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旅以“博物馆力量”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创建信息展示平台

今年以来,章丘区博物馆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有重点、有计划、有思路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使我区的群众文化得到全面普及与提高。

01

流动博物馆

坚持文化服务走出去

今年,我们共组织开展20次“流动博物馆”文化惠民活动,组织《章丘境内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图片展》、《修缮·至善——章丘境内古建筑修复图片展》、《追忆·不息——章丘区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图片展》、《大河奔腾——章丘黄河文化图片展》、《古韵清风——章丘廉洁文化图片展》等图片展进入校园、社区、军营、街道、企业等,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今年新推出的《古韵清风——章丘廉洁文化图片展》以文物为载体,以廉洁为主题,聚焦章丘廉洁文化特色,内容丰富,内涵充实。以廉洁为主线,分为“托物言志”“廉贤示今”“清风咏流”“文创清风”四个部分进行展示。从文物造型、镌刻铭文、石刻拓片、历史名人、革命文物、文创产品等为切入点,“以文物说廉洁”,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石刻等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物,年代从汉代至近代,为章丘各时期廉洁历史的见证。通过开展廉洁文化图片展,宣传廉政文化,营造了学廉、思廉、崇廉、践廉的良好氛围。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流动博物馆”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宣传馆藏文物,倡导文明行为,宣传文物法律......我们还会继续把更多更好的展览送到市民朋友的身边,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02

馆校共建特色研学

将人民群众请进来

博物馆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今年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等法定节假日共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社教活动50次,“折纸鸢”、“做龙舟”、“折军装”、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社教活动丰富着群众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活动主题。“博古通今,情怀章丘”博物馆研学品牌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年,区博物馆组织开展多场研学活动,参与学生达两万多人,烟台、日照、临沂等地的学生慕名而来感受章丘文化的魅力。此外区博物馆在寒暑期开展“奇妙博物馆之旅”研学教育活动、“红领巾讲解员”系列研学宣讲活动,用高质量研学活动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深耕博物馆历史课堂,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奇妙博物馆之旅系列活动

红领巾讲解员系列活动

03

线上云服务

让观众身临其境

(VR全景博物馆截图)

3D文物展示、VR全景章博、博物馆直播

与济南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从河说起》第七集《西汉鎏金铜当卢——独当一面》,《从河说起》第一季共10集,全系列30集,每集5分钟左右,以山东省沿黄河九城市博物馆珍贵的馆藏文物为切入点,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用最适合当下传播的年轻态语言,把五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以更时尚、更多元的形式传递给大家,助力黄河流域文物向“顶流”迈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赋能发展的硬核担当。

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馆藏文物》、《博物齐鲁》60余期,逐步建立起“云博物馆”展览宣教新模式,方便市民通过网络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真正实现“互联网+”与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完美融合。

下一步,区博物馆将继续加强文物资源活化利用,以“博物馆力量”助力公共文化服务,深耕历史课堂,坚定群众文化自信,用更优质的服务,更精彩的展览,更丰富的活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贡献章博力量!

THE END
1.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规范讲解服务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yj/biaozhun/wfbbiaozhun/hybz_wfb/202207/t20220707_256650.shtml
2.公立博物馆纷纷推出收费展,观众竟更愿意付钱?《博物馆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2017年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义务时,也对开放或提供培训服务等收费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上海,《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公共文化设施向公众提供服务,除按规定应当免费的情形外,综合考虑公共文化设施功能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816069
3.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之路主题:公共文化服务 博物馆事业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物收藏 私人收藏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传承弘扬 博物馆公共文化 摘要:从早期私人收藏物品的珍奇柜到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文物收藏研究机构,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日益凸显出来。我国的博物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肩负着https://ntlib.org.cn/asset/detail/0/2031259892798
4.从文博文创文艺之热看文化惠民“中国地大物博,每去一个城市都会有新奇感,而博物馆是快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好选择。”过去几年,冯女士利用假期时间,走过中国十余个省份的众多博物馆。 今年5月,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博http://www.xinhuanet.com/ci/20240717/9ab5ccb76c2148368b3dac8c422a0d28/c.html
5.TA说成博丨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优秀品牌优秀案例集锦(三)文化空间博物馆作为一种空间的景观,可以让我们看到超越时空的景象,它也是一种文化景观,让我们瞥见文明演化的密码。立足成都,博览天下,愿大家能在成博的公共文化空间里畅看天下! ——编者按 成都市秉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使命,全方位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引导培育人人有一项文体爱好”主题,以推动“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309/3336.html
6.民生智库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近期,为了解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北京市统计局在全市16个区选取1035名居民及80家基层文化馆和文化站、20家区级博物馆、18家美术馆开展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的80家文化馆和文化站包括16家区级文化馆、64家乡镇和街道文化站;20家区级博物馆包括一级2家、三级3家、非等级15家;18家美术馆包括公立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309061
7.如何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省图书馆省博物馆这样说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3月6日消息(记者 陈望)2024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对此,海南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完善服务内容,更高水平发挥公共文化场馆文化惠民作用,全力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 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3/06/0329659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