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新春,中国文物报社联袂40余家文博机构,众筹数百幅文物艺术品图片,于多地同步奉展给公众。徐州博物馆围绕展览主题,特别甄选馆藏精品书画、考古发掘出土的历代文物以及各类民间艺术作品组成特殊单元。期盼展览中耕地播种、载拉运送,雄壮威猛、憨态可掬的牛儿们,让您追忆起往昔岁月、乡土乡愁的那份美好,并在纳福迎祥的佳节喜庆中汲取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结合展览和节日,徐州博物馆策划了一系列线上线下青少年教育活动。
一、线下活动
1、“牛年谁最牛”——博物馆里做牛牛
活动内容:通过教育员的讲解,带领同学们走进“牛”的世界,一起探索自然界里的牛牛,学习农耕文化,了解博物馆里关于“牛”的文物。找到心目中的最“牛”的文物,让我们一起来做牛年最“牛”灯。
活动地点: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2、“牛年伊始,疫去福来”迎新春青少年生肖艺术剪纸活动
活动内容:《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主题展》在徐州博物馆举办之际,向青少年介绍十二生肖传统文化。让青少年们了解、参与、亲手制作我国一项美好的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希望新的一年鼠去疫消,牛转乾坤。
二、线上活动
1、春节传统年俗
2、十二生肖的故事
永远讲不完的中华故事,总也听不厌的民间传说。十二生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重要民俗之一。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吉日庚午,即差我马。”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根据后来出土的文物考证,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确已存在,如此算来,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3、历史中的“牛”
4、春节风俗各不同
中国人南腔北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每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习俗和文化,所谓乡音难改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各是各的风格,但这些为我们带来的只有奇妙的享受而无任何不适,我们的体内流着相同的血液,心里有着共同的追求,那些优良的习俗传承着上一代留下的文化,是作为后辈的我们必须进行传承的。
5、趣说元宵节
三、线下展览
牛年新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徐州博物馆等全国40余家文博单位联合展出,徐州市文广旅局主办,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承办的“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主题展”拉开帷幕。让观众追忆起往昔岁月、乡土乡愁的那份美好,并在纳福迎祥的佳节喜庆中汲取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四、线上展览
1、VR虚拟漫游
利用近年来出现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了徐州博物馆最重要的几处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