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1年度报告大事记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信息公开水平,现根据博物馆年度报告公开工作要求及《博物馆信息公开指引》,我院特编制本报告,接受社会监督,方便公众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

2021年,我院在省文物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理事会的科学决策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杂态势,紧紧围绕博物院主责主业,确保全院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展开,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一)强化院党总支自身建设

院党总支充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科学决策“三重一大”事项。进一步落实院党总支委员会、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等制度要求,全年共召开党总支会议26次,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17次。

在局党组和局直属机关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选举产生新一届院党总支。此外,我院先后召开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院党总支和各支部签订了党建目标任务书。

(二)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在院党总支领导下,各党支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完善党员积分管理。持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

以主题党日活动为纽带,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三个党支部在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共同举办“牢记嘱托缅怀先烈”主题党日暨党员教育活动;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第八党支部党员开展党建交流活动;与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党支部、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党支部联合开展“文教融合促‘双减’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展“馆校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党日活动,并正式签订《遥感物探可控考古试验场建设》合作协议书,切实发挥了党支部的组织协调作用,搭建了我院与帮扶联系村、兄弟博物馆、高校合作交流的桥梁,是推动我院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牢记嘱托缅怀先烈”主题党日活动和“文教融合促‘双减’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均入选省局2021年度“十佳主题党日活动”。

(三)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从3月中旬起,按照局党组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方案的要求,院党总支多措并举迅速启动,多次组织全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会,指导3个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各党支部分别建立以助力稳定和人才培养,有序推进文化惠民及完善民生需求项目等为主要内容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台账,并推进落地实施。

不断提高我院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持续发挥群团组织作用。院团支部与院工会共同完成《砥砺前行20年》纪念册的编辑出版工作;策划开展了三期“汉阳陵青年文化沙龙”系列活动,以开拓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团结和带领青年职工,为汉阳陵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与此同时,我院5名党员获评局直属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第二党支部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结合庆祝建党百年活动,对15名院级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树立榜样作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院党员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凝聚力日益增强,优良作风、氛围日渐形成。

(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效衔接

二、坚持科学管理,提升行政工作活力

(一)理事会制度稳步运行

第二届理事会共召开3次会议,其中2次线下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博物院2020年度工作报告及财务报告、2021年度上半年工作报告及2021、2022年度预算情况,并就之前理事研判工作的落实情况作了报告。法人治理结构体制机制优势显著,党的领导和理事会决策实现有机融合。

(二)行政管理决策水平逐步提高

不断优化月、半年、全年目标任务考核方式,科学运用奖惩机制,切实提升各部室、各岗位工作效能,考核体系运转良好。全年共召开院务会41次,研究议题130项,注重事前沟通和工作通报,坚持纪检部门全程列席监督,财务部门了解掌握经费需求。

(三)人才梯队建设逐渐形成

领导班子从博物院中长期发展战略出发,为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通过人员招聘、岗位聘任、岗位调整及人员培训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我院根据实际需要,通过2021年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会计1名、教育员1名,通过陕西省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和特殊专业人才宣教讲解研究人员1名。为进一步落实省委巡视组整改意见,加强党建工作,提升督办效能,增设1个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岗位,按照干部选拔程序,聘任高学历的年轻干部担任,这是加强对年轻干部培养的有力举措。结合我院实习人员和离岗创业返岗人员情况,进行局部岗位调整,增强了行政管理、文物保护、社会教育及安全保卫等方面的人员保障。在基础培训以外,我院还采用挂职、借调等方式,促进人才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今年我院共有4名人员分别借调至行业不同领域,与陈列展览、文物科技保护、考古及纪检监察等方面专业力量较强的单位加强人才学习交流。这些措施的实施既为我院储备了人力资源基础,又进一步完善了人员结构,符合我院目前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不断创新实践,提供优质社会教育产品

(一)发挥文博优势助力全省重要工作

迎接和助力“十四运”,我院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传播体育文化共襄全运盛会”系列文化活动。该系列活动包括“体育文化五走进”“蕾蕾体育课堂”“馆宝讲国宝”“博物馆与全运会”线上夏令营等内容,获得了十四运组委会高度肯定,并被收录于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办公室《每日要情》(第1814期),活动期间共有164.2万人次在线观看。“汉代体育运动”系列视频在学习强国陕西学习等平台发布,并在西安市3000辆公交车移动电视循环播放一个月,观看人数每日达到百万人次。此外,中国日报、中国旅游报、中国新闻网等国家主流媒体对各项活动分别进行宣传,新闻报道共计百余篇,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传统品牌活动稳步推进

持续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推出的“跟着节气游阳陵”微课和“阳陵二十四节气”系列线上教育课程,被《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以“漫绘·节气”和“节气小课堂”主题进行专题推送。应邀加入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彰显我院在加强二十四节气研究阐释、科普推广、开展传承活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在“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日期间,我院组织策划了“汉代达人秀”线上和线下课程,以多种方式发挥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作用,让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其中,《博物馆说——汉阳陵博物院:着衣式陶俑》《我在古都修文物》《当博物馆遇到全运会》《文物里的体育》等社会反响良好。特别是5月1日,《央视新闻》“五一劳动节特别节目”《新兴职业跨界体验花式劳动也光荣》,以《体验文物修复还原千年历史》为题,对我院文物修复和科技保护工作进行了长达40余分钟的现场直播,新浪微博观看量29万,各平台观看量290万,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三)馆校融合取得新进展

通过与清华附中秦汉学校联合承办的“记忆与荣光——传承优秀文化践行时代精神”宣讲活动、与西安外国语大学合作举办的“五月初五过端午馆校共话中国情”主题活动、与西安碑林区南门小学开展“一书一世界馆校共全运”儿童节主题活动、“红色体育·追溯千年”开学第一课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了馆校合作的深度和内涵。尤其是“博悟·搏艺——汉代体育运动双师课堂”系列课程,该课程是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要求,整合博物馆教育员和学校教师资源的积极尝试,充分利用5G网络使博物馆教育资源突破地理时空的限制,使博物馆教育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我院还深入发挥“陕西省研学实践基地”职能,制定出台《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研学旅行实施方案》,积极开发特色研学项目,拓展博物馆文化服务新路径。

积极拓宽特殊人群教育范围,持续举办针对盲人、聋哑人、特殊儿童和老年人文化关爱活动,全年共举办文化关爱活动20余场次,巩固公益文化惠民成果。在2021年省科技厅举办的“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中,我院被评为“陕西省科技之春宣传月先进组织单位”。在省科技厅举办的“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2021年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中,我院讲解员荣获得个人三等奖。

(四)媒体宣传推广见实效

顺应疫情条件下博物馆新业态,我院在线推出了“阳陵微课堂”“微展览”及“二十四节气”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重要节日和传统节令举办线上微课和线下活动数百场。积极对接《中国日报》、《陕西日报》、新华社、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中、省主流媒体,以受邀采访、专题报道、“重点稿件推送”等方式,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持续增强我院社会影响力,宣传教育网络矩阵基本形成。

四、立足资源优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一)深挖文化资源,打造优质展览

在陈列展览方面,我院承办的“治世之光——西汉帝陵考古成果展暨致敬考古百年展”,向公众完整诠释汉代“治世之光”。“巍乎盛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基本陈列”荣获陕西首届(2018—2020年度)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优秀奖第二名。充分利用汉阳陵东区陪葬墓外藏坑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实施《东区陪葬墓外藏坑遗址数字化展示》项目,丰富和扩展我院展陈方式和内容,目前省文物局已经批复同意该项目,并完成方案编制。通过向社会提供高质量文物展览,发掘阐释文物背后深层优秀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物展览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活化文物资源,拓展文创品牌

在打造文化品牌方面,继续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优质文化创意产品,提升特色文创IP品牌的影响力,通过多种渠道展示宣传汉阳陵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其中,“星汉灿烂”系列文创产品获得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主办的“全国百佳文化创意产品”评选活动第三名;“汉风无极”系列文创产品,荣获陕西省博物馆协会2020年第三届陕西优秀文创作品评选会“特等奖”;“星汉灿烂”系列文创产品,荣获“二等奖”。

我院与安康市政府合作开发的秦汉古茶系列产品,在2021“国际茶日”主题活动中获得高度肯定。我院应邀在平利茶山现场向省市县领导和行业专家做了主题推介发言。

(三)促进文旅融合,弘扬历史文化

(四)注重对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

五、强化藏品管理,深入科学研究

(一)逐步完善藏品管护体系

(二)有效加强科技保护水平

(三)文物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汉阳陵与汉文化研究》第四辑正式出版,内容涉及陵墓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文物研究及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等,对推进汉阳陵科研建设、提升汉文化研究水平、深入阐释汉文化时代价值具有积极意义;省级科研课题《文景时期的随葬品与汉代社会文化研究》顺利通过立项评审工作,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已经全面开展;联合省考古院撰写的《汉阳陵东区陪葬墓M3之外藏坑考古发掘简报》已在《考古与文物》上发表。《遗址博物馆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已完成前期工作,待印刷出版。适合低龄儿童阅读的《汉代体育游戏》绘本首发,以图画的形式介绍骑射、举重、纸鸢、蹴鞠、角抵、举重、投壶等汉代体育项目。

六、重视各类风险管控,营造安全发展环境

(一)疫情防控有序推进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和上级安排,召开防疫防控专题会5次,优化应急预案,制定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施细则》,坚持“日报备”制度,向省文物局上报我院每日疫情防控情况及出省人员情况。根据窗口服务单位开放要求,积极就近联系医疗机构为全院职工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率达95%。

(二)防汛抢险处理得当

今年入夏以来,降雨量持续增大,险情频出。为确保汛期人员和文物安全,结合我院防汛工作实际制定《防汛工作预案》,加强汛期值班值守,组织联合防汛应急演练,有效确保了汛期游客、人员、设施和文物安全。

(三)隐患排查整改及时

树立“大安全”理念,以隐患整改为重点,落实监督检查和安全保卫职能。年初,我院制定了安全保卫工作网格化管理制度,委托专业部门进行安全评估后,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做了各类安全预案,内容涵盖安全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岗位,并得到较好落实,成为博物院安全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投入资金百余万元用于各类安全软硬件建设提升,使各项安全工作基础落到实处。强化提升各岗位工作人员应急处置和备战突发事件能力,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即将实现第23个文物消防安全年。

THE END
1.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0篇)接地气的实践活动已经告一段落,想必你的视野也得到了开拓,那么我们需要好好地进行总结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实践报告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1 一、实践目的与意义 本次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1636279.html
2.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精选6篇)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3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为了增强对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加深对博物馆在社会中扮演角色的理解,我参加了本次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博物馆的运营、展览策划、观众服务等环节,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https://www.ruiwen.com/word/bowuguanshehuishijianbaogao.html
3.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报告8篇(全文)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报告 青春浙博行 志愿在我心 浙商大统计青志志愿服务 2015年7月12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同一路人的小分队Light up the world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10位成员带着满满的热情再次踏上征程。这次的目的地是浙江自然博物馆,与上一次自然博物馆之行的内容有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x088e68.html
4.湖南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免费文案+PPT模板下载湖南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PPT 引言湖南博物馆,作为湖南省的文化地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我有幸参加了湖南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博物馆的 引言湖南博物馆,作为湖南省的文化地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我有幸参加了湖南博物https://www.pptsupermarket.com/richbodyshow/aWQ9OTA3NzgwJmtleXdvcmQ9
5.2024年5月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红色之旅十二篇2024年5月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红色之旅怎么写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介绍2024年5月,某大学组织的一次以“红色之旅”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2. 实践地点与行程: 描述实践地点的选择,如重要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并列出具体的行程安排,包括参观的各个站点https://www.1566.cn/baogao/diaocha/17034931193318.html
6.红色教育博物馆实践报告(3篇模板).docx红色教育博物馆实践报告一、引言红色教育博物馆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本次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参观、学习和体验红色教育博物馆,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展品展示和参观体验,以期为提升公众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提供参考。二、实践过程1.参观体验:我们首先参观了红色教育博物馆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5356616.html
7.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方案(精选20篇)1、 通过本次活动,组织志愿者们参观七夕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七夕文化,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提升志愿者们的阅历,丰富志愿者们的内涵。 2、 通过参与到这种大型文化盛会中去,不仅可以让志愿者们边服务边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扩大参与者们的人脉圈。 https://mip.wenshubang.com/shehuishijian/2438122.html
8.大学生实习报告精选15篇大学生实习报告9 一、实习目的: 观察了解动物的分布属性、生活习性;认识环境对动物生存的影响;加深理解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意义;学会识别与分类动物。 二、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三、实习地点: xx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xx硇洲岛、xx森林公园、xx香江野生动物世界、xx长隆夜间动物世https://www.pinda.com/zhichang/shixibaogao/262994.html
9.参观延边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共3篇)(13页)2155173464 王世浩/2155170440 崔峻伟/2155173953 何鑫/2144164567 年级: 2015 级 专业: 中医/地理 实践单位:延边博物馆实践日期: 2016 年月日 关于参加延边博物馆的实践报告摘要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从校园跨入社会的桥梁,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起着关健性的作用,此次参观延边博物馆我们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14/6043025130004024.shtm
10.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1 一、实践主题 探寻历史文化瑰宝 ——xx博物馆参观实践 二、实践目的 https://www.oh100.com/daxue/5103955.html
11.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2021年度干部述职报告个人述职报告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李德山 2021年,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支持和全馆努力下,坚持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确保安全”为工作理念,率领全馆“为建设一流东师争光,服务民族文化建设”为办馆宗旨,使民俗馆的工作在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一些新成绩。 https://dbmzms.nenu.edu.cn/info/1029/1362.htm
12.广轻2021年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认定报告 一、基地简介 1、基地建设概况 广东省博物馆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广东省博物馆共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面向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下文化生活用品设计方向的学生提供文创研发设计,同时也为首饰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http://projects.zlgc.chaoxing.com/column/columnList?columnId=21864&courseInfoId=621&code=showdetail&prefix=gdqy
13.铭记历史爱国主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通用7篇)特别是前郭县博物馆,每年利用“五一”黄金周、“世界博物馆日”和寒暑假期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可爱的郭尔罗斯——走进博物馆”、“我爱家乡——郭尔罗斯”小讲解员活动,让青少年在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他们的爱国之志和爱家乡之情。 铭记历史爱国主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 篇5https://m.yjbys.com/diaochabaogao/845697.html
14.党史辉煌,铸就时代担当——音乐学院2024年暑假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为了深刻了解、学习党史,实践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暑假社会实践。实践团立足于家乡,通过访谈红色人物、参观博物馆、故居、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积极参与本次社会实践。作为新时代青年,通过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广大党员和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强大的凝聚https://www.eol.cn/guangdong/gdzy/202409/t20240924_2634459.shtml
15.博物馆实践报告(推荐2篇)实践报告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博物馆实践报告(推荐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博物馆实践报告(推荐2篇)》。 第一篇: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范文 XX年X月6号,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组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对安徽省历史博物馆进行考察,并针对人们关于安徽省历史博物馆游览https://m.588k.com/bgzj/sjbg/1009838.html
16.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此外,馆内业务骨干对海南省的文物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文博卷》等学术成果,涉及海南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陶瓷和古村落等多个领域。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海南省的历史、文物和民族文化,也推动了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海南省博物馆的建成和运https://www.da-quan.net/ti/%E5%8D%9A%E7%89%A9%E9%A6%86%E7%A4%BE%E4%BC%9A%E5%AE%9E%E8%B7%B5%E6%8A%A5%E5%91%8A3000%E5%AD%97.html
17.参观潍坊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报告报告题目:参观潍坊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作品类别:社会调查,作者:潍坊市奎文区明德学校2021级五班,指导教师:范琳琳,学校:https://www.meipian.cn/5193tra7
18.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27篇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4 一、实践目的与意义 本次参观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亲身走进历史与文化的殿堂,增强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拓宽视野,提升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http://m.yueduku.com/work/shijian/834/83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