江山——‘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ln/201505/t20150518_780389.htm
14.春节到沈阳旅游有什么必去的景点辽宁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中心广场东北侧(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分陈列展览、观众服务、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等五个业务区。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史料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十四年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教育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https://www.jy135.com/lvxing/355518.html
15.辽宁省博物馆辽博社教活动丰富多彩 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伙伴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已试开馆一年有余,在环境改善、设施提升的同时,辽博不断扩展社会服务范围,积极推广社会教育职能,深入开展社会教育延伸活动,加强社教活动与展览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努力提高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仅2016年上半年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30余场。并充分发挥社教https://www.cnkeywords.net/vocabulary/toVocabulary/4c56c55d19e111e7a7ac4ccc6a5d5f99/vocabulary.html
16.中国博物馆哪些非常值得去参观绝对是石家庄明珠,虽然去过一次还是在建新馆,只有简单的一个临展可看,但如今新馆已成,光是看看官网的展览简介就知道真正的冀博王者归来了! 3、江西省博物馆 好抠门的博物馆,三楼陶瓷展都不开灯!我来看大洋洲青铜器的,都被藏起来了秘不示人是几个意思!//如果以为赣博没有好的馆藏那就是太天真了,14年在首博https://blog.mimvp.com/article/35166.html
17.这杯子什么来头,能买下半个香港?凤凰网凰家尚品2021年,时逢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落成30周年之际,其特别邀请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共同创作出“国宝+非遗”的当代艺术珍品,并持续再拓展到全国百馆。 并最终把这种非遗+国宝的众多优秀成果,汇聚在中工美珍品馆做永久陈列珍藏。 https://mall.ifeng.com/c/8BAjHQxnnw2
18.简介(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用11篇)篇1:简介(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9hu88b6.html
19.辽宁省博物馆参观攻略攻略,是汉语词汇,指攻城掳池等,词源来自于汉语成语攻城略地的简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辽宁省博物馆参观攻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景点详情 辽宁省博物馆是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精品荟萃而享誉海内外。辽博新馆是辽宁"九五"规划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展示服务功能齐全,硬https://www.yjbys.com/lvyou/gonglue/672434.html
20.走遍天下之辽宁篇:辽宁省博物馆一,沈阳自助游攻略安排好住宿,马上出门,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辽宁省博物馆。10点20分在火车站乘324路到越秀公园转128路在博物馆一站下,到达博物馆已是中午11点30分,途中走了一个多小时。现在新建的博物馆距离市区很远,记得当年去过老博物馆,在市政府广场,这次再次光顾辽宁省博物馆,正因为它是新馆,新馆自有新气象,新内容,新展品,所https://www.mafengwo.cn/i/10922658.html
21.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景点1948年沈阳解放后,对该馆进行整修,于1949年7月7日正式开馆,称“东北博物馆”,至1959年开始改称为“辽宁省博物馆”。1992年增建新馆。新馆主体建筑为三层大楼,以“中国历史陈列”为基本内容,也经常举办各类展览。该博物馆藏文物相当丰富,包括书画、丝绣、铜器、陶瓷、考古资料、古地图、货币、碑志等18大类。其中http://www.oct-cts.com/Scenery/place-21403.html
22.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简称辽博,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闻名,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8.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分为书法、绘画、丝绣、青铜、陶瓷等二十个门类,尤以晋唐宋元书画、宋元明清缂https://www.maigoo.com/citiao/57255.html
23.辽宁省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辽宁省博物馆(Liaoning Provincial Museum),创办于1933年,馆藏文物近12万件/套,尤以晋唐宋元书画、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和清末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是辽宁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机构。 https://art.icity.ly/museums/lqb7q09
24.江西省博物馆江博简介 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0多年来,江西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2万平方米。查看详情 > https://www.jxmuseum.cn/survey/introduction_hash
25.一周观展指南上博将展王安石行书,纽约呈现南亚建筑艺术评论地点:江西省博物馆 展期:2021年12月19日—2022年3月19日 作为江西省博物馆新馆首个名人主题原创大展,展览汇聚江西省内外精品,涵盖碑刻、书法、古籍、拓本等150余件。其中辽宁省博物馆借展的《耆英胜会图》是首次外出参展。 湖南 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867576
26.沈阳辽宁省博物馆今日正式闭馆昨日3000人“告别观”辽宁省博物馆新馆 辽宁省博物馆今日正式闭馆,这个曾经为辽宁人带来精神食粮的聚集地将扩大自身规模,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人。昨日,前往辽博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尽管仅剩五个展厅,但参观者们站在历史文物前久久不愿离去。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辽博工作人员处获悉,昨日参观者人数约为3000人,闭馆前三日,参观人次总数达万人http://shenyang.baogaosu.com/xinwen/%E8%BE%BD%E5%AE%81%E7%9C%81%E5%8D%9A%E7%89%A9%E9%A6%86%E4%BB%8A%E6%97%A5%E6%AD%A3%E5%BC%8F%E9%97%AD%E9%A6%86%E6%98%A8%E6%97%A5/3112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