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长草地与蝴蝶》,上海博物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即将展出。
艺术博览会:线下线上的交易和展示
交易是“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的主体之一。11月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消费品展区的文物艺术品板块,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等9家境外展商的37件文物艺术品达成购买意向,总成交额达4.9亿元人民币。在达成购买意向的展品中不乏中西方艺术家精品之作,比如张大千的《摩登女郎》、黄宾虹的《苕溪渔隐》、夏加尔的《巴黎的天空》、蒙克的《藤椅上的模特》等。
2022年,第九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简称“西岸博览会”)现场
今年是收藏品及古物类展品“5件免税”政策落地实施进入第三年,文物艺术品进境展示销售已呈现常态化。交易周开幕式上,苏富比正式宣布中国内地总部落户上海,佳士得宣布2023年上海拍卖计划,富艺斯作为中国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博览会参展机构与主办方签署合作协议。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已经成为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重要一站。
西岸博览会现场
在全球范围内,因为疫情停滞了近两年的各类线下艺博会在今年爆发,伦敦弗里兹、巴塞尔艺术展新成员“艺+巴黎”在欧洲引起不小反响。嗅觉灵敏的艺术品经销商自然不会错过亚洲这片热土,且在亚洲多点开花,今年9月首届“首尔弗里兹”的举行,将首尔列为亚洲的又一前哨。香港、上海、新加坡、韩国新的艺博会和画廊的兴起,使亚洲的艺术市场变得更加国际化。尤其近十年来,美国和欧洲等传统市场复苏较弱,但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弥补了欧美市场的疲态。
上海的两大展会也在逐步提升。以第十个年头的Art021为例,十年见证了参与机构从29家增加到近200家,当代艺术走向公众、乃至公众参与艺术品收藏的全过程。比Art021小一岁的西岸博览会亦是如此。自2014年创办起,便以高品质吸引蓝筹画廊汇聚,公众在此常常能接触到国际艺术的最新脉搏。除了两场国际博览会外,“艺气风发”第八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将在上海海派艺术馆展出至11月30日。
Art021外景2020年
美术馆大展:近现代与当代艺术的群像和个案
提及上海艺术的源流,“海派绘画”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但“什么是海派”却一直是晦涩不明的问题。中华艺术宫11月8日开幕的展览,“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以大型特展形式梳理了海派绘画的源流,试图回答“什么是海派”,并阐述了海派绘画的形成和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关系。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
1940年代上海的月份牌摊照片,“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展品。
张善孖《千春图轴》,“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展品。
《白光》,“小人书大智绘——贺友直百年诞辰纪念展”展品
薛邃《听蕉图》纸本水墨
荣宅展览,MichaelWang“太湖(太湖石)”系列。主办方供图。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楼大厅呈现的特别项目《自来水厂》(1987/2022)
“耿建翌作品回顾展‘他是谁?’”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供图
但到了耿建翌创作的后期,他似乎对纸本产生了兴趣,2016年他受邀前往日本一家造纸厂进行创作,由此引发出对手工、材料、观看和阅读方式的研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文化本体的回归。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推出“她们与抽象”展览。
维拉·帕加瓦,大城市,1959年,布面油画,146x116厘米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展览曾在巴黎蓬皮杜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虽然此次在上海,策展人有意识地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中国视角,将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和中国女性艺术家的抽象创作也做了梳理和罗列。但展览并没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只以文本叙事的方式出现在展墙文字中。如果在“她们与抽象”之外,另有一个“中国与抽象”的平行展,也许会带来更完整的对抽象的认识。英国泰特美术馆合作的浦东美术馆,9月底推出的“动感视界:来自泰特美术馆的欧普与动态艺术馆藏”也曾被评价为“很英国,但不接地气。”
上海昊美术馆“乌雷:无量之物”展览现场
这引发一个被不断提及的问题,与国际一流美术馆签订合作协议的美术馆如何在合作中学习、如何彰显自己的文化意识?去年西岸美术馆“康定斯基展”将来自蓬皮杜的典藏与上海博物馆出借的青铜器互相阐述,让观众进入历史对话。美术馆不是展览馆,需要以一次次展览明晰自己的标签,不能只限于呈现“打包”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