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03重庆

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已经开始涉足文化领域并大范围应用。

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时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将数字技术带入全球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中;1995年,欧美区域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进一步将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化。

世界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也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应用方面,我国紧跟世界步伐,博物馆数字化浪潮可以追溯至1998年8月,河南博物馆成立了首家国内博物馆互联网网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博物馆先后建立互联网网站,标志着我国博物馆“触网”拉开了序幕。

▲国宝数字体验展“东方智美”|数字上釉互动,体验华夏釉彩技与美

伴随社会与博物馆理念的变化,新技术渗透到博物馆展览、演绎和研究等多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智慧博物馆在业界也得以快速发展。

智慧博物馆是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成果,处理收集关键信息,实现博物馆传播展示的全面提升。通过技术革新,博物馆带给参观者的体验感受更为直接,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加强,博物馆从被动的技术推动转变为主动引导技术应用。

同时,国内学者结合智慧博物馆的实践运营,从不同维度进行现状研究,将演绎博物馆学与新技术时代背景相结合,提出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公众的体验感受度,并以虚拟复原为例,通过操作设备的辅助,参观者与展览物品的“交互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数字敦煌”线上博物馆以3D全景展示10个朝代、30个洞窟

知识图谱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强大的语意处理和互联组织能力,使博物馆文物散落在各方面的信息点形成“串联”。知识图谱可以实现丰富的知识表达、开放互联的服务,可以通过精确语义检索、知识问答、关联挖掘、可视化呈现等方式应用到文物的展览过程中。

基于历史文物的知识图谱资源,构建跨馆界、国界的文物知识图谱。

AR、VR、全息投影技术在文物展示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藏品管理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藏品出入库人员进行一对一的管理,记录藏品出入库人员的行为信息,提高藏品管理安全。例如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建立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可以监测开放洞窟的温湿度变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使用视频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文物管理工作的智能化;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量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电子门禁和观众流量控制系统、博物馆智能导览系统和其他智能服务系统等。

5GAI在观众导览方面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在众多行业中的应用,尤其是科技大公司的推动,5GAI技术在博物馆开始显示出重要性。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工作,通过训练计算机提供系统思维的能力,让计算机完成部分智力工作,模拟人类智能行为。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集中在智能导览、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方面。在文化遗产复原方面,百度公司在2018年启动了一项AI计划,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更多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为直观、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用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准文物拍照,兵马俑可以自己“开口说话”,同时让观众在100米之外就可以看到盔甲上的“文物”;2018年,Google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30000张图片进行自动识别,并将图片做成博物馆展览的互动档案。

3D打印在藏品巡展和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

藏品巡展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珍贵藏品的展览也对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常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为了保存、恢复文物的艺术信息和历史原貌,缓解或者终止文物病害,必须定期对文物进行修复工作。在藏品巡展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文物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这也为文物的日常保护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

3D打印,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已经在国外博物馆的藏品巡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美国PeaboyEssexMuseum(PEM)博物馆在全国巡展过程中,采用该技术复制了ThomasHartBenton的艺术品,该黏土模型可以让观者亲手触碰,以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也由于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珍贵藏品在巡展中的易碎性、安全性等问题。先进信息技术同样应用到文物保护科技领域,2017年由敦煌研究院联合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共同完成“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3D模型同样可以应用到文物遗产的结构模型方面,例如由南非开普敦大学教授汉斯·卢瑟发起的“扎玛尼计划”,通过这些技术制成了遗产地的3D模型、剖面图、平面图、正视图、全景图、全景游览、动画,以及能够精确反映遗产地物理结构、周边地形环境和建筑结构的VR模型。

VR、3D打印、手机移动客户端开发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已经让数字博物馆衍生出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并进入智慧博物馆形态。其突出表现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网络将藏品内容信息化,利用信息化在博物馆与信息化之间建立桥梁,为博物馆宣传、教育与研究的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信息化工作是博物馆运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提高文物博物馆单位活用文物资源的积极性。

2018年5月3日,上海博物馆建设完成全面基于数据的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上海博物馆的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上海博物馆数据中心,是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基于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开发的数据分析和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以博物馆管理为核心,在流程管理过程中,将人、馆、物等数据实施分类管理。在数据采集方面,该系统主要涵盖上海博物馆的藏品、观众客流、新媒体传播、展览区观众的行为、文创产品的销售数据等内容,并涵盖博物院的收藏、研究、传播三大功能的基本面;在数据应用分析方面,该系统主要对博物馆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精准分析,并且通过可视化的形式给予准确、形象的表达。

AI智能服务导览:湖北省博物馆掌上智慧博物馆App

MR新技术体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化管理平台

混合现实技术(MR)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AR,将虚拟环境中的物体呈现在现实场景中,将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与用户联系在一起,搭建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增强了用户体验的真实感。通过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的共存性,增强两者的实时互动性。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MR技术应用到清末时期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中,观众通过HoloLens全息设备,可以置身于清末时期的重庆街道,“游览”在街道、店铺、码头等场景中,通过虚实内容的相互结合与互动,理解文物内在的故事,从而提供了全新的交互式参观模式的范本。在MR技术带来的场景中,有效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沉浸在文化科技的新奇中,实现与浩瀚文化历史的“对话”,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带来了全新体验。

让布展轻松便捷:浙江省博物馆智慧自主策展应用系统

博物馆的展览一方面受制于馆藏文物不够丰富,另一方面也缺乏对已有馆藏文物的盘点、梳理与解读,大量文物仍处于“待开发”状态。随着策展团队专业性的提高,博物馆是否有策展能力对该馆的展览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策展理念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较以往更注重展览的人文体验,更加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学术的知识性、趣味性与传递性的融合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博物馆展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利用新技术可以提升展览运营质量,改善观众参与体验。浙江省博物馆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开发智慧策展应用系统,将“展览”与展览边际“展览”工作模式在展览的延展项目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提高策展的科学性,该馆展览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智慧博物馆的现状特征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信息数据集,通过网络将藏品内容信息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利用信息化在博物馆与信息化之间建立桥梁,赋予博物馆新时期的发展意义,为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与研究功能提供技术基础。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探索国内博物馆信息化管理已经取得成效,从而为智慧博物馆建设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智慧博物馆发展现状呈现以下三方面特征。

云计算应用于整体运营,实现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在传统博物馆的整体框架中,云计算在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与利用的全过程中,为博物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与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日益深入地应用到社会生产过程中,通过存储服务器,形成计算资源,可以被所有的云用户共享使用。

人工智能应用于展陈导视,实现博物馆的智能升级

AI与博物馆融合推进了博物馆发展,让观众与文物可以更加轻松地“对话”,博物馆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尤其是随着机器人技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超级AI的发展和应用,博物馆朝着人工智能大步迈进。

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工作,通过训练计算机提供系统思维的能力,让计算机完成部分智力工作,模拟人类智能行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到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集中在策展陈列、智能导览、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方面。人工智能的到来为博物馆注入新的元素,博物馆也由以往的被动式适应发展转变为自主学习、智能控制、主动探索。

数字化信息采集应用于文物管理,实现文物多方位展示

数字化信息技术是对博物馆藏品信息进行数字化的手段,包含二维高清数字化图像采集和三维数字化采集两种技术。

二维数字化采集主要是针对图书古籍、画稿文献等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主要有三维结构光扫描、三维激光扫描及近景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许多博物馆都使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文物信息进行采集。内蒙古博物院建立了三维藏品数据管理系统,甘肃省博物馆对丝绸之路部分文物进行了三维数字化采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直在进行兵马俑三维模型的数字采集工作,对兵马俑一号坑的陶俑进行了三维数据的采集建模,录入数据库,并借助数据库系统实现兵马俑在线上的三维立体展示,实现文物测量等功能,为文物展示、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文物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遗产,每件文物背后都蕴含文化知识内涵,通过新技术,构建为社会、观众认知文物信息的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及文化发扬光大,是智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

以知识图谱技术为重点,实现博物馆数据的智慧融合

后期要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过程中,通过拓宽文物信息开放渠道,加大开放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公布博物馆的收藏文物信息

数据,增加公众了解馆藏的途径,提高公众参与度,满足群众参与的多元化需求。

以数据可视化为基础,重新定义博物馆的收藏和展陈理念

随着观众对知识深度的渴求和了解,博物馆将成为文化知识需求的重要供给载体,这也对博物馆建设与展示过程中所应用先进科技手段的进一步提高提出要求。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博物馆的收藏和展陈理念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完善,博物馆藏品的展览形式将会更为多元化,将展品的实物与电子信息相融合,将会进一步丰富向公众传达的藏品信息内容。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日益完善,博物馆藏品的趣味性、可视性将会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公众直观了解藏品传递的信息内容。

以用户画像和互动式交流为依托,全面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除了博物馆自身,推动博物馆向大众化方向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力量是科技大公司。科技给博物馆和公众的连接带来一场革命,移动互联网、AR、VR甚至是人工智能,都被用于提升公众的参观体验。在收集展览对象的基础数据信息以后,形成用户画像,分析展览对象的基本特征与个性化需求,提高展览推送信息的精准性。

通过预先对展品信息的收集和学习,它可以回答参观者提出的许多问题,从历史到创作技法,甚至还包括和当代事件的联系,这么做的好处是,仿佛真的可以让展品“开口说话”,并且通过互动体验吸引更多人参观博物馆。

THE END
1.能否让历史触手可及,带来全新的沉浸式观展感受?博物馆近年来,随着我国文旅产业的迅猛崛起,各地政府日益认识到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地标的重要性。这些饱含故事性与文化底蕴的场所,逐渐成为了公众热衷探访、拍照留念的热门打卡地,为城市的文化景观增添了丰富色彩,在无形中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在这一潮流中积极拥抱变革,通过数字化升级,更是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观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HH2Q9H0538917F.html
2.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 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 科技的力量 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 百年巨变——雕塑作http://m.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3.数字技术可以怎样重塑博物馆2020年,数字技术成为博物馆的关键词,全球各地的博物馆不约而同加快了数字化进程。这种变化既和疫情有关——疫情之下的博物馆寻求各种替代现场体验的线上方案,作为吸引观众参观的另一种方式。同时,这种变化又是“蓄谋已久”的——受到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博物馆在思考模式、服务形式等方面其实都在做出改变。可以https://www.chinanews.com.cn/m/cul/2020/11-26/9347928.shtml
4.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⑨丨跟着老物件穿越时空唤醒农耕文化记忆在校内,学校依托博物馆先后建立了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发挥出了融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学术研究优势。 朱志浩表示,在未来将持续提升博物馆建设,持续开展农耕文化器物收集工作,积极拓展藏品展示空间,积极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逐步推进建设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同时,还将https://www.henan.gov.cn/2023/11-22/2851615.html
5.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一、博物馆藏品保护技术 二、博物馆信息化技术 三、博物馆陈列文物防震技术 四、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博物馆所属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全球博物馆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一、全球博物馆发展历史综述 二、全球博物馆行业特征演变 三、全球博物馆行业分类分析 四、国内外数字博物馆发展现状 第二节 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I09165O4NN.html
6.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打开方法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打开方法 简介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行业也加入到数字化建设中,而数字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如何在网上参观数字博物馆呢?工具/原料 微软10 windows10 搜狗高速浏览器12 方法/步骤 1 在网上下载"搜狗高速浏览器"安装完成后,双击打开 2 在浏览器内找到百度并点击 3 鼠标移动到更多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cb5d6105e21d98415c2fe081.html
7.免费参观!沈阳新开一个博物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展馆免费参观 快来看如何预约 ↓↓↓ 可在美团App上搜索 “沈阳非遗数字博物馆” 就能轻松预约到免费参观名额 快去打卡吧~ 关注我们!读懂沈阳,爱上沈阳 关注“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在首页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查询以下内容: 回复【惠帮企】进入“惠帮企@链上沈阳”企业服务工作平台,实现干企直通、诉求提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57284
8.观省数字博物馆有感今年因为疫情影响,我们没能如愿去省博物馆,于是在线上参观了数字博物馆。 我点进了第一个展厅,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河北商业文明,这里边有羊首铜匕,它的柄部做成羊头形状,具有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特色,我非常喜欢。 它下面的一个展厅有古代的猛犸象足迹。因为这里有着较厚的淤泥,下面则为细沙层,当猛犸象来这里喝水觅食https://www.meipian.cn/33ldkasb
9.数字博物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然后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利用网络参观数字博物馆。教师在利用数字博物馆进行教学时应该有选择性,注意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开展有目的性、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发挥数字博物馆的最大功效。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609/10391652.shtml
10.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9篇(全文)而且可以为观众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产品,这是数字博物馆所无法 取代的,在实体博物馆中,人和人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感受现场的气氛,品味远古的气息” 最后,数字博物馆不会对实体博物馆造成冲击,因为数字博物馆信息的来源来自实体博物馆, 它只会更激发大家参观实体博物馆的热情,数字化媒体可以远距离传递,但实体博物馆所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7no481.html
11.数字博物馆对比传统博物馆的特点有哪些?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如今重要的博物馆形式,它的特点是不受空间的限制,让人足不出户浏览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数字化与博物馆的有机整合,特点鲜明。管理员能更方便地对博物馆的资料进行编辑、加工和 …https://www.chinalivi.com/baike/2227.html
12.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现代化技术的出现,为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 01VR、AR、MR、3D引擎、AI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使得博物馆的展示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场景更加逼真,让游客亲身体验历史文化,提升参观体验。 02数字化技术也可以使得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更加全面,通过虚拟展示、数字化资料,让游客全面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http://jjfa.gdghwl.com/
13.[今日环球]美国: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博物馆数字艺术[今日环球]全英羽毛球公开赛 郑思维/黄雅琼夺得混双冠军 00:00:21 [今日环球]美国: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博物馆数字艺术 00:00:21 [今日环球]2024年3月18日天气预报 00:02:30[今日环球]美国: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博物馆数字艺术来源: 央视网 2024-03-18 09:09 内容简介 热播https://tv.cctv.com/2024/03/18/VIDERWRMdharDFgHFzHizcVi240318.shtml
14.数字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新闻—科学网网络上的数字博物馆虽然模糊了地域差异,缩短了文物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如果脱离了实体博物馆,那么数字博物馆就犹如“空中楼阁”。 “数字博物馆方便人们了解博物馆和博物馆藏品的故事,但是它始终无法取代实体博物馆,很多人还是愿意走进博物馆去亲近文物。”周静解释说,因为人们在传统博物馆中的参观体验不局限于视觉,而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6736.shtm
15.数字化转型中的博物馆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下,可以在互联网终端或者是智能终端参观博物馆,进而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参观空间。在突破空间限制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博物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在摆脱传统博物馆展出限制的基础上,数字博物馆可以向群众展示更多的馆藏文物,有效提高馆藏文物的使用效率。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的建设中,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496
16.辽宁传媒学院非遗数字博物馆公关推广策略调研3. 您是否曾参观过数字博物馆? A是B否 4. 您认为数字博物馆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A 互动体验B 视觉效果C 内容丰富D 方便获取 5. 您对辽宁传媒学院非遗数字博物馆的认知程度如何? A 非常了解B 了解一些C 听说过,但不了解D 完全不了解 6. 您认为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何? https://www.wjx.cn/xz/28855306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