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博物馆陈列与展示的区别

本文从传统陈列的定义、展示的分类、良好展示应具备的要素三个方面对博物馆陈列与展示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希望借此概念的厘清,为良好展示的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美国博物馆学家G.E.Burcaw在《IntroductiontoMuseumWork》一书在论及博物馆展示概念时,首先指出博物馆陈列(display)和展示(exhibition)两者存在差异。陈列是呈现物件,而展示比陈列更严肃、专业而有分量,是意图教育观众的一组概念的呈现。也就是说展示是包含讲解的陈列,陈列仅是展出,而展示则必须结合展出与诠释。

Burcaw进一步说明,展示包含了以下含义:“为实现某一重要目标(广义上的教育)而向展出的某一物件或多个物件上增添内容(诠释)。只有牢记这一宗旨,展示的规划与制作技巧才能具备应有的眼光”。[1]

我国博物馆学者宋向光在《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中指出,藏品的陈列、利用、阐释等关系到其价值的体现,明确区分了展品的陈列与阐释是两个层面的行为。展品作为“实物”,是历史的“物证”,需要透过表征挖掘本质信息,发挥传递历史信息的展示目的。[2]

1

传统陈列的定义

在国内传统博物馆工作中,通常使用“陈列”一词来包含“展示”的概念,对两者没有区分。

王宏钧在《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中,定义陈列为:“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3]

姜涛、俄军编著的《博物馆学概论》中,对陈列的定义与《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一致,但加以补充,提出:“长期展出、比较稳定的,称之为陈列;短期、经常更换的,称之为展览”,认为展览属于陈列。[4]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定义陈列为:“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群众观鉴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5]

通过三个在专业领域具有权威代表性的定义,可以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确定了展示应以文物、标本等展品为基础,有明确的主题,并能发挥社会教育的职能。

2

展示的分类

Burcaw根据展示涉及的面向,将展示做了三个方面的基本区分。

1根据展示的作用和目的

可以分为:

(1)美学性或娱乐性展示。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

(2)事实性展示。用以传递具体内容和信息;

(3)概念性展示。[6]用以呈现脉络和观念。

2根据展示内容的组织形式

可分为:

(1)系统型展示是指根据展品的类别,分门别类的整合,比如将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陈列在同一个展厅,就是系统型的展示。

▲三门峡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

(2)生态型展示是通过还原展品对应时期的环境背景,烘托出展示主题。比如,将烹煮类的青铜器陈列在烹煮的环境中,或者将用于祭祀的青铜器陈列在复原的祭祀场所,辅以参与祭祀的人物、流程、其他器皿等。

▲湖北省博物馆“屈家岭”展厅(此图,感谢小黄老师)

上述描述就属于系统性和生态型在历史类型展示中的呈现方式,这两类展示形式还可以根据艺术、历史和科学三种内容做针对性的呈现。

3在展示的规划过程方面

3

良好展示应具备的要素

Burcaw指出,良好的展示规划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好的文字说明牌。文字说明牌应包括精简的标题、详细的副标题、以及提供必要信息的附加解说牌;2.展出的文物和其他展品与文字说明牌要有和谐关系。例如摆放位置的協调、信息的一致等;3.良好的设计即合理的诠释和布局安排。如展品的照明、陈列密度、展板的排版、展台色彩选取等。

在具备此三要素的基础上从两方面进行规划组合:整体组合和单元组合。

整体组合,是指依照整体内容和展示主旨,从全局统筹布局,合理设计陈列的转承启合。

单元组合,是指组成整体的各单元内部的陈列设计,根据陈列目的,有效突出亮点和重点,并促成整体陈列效果的传递。

具体规划步骤包括:

①明确为什么要展示展品、展示的预期效果。②挑选足够诠释主题的展品。③设计如何展示各主题的展品。④排列展示内容的顺序、梳理脉络。

具备以下特点的可以称之为优秀展示:

综上所述,只有厘清博物馆陈列与展示意涵的区别,明确博物馆展示需要传递的信息和观念,运用合适、恰当的手段加以诠释,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博物馆展示作品。

【注释】

[1][6][7][8]张云等译.(美)G.E.Burcaw著.新博物馆学手册,5-139.

[2]宋向光.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6(02).

[3]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46.

[4]姜涛,俄军.博物馆学概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77.

[5]胡乔木等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THE END
1.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书目详细信息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 博物馆 ISBN/价格:7-5000-0368-4:¥72.10 作品语种:chi 题名责任者项: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发行项: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 载体形态项:879页:;+图:;+26厘米 http://opac.lib.uibe.edu.cn/opac/book/d9c219cc7af5e376ba539588be6a51c0
2.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部分套装为当当博学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 博物馆 百科全书 文物 博物馆 部分套装为单本价格,下单前请咨询 任选备注》。最新《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 博物馆 百科全书 文物 博物馆 部分套装为单本价格,下单前请咨询 任选备注》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85122673.html
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条目一览(13)——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条目一览(11)——民族卷-文学区-虎扑社区 (hupu.com)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条目一览(12)——考古学卷-文学区-虎扑社区 (hupu.com)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条目一览(13)——文物·博物馆卷-文学区-虎扑社区 (hupu.com)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条目一览(14)——中国文学卷-文https://bbs.hupu.com/57356050.html
4.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甲种本精装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3-01 开本:大16开 印刷时间:1993-01 ,购买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甲种本【精装】等历史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https://book.kongfz.com/27911/6682455132
5.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8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pdf,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09/8107047053003107.shtm
6.《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谢辰生)摘要书评试读文物考古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 自营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 谢辰生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译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0161071.html
7.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定价:¥107.00 作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卷编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丛编项: 标签: 词典/字典/工具书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京东(¥107.00) 当当网 (¥74.90) 中国图书网 (¥96.30) https://www.dushu.com/book/10109098
8.分享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下午好!今天分享的也是一本工具书,昨天是考古学相关的,今天分享的书籍是专门针对文物和博物馆方向名解的 hi,这是我用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即可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bMO6wel94W-2Ji7reSNMQ 提取码:Rs14 很快就要考试了,各位开始冲刺复习了吗?手速练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3002209
9.《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博物馆学科编辑工作会议在上海大学召开11月17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博物馆学科编辑工作会议在上海大学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科主编安来顺,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杭出席会议并共同为上海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科编纂办公室揭牌。 http://www.ncha.gov.cn/art/2019/11/21/art_722_157568.html
10.25文物&博物馆择校指南——山西大学(1)博物馆专业——348文博综合 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编委会 2.《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编委会 3.《中国考古通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之恒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1692056
11.PDF电子书下载《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PDF电子版下载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http://www.pdf001.com/wenshi/_baike/2016-11-26/431.html
12.文物/博物馆数字资源系统浏览93次 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对文物/博物馆的本体信息、管理工作、研究应用等各方面产生的数字资源进行统一整合管理以数字形式采集、管理、应用的管理系统。 英文名称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um digital resource system 所属学科 教育学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81328
13.黄沙吹尽始见金④《古物陈列所游览指南》,古物陈列所,约1928年。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第74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⑥ 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第180页,淡泊、思齐译,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11月。 ⑦《古物陈列所二十周年纪念专刊》,北平古物陈列所,1934年。https://www.dpm.org.cn/platform_detail/9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