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线上展览“破局走红”是机遇更是挑战

持续的疫情,使“互联网+”打造的“云文化”加速进入了大众的生活。春节期间,随着各地博物馆相继被迫闭馆,线上展览成了博物馆展示的唯一途径。全国1300家博物馆的2000余项线上展览,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与展示手段,广受公众欢迎,形成了“线下闭馆,线上开花”的态势。

广东省博物馆“风尚——18至20世纪中国外销扇”作者提供

多渠道多平台的集中展示与检验

吉林省博物院“闲居·雅事——书画茶香二三事”作者提供

此次疫情防控下,国家文物局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利用已有文博数字资源酌情推出网上展览,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并在政府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紧急扩增一批在线展览内容,不间断推送。截至3月3日,该平台已收录300多家博物馆的420余个线上展览,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涉及历史、艺术、自然科学、革命纪念等类别,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

原囿于真实性体验无法被复制,使线上展览虽早已布局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这种局面已被打破。据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共上线展览2000余项,这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延伸,更是一次公共文化和文博资源数字化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与检验。

探寻内容、形式与传播渠道的新突破

目前,复制线下展览的全景展示,是博物馆线上展览的主要方式。借助VR虚拟现实、三维全景虚拟现实、三维网页引擎等数字技术的帮助,给观众提供自主选择、操作图像、移动看景、视角切换、细节体验的便利。如山西博物院临时展览“山鹰之子——安第斯文明特展”、湖南省博物馆基本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等。

也有部分博物馆利用馆内资源,专门策划设计了仅供线上观赏的展览。比如吉林省博物院“闲居·雅事——书画茶香二三事”,精心遴选14件院藏文物,为观众提供一份古人闲居攻略;上海博物馆推出春节主题展“有鱼”“春信”“如意”,饱含朴素美好的祝愿;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国内29家博物馆和腾讯博物官,推出“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集中展示生肖背后的内涵。

同时我们也看到,线上展览“走红”的背后,是公众对于个性化、新鲜化的文化诉求。因此,一些博物馆开始尝试跳出全景虚拟展示的窠臼,探寻新突破。

从传播渠道来看,博物馆更积极地通过线上展览与社会力量跨界合作,尤其是跟随专业讲解员观展的线上直播愈发火热。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抖音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九大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直播。淘宝直播则是与甘肃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八家博物馆联手,推出“云春游”活动。3月1日,布达拉宫也参与“云春游”,进行了网络直播首秀。这种网上直播,一方面成了博物馆“解锁”数字化的又一新玩法,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博物馆自我宣传的渠道。

热现象下的冷思考

目前,线上展览为博物馆带来的最终成效还有待观察,但有关数据已经证明,博物馆线上展览正在“走红”。自1月28日以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浏览量快速增长,平均每天浏览量突破4万人次,平台总浏览量已超过60万人次。微博话题#云游博物馆#阅读量达2.1亿,讨论量达3.9万。淘宝直播“云春游”活动,直播当天更是有近1000万人涌入,相当于法国卢浮宫近一年的客流量。

如果说,此次疫情给那些打造线上展览处于“钝感”的博物馆敲响了警钟,那么热闹之后,更给了所有博物馆重视线上展览的机会。什么才是高性价比的线上展览,线上展览的展示内容与线下有何区别,线上、线下展览如何互相导流,线上观展体验如何更有吸引力等诸多问题,都将是博物馆发展不可忽视的课题。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 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 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 向往经典——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邀请展 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 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http://m.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2024-12-10 2024年中国“俄罗斯文化节”开幕式在京举行 2024-11-22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获中国展览艺术与展示技术创意大赛金展奖孙祥荣获 2024-11-21 全国博物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2024年工作年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 2024-11-21 “率真与真实——卡拉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bwg/
3.近期资讯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ttps://www.dpm.org.cn/about/info_recent.html
4.文化国家文物局推送一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 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 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 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 以实际行动响应、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号召。 为便于公众查询浏览, 国家文物局对各地制作的网上博物馆展览进行了汇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778820
5.辽宁省博物馆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与考古学研究,主攻辽金元方向,已出版个人专著2部,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分管展览陈列和社会教育工作,2017年主持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辽代历史与考古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奖。 查看详情 甘青地区史前彩陶的研究与鉴赏 讲座| 辽宁省博物https://www.lnmuseum.com.cn/
6.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电子论文 电子报纸 音视频 标准专利 工具书 少儿资源 查找更多 专题频道 中国古籍保护网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网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国家图书馆法律馆 活动展览 培训 讲座 展览 专题https://www.nlc.cn/web/index.shtml
7.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上网速度大幅提升,流量资费下调,自201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始推广智慧导览APP手机软件。国博在新馆重新开放后紧跟科技发展,较早推出了移动端的导览系统,然而经过多年使用,其现有导览系统平台已经到了需要升级换代的阶段,同时主体业务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也让其导览系统的升级变得更加迫切,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8.历年资讯【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对外开放 ■中共一大纪念馆6.3正式开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重新开放:展览还原当时会场周边里弄风貌 ■白公馆和松林坡景区恢复开放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9.博物馆线上服务:防疫展览两不误闭馆,让许多人“博物馆里过大年”的计划落了空。 就在人们发愁的时候,国家文物局组织各地博物馆,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了网上展览,向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看展览。 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推出“线上约会博物馆”话题,推送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示范项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紧急扩充内容,截https://3w.huanqiu.com/a/f0d525/3xGbdiT79OL
10.南京博物馆* 周一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天开放,除夕、大年初一闭馆 * 非遗馆夜间开放时间请关注南京博物院官网 交通路线 公交5路、34路、36路、55路、59路到中山门站 地铁2号线明故宫站,由一号出口向东300米 参观预约 立即预约 最新公告 了解更多 南京博物院2024年度开放课题评审结果公告 2024-12-04 关于《南京博物院社会人https://www.njmuseum.com/
11.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App端预约方式:请下载中国国家博物馆App(Apple Store;腾讯应用宝;或直接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通过参观预约进行预约。App内还提供了博物馆的导览图、展品介绍等实用信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博物馆。 注:如有个别收费特展,将会在服务台和网站、微信平台的展览介绍页面注明,观众可在该展览展厅门口购票。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12.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63年正式对外开放。主楼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 ,一至五层楼共有17个展览厅,1995年主楼后新建现代化藏品库,面积4100平方米。中国美术馆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0万余件,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作品http://www.namoc.org/
13.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近日,国家文物局提供了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网友复制并打开网站链接,即可观看。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4.广东省博物馆十年磨一剑 粤博上新阶 ——广东省博物馆首次入选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了解更多 > 122024-12 《巧法造化——玺泰堂藏漆器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 102024-12 “馆有界 展无界——重构博物馆展览传播新矩阵”讲座回 102024-12 https://www.gdmuse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