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揭晓|“琼博十大镇馆之宝”新鲜出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为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海南故事,海南省博物馆综合馆藏海南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南海出水文物、国家文物局调拨文物以及海南特色物产等类别,在兼顾文物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推出15件文物精品。经过观众广泛票选并综合专家意见,最终推选出海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此次推荐评选出的十大“镇馆之宝”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充分体现了我馆馆藏文物特色,有助于今后公众更多地了解海南省博物馆,感受海南历史文化的魅力。

海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战国“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

国家文物局调拨。通长65.2厘米,格宽5厘米。青铜复合质,剑圆茎上有平行箍两圈,上有错金纹饰,刃一侧有细微缺口。剑格正、背两面皆有错金鸟虫书铭文,左右两边对称分布,“戊(越)王亓北古,自乍(作)元用之”;圆形剑首环列错金鸟虫书铭文12字“台戊(越)王亓北自乍(作)元之用之佥(剑)”。

越王“亓北古”,我国著名青铜器研究专家马承源先生认为即越王勾践之孙越王盲姑“不寿”,“亓北古”古音与“盲姑”相近,此剑之主应为越王勾践之孙越王盲姑“不寿”。吴越的王者所作剑是当时的极品,是我国兵器史上最珍贵的文物之一。

汉代弦纹双耳铜釜

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布磨村出土。口径50厘米,底径44厘米,高39厘米。青铜质,盘口,直身,圜底,腹部有凸弦纹,口沿两侧附绳纹立耳,双耳上各立有一对小鸟。釜是古代的一种炊具,流行于汉代,此铜釜体型硕大、铸造精良,可能与汉朝军队平定海南岛的战事有关,应该是军队遗留下来的行军炊具,它们既是汉朝军队平定海南岛战乱的铁证,也是中央政权经略海南地区的最好注解。

1950年张玉华将军海南岛战役工作笔记

长9.6厘米,宽6.6厘米,厚0.3厘米。张玉华将军(1916年-2017年)山东文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新中国成立后任第40军118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解放海南岛战役。

此件藏品是张玉华将军在解放海南岛时期的工作笔记,笔记中不仅有第118师所有团营级指挥员的名册,还有韩先楚军长对登陆先锋营成功登岛后所做的指示,以及战役准备工作许多具体事项的记录,例如渡海船只的数量、各团船只情况、船只改造工人的待遇等。对研究解放海南战役军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极为珍贵。

南宋“华光礁I号”沉船

华光礁I号水下全景

“华光礁I号”沉船发现于西沙群岛华光礁礁盘内侧,沉船残长18.4米、残宽9米、舷深3~4米。发现时船体仅存船底部摊散在海底,可辨认的主要有龙骨、龙骨翼板、抱梁肋骨、船板等,大部分船板腐蚀严重。受当时条件所限,2008年沉船残体经拆解发掘出水,目前正在海南省博物馆进行保护修复工作。沉船共发掘出水文物近万件,其中陶、瓷器占绝大部分,陶瓷产地主要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有碗、盘、碟、盏、瓶、壶、粉盒、罐、钵、军持等。

“华光礁Ⅰ号”是我国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沉船,是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遗存之一,为研究中国南宋时期的造船航海技术和海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作为一艘贸易商船,它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见证,展示了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宋代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国家文物局调拨。口径6~7.3厘米,足径10.4厘米,高40厘米。此壶造型是受唐代波斯金银器风格影响而演变来。口部盛开的四瓣花象征凤冠,凤首上大喙、大眼,长颈渐宽,丰肩圆腹,颈下部有三道凸弦纹,腹部有两道弦纹,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上飘呈钩状。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晶莹剔透,是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1940年南洋华侨赠给冯白驹的怀表

冯白驹(1903年—1973年),海南省琼山县(今海口市)云龙镇人,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1940年,琼侨回乡服务团中的工作人员将这块怀表赠予了冯白驹,它是南洋琼侨抗日救国和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实物见证。

清代张岳崧行书轴

行书,纸本,纵118厘米,横40厘米。释文:“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余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款识“澥山张岳崧”,钤印“张岳崧印”、“秦陇持衡”。此轴书法风姿绰约,运笔轻快,简约精细,笔锋起伏变化,生动灵秀,韵味幽淡自然。

张岳崧,海南定安人,清代名臣、书画家。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张岳崧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

清代《琼黎风俗图》册页

全册15开页,右图左题,以图、文相配的形式描绘黎族先民建屋、纺织、取香等生产生活场景。图中人物线条简练,多用原色,注意色调的和谐统一;山石背景用青绿法,勾勒填色,整体渲染恰到好处。此册页是现存较早的描绘明清时期海南黎族社会风貌的资料,为研究当时黎族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清代黄花梨公阁楣

长406厘米,高55厘米。此公阁楣材质为海南黄花梨,由二十五块透雕和浮雕花板组成。花板图案有丹凤朝阳、松鹿同春、喜鹊登梅、博古纹及花鸟瑞兽等吉祥纹饰。黄花梨是海南最具特色的物产之一,此件公阁楣采用多种装饰手法,雕作精巧细致,立体感强,有鲜明的海南地方特色,是民间制作中的精品。

清代黎族五龙出海图龙被

长176厘米,宽116厘米。三幅连缀而成,手工织绣,花纹图案用黄、白、绿、褐等彩色的丝线绣成。“卍”字宽带纹组成矩形画框,把图案分割为主体纹饰与辅助纹饰。主体图案为“五龙出海”图,龙舞沧海,气势恢宏;外圈为喜鹊登梅、平(瓶)安(鹌鹑)富贵等辅助纹饰;上下两头为灵芝、仙草等装饰纹样。

龙被,是黎族织锦艺术的精品,是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味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王朝的珍品之一。

THE END
1.清晚红漆浮雕描金螭龙纹方形带盖木九子盘清晚红漆浮雕描金螭龙纹方形带盖木九子盘日期:2024-12-16 11:16:53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县城杨仙大道(客家文化城) 邮编:341100 电话:0797-4431590 4446676 传真:0797-4431590 E_mail:jxgxhakka@126.com Copyright ?2014 江西客家博物院-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9353号-1 技术支持:http://www.hakkamuseum.cn/kjdc/mzcp/2024-12-16/1274.html
2.吉林省博物院十大国宝,你见过几件?北宋人仿造的一件唐琴,琴为仲尼式,琴面作弓形,琴上刻“松风清节”四字。20世纪60年代初由张伯驹收藏入吉林省博物馆,无论断纹漆色、音响效果,均属上品。 NO.10 辽 契丹文八角铜镜 吉林省博物院 院藏 国家一级文物 这面铜镜珍贵之处在于镜背的契丹铭文。铭文从右至左竖读,释读为“时不再来,命数由天;逝http://jl.wenming.cn/wenhuajilin/202412/t20241220_6852904.html
3.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0 多年来,江西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https://www.jxmuseum.cn/collection/ztsc/tcq/79c6edb9-8c55-4ee3-b2ce-6edebc980bd0/79c6edb9-8c55-4ee3-b2ce-6edebc980bd0
4.抚州这件藏品入选为江西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价值挖掘,不断擦亮江西文化标识,近日,江西省文物局、省博物馆学会举办“全省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推介活动,经社会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会投票后,于6月10日正式揭晓结果。抚州市博物馆“南宋持罗盘立人陶俑”成功入选为江西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据悉http://zgfznews.com/news.html?aid=732966
5.“江西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揭晓瑞金市一藏品入选笔者了解到,由江西省文物局、江西省博物馆学会举办的“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于近日揭晓,瑞金市一藏品成功入选。 此次瑞金市入选“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的藏品是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藏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布告,该布告见证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和工农民主政权http://mobile.newskj.com/news/system/2023/06/14/030592216.shtml
6.江西省博物馆十大国宝级文物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元代谷仓模型瓷器,为国家一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9年江西省丰城市征集,是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此瓷仓通高29厘米、横宽20厘米,整体仿元代江南楼阁式戏台建筑,重檐庑殿顶,由中间一座二层主楼和两侧二层亭楼构成。正面青花书写对联一副:“禾黍丰而仓廩实,子孙盛而福禄崇”https://www.maigoo.com/citiao/list_128203.html
7.海昏侯文物承载文明,传承历史。江西省文物局、江西省博物馆学会近期举办的“全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推介活动,通过各级文物部门推荐、公众参与、专家评选,最终推选出“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录,于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布。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http://museum.hhhmuseum.cn/html/detail.html?parentID=58fae6a0-76cd-48e7-a76c-689f81df93f3&id=8c3ab21c-c87e-4a79-b6ca-ce72208527e5&articleID=ef426583-d7fb-4e61-8214-2ffc85c8cea5
8.2024江西省博物馆新馆门票预约+场馆地址+镇馆之宝+参观攻略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更是城市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江西省博物馆作为江西的代表性旅游景点,不仅是旅游的热门之地,也是一座城市的底蕴所在!跟随小编看看江西省博物馆介绍、门票预约、场馆地址、镇馆之宝、参观攻略等信息吧! 江西省博物馆开放时间:全年 周二-周日 09:00-17:00开放;全年 周一 全天不开放;中国法定节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230919419213.html
9.海昏侯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顶端新闻海昏侯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创作挑战赛#2024年1月24日神舟一行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关西村。 2011年开始发掘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侯国遗址。出土文物种类繁多,内涵颇丰,堪称一部反映汉代鼎盛时期璀璨文化的百科全书,将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65F83E145BF4878B86592669CC000
10.博物馆里有什么?看看江西这些“镇馆之宝”!全球各地的博物馆 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节日 ——国际博物馆日 江西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 也孕育着无数的“奇珍异宝” 它们静静地躺在各地的博物馆中 宛如历史的守护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 这场探寻“镇馆之宝”的旅程 去揭开那些深藏不露的珍贵文物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26196
11.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伏鸟双尾青铜虎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伏鸟双尾青铜虎 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 节目简介 新华视频 2024(上)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未知 地区:国内 类型:时事 简介:整合新华社视频资源,围绕重大主题、话题、热点新闻,体现新华社具有全媒体报道特点的多媒体报道。 公司介绍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反盗版盗链声明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下载https://www.mgtv.com/b/615012/20823073.html
12.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伏鸟双尾青铜虎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在江西省博物馆的展厅里,珍藏着现存于世的最大先秦青铜虎——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这件出土于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的文物,造型奇特,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 记者:黄和逊 姚子云 报道员:艾小庆 刘婷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240416/f2bf28d824104e129e6af692d7a320b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