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操控」的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文物占了十个大厅,件件是珍品

多达十个展厅的中国书画、雕塑、陶瓷、铜器,是如何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又如何进入这座1870年成立的博物馆呢?按照该馆亚洲部主任、艺术史学家白铃安(NancyBerliner)的说法,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大部分镇馆级别中国文物的入藏经历,都绕不开一个日本人——冈仓觉三。

这些在中国绘画史上堪称百代标程式的作品,如今悉数收藏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美术史家杨仁恺先生曾将其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中国画收藏研究中心”,王世襄先生则更直白地斥其为“美帝搜括我国文物的七大中心”之首。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FA)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美术馆,并称“世界四大美术馆”。它成立于1870年,馆内75万件藏品,分亚洲艺术、埃及和近东艺术、希腊罗马艺术、欧洲装饰艺术、绘画素描、美国装饰艺术、印刷摄影、染织衣物和世纪艺术九大部分,其中的中国文物数量相当惊人,占据了全馆十个展厅。

▲进入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正门,一道宽阔的楼梯通向二楼各个展厅,楼梯两侧摆放着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品。

▲图为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的油画《新项链》,作者为美国画家WilliamPaxton。画面正中的女子身着绮丽的中式上衣,背后以日本屏风为饰。19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亚洲情调,深刻影响着上流社会的审美,这张油画即是缩影。

这让他对母国日本的文化愈加自信。用他的话说,“尽管王朝更迭的动荡、鞑靼人的入侵、眼红的乌合之众的屠杀和毁坏,一次次地冲击了日本,但都没有使日本从亚洲大陆接收的文明消逝。而同样的事件,却使中国文明的伟绩消失殆尽,只留下文学和废墟,供人们凭吊唐的辉煌和宋的精致。”

画家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将捣练的整个过程分作三部分,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不单纯图解劳动的程序步骤,而是注重对人物细小动作和细微情绪的刻画,似乎是为了更好地展示画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捣练中的挽袖,缝衣时灵巧的理线,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退,一个女孩在煽火时以袖遮面,另一个则出神地望着大人们手上的铁熨斗……画面中的人与景真实生动,充满温情。

《捣练图》原本是唐代开元年间画家张萱所作,真迹今已无存。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的这幅作品,为宋代摹本,甚至有不少人相信,其作者正是宋徽宗赵佶。另据档案显示,原卖主是一位前清贵族,具体姓名无从考证。

▲明蓝瑛《嵩山高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如今在中国雕塑展厅的中心位置,安放着一座隋代(一说为北周)持莲子观音像。这尊造像连同台座约有三米多高。上方是大尺度的天窗,天朗气清时,自然光洒下来,柔中带刚,与观音的典雅、庄重融为一体。80多年前,梁思成在参观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时,对这尊观音赞叹有加,并详尽写入《中国雕塑史》:

波士顿美术馆馆藏的道教造像,有许多是中国国内也难得一见的珍品。譬如“北周保定四年姚道珎造老君像造像碑”,仅见于《罗雪堂先生全集》初编三册。罗振玉在《海外贞珉录》一书中对此像进行过详细著录。该碑正是冈仓在1906年利用其建立的“中国·日本特别基金”,从中国买来,并于次年11月21日正式进馆。

1913年,冈仓去世,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专门为其建立了纪念展室,该馆董事会理事邓曼·罗斯(DenmanWaldoRoss)更是出资捐赠了一尊购自法国的东魏菩萨像,来表达对冈仓的追念。因为它是冈仓当年在河南洛阳白马寺考察时“求之却不能得”的遗憾。

冈仓去世之后,约翰·伊勒顿·罗吉(JohnEllertonLodge)接替了他的职位。此人同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过从甚密。山中商会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巴黎等地皆开有分店,如日中天,几乎垄断了东方艺术品在欧美等地的销售市场。1917年,罗吉以25000美元的价格,从山中商会购入了南宋陈容的作品《九龙图》。

陈容是一位相当有个性的中国画家。据说他喜欢在酩酊大醉时,脱下头巾蘸墨,信手在绢上涂抹出龙形,继而以墨笔勾勒。日人曾称颂陈容画龙达到了“人类描绘的最高水平”。画面上的这九条巨龙,在云雾潮水中攫珠、嬉戏,狂放奇诡,的确有一种骇人的气魄。

这里要说明的是,陈容另一幅作品《六龙图》,曾于2017年3月15日在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拍卖专场上短暂露面,最终以4350万美元的高价落槌,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约3.4亿元。

▲“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纽约佳士得拍卖现场。

《六龙图》与《九龙图》皆著录于清宫《石渠宝笈》,是乾隆皇帝的心头之好,后来被赐入恭王府。1912年,袭恭亲王爵位的溥伟,因欲复辟帝制而筹措资金,遂将府中大量文物变卖,日本古董商趁机将其收入囊中。

THE END
1.盗窃事件频发,多国要求欧洲博物馆归还文物——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天)今年5月,美国向中国返还两件非法流失的重要石刻文物;8月底,瑞士也向我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获广泛赞誉。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还有更多中国文物因各种原因流落在外。近年,欧洲几大收藏重要中国文物的博物馆频现盗窃事件,重要文物不知所踪,这令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再次向欧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j/202309/t20230918_14797625.htm
2.收藏中国文物的各国博物馆画廊动态东方艺术馆画廊主页法国是继英国之后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中心。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池努奇博物馆和枫丹白露宫均收藏有大量中国文物。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在3万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为主,收藏6000多件。 卢浮宫收藏中国文物3万件以上 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https://gallery.artron.net/541/g_shownews541_4893.html
3.盘点鸦片战争中“拿”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就绘画而言,美国收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有1200余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近500幅;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在瓷器方面,以收藏亚洲艺术品着称的法国集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https://itf.mafengwo.cn/moji/news/337989.html?from=liebao&mfw_chid=3053
4.近期全国各大博物馆世界史类特展推荐(二)展期将逾一年之久,其中超过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展览协议的签约标志着中国博物馆机构与埃及政府在古代文明展览领域首度直接合作的正式开始,双方将协力面向中国乃至亚洲的观众与古埃及学界,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公布古埃及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上海博物馆将为展览同期改造启用人民广场馆一楼的三个展厅,在总面https://eshistory.tjnu.edu.cn/info/1493/5641.htm
5.万里归来国博展出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2019年4月2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和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致辞,雒树刚部长宣布展览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主持开幕仪式。 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1904/t20190424_109653.shtml
6.作为一个中国人很难笑着离开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三件来自中国除大维德花瓶外,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陶瓷收藏还多达1700余件,涵盖从汉代到清代,种类丰富、门类齐全。 八、阿拉伯铜手 阿拉伯铜手是一件古老而珍贵的文物,它来自公元3世纪的古也门,是当地一位名叫希山姆的贵族献给其保护神塔拉布·利亚姆的供奉品。 这只铜手被英国考古学者在也门东部一座古老神庙的遗址中发现,当时所有https://www.meipian.cn/508z1rx6
7.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位于欧洲最著名的高校之一——柏林自由大学校内,创建于1906年,原名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2006年与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合并,改称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在该馆的大门口竖立着一块匾额,上面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题字“东方艺术博物馆”。该馆收藏有我国古代文物2000多件,涵盖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https://www.tuanjiebao.com/2019-12/06/content_8857522.htm
8.阿富汗送文物来中国避难,中国人的反应暖了全世界对于中国为这批阿富汗文物做出的努力,阿富汗多次表达感激之情。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拉希米表示:“阿富汗文物发掘、保护与研究工作面临许多挑战,如博物馆资金严重匮乏,供电都无法得到保障,技术手段与科研水平滞后,专业设备与人才奇缺,文物修复工作受到很大制约,国家博物馆甚至无法为文物提供最基本的温度、湿度和安保条件”。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KaYd2tAzd5Px3WMAWaz6180522
9.英国博物馆为吸引游客鼓励随意摸中国文物!新闻频道一位正在英国旅行的博主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英国V&A博物馆内的情景。他指出,该博物馆部分展陈的中国文物未被安置保护措施,参观者可以自由触摸。相反,博物馆自身的一些藏品则禁止触摸。博主对此表达了不满,讽刺道:“对于那些以‘0元购’方式获得的展品,他们怎会给予应有的尊重。”视频中特别提到的一件明代中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527/46597953.html
10.西安博物院18世纪下半叶之前,中国外销银器的遗存数量较少,以美国皮博迪艾赛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的六棱壶(藏品E82,766号,1679年)以及俄罗斯俄罗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的两套共33件的花丝梳妆用具(约1745年)为代表。此时的外销银器尚未形成一致的风格特征,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还不能归于外销银器。18世纪末https://www.xabwy.com/showtwo.html?id=711&type=39&num=3
11.英方应正视多国诉求归还掠夺的文物有这样遭遇的不止希腊。英国曾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欧洲列强。一座大英博物馆,就是一座英国殖民史的展览馆。从尼日利亚的贝宁青铜器,到埃及的罗塞塔石碑,馆里绝大多数藏品都是英国海外掠夺的见证。这其中,也包括约2.3万件中国文物。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至少有164万件,大英博物馆是收https://m.gmw.cn/2023-11/28/content_1303584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