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邗江公道,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上期节目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公道镇的丰富水系,今天我们继续去公道探访更多的历史遗迹。
三百多年前,扬州城往北,有黄子湖、赤岸湖、朱家湖、白茆湖、新城湖、邵伯湖等密集的湖荡,古人称之为“北湖”。明末清初,一大批高人隐居在北湖地区,构筑了那个年代扬州的文化高地,其中包括焦循和阮元两位大家。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焦循是方巷黄珏人,他所著的《北湖小志》是记述清代北湖地区地理水道、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情况的地方专志。《北湖小志》和阮元的《北湖续志》《北湖续志补遗》一起,成为了现代人寻找和恢复北湖湿地的重要依据。
周天玉北湖湿地公园游客服务部:
王晫的《西湖志》里面有一句叫“天下名西湖者三十一,不止杭颖(杭州和颖州)”。阮元也曾赋诗一首“漫江杭颖说欧苏,万柳堂西又一图。天下西湖三十一,此应三十二西湖。”这个里面有说到一句“又一图”这个说的就是焦循在《北湖小志》里面,有一幅手绘草图叫作《燕庄西湖嘴》,我们北湖湿地公园在百度地图的定位上面就是西湖嘴,但是由于这个燕姓的人比较多,所以叫做燕庄西湖嘴,据说当时这边燕庄西湖嘴景色十分优美,可以与杭州西湖相媲美,所以取名为三十二西湖。
根据焦循的《北湖小志》里面记载的,道光十九年,阮相国筑太平堤,植柳两万株,名之曰柳湖,这个是柳湖的一个得名。咱们北湖湿地公园第三个核心板块荒湖,它是《北湖小志》上面记载的一个历史地名。
历史上,北湖地区是阮氏家族的聚居处,当地流传着不少与阮元有关的故事。
阮元我们都知道是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他这个人一生仕途非常平坦,但是他也没有任何贪污受贿的行为,他每年在正月二十生日这一天,都会煮茶避于竹林,闭门谢客,从来不收受部下门生的一丝一毫,而且年年如此。由此我们是可以看出阮元的廉洁奉公之心,我们这个竹林茶隐,现在是位于三十二西湖的一个邻湖场所,是可以用作喝茶、观湖、休憩的一个地方。
杨家富《公道镇志》主编:
阮元退休以后,致仕以后在这个地方,原来这个地方常年淹水,阮家建了个太平圩,太平圩植了柳树上万株,又称万柳堂,万柳堂已经毁了,仅存土谷神祠,叫土谷神祠为了表示对土地的敬重。
陈奕欣扬州博物馆讲解员:
这是我们扬州学派代表人阮元侧室唐安人的一块墓志,它是1968年出土于我们扬州邗江区公道镇。
韦明铧文化学者:
一般的墓志铭都是用石头做,次一点的就是用砖头做,这个材料可能是死者生前所喜欢的一个材料,所以她死后就用它做她的墓志铭了,她又是女性,又是知识女性,有才华的知识女性,用这种别致的方法做她的墓志铭,也许当时人就是这么想的,更加合适。
俞江扬州市收藏协会监事会副主任、大运河集邮研究会秘书长:
这是阮元的一个端砚,端砚是95厘米长,55厘米宽,4.5厘米厚,这样大体量的砚材本来就不多,加上做成砚台以后,还有清代成亲王的刻印,包括华山庙碑在上面,非常了不起的。阮元这个家族从公道到了扬州以后,砚台哪知道就放在家乡被别人当成磨刀石了,后来有人发现了这个东西,就报到博物馆,博物馆把它珍藏起来了。
这个地方是清代名医吴尚先的寓居,吴尚先是浙江钱塘人,在我们地方为老百姓治病,有钱给钱,没有钱就不要钱,做了好多善事。
这个石碑是1986年,为了纪念吴尚先诞辰100周年,全国来了一百多位名中医,在这个地方纪念,为他立了一个寓址这个碑。
团部就设在糜家大院,就是这个地方,为了阻击扬州的日本人下乡来扫荡,打了好几个漂亮的战役,保护了我们公道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
他有三个主要事迹,第一个是炸了我们西郊农科所这边的日本的飞机场,炸了飞机场,而且是在三十晚上炸的,炸了以后还在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还伏击了日本人,一个在黄珏,一个在公道,打了两次伏击,都打赢了。陈文这个人他不是革命烈士,但是我认为从他的每一个事迹当中,只要有一个事迹,他都可以评为烈士,我带着这个疑惑就找了很多的人了解,后来我就自己自费坐长途公交车,坐到中午一点钟才到安徽郎溪。
公道人特别感激陈文,所以给他竖碑,给他做了一个衣冠冢,这是公道人对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