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到底多重要?考古

历经3年筹备建设,11月12日,位于山西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这是一场考古界的盛会。来自全国考古领域、博物馆系统、文化遗产领域的3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共话陶寺文化与中华文明。

这是陶寺考古人翘首以盼的一天。历经46年、5任考古领队的丰硕考古成果拥有了高质量展示中心。

这也是文博爱好者的盛宴。大众期待的彩绘龙盘,以及从未公开展示的圭尺等闪亮登场。多璜联璧、铜蟾蜍片饰等230件(套)珍贵文物集中亮相。

彩绘蟠龙纹陶盘,陶寺遗址核心文物之一。陶寺一共出土四件龙盘。盘曲如蛇,身体上见有鳞状斑纹,口衔枝状物。陶寺龙纹为探索中华民族龙图腾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朱书扁壶(展厅中为复制品,真品现藏于中国考古博物馆)。扁壶为泥质灰陶,器表饰细条竖蓝纹,是陶寺先民打水的工具。这件破碎的扁壶有朱书文字位于两面,十分珍贵。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陶寺村,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

遗址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

46年来,大规模墓葬群、28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城宫殿遗址,以及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观象台”等先后被发现,一个沉睡于地下数千年的都邑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陶寺遗址博物馆有什么看点?陶寺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它为何如此重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探访陶寺遗址博物馆。

4000多年前已能“经天纬地”

在陶寺遗址中期小城内考古发现了具有系统“观象授时”功用的大型夯土建筑“观象台”,能观测到20个节令,这些节令与当地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农事、宗教节日相联系,成为目前已知最早、最完备的太阳历之一。

显然,陶寺文化时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博物馆展出了陶寺遗址中发现的粟、黍、稻、豆等的炭化种子,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除了“观象台”,陶寺遗址的两个贵族墓葬中还出土了中国古代主流的天文历法观测仪器——圭尺和立表。

展厅里,陶寺遗址的核心文物圭尺首次公开亮相,这是一件黑、绿、红三色相间的漆木杆。

立表也是一根木质杆,其上残存有红色颜料。陶寺先民利用圭尺和立表来判断节令、地中,并进行相应的大地的天文测量。

都邑初具“都城气象”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陶寺都邑可分成早期、中期、晚期三个历史时期,大致经历了兴起、繁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

陶寺文化早期已开始筑城。

到了中期,城址聚落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宫城继续沿用,这一时期增建了外郭城,城址面积达到280余万平方米。完成了由单一的宫城,向“宫城—郭城双城制”的转变,构建了卫君与卫民相结合的都城规划理念。

中期都城分为宫城宫殿区、仓储区、墓葬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普通居民区等,此时的陶寺,人口密集,规划井然,社会分工明确。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陶寺内城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其中,内城1号建筑基址面积达6500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基础之一,内城被判断为类似后世都城中“宫城”性质。

在内外城之间还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有大量随葬品;许多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说明当时不同群体之间社会地位差异显著,阶级分化严重。这些发现生动表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进入新的重要阶段,陶寺早、中期聚落已经初步具备早期国家特征。

陶寺文化晚期,大城城墙逐渐被毁掉,宫殿区开始衰败,仓储区已不存在……陶寺遗址成为普通聚落,并最终废弃。

礼乐文明初现雏形

礼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制文化源远流长。在黄河流域,礼制更多体现在规范世俗社会的身份地位和等级秩序。

陶寺遗址出土了包括陶、玉、石、漆、铜等各种材质的礼仪用器。

陶寺早期大、中型墓中一些珍贵器物,种类繁多且有一定的组合,尤其在大型墓中成套出现,漆木器与陶器或互为配套,并在墓中有大致固定的位置。例如大墓中,1对鼍鼓、1件石磬、1件土鼓是固定组合;它们均发现在墓主左、下侧,摆放位置固定;五座大墓入葬年代不同,但上述“规制”一直延续固定。

在距今4300多年前,陶寺的统治者已经“以礼治国”,初步形成了礼制与礼乐文明。这是陶寺文明最大的特点之一。

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节点

陶寺文明在5000多年前的中华文明脉络中处于何种地位?这还要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说起。

2002年春,国家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了重点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

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实证了该区域已形成了城市和阶层分化,初现王权礼制及早期国家的基本面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成果显示:大约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其中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为古国时代。

在约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的古国第三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中原和北方地区后来居上,开始新一轮的文明化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陶寺文明就处在这个阶段,也成为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中的重要节点。

此外,陶寺遗址是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生动写照。

陶寺遗址出土的很多文物具有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和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的因素,体现了陶寺文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融合性和包容性。同时,陶寺文明的宫室制度、礼仪制度等都被夏商周三代王朝所继承、吸收,对后世王朝文明影响深远。

THE END
1.博物馆系列游记之二:六朝古都,尽收眼底南京博物院除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就当推南京博物院。 跟国家博物馆一样,南京博物院也是可以在官网上预约或现场凭身份证领票入场。上午9:00开门。8:30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门前等待了,不过远没有国家博物馆那样场面火爆。 博物院外景 游客服务中心 正门 里面虽然没有国家博物馆那样宽敞高大,但民族风格的装饰使其显得古色古香,历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3523458
2.这些博物馆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去过一半算你厉害!近些年,有这样一批博物馆相继出圈,成为热门“打卡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大家都再熟悉不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还有当下炙手可热的殷墟博物馆新馆。 http://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528/6992.html
3.大众点评用户中国国家博物馆优点方面,国家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个教育公众、传承文化的平台。它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活动,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自信。同时,博物馆的服务设施也非常完善,包括免费的讲解服务、无障碍设施等,都体现了对公众的关怀。总体来说,国家博物馆是一个值得多次参观的地方,它http://m.chnmuseum.cn/shxg/hyb/202408/t20240802_269811.shtml
4.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博物馆大厅 博物馆不仅展出绘画和雕刻,还展出花毯、乐器、服装以及装饰品。服装陈列室是从原来的服装艺术博物馆发展而来的,1946年并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单独成为一个部门,藏有17~20世纪世界各地服装1万多件,并设有图书资料室和供专业服装设计研究人员使用的设计房。 http://bwg.jsnu.edu.cn/1d/77/c14495a269687/page.htm
5.2024山东省博物馆旅游攻略之大厅大厅图文介绍大厅介绍:博物馆的大厅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高28米,纵贯三层展厅。大厅以隐喻黄河与土地的黄色为主调的装饰色彩,明亮富丽,象征着祥和、发展、进步的齐鲁家园。一块面积300余平方米的晶莹剔透的墨绿色玉璧悬贴在顶部中央,其造型源于曲阜鲁国故城出土的战国玉璧,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玉璧的形状又恰好照应了“天圆地方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sdbwg-82315.html
6.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浮雕长36米,高12米,最高起伏45cm。 浮雕安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中央大厅东侧。 浮雕每平方米重约1吨,通过钢架悬臂安装在离地12米的中央大厅。 浮雕是中国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根据《愚公移山》设计创作的。 浮雕整体造型气势恢宏,实则气势磅礴。https://cn.grcsculpture.com/id47377457.html
7.博物馆中的惊叹号: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亭台大厅 相信我,没有一个人会愿意错过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亭台大厅。作为博物馆中唯一四面有窗的房间,灿烂的阳光赋予了这个房间独特的气质。房间中央除了铺设着古罗马马赛克副本,装饰着28座水晶吊灯,还有那个堪称镇馆之宝的孔雀表。 孔雀表由伦敦著名的珠宝匠兼金匠詹姆士·考克斯设计制造,并于1781年进献给叶卡捷琳娜大https://m.qyer.com/guide/page/kT5Xki9F058/
8.美国游记(6)——大都会博物馆(大厅入口与美国之翼)大都会博物馆原准备一篇,整理照片后感觉太多太杂,现分类为4篇。此篇将入口大厅和“美国之翼”放一起,然后埃及、欧洲兵器和亚洲各一篇。 大都会博物馆背靠中央公园,面朝第五大道,大门正对着82街的丁字路口。占地13万平方米,比故宫面积72万平方米小的多,但展出面积是故宫的2倍。 https://www.douban.com/note/734506288/
9.国家博物馆一楼中央大厅雕像图库从国家博物馆北门一走入大厅,就会被眼前错落有致的雕像所吸引。他们或消闲或严肃地静静注视着每一个进来的人,亲切地向人们讲述背后的故事。https://m.sohu.com/a/407319050_120479584/
10.天津自然博物馆分为三层,一楼是大厅,有恐天津自然博物馆分为三层,一楼是大厅,有恐龙骨架的展示。 感觉来自然博物馆参观的,大多都是学生,而且主要是中学生和小学生,除此之外是一些带小孩的家长。 上电梯的过程中,仿佛能和一层的恐龙骨架擦肩而过,到了二楼,是“家园·生命”展示区,说白了就是从远古宇宙开始,一系列生物的演变过程展示。 往里走,会看到https://m.dianping.com/review/585046837
11.博物馆大门图片智能精选博物馆大门图片,为您提供丰富的博物馆大门,博物馆大门图片,博物馆大门图片素材,博物馆大门图片大全,博物馆大门素材大全等。助力您创意设计博物馆大门图片灵感,充实饱满博物馆大门素材图片作品。欢迎您下载正版图片素材,授权图片有版权、商用无压力!https://699pic.com/image/1387308.html
12.中国影市怪现象调查直击《阿凡达》哄抢现场华语电影网电影博物馆的售票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 华星影城的售票窗口挤满了买票的观众 电影网讯(图、文、视频/电影网深度报道组) 上映三天票房过亿,首周便创造了超过2.8亿的票房记录,中国观众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制造着《阿凡达》神话。而不断见诸于媒体的“《阿凡达》一票难求”等报道,不但没有让还没有看到电影的观众望而却步https://www.1905.com/news/20100112/309751.shtml
13.世界最美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从2003开始,国家博物馆开始了长达10年,花费五亿美元(真有钱!)的重修改造和现代化工程。十年磨一剑,2013年4月终于重新对外开放。改建后的博物馆大厅是下沉式,古典建筑与现代结构完美结合,原设计中19世纪的古朴优雅与21世纪的繁华现代交叠融合,让人耳目一新。巨大的玻璃穹顶确保了采光良好充足,光影交错之间,格珊框架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14/14/13005549_736927959.shtml
14.观展攻略一起来长治博物馆看展吧在博物馆大厅正中央展出的,是在1992年由长治博物馆历时一年将车马坑整体搬迁并在此保护起来的常设陈列展览。车是古代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春秋战国时期,乘马车出行、拥有战车多寡,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实力的体现。这里展出的车马坑遗址,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了解长治的历史文化。 https://czsbwg.org.cn/zhiyuanzhefuwu/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