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消乌克兰订单,数十万吨粮食说不要就不要,背后有何深意?玉米农产品俄罗斯粮食产量

早在2019年,中国便成为了乌克兰最大海外农产品进口国,2021年仅是玉米进口量就达到了824万吨,当时我国国内玉米近3成的需求都来自于乌克兰,虽然2022年受冲突影响,中乌贸易大幅下降,但粮食交易量依然达到了560万吨左右,我国仍是乌克兰第一大粮食进口国。

中方为何选择取消乌克兰订单

而我国此前国内玉米市场,乌克兰占据了一定优势,受冲突影响,乌克兰粮食价格和出口量浮动较大,我国来自乌克兰的玉米出现一定缺口,为此,我国开始加大对巴西、美国等其他国家货源贸易量。

但是,自去年乌克兰粮食贸易有所回暖后,乌克兰对华玉米出口也重回市场,且乌克兰的玉米价格要远比美国巴西低得多,按理说,我国选择继续进口乌克兰玉米才比较合理,但奇怪的是,早在去年上半年,我国便开始大幅缩减对乌克兰的粮食进口比重,近日多笔玉米订单的取消,更是验证了中方此举,与价格实际上关系不大。针对中方买家取消乌克兰玉米订单,中方的解释是,为平衡国内农产品市场,稳定国家宏观调控的正常举措。

首先,我国近年来稳住粮食产量,连续多年连创历史新高,2023年,在黄淮、华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接连发生洪涝、干旱等灾害后,我国粮食总产量依然达到了1.39万亿斤,国内粮食供应充足、且库存充实,其中全国玉米产量高达28884万吨,创历史新高,而去年一年我国的玉米进口量仍达到了2710万吨,高产加上高进口量,这就导致我国玉米面临着一定供应过剩问题,在此情况下,引发了市场玉米价格出现下降,因此,为了稳定国内的玉米价格,保障农民收入,我国选择通过调整玉米进口量,以防日后玉米大幅减产给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影响。

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宗商品中,国内的玉米进口,需要遵从一定的配额关税,今年,我国玉米低关税税率配额是720万吨,配额内关税为1%,但超过配额则需要缴纳65%的关税,由于我国玉米应用范围广,玉米买家则可以通过进入保税区,将玉米与其他农产品混合,确保保持较低的进口关税,从而减少进口成本。但随着国内玉米现状,我国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了部分玉米进入保税区,而近几年,我国已经连续多次超出配额限制,部分商家为了减少损失,便会选择取消一部分玉米订单,总结来看,无论是我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调控,还是中国买家适当增减进口量,都符合正常的商业需求和市场发展走势。只是这样的调整,对乌克兰来说影响却比较大。

中国取消粮食订单,对乌克兰的影响有多大

在此情况下,乌克兰更需要依靠仅有的对外贸易,来维系国内脆弱的经济,中国作为乌克兰重要农产品买家,取消大批订单,无疑会给乌克兰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不仅是中国,根据此前预测,今年全球的小麦等农产品,会进一步增产,这也就意味着,各国对粮食贸易的需求将有所减少,乌克兰农产品也将进一步失去国际市场,且价格也会继续下跌。接下来,乌克兰的粮食出口只会越发困难,未来一旦国际粮食市场进一步受影响,乌克兰将更加举步维艰。

THE END
1.开创历史:我国年度粮食总产量历史上首次超过1.4万亿斤!2024年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14130亿斤),比2023年增加1109万吨(222亿斤),历史上我国年度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13日的新闻联播对此也进行了报道。有了稳固的粮食安全做基础,国家能够腾出手来,在经济领域采取更多、力度更大的改革措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1951-1464329.html
2.北青报:粮食年产首超1.4万亿斤彰显中国饭碗分量舆论场澎湃新闻秋收冬藏,穰穰满家。神州大地,又是一个丰收年。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2015年至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实现高位增产,大国粮仓更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54163
3.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央视新闻)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央视新闻) 去App听语音播报 A股市场情绪回升,两万亿成交成“新常态”,如何跟紧增量资金步伐>>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央视新闻)http://finance.sina.com.cn/7x24/2024-03-05/doc-inamfpwt0085833.shtml
4.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数说“三农”?75载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开创新局面。2015年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此后连续9年稳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YxNTg5NQ==&mid=2651646056&idx=6&sn=9ad055be379c2d28616983ef07174690&chksm=811e7cd0b669f5c67ecf1cebf31ee384476f5b8605a6a322882a185a95959652fee49cc3f976&scene=27
5.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回顾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这让你感悟到( ) A. 中国制度无比优越,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B. 党的领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12279879456686232&fr=search
6.国家统计局:我国GDP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史料之窗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65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4286万吨,增长0.9%;早稻产量2729万吨,增长3.9%;秋粮产量49934万吨,增长0.7%。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1186万吨,增长1.1%;小麦产量13425万吨,增长0.5%;玉米产量26067万吨,持平略减;大豆产量19https://www.scsqw.cn/whzh/slzc1/content_51440
7.2024年7期粮情快讯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确定依据是什么?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迈上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的台阶。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https://www.fzgrain.com/index-article-details-doc-12828175.html
8.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政府工作报告说,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z_431684.html
9.四川三农新闻网粮食产量1.39万亿斤,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2023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成绩来之不易,前行永无止境。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找准切入点,提高实效性,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就一定能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1
10.中国刷新了一个数字,与吃饭有关文化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做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他报告了中国预期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等几个引人关注的目标,其中一个是:“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而在总结2023年工作时,他也谈到粮食产量。去年中国生产了1.39万亿斤粮食,再创历史新高。 http://www.tibet.cn/cn/Instant/culture/202403/t20240306_7585042.html
11.从畜牧业视角看保障粮食安全——饲草种植大有可为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93公斤,显著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这说明,随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口粮供应已经有充分保障。 但为何还要坚持不懈抓粮食安全工作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苜蓿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杨青川认为,保障粮食安https://www.cfsn.cn/news/detail/35/27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