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王立彬)年末岁尾,玉米等秋粮全面进入收购高峰期。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过1亿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3日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秋粮上市以来,各类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市场购销活跃,价格保持基本平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过1亿吨,收购进度过半。分区域看,东北地区收购进度在四成左右,华北地区五成左右,南方地区已接近尾声。

据悉,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有关部门及时批复在黑龙江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目前黑龙江当地已安排收购库点200多个、仓容800多万吨,能够满足农民售粮需要。

针对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各地积极稳妥抓好秋粮收购,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合理利用烘干能力,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帮助农户减损增收,优化收购现场服务,加大预约收购力度,切实满足农民售粮需要,让农民卖“暖心粮”“舒心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发重发的自然灾害,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各地区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有力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等不利因素影响。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了解到,2023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大豆面积产量双增、自给率继续有所提高,肉蛋奶、棉油糖、果菜鱼供给充足、质量安全有保障。

2024年如何保障好14亿多人的“米袋子”“菜篮子”?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针对多发重发的农业灾害、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提升大豆油料产能和自给率,健全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畜牧渔业生产,更高水平保障有效供给。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越来越紧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高的稳产保供要求,必须开阔思路视野、创新方式方法,抓好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下一步将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切实抓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推进大豆油料生产,确保明年大豆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

同时,农业农村部将着力稳定“菜篮子”产品供给,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促进奶业产需平衡,推动蔬菜水果等均衡供应,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要系统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突出应用导向,优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各方面科研力量聚焦产业瓶颈集中攻关、联合作战,创新机制强化科研项目管理,稳步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同时,农业农村部将大力提升耕地质量,抓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高高标准农田投入水平,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等重点任务;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畅通农户生产、种养结合、农村生态循环。

(新华社记者郁琼源于文静)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

——专家解读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如何落实这些部署,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当前,我国耕地总量下降势头得到扭转,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持续增加,农田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教授纪月清说,耕地保护和建设同时也面临着新复垦与新开垦耕地地力较低等方面的挑战,迫切需要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制度体系。

纪月清表示,耕地保护和建设是长期工程,需要健全投入保障体制机制,形成中央、地方和农民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模式。同时,健全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切实提高每单位财政投入的增产稳产效果。

“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后备耕地少是基本国情,我国仍需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障、质量提升、生态修复和治理效能’四个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渊说。

陈学渊认为,耕地数量方面,应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持耕地占补数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坚决杜绝耕地“非农化”;耕地质量方面,永久基本农田坚持采用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保护优质耕地,维持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工程建设,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小田并大田”解决耕地“细碎化”;经济效益方面,全方位构建耕地经济补偿机制,激发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一是统筹灌区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田灌溉保障水平。密切配合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四川都江堰、内蒙古河套等6个灌区整灌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在全国优先将具备水利灌溉条件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

二是抓住增发国债的机遇,加大灌区建设改造力度。结合推进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在水土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配套建设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新增恢复和改善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灌溉面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THE END
1.秋粮旺季收购超1.6亿吨中央部委动态首都之窗秋粮旺季收购超1.6亿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各类粮食主体累计收购秋粮超1.6亿吨,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 眼下,秋粮收购进入高峰,我国各类粮食主体累计收购秋粮超1.6亿吨,同比增加约10%;日均收购量达200万吨以上,快于上年同期。https://www.beijing.gov.cn/ywdt/zybwdt/202412/t20241219_3969010.html
2.全国粮食主产区收购秋粮近1.5亿吨截至目前,全国粮食主产区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已过七成半,南方秋粮旺季收购基本结束,东北、华北开始集中上量。 记者2月27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2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已过七成半。其中,中晚籼稻旺季收购已于1月底结束,累计收购超2700万吨;粳稻旺季收购即将于2月底结束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94505
3.全国粮食主产区收购秋粮近1.5亿吨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王立彬)截至目前,全国粮食主产区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已过七成半,南方秋粮旺季收购基本结束,东北、华北开始集中上量。 记者27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2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已过七成半。其中,中晚籼稻旺季收购已于1月底结束,累计收购超2700万https://yzdsb.hebnews.cn/pad/paper/c/202402/28/content_219484.html
4.全国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农家致富2024年06期全国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近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目前,全国秋粮收购进展顺利。截至2024年2月底,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https://wap.cnki.net/qikan-NJZU202406037.html
5.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视频推荐《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公布 全链条推动 降低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 第二届链博会今天开幕 《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北京倡议》发布 我国国际航线10月旅客运输量恢复至2019年的96% 1-10月江苏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电子https://v.jstv.com/wap/wosu/a/20240228/1709087968995.shtml
6.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2月27日上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新闻通气会。 相关负责人介绍,秋粮收购进展顺利,收购组织有力有序。截至2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已过七成半。其中,中晚籼稻旺季收购已于1月底结束,累计收购超2700万吨。粳稻旺季收购即将于2月底结束,目前已累计收购超3100万吨;大豆、玉米旺季收https://m.gmw.cn/2024-02/27/content_1303673132.htm
7.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2月27日上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新闻通气会。 相关负责人介绍,秋粮收购进展顺利,收购组织有力有序。截至2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已过七成半。其中,中晚籼稻旺季收购已于1月底结束,累计收购超2700万吨。粳稻旺季收购即将于2月底结束,目前已累计收购超3100万吨;大豆、玉米旺季收http://news.cnr.cn/native/gd/20240227/t20240227_526610706.shtml
8.我国已累计收购2023年秋粮近1.5亿吨粮食购销储备监管新体系已格隆汇2月28日|2月27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23年秋粮近1.5亿吨,收购进度七成半。从收购品种看,中晚籼稻收购超2700万吨,粳稻累计收购超3000万吨,玉米收购量超8400万吨。目前,东北、华北地区秋粮收购正在集中上量。https://www.gelonghui.com/live/1429513
9.我国已累计收购2023年秋粮近1.5亿吨粮食购销储备监管新体系已2月27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23年秋粮近1.5亿吨,收购进度七成半。 我国已累计收购2023年秋粮近1.5亿吨 从收购品种看,中晚籼稻收购超2700万吨,粳稻累计收购超3000万吨,玉米收购量超8400万吨。目前,东北、华北地区秋粮收购正在集中上量。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402/t20240228_15101346.htm
10.期市盘前早参澳洲能源巨头:未来10年全球LNG需求将增加50%截至2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已过七成半。其中,中晚籼稻旺季收购已于1月底结束,累计收购超2700万吨。粳稻旺季收购即将于2月底结束,目前已累计收购超3100万吨;大豆、玉米旺季收购分别将持续到3月底和4月底,目前分别累计收购超250万吨、8700万吨。https://m.cls.cn/detail/1605581
11.要闻粮食再获丰收!主产区各类粮企累计收购秋粮超1.4亿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1.4亿吨,秋粮收购工作平稳有序。今年秋粮收购有何特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稻谷飘香,玉米金黄,大豆摇铃……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产量有望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当前正值秋粮收购高峰期,各粮食主产区聚焦“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6769304458052146/
12.[正点财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国秋粮收购近1.5亿吨进度七成半[正点财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国秋粮收购近1.5亿吨 进度七成半 选集 更多 《正点财经》 20241211 17:00 《正点财经》 20241211 16:00 《正点财经》 20241211 15:00 《正点财经》 20241211 14:00 《正点财经》 20241210 17:00 《正点财经》 20241210 16:00 《正点财经》 20241211 11:00 《正点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VSET100258670037/8c661c3249fa496caeae61b87451ed5c/index.shtml
13.全国主产区已收购秋粮近1.5亿吨原标题:全国主产区已收购秋粮近1.5亿吨(主题)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副题) 中工网北京2月27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记者今天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截至2月25日,我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七成半。 https://finance.sina.cn/2024-02-28/detail-inakpuyt2720887.d.html
14.巧绿亿吨!主产区各类粮企累计收购秋粮超1.4粮食再获丰收也为粮食加工提供更多绿色优质原粮 单价(中国建设银行) 产自辽北大地、图像识别。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总体处于世界较先进水平,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发挥政策性收购托底作用1.4让金灿灿的粮食装满粮仓,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粮库一方面通过空气温湿度?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持续健全。 http://funt.cc/article-447729.gov.aspx
15.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产区秋粮旺季收购累计超5000万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秋粮旺季收购已全面展开。目前主产区已累计收购超5000万吨。 当前,各地中晚稻、玉米、大豆等秋粮品种上市量稳步增加。由于行情好、价格高,市场购销较为活跃。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5049万吨,同比增加691万吨。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前期,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黑龙江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MzczNDU4Nw.html
16.农村的个人粮食收购站把收来的粮食卖给谁了,利润是多少?一般是卖给商家,有的是代收利润在每斤2、3分。有的是自己储存点现货,好招揽生意 https://www.ximalaya.com/ask/a1084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