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观众在位于北京的RE睿·国际创忆馆体验展示兵马俑影像信息的VR设备。陈钟昊摄
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在知识宣传、文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博物馆展览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而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虚拟博物馆展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VR、AR与虚拟博物馆
VR与AR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的展览形式较为单一,无法让人们与展品产生互动。利用VR与AR技术可以创新博物馆展览形式,增进人们与展品之间的互动,丰富人们的体验感。同时,应用VR与AR技术也可以满足不同参观者的实际需求。其次,应用VR与AR技术也可以弥补博物馆展览的局限性。
虚拟博物馆是传统博物馆的补充和延伸,不仅包括信息系统的构建、藏品的分类检索等内容,也包括利用VR与AR技术对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视觉软件构建虚拟展示空间等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需要一台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参观虚拟博物馆。
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也对虚拟博物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构建虚拟博物馆时应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各种技术手段在视觉展览中的作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虚拟博物馆展览中、如何优化VR与AR的接口。
技术为虚拟展览提供新思路
在VR与AR技术出现之前,大多数博物馆都只能进行线下实体展览,无论是展览模式还是展览内容都较为单一。而VR与AR技术出现后,虚拟博物馆展览应运而生,丰富了展览形式。
VR与AR技术的应用为藏品展览提供了支持,实现了藏品展览的海量化与互动化。首先,大多数博物馆的藏品都非常多,但在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下,博物馆只能展览一小部分藏品。例如,故宫博物院的藏品超过了100多万件,但在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下只能展示0.5%的藏品。同时,多数文物都十分脆弱,进行实体展览可能会对文物造成破坏。而利用VR与AR技术进行虚拟博物馆展览可以突破文物展览的空间限制,避免对文物造成破坏。其次,在线下展览中,参观者只能大概看一下文物的模样,无法深入观察文物的细节。而应用VR与AR技术进行虚拟博物馆展览,可以让参观者对虚拟博物馆中的藏品进行个性化浏览。同时,也可以让参观者通过AR眼镜、3D手套等装备感受藏品的细节。总之,在虚拟博物馆展览中应用VR与AR技术可以优化参观者的体验,满足参观者的文物观赏需求。
加大研究力度并进行创造性应用
VR与AR技术在虚拟博物馆展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只对技术进行基础应用无法展现技术价值,博物馆需要加大对VR与AR技术的研究力度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应用。
利用VR与AR技术进行多媒体互动,充分展现虚拟博物馆展览的特色。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需要利用VR与AR技术在虚拟博物馆平台中设置360°全息成像系统、3D影院系统、沉浸式互动投影系统等互动系统,在完善虚拟博物馆平台功能的同时实现多媒体互动,加大虚拟博物馆展览的吸引力。
利用VR与AR技术进行情景再现。博物馆需要根据相应的主题利用VR与AR技术展现文物情景,使参观者产生共鸣。例如,湖南省博物馆在虚拟博物馆展览中创建了《车马仪仗图》的情景,为参观者展现了头戴刘氏冠、腰间佩戴长剑的男子在检阅部署的画面,也利用3D语音技术讲解了故事的具体内容,让参观者感受到了画面的生命力。
利用VR与AR技术完善虚拟博物馆平台的角色体验功能。对于参观者来说角色体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博物馆需要利用VR与AR技术构建虚拟角色,增强参观者的代入感,缩小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距离。
利用VR与AR技术加强信息互动。博物馆需要在虚拟博物馆展览平台中设置信息互动模块,让参观者通过照片、语音以及视频等形式阐述自身的感想,从而促进参观者的交流互动。
利用VR与AR技术打造虚拟博物馆衍生品。博物馆可以利用VR与AR技术打造衍生品,促进文化的传播。例如,武侯祠博物馆推出了以三国时期科技为主题的AR明信片,在明信片中展现了三国时期机械设备的3D运作形式,有利于增进参观者对三国时期机械设备的了解。
作为传统博物馆与信息技术发展、结合的产物,虚拟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灵活应用VR与AR技术可以为虚拟博物馆展览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技术研究力度,应用VR与AR技术还原文物,增强展览的真实性与氛围感,让人们感受历史文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