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蝉鸣半夏生忽觉夏日长|万物有时·物候志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当耳边的蝉鸣蛙声愈发明显,拂过脸庞的微风也夹杂着燥热的温度,说明此时已进入了炎热的仲夏。6月21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如期而至,宣告着将迎来酷暑。

据《恪遵宪度抄本》中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而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时,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在古代,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人们对于夏至的重视,不低于一些传统的节日。

古时,人们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指,夏至日阳气盛极到顶,故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夏至过后阴气生,雄性的夏蝉感知了便鼓翼而鸣;喜阴的药草半夏,夏天过半后才生长,故名半夏。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

蝉,在不少人眼中是夏日的代表。当耳边捕捉到第一声蝉鸣时,意味着炎热的夏日已然到来。而当目光望向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古人早已赋予了蝉独特的意象,以蝉寄托灵魂飞天的心愿,同时认为蝉餐风饮露为生,并将其视为高洁的象征。

《采莲消夏图》

在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国际知名昆虫学家赵力的述说中,蝉鸣不仅仅在夏日。早在今年的孟春三月,他就在成都的龙泉山中听到了第一声蝉鸣。

夏至蝉始鸣

只有夏天才能听见蝉鸣吗?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在唐代诗人元稹的笔下,可见蝉鸣的声音是来自夏日的。古时,人们又把蝉称为蜩,其大而黑,叫声清亮而稠长,又因声音像是“知了——知了——”,又有“知了”的俗称。

夏日烦闷,当人们在午睡之时被聒噪的知了吵醒,于是将其视为夏日的代表,就连古代的节气物候,都记载到夏至的第二候为“蝉始鸣”。可赵力表示,实际就成都地区而言,早在春分的时候就有蝉开始鸣叫了。

“我记得是3月8号,我在龙泉山听到了今年第一声蝉鸣。但这也仅仅是听到一只蝉在远山深处鸣叫的声音,并不是大片的。等温度逐渐升高以后,青城山脚下的一些蝉叫才逐渐响亮起来。如要等到各种蝉都在森林中鸣声此起彼伏,吵得人聒噪不安之时,还是得七八月份了。实际上,这都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

其实,不光是蝉鸣。人们对于夏日的听觉印象中,自然也少不了池塘中的蛙声一片。赵力也解释到,其实青蛙鸣叫的声音也远不止夏日,在春日也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蛙声。“古人感受到的物候变化,可能更多是来自身边的,是他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但离他们较远的山林之间的气候变化,可能没有那么敏锐的感知。”

借蝉咏怀的文人墨客

视蝉为品行高洁的代表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便能看到其赞颂屈原有着如同蝉一般高洁的品性,就像蝉脱壳一般摆脱污秽的环境,超脱世俗之外。

其实,与当下人们在夏日觉得烦躁的蝉声而言,历史中的文人墨客,多将蝉视为高洁的化身。《荀子》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当古人看到蝉在树上吸取树汁,认为蝉“饮食清洁”,进而引申出以蝉清徐高洁的道德情操,可谓出淤泥而不染。

倘若要说起更久远的历史,那早在新石器时代,华夏先民们就注意到了这一生物。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玉蝉,也就是蝉型玉制品。商周的青铜器上也大量装饰蝉纹,西周虢国墓地更出土了精致玲珑的玉蝉,充分体现了虢国贵族对玉蝉的喜爱和对蝉寄予的美好愿望。到了汉代,人们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于是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

汉玉蝉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蝉汉故宫博物院藏

商代玉蝉图据中国国家博物馆

随着历史的脚步滚滚向前,蝉因不食五谷、不食秽物,餐风宿露、栖身高洁的品质,向来被文人志士所称道,更有不少迁客骚人借蝉咏怀,历代咏蝉的佳作也颇多。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一首《蝉》,写到“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其中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更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其中的“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将自我高洁表露无遗。此外,还有李商隐所作的《蝉》,这三首诗一起被称为“咏蝉三绝”。相较之下,李商隐的诗作更融入了本人的人生境遇,通过写蝉来写自己,也寄托了自身高洁的品格。

此起彼伏的蝉鸣虽让人更感夏日烦闷,可关于夏天的记忆,总是炙热而鲜活的。是毕业季时与老师同窗告别的眼泪不舍,也是人生奔向下一阶段的未知期待。在耀眼的骄阳、冰爽的西瓜,还有绚烂的夏花中,享受夏日美好的际遇吧!

THE END
1.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 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成果“‘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成功获评。 实验室以“一物一展”的形式打造“数说犀尊”智慧展厅。展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AOA定位、环境监测、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2.国家博物馆预约入口打不开如果您遇到了国家博物馆预约入口打不开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网络故障或系统维护导致的。建议您稍后再试或者https://ask.zol.com.cn/x/24892114.html
3.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预约等系统暂停服务为了向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对预约等系统进行维护。为尽量降低对观众参观预约的影响,计划4月14日(周日)22:00至次日2:00开展相关工作,期间预约服务系统、APP及小程序暂停服务。升级完毕即恢复预约服务。 感谢观众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NSPE550530X1P1.html
4.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 博新计划、BC档 ) 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 国(境)外 交流项目 流动站/工作站 新设站 博士后工作评估 博士后证书打印 基金资助 证书打印 北京地区博士后 公寓管理 专家服务 政府特殊津贴管理 专家服务基层 专家评审 留学回国人员服务 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
5.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陶鹰鼎,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大盂鼎,虢季子白盘,九龙九凤冠,太平天国玉玺。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水平最高的考古博物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七彩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http://m.qicaisi.com/bk-2362652.shtml
6.党建中国国家博物馆聚焦事业发展和群众关心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国国家博物馆把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化调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收集问题,带着问题去调研,把学习成效和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21519
7.怎么修改点淘的昵称?点淘修改昵称的操作方法【全球聚看点】《儒藏》(精华编)入藏国家图书馆 2023-03-22 燃气灶一松手就熄火是什么原因?燃气灶松手就熄火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2023-03-22 太阳能灯不亮了怎么办?太阳能灯能在室内用吗? 2023-03-22 抽屉打不开怎么解决?抽屉推拉不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3-03-22 洗手池堵了怎么疏通?洗手池有味怎http://m.chynews.cn/tech/tech/2023/0322/62793.html
8.中国国家博物馆聚焦事业发展和群众关心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国国家博物馆把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化调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收集问题,带着问题去调研,把学习成效和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9700/9707/202305/t20230524_944008.htm
9.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网站及时、全面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等各项内容,参观门票在线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社会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享受国家博物馆的各类文化服务支持。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是一个为广大观众提供丰富文化资源和服务的平台。以下是该网站首页的内容整理: 征集 保管https://www.baobaocun.com/thread-4017-1-1.html
10.国家博物馆的微博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 +关注 g 私信 =主页 890关注 5143562粉丝 21713微博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 3 公司 国家博物馆 ü 简介: 纵览古今历史,欣赏中外艺术,欢迎您浏览网站www.chnmuseum.cn,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T 友情链接 国博官网 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https://weibo.com/chnmuseum
11.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2.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电子论文 电子报纸 音视频 标准专利 工具书 少儿资源 查找更多 专题频道 中国古籍保护网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网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国家图书馆法律馆 活动展览 培训 讲座 展览 专题https://www.nlc.cn/web/index.shtml
13.(文化新纪行)“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展创结合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3日透露,2024年进馆参观的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证明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亲近传统文化。 “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专场活动12月3日在北京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观众一大早有序进入国博一楼宽敞的大厅,在临时柜台前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每天线下有1500http://168syw.com/zixun/348612.html
14.挖宝丨科普探索+艺术熏陶,这些“国”字头网站,藏着你不知道的教育文物里的中国是什么样?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里有答案!丰富的视频资源,带领大家在线上跟着文物穿梭时空,感受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 特别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板块,每一个5分钟的短视频,带你穿越8000年,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视频短小且轻松有趣,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中单一的文字与图片,变得鲜活立体了起来!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832095
15.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150件珍贵文物亮相“家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 中国奥运人语录 《中国奥运人语录》以珍视历史、传播精神、着眼未来为出发点,将有良好公众形象的奥运选手,以及建国以来平、破、超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和有影响的体育人士的鲜活经历和内心独白以视频访谈的形式记录下来。 https://www.olympic.cn/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