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网带给地方数字科技馆运营的启示
本文转载自《中国科技教育》杂志2012.11总第200期
果壳网(Guokr.com),2010年11月成立,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设主题站、小组、果壳达人和问答4个板块。建站以来营收500万元,接受风投“天使”和“A轮”两轮融资500万美元,短短两年已成为知名科普网站,拥趸无数,其成功经验值得地方数字科技馆借鉴和学习。
什么是数字科技馆?它是由科普单位建设运维,以科普为天职,以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向民众普及科技知识的网站,多数有财政资金支持。我认为数字科技馆不应是将实体场馆展品数字化克隆,也不应是科普游戏或视频堆砌成的仓库,数字科技馆与相似网站的区别见表1。
地方数字科技馆应该是什么样?
地方数字科技馆在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形式和内容都没有规定的要求和范本,早期建成的有山东数字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等,投资巨大。
地方数字科技馆总体内容定位和规划
●大百科全书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
假如查找一个生词或不熟悉的内容,相信多数中国人会首先想到上网“百度”一下,这个网站是以搜索为手段,由网民自由选择搜得内容为解答方式的网站。国外最受欢迎的“网络百事通”同样也不是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而是“谷歌”(google)和“脸书”(facebook)。
不做大百科全书的果壳网,目前仅16个重点主题,加上小组和问题,看上去非常零碎,远不如某些大型科普网站系统和权威,可“果壳”短小有趣的内容却深受网友喜欢,这是为什么呢?
百度为什么受欢迎?能找到有用的东西是关键;果壳网为什么受欢迎?提供有益有趣的科学知识是关键。
数字科技馆应该向“果壳”学习这种思路,依托实体科技馆的展览和活动,提供网民真正关心和需要的内容,而不是为了科普而科普——硬塞一堆生硬呆板、无用无趣的数理化知识给大家,把科普网做成知识摆设网。脱离时代背景和人文关怀的枯燥理论是很难吸引人的。
web2.0时代要求我们了解和掌握网友的个性需求,要求数字科技馆符合如下定位:以浏览者个人为数字科技馆网站服务的中心,内容更精致、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不能延续以前大而全、以自身为中心的定位,百科全书式的网站已经过时。
地方数字科技馆的目标用户分析和聚集人气的方法
●实体馆与数字馆共同的主要目标受众:青少年
网民是个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群体,青少年居多。他们渴望通过便捷的方式快速获得新知识,对新鲜事物勇于探索、易于接受,理应成为网络科普的主要受众。而青少年也正是地方各实体科技馆的主要目标受众,两者目标受众是一样的。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以及与实体馆活动结合,利用地方数字科技馆网站积分换票、换纪念品,不同等级“科粉”享受不同级别折扣、优先获得实体馆各类线下活动优先参与权等形式,不断吸引“科粉”,增强他们对实体科技馆的忠诚度,加强黏性。
●通过网络科普提升实体场馆形象,吸引网民参观场馆
地方数字科技馆各种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科普知识会对青少年网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加之网站内容与科技馆的内容相契合,必定会把这部分网民吸引到实体馆参观。如同淘宝网站里网店与实体店的相互依存关系,数字科技馆通过网络科普,提升了实体场馆的形象,与场馆和展品形成互动呼应,特别是新闻热点时事和科普有关联的,地方数字科技馆可以及时结合实体场馆内展品进行网络科普,如春晚的魔术节目就有科技馆里常有的“隐身人”展品,对于没有参观过科技馆的网民,这就是吸引他们的兴趣点。
数字科技馆的优势
●热点科普内容的及时制作和发布,做快速而专业的地方科普传播者
果壳网在这方面也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他们根据新闻热点引出科普话题,制作专题互动,这些正是地方数字科技馆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通过线上科普解答网友疑问,可以很好地补充馆内科普展品与社会时事脱节的短板。
政府要求科技馆把科普工作做到快速有效,而地方数字科技馆尤其适合帮助政府解决化工、食品、环保等方面的科普难题,对地方老百姓的困惑和忧虑通过科普的方式加以缓解,减少和避免出现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如何宣传推介地方数字科技馆
如果留意,你会发现果壳网宣传的主要渠道是:活动、媒体和微博。
线下活动与网友面对面,有利于扩大数字科技馆的影响,如专家报告会、科技研讨会、科普看片会等,现场宣传的优点是真实,但限于人员场地限制,一般每个月最多只能安排一到两次。传统媒体的传播力量目前还不可小觑,除了普通新闻外,与地方报纸、电视台合作推出科普知识解答专栏或科普报告会视频等也是非常好的传播方式。
总之,酒香也怕巷子深。
地方数字科技馆的人力安排
专职专心专业的运营团队
网络科普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追赶时代的攻坚战。从“果壳”、山东数字科技馆、中国数字科技馆的成功经验来看,专职团队的效率高、工作延续性好、责任心强。
地方数字科技馆的运营团队最低不宜少于3人,可以勉强维持日常内容维护更新;10人团队是较为理想的:1名程序员、1名美工、2名摄录采编、2名内容编辑、2名活动策划、1名外宣、1名主管。只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数字科技馆的运作才会规范有效。
平等和谐沟通的工作环境
地方数字科技馆鼓励平等、开放、活泼的氛围,避免官僚、等级、身份的恶疾,这将有利于团队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这是所有事业不断前进的源动力。
果壳网的启示
除了上述,果壳网还有如下优点。
果壳网的建站理念走的是“明星”专家带动“小白”群众了解和热爱科学的社交科普道路,它的成功,得益于“简约的网站风格”+“科学的内容定位”+“时尚的话题营销”+“专业的运营团队”。
近年来,地方科技馆与果壳网联合举办系列科普活动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借鉴方式,比如2011年、2012年浙江科技馆与果壳网联办了“菠萝科学奖”和“ASTalk”系列活动;联办科普讲座也是一种形式,如“果壳”在重庆科技馆、厦门科技馆的科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