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弥新2024国际博物馆日数字文化体验活动圆满收官神州风采中国报道网

2024年5月18日,第48届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隆重举办。为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落实“上云用数赋智”的要求,践行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陕西文物局通过对文化产业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联合陕西丝路创想品牌文化科技传播有限公司打造的“博物弥新·2024国际博物馆日数字文化体验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放。

本届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更为自觉、更可持续、更加包容的世界。“博物弥新”展区立足于陕西省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文博机构丰富的馆藏资源的基础之上,科技赋能四位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拓展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场景与数字化传播维度,旨在将深厚的文化内涵转变为生动的大众认知,将文化、科技与东方美学注入生活点滴,创新传承,博物弥新,通过数字技术让每位观众触摸文化遗产的历史精粹,感悟五千年文脉赓续。

创新传承,博物弥新

2024国际博物馆日,四位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秦威武、汉英俊、周知礼与唐美丽赴约而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博物弥新”数字文化体验区与游客见面了。“博物弥新”数字文化体验区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和大模型的驱动,将中国文化符号与陕西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融合,将优秀历史文化注入到新兴文化载体之中,打破时空壁垒,链接过去与未来,用现代化手段让文物“活起来”。“博物弥新”数字文化体验区由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现场互动体验区、数字人乐享生活融合展陈区、数字文创个性化定制平台体验区、超仿真数字模型手办区和虚拟数字人联动交流区五部分组成,为用户提供更具亲和力与感受力的文化交流体验,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使中国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一)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现场互动体验区

陕西省文物局虚拟数字人秦威武、汉英俊,和周知礼与唐美丽一起在2023年5月成为了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一年之约已至,在这一年里,他们以陕西历史文化为主题,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基于文博领域多维度文化资源数据库训练的大语言模型的智慧能力,实时互动、虚拟交互,以志愿者的身份为观众提供讲解、导览、咨询等多种服务。未来已来,希望以更加智慧的方式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二)数字人乐享生活融合展陈区

(三)寻宝印记--数字文创个性化定制平台体验区

这个区域向游客展示了集文化体验、IP互动、产品体验于一体的数字IP文创一站式服务平台,游客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文物元素的挑选和定制,通过与用户进行产品共创,将东方美学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完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同时实现了历史文化的浏览和学习,让用户获得独特的文化传播体验和专属于ta的文创产品。

(四)超仿真数字模型手办区

“博物弥新”展区内的超仿真手办模型十分引人瞩目,他们1:1还原了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中的秦威武和汉英俊的形象,观众在打卡拍照的时候还可以近距离观察秦汉时期人们的服饰特点,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与实际生活的交叉与融合。

(五)虚拟数字人联动交流区

唐美丽的好朋友——敦煌研究院的莫伽瑶和国家文物对外交流中心的文夭夭也来到了现场,在不同地方出生的虚拟人相聚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活动上,与游客朋友们一同见证博物馆的发展与文化、科技的融合。

科技赋能文化,智慧链接文明

“博物弥新——2024国际博物馆日数字文化体验区”中随处都能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被赋予了基于文博领域多维度文化资源数据库训练的大语言模型的智慧能力,可以与观众游客实时互动、趣味问答,利用数字技术和虚拟交互的方式链接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精准与个性化的服务。

数字体验区还将现代科技与文创产品进行了创新性融合,时光印信通过隐形3D水印技术,不仅提高了游客的游览打卡的仪式感,每个3D数字藏品还被嵌入了唯一且隐藏的藏品ID,通过截图和拍照实现实时检测和信息提取,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时光印信;裸眼3D技术使观众无需佩戴任何特殊设备便可以体验到模拟光场的视觉效果,不仅使文物“活”了起来,还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亲身体验那古老的时代氛围;文博精灵还利用高透光成像模组,多面发光背光,将原有平面图像,通过专业视觉处理,呈现出立体鲜活效果;古物华章通过AR技术,纸质图书的页面、冰箱贴和明信片都可以被转化为三维立体的场景,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现代科技进入到更加丰富的数字博物馆,获得更加丰富的感受和认知。

“博物弥新——2024国际博物馆日数字文化体验区”不仅向游客展示了文化数字化与现代科技在文博领域的发展,更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连接相融合、创新传承、历久弥新的初心。未来,四位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会将会继续成长,不断传承经典传统文化,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新的精神内涵,承担起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为陕西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王丽)

THE END
1.看我天地中轴VR奇妙夜奇妙在哪?第一次体验“看我天地中轴”VR展,我感觉无比新奇又无比震撼。 戴上头显装备后,我就嗖的一下,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清晰,魔幻的虚拟世界。一个和蔼老头,驻着拐杖出现在我的前方,他愿意做我的导游。此时右前方出现一个飞毯,老头招呼我上去,然后他老人家就驾鹤飞走了,就像长安三万里的李白。因为突https://www.jianshu.com/p/b4a265aa688b
2.谷歌开了一家博物馆,没有展品,却让孩子大呼过瘾少年商学院迄今为止,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博物馆都已经被收纳其中,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迅速了解世界各大博物馆的信息,更能近距离观赏和欣赏这些世界名著。 3.虚拟游览,让人身临其境 引用一位网友在体验谷歌的虚拟博物馆之后的感受: 我一直都认为去博物馆看真迹是欣赏艺术最好的也是难以取代的方式。但是昨天体http://parents.youthmba.com/archives/50320
3.4月27日雅思大作文示范写作网络能否替代博物馆雅思写作(2)实体游览提供令人惊叹的视觉感受是网上虚拟观察无法超越的; ?swamped 忙于的 ?stunningadj.极好的,极吸引人的; ?insipidadj.无味的;无趣的,无活力的 ?docentn.讲解员:在博物馆、艺术馆中为参观者提供解说服务的人 ?garnervt.获得;储存; https://www.xhd.cn/ielts/xiezuo/190165.html
4.数字化时代:虚拟博物馆浪潮来袭呈现全新观赏体验互联网时代虚拟博物馆以更现代的方式让更多热爱艺术的人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欣赏艺术作品。 其实,包括百度百科和腾讯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上有相关动作,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虽然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数字美术馆发展历程短暂,但国外美术馆相对完善的3D技术和各项科学合理的配套服务和用户体验,亦是未来https://topic.artron.net/newtopic/xunibowuguan
5.博物馆的力量丨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在重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对渣滓洞、白公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等多处革命旧址进行了3D虚拟建模,还开发了“巴渝往事”“红岩记忆”等AR程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11万套28万件文物已实现了数字化,线上虚拟展览以及游戏、动画等场景得以开发运用。 https://www.cqcb.com/kandian/pinwei/2022-08-03/4978060.html
6.博物馆数字化:沉浸式数字技术还原古物,让“文物”活起来!AR实景导航,打通了打通博物馆内的所有信息推荐与导航,以大场景AR地图应用为切入点,通过摄像头,提供一个包含导航、信息、搜索、推荐、讲解、娱乐等功能的创新应用,从三维到多维,从平方到立方,用户千人千面,空间无限扩展,使观众身临其境的对文物和历史进行直接感受,实现超视觉体验,营造新场景、促进新消费。 http://yijigo.tuliyou.com/news/info/id/154.html
7.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博物馆vr虚拟现实红色展馆建设【不熄灯的博物馆】深层互联运用前沿VR技术,打造高端VR虚拟展厅与线上虚拟博物馆,呈现沉浸式体验。做一个线上虚拟展馆多少钱?无论是VR展厅、VR博物馆,还是3d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展馆、虚拟校史馆等的设计与搭建,均可量身定制。https://www.depthlink.com/xunizhanting/index.html
8.打造数字文旅新体验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迈入“元宇宙”走进博物馆,游客可以看到一个淡蓝色的扫描装置,站到装置中随意比划造型,大概一两分钟后就能在大屏幕上看到属于自己的虚拟数字形象。接下里,通过扫描屏幕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大报恩寺遗址景区的小程序进入“报恩圣境元宇宙”,拿上手机开启一边在实地游览场馆、一边用数字形象在虚拟世界中穿梭的奇妙之旅。 https://js.cri.cn/20230413/335265ed-ee1b-33cb-3c5d-ee0a65ef6509.html
9.塑造“感知即交互”的沉浸式元宇宙虚实之间重塑文博体验日前,在郑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来自全国的博物馆集体亮相,展示博物馆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图为观众们在感受虚拟场景。@视觉中国 供图 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官网上,有个“虚拟展览”的专区,点进去,热门展览“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的数字化展厅就向你徐徐展开。 https://byst.southcn.com/pwgd/c9717992e2.shtml
10."云旅游"哪家强?这些景区不出门也能逛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现,让旅游出行几乎处于“停摆”状态,幸运的是,不少景区和博物馆纷纷推出了VR旅游以及在线游览的“云旅游”模式,让向往诗和远方的游客们在家就能感受各地风物与美景。无法出行的日子里,跟着凤凰网旅游一起“云旅游”吧! 一起去看展 01. https://travel.ifeng.com/c/7u53nQ6SjYG
11.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参观辽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4篇)首先,博物馆的展览设备十分重要。良好的展览设备能够有效地展示文物的特色与价值,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在我参观的博物馆中,他们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过去的历史场景。例如,在瓷器陈列区,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实时了解瓷器的制作过程与风格特点。这种交互体验,使得参观者更加http://cooco.net.cn/zuowen/3614745.html
12.VR虚拟博物馆为线下展馆游览提供新的解决之法VR博物馆的出现,为博物馆恢复与重塑奠定了无可厚非的基础,VR是博物馆数字化里程碑的模式。http://www.vrnew.com/index/index/fenxiangqing/id/4249.html
13.VR全景党史博物馆让党员群众感受时代的脉搏,走上新征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胜利的前夕,越来越多人来到北京天安门、党史馆等地方,通过参观和学习的方式,探索党建和党史。 华锐互动给党史博物馆精心制作的VR全景党史博物馆虚拟场景,让学员,仿佛置身于天津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360度无死角地欣赏珍贵文物。不同于传统线下游览,这里的知识宝库更加浩瀚,音视频生动讲解、文物https://www.vrnew3d.com/News/newscontent/id/4307.html
14.航天博物馆3D虚拟交互展厅让大众对科技发展有更深切的理解和感受VR数字博物馆全景展示充分应用5G、VR全景、web3d开发和三维动画等技术,将实体博物馆整体还原到3D数字空间,让游客360全景漫游式参观,无论大小、贵重、破损的典藏展品都能通过3D建模技术,逼真重现到三维虚拟场景中,让参观者能够感受岁月留下的痕迹,从而对每段文化有更深切的理解和感受。 https://blog.csdn.net/VRARvrnew3d/article/details/134581758
15.虚拟博物馆,能否完全替代传统博物馆?界面新闻·JMedia两名研究人员设想的虚拟博物馆能支持众多用户集体体验。Preda补充道:“我更倾向于建设一个允许多名用户共同访问、互相沟通的虚拟空间,就像在线游戏一样,而不是让用户在虚拟空间中孤零零地看展。”这意味着相关技术要进一步开发普及,优化用户体验。目前的虚拟头盔沉重、佩戴不适,且价格昂贵。如果没有更好的设备用于访问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456029.html
16.首都博物馆参观感受(精选18篇)篇1:首都博物馆参观感受 “参观首都博物馆”活动感受 为了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教育平台,11月17日,和四小开展了“参观首都博物馆”主题教育。 当11月16号得知这一消息时,我既为孩子们能有这样一次学习机会而高兴,同时内心又十分犹豫。因为最近两周我女儿张悦然一直在生病,我计划17号上午带她去北京中医院看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r35wh55.html
17.Mused虚拟游览古代景点:了解世界各地的古代历史遗迹和博物馆。Mused | 虚拟游览古代景点:了解世界各地的古代历史遗迹和博物馆。 这是一个在线看金字塔的工具。可以直接浏览金字塔内部,类似于街景。https://remeins.com/index/item/65dd76a282808
18.天太热不想出门?网红博物馆邀你云打卡暑假,不少家长有带孩子去博物馆的计划,如果没预约上,或者嫌天气太热,不妨选择逛逛线上的博物馆吧!既不会受到出行的阻碍,也可以足不出户感受独特的历史文化之美。同时,这些线上博物馆还能作为大家线下参观前的攻略参考,提前做好准备。 小编为大家介绍8个超棒的线上博物馆,在手机或电脑上动动手指就能游览,一起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8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