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博物馆没有外国的藏品?博物馆藏品文物新浪收藏

我们到中国的各大博物馆参观,大部分藏品都是中国自己的艺术品,而没有外国的文物,即使有,也不过自鸣钟之类,外国送给中国的“国礼”。而且,其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在本国多得很,一点不被重视。无非因为作为“国礼”送给了中国,中国才把它保管下来。至于今天的私人美术馆,或有收藏外国名画的,则多为私人藏家斥重金到外国拍卖会上拍下来的。

然而,当我们到外国的各大博物馆参观,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的博物馆中,则有大量外国包括中国的文物艺术品,而且多是珍品,更有不少即使在中国也是顶级的绝品。这些藏品,有些是中国作为国礼或私礼赠送给外国或外国友人的,大量则是外国恃强从中国抢劫过去的。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或要辩解,至少还有不少是我们从中国人手里正常交易“买来”的啊!这种情况有二,一是民国时期中国积弱挨打,列强入侵,中国人中又有见钱眼开的无知之徒,虽不能称为汉奸,他们把文物卖给外国人,肯定不代表中国各阶层的意愿。所以,这种买卖,肯定不是如今天中国人到西方拍卖场的竞买,而是属于盗买盗卖,是受到当时中国各阶层的坚决抵制的,如昭陵六骏的买卖,遇到陕西老百姓的一致抵制,故只成功交易了一半;展子虔《游春图》的买卖,遇到张伯驹的倾力挽回,交易不成;韩幹《照夜白》的买卖,抵制失败,交易成功。对这种“正常”的买卖,固有别于抢劫,所以张伯驹称之为“剽夺”。一是今天国内的不法分子,把中国文物盗卖到国外,外国人即使是买下来的,也不合国际文物保护法。

我们先来比较互赠的国礼。当中国弱,外国强,外国是决不会赠送中国以任何礼物的,而只有中国赠外国以重礼,为的是示好求和息争。而当中国强,外国弱,或者中外平等,才有互赠礼物的事情发生。但中国赠送给外国的,一定是自己手里最好的宝物,如王羲之的墨迹等等,而决不会把次好的东西,更不会把自己不希奇的东西送给外国。外国则相反,他赠送给中国的礼物,一定非常平常,而决不会把自己手里最好的东西送给中国包括别国。像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美国送给中国的国礼是一对绒做的天鹅,而中国送给美国的则是一对活的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更是世界的珍宝,中国自己也没有几个。国与国如此,私人之交也是如此,中国人交了一个外国朋友,送他的一定是最好的东西,即使自己只有一方鸡血石,也送了;而外国朋友送给我们的则是一块巧克力。

两种送礼方式,反映了中外不同的待客之道。中国信奉仁的人文法则,“四海之内皆兄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君子之交喻以义”,讲义就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朋友,“厚往薄来”,即使对方不把你当朋友。而西方国家信仰的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小人之交喻以利”,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己之所欲,勿施于人,己之不欲,施之于人,把自己不需要、不重要的东西送给朋友,事实上根本不把你当朋友。

再说抢劫包括剽夺。中国对外国,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内部的争抢当然是有的,但千年的历史,从来不侵略他国,当然也就没有抢劫、剽夺外国文物的事情发生。即使同外国的战争,也不是侵略外国,而是抵抗外国的侵略。这当然还是人文法则对中国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而外国对中国包括别国的侵略、抢劫、剽夺,十字军东征也好,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好,一部世界史,就是外国中的强国对弱国的侵略史,而从来没有中国对外国的侵略,包括中国最强盛之时。那么,为什么长期接受中国文明驯化的日本也爱好侵略、掠夺别国呢?这是因为它从中国文明中只学了奇门而没有学到正道,就像梅超风,从黄药师的《九阴真经》中只学了前半部,所以变得阴毒凶狠,与《葵花宝典》出身的西方列强无异了。至于有人说,中国的珍宝,被外国抢过去以后,比在中国保护得更好,那是另一个问题。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
2.都市潮力今年获奖的全球最美博物馆都是如何“凡尔赛”的不久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建筑师联盟(UIA)联合颁发的Prix Versailles(法国凡尔赛建筑奖)公布了今年获奖名单,其中“2024全球最美的博物馆”引起了博物馆爱好者的热议。入选的七个博物馆大多为新开放或重新开放,在创造力、当地遗产反思和生态效率方面表现出色。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35155
3.博物馆观感3:国外博物馆观展古老中国文物来自掉牙男理工在外国博物馆看中国文物,文物中深沉的历史、巧夺天工的技艺、多元的文化信息,带来的首先是自豪、自信!这种独特的感觉远远超出在国内观展的心灵激荡。我对“流失”在国外博物馆的文物,“持正面看法”,用眼见的实物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古老而辉煌的历史。反过来讲,假如这些博物馆没有中国文物,岂不是埋没了中国古老的文明https://weibo.com/7964632108/P20vGgMK3
4.中国博物馆外国博物馆 美国博物馆认定制度评析吕建昌; <正>博物馆质量评估是近年国际博物馆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1999年以来,国际博协地区博物馆委员会的每届年会都以"提高博物馆品质"为重点议题。许多学者推崇美国2007年02期 No.91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53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http://gbwg.cbpt.cnki.net/WKH/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07&st=02
5.外国各博物馆中国展品随记外国各博物馆中国展品随记 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自从有了人,他们便在各大洲之间流动,生活,繁衍,并进行交往。根据考古实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彩陶便在新疆西部至中亚一带与西来的彩陶文化发生碰撞。有学者称:“美洲文明之母”的奥尔梅克文明与中国商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美学者发现实物证据美洲文明源自中国商代文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547233/?ivk_sa=1024320u&_i=2374607th3rMWZ
6.博物馆国际展览合作合同甲方(中国博物馆) 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乙方(外国博物馆) 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本合同各方经平等自愿协商,根据《民法典》、《文物保护法》及《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文化交流的各项国际公约的规定,就文物展览有关事宜,签订本合同以共同遵守。 https://www.fatianshi.cn/template/15679
7.外国游客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欧莉娅说,博物馆中陈列的各种各样的面具带给她神秘的感觉,看到这么多古老的文物,让她内心十分震动,未来她会带更多朋友来这里了解中国文化https://fashion.huanqiu.com/comment/4HXpYa7aAdK
8.博物馆概论2第三章 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外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世界普遍的收藏现象 博物馆起源于人类对遗产的收藏、保护与利用实践。在古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人们,基于宗教、经济、审美等动机和目的,搜集、保存他们认为重要的物品,并建立了具有与后来博物馆类似功能的收藏、展示和保存设施。 (一)亚洲地区 古代日https://www.jianshu.com/p/99a17ba0200c
9.国际博物馆日,外国留学生走进省体博馆打卡5月18日上午,在合工大就读数学博士的巴基斯坦留学生阿伊莎,在安徽省体育博物馆的许海峰展厅,模仿许海峰夺得奥运首金的动作,拍下了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当天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与阿伊莎一起来参与活动的,还有来自合工大的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指导老师张亚琼的带领下,为观众们展示了健身气功中的八段锦。 https://m.hf365.com/article/364339
10.全球各大博物馆线上博物馆来了因此为大家整理了国内国外博物馆的线上参观链接,我们可以在云端逛博物馆啦!其实很多博物馆都会有数字展厅、文物扫描、建模等,如果有未搜集到的欢迎大家在联系补充。 线上博物馆展览 1.故宫博物院(心目中的第一名妥妥的) ①数字多宝阁:https://www.dpm.org.cn/shuziduobaoge/html.html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0.html
11.外国友人组团探访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深入江心赏题刻11月26日,《重庆新闻联播》播发《陆海之约·文明互鉴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圆满结束》,关注了探访团成员深入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观赏水中题刻,了解中国的古人如何观测水文,古今生动的交汇让嘉宾们不时发出惊叹。 报道原文 陆海之约·文明互鉴国际文化交流活动11月26日圆满结束。连日来,探访团成员深入各地开展交流互动,https://wap.cqrb.cn/xcq/NewsDetail?classId=56&newsId=209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