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类,在中国当下可以算得上是学术刊物的东西,归纳一下,大体如下。不足部分大家补充。
一区
1.经济研究:大部分论文质量不是太差,对于没有名气的作者会找多个审稿人审,如果你陆续收到4-6个审稿意见,千万别担心,这说明编辑在担心。有名气的作者稿件审过一次就可以发。还有一些人的稿件是不匿名审稿的(特约,呵呵)。所以只能说是半匿名审稿。学生单独发表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很难,而且越来越难。说明编辑看名气和地位,对学生独发不放心。
2.经济学季刊:匿名审稿,注重论文质量。是否刊登主要看编辑。当然林毅夫的论文要不要匿名审稿,直接问编辑就可以了,哈哈。如果中国有一大把林毅夫投稿,经济学水平倒是上了一个档次。季刊编辑水平比经济研究高多了。一旦有刊号,一定会把经济研究甩到二区。以后一区就是一个了。学生独发常见
二区
1.世界经济:对普通学生很公平,不会以名气定夺,是匿名审稿。学生单独发表常见。
2.中国社会科学:其他社科类不说,但经济类论文良莠不齐,论文水准的方差很大,有些太差,有些还可以。明显不是完全匿名审稿,人情避免不了。学生一般不建议投,除非牛老板推荐。
4.金融研究:金融类的,看过没有投过,不过看似质量可以。在子领域中算是一流。好不好投,请大家补充。
6.经济科学:据稿也不给意见,很没有办刊的职业素养,不向国际一流看起,反而向国内三流看起,糟蹋了北大的牌子。有人发过的补充下。但学生单独有发。
7.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不知道什么审稿标准,据稿也不给意见,和经济科学一样。有人发过的补充下。但学生单独有发。
9.南方经济:具有真才实学的学生,发表首选,该杂志审稿严谨周到,仅以质量取胜,以后可能会进入一区,但是现在杂志名声不大,稿源不如一区。学生单独常发。
10.管理世界:靠国研中心成为著名期刊,但是办刊选稿的宗旨居然是三流层次,实在难以理解,估计和编辑部素质有关。AER、JPE、ECONOMETRICA上的论文在管理世界是不可能发表的,因为不符合它的三流标准。在封面上放企业家头像,短论卖钱,这品位好不到哪里去。学生独发不常见,但有,估计天时地利人和比较好。
11.中国工业经济:虽然上面的论文质量不咋地,但引用率还挺高,可能和领域有关。反正有创新的论文不一定能发表。公开标准是“顶天立地”,但首先得对编辑的口味,才能过第一关。装模作样的匿名审稿,不好意思直接说匿名审稿,只好说外审。有学生独发。
12.财经研究:以前默默无名,现在财大也崛起了,刊物水平也越来越高,有点像南方经济,看以后发展吧。学生有独发。
1.《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双月,审稿20天不到,对硕士和专科学校的教师没
3.中国社科院办的《中国农村观察》双月,初审大概3个月,能通过初审,然
后就是第一次修改,修改后,如果通过她们的审稿,发表的希望就很大了。
4.贵州财经学院主办的《贵州财经学院学报》,对无课题,硕士均不歧视。匿
名审稿,电子邮件投稿,审稿周期大概在2个月。注意事项是:看看这个期刊的各个栏目。这个期刊不收钱,给作者大概150块钱稿费。这是06年的情况,呵呵
5.浙江社会科学联合界《浙江社会科学》,审稿周期3个月左右,有课题、名
校或博士教授最好。选题较为广泛,纯理论、计量或数理模型均可以。期刊质量可以参考近几期。投稿前最好按照期刊的格式进行编排格式。要匿名审稿的。不收钱,给稿费很多,800块(09年情况)。
6.社会院工经所《经济管理》,审稿周期2个月左右,有课题更好,对学校和
学历歧视不清楚。纸质投稿,初审通过会发电邮要电子稿,然后是再审,大概一个多月左右,作者应主动和期刊联系,询问情况。另,该期刊前些年办了一个什么培训版,收很多钱,把名声高臭了。现在不收钱了,不过不知道为何期刊在CSSCI排名中竟然排在XX进步与对策和XX体制改革之后,呵呵,希望下一次能有所改善吧。
8.《旅游学刊》,旅游类比较好的期刊了,CSSCI,一审加修改稿接收,大概4
发稿周期在三个月里
10.东北财经大学的《财经问题研究》,不要版面费,审稿周期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