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首都博物馆

区别对西安、洛阳等古都历史的如数家珍,人们对于明清以前的北京,似乎知之甚少。

北京城的历史到底有多久?最初的城市建在哪里?北京城的第一个主人又是谁?走进首都博物馆,这些问题都能寻得答案。

每座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首博的镇馆之宝,是一口锅。不仅是首博唯一入选《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的文物,且见证了老北京的“童年往事”。

1964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的一个村民在挖菜窖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青铜器。经考古挖掘,专家发现这是一处大型贵族墓葬区,并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其中最有名的一件,叫伯矩鬲(lì)。

鬲是古代的一种炊器,通常用来煮粥。听起来似乎稍显普通,但它的颜值却非比寻常——通体装饰着七个牛角飞扬的牛首兽面纹,所以又称牛头鬲。

甲骨文记载,商周时期人们经常进行占卜祭祀活动,牛是商周祭祀中最高规格的祭品,贵族占卜也常用牛肩胛骨,所以牛首在青铜器上很常见,但像伯矩鬲这样多达七个牛首的造型却极为罕见。

而且,每个牛首的造型都十分精美,尤其三足上部的牛角,高高翘起,鼻梁及牛口两侧都有夔纹作为装饰,雄奇威武,有强烈的立体感,铸成之后一直被当做礼器使用。

伯矩鬲代表了燕地青铜制造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这样水平的青铜器,即使利用现代技术也是很难打造的。今年夏天,首博还以伯矩鬲的形象为灵感,推出了文创雪糕。

当然,研究文物不能只看“脸”,伯矩鬲能成为镇馆之宝靠的是“内在”。伯矩鬲盖内和颈部内壁上,铸有相同的铭文:在戊辰,匽侯易(赐)伯矩贝,用乍(作)父戊彝。

大概意思就是燕候赏给贵族伯矩贝币(当时流通的货币),伯矩觉得很荣耀,于是铸青铜器作纪念,并用于祭祀他的父亲戊。

该铭文单独看,或许并无太大意义,但和琉璃河遗址出土的其他文物放在一起,却是研究北京城建史的重要作证——伯矩鬲出土22年后,琉璃河遗址又出土了两件特别的青铜器:克盉(hé)和克罍(léi)。

这两件青铜器上也有铭文,且内容相同。大意是:周王在分封仪式上,为了奖励太保召公的丰功伟绩,将召公分封在燕国作侯。因为太保还要留在国都辅佐周王,所以实际封侯的是召公的长子克。为了纪念此事,克铸造了这两件青铜器,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

而北京城的第一个主人,其实就是克。

文化融合之都

作为中原和北方的交流枢纽,北京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融合之都。大多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皆经由北京传播到中原一带。出土于平谷、藏于首博出土的金臂钏(chuān),正是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钏是女性专属的一种装饰品。事实上,钏的最早出现,却是“方便携带的钱”。

据说当时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家产不便存放,有些人将钱币打成环状,买东西时候,可直接从手臂上取下。臂钏的材质有很多,金、银、铜的都有。《定情诗》里那句“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指的就是金臂钏。

首博这对金臂钏,是目前北京地区最早的金质饰品。中间用金条弯曲成环形,两端锤扁成扇面状,造型非常简洁,极有可能是商朝周边少数民族制造的饰品,廊坊博物馆里也有一件类似的。

除却肩钏,缠臂金的名称更符合其最初的定位。除了单个形状,肩钏的造型还有多环的,把几个戴在一起,成为一套饰品,甚至还可以根据手臂的粗细调节环的大小。

到了隋唐时期,臂钏更是成为富贵的象征,《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和《步辇图》中的宫女,都佩戴了臂钏。

在首博,不仅可以看到南北方文化的交汇,亦不乏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现存于首博的元青花凤首扁壶,正是个中翘楚。虽然现在看似完美无缺,然而刚出土时,元青花凤首扁壶却只是48片碎片,经过两次修复才浑然一体。

该扁壶的器型由游牧民族的皮囊壶转化而来,纹饰上,则带有阿拉伯地区的风格,比如近似“阿拉伯式花纹”的缠枝花卉。

更重要的是,该青花瓷采用了波斯地区的一种特殊钴料绘制——苏麻离青。这种彩料高温烧制后青翠浓艳,过烧会出现晕散,形成类似于水墨画的效果。

周杰伦那首“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的《青花瓷》,大概指的就是用苏麻离青绘制的青花瓷吧。

老北京那点事儿

所谓老北京,大多人最熟悉的,还是清末民初,北京由帝都向近代城市转型,传统与现代碰撞、融合的时期。

首博有个“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正是通过老北京的几件大事:婚礼、诞生礼、寿礼等生活习俗,展示了老北京人的一生。

先说结婚。在老北京人看来,结婚是人生大事,讲究个“礼”字,婚礼自然免不了有一套古老相传的繁琐礼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男方要下聘礼。聘礼以奠雁为重,也就是送大雁。展厅里有个木质的鹅笼,就是用来放大雁的。

古人认为,大雁南北迁徙遵守时节,顺乎阴阳;大雁有固定伴侣,合乎义礼。婚姻以大雁为礼,其实是在劝诚男女不违婚时,象征阴阳和顺、忠贞专一。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在各自家中都要“上头”,由有福气的老人为其梳头,说一些吉利话。新娘还要“开脸儿”,把脸上等汗毛绞光,眉毛修细。

老北京的规矩是不论贫富贵贱,新婚必须用轿子迎娶,是为“正娶”。等到新娘下轿后,还要跨火盆,代表去晦气,以后生活红红火火。“乐奏箫韶花烛夜,风流玉女才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就浓缩在一场盛大有序的婚礼之中。

“洞房花烛美姻缘”之后,接下来就是“降龙诞凤添人丁”了。孩子的出生代表着血脉的延续和家族的兴旺,是家里的大事。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和祝福,在服饰上得以一窥。比如长命百岁锁就有压惊辟邪,祈祷孩子长寿的寓意。

还有各式各样的虎头童帽,这是孩子的第一顶帽子,男孩多是虎头帽,期盼趋邪避崇,茁壮成长。女孩多是莲花瓣帽,祝愿她纯洁如莲花。

中华文化讲究尊老爱幼,紧挨着诞生礼的,就是“古稀大寿福如海”的寿礼。北京人做寿多是办整生日,每逢六十、七十、八十等年岁的“整寿”,儿孙操办得最为隆重。而且有“庆九不庆十”之说,庆祝60岁寿辰要在虚岁59岁时举行。因为古人说:"天道忌满,人事忌全",不为他作"整寿"是祝他长生不老的意思。

祝寿讲究的就是一个“稳”字,所以老北京人的寿宴讲究“四四见底”,宴席由四凉菜、四炒菜、四炖菜、四蒸菜等组成,讨一个四平八稳的好彩头。

民俗源于每一个家庭的生活细节,带着长幼有序的礼节,散发着针线密缝中的温暖。透过民俗展中的种种场景,老北京的风土民情、趣事闲闻仿佛一个个慢放镜头,生动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如果说,北京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集中反映,那首都博物馆则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浓缩。这里的每一个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这些历史构成了现在的北京。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
2.走进博物馆,体验文化之旅——博物馆美篇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场所,是人们了解世界和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和科学实验,了解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参观博物馆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美妙。在暑假期间我也没有闲着呆在家,陪伴着我的家人去了趟忻州博物馆 https://www.meipian.cn/4tzecv76
3.14走进博物馆教案(精选4篇)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走进博物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等五个面来阐述说明我的教学构思和设计。 说教材 《走进博物馆》这一课时选自湘版美术教材选修模块《美术鉴赏》第三 单元第 十四 课,该单元主要讲述了 美术文化与美术家个人,社会时代,历史文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5qz4lem.html
4.走进博物馆作文8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进博物馆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走进博物馆作文1 走近彝州博物馆,领略彝州人文与自然之美。 https://www.unjs.com/w/362303.html
5.走进博物馆览古今中外走进博物馆 览古今中外 5月18日,观众在山东省滕州博物馆参观。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人们纷纷走进各地博物馆,博览古今中外,涵养精神力量。 新华社发(李志军 摄) 5月17日,观众在山东省滨州市博物馆观展。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人们纷纷走进各地博物馆,博览古今中外https://wlj.taiyuan.gov.cn/wlzx1/20240520/30127856.html
6.带你走进博物馆《带你走进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是“带你走进博物馆系列丛书”之一。西安博物馆是由博物院、荐福寺、小雁塔三部分组成。博物馆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 纸质版 46.20元 百馆百宝 文物出版社 / 2006-1 / 28.00元 (少于10人评价) 本书是《带你走进博物馆》系列之一。未成年人将要承担中华民族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4191
7.走进博物馆作文2篇走进博物馆作文2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进博物馆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博物馆作文1 走近彝州博物馆,领略彝州人文与自然之美。 https://www.ruiwen.com/w/192517.html
8.启航·新生力走进博物馆,用心感受时代的脉搏军政训练期间,高一新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前往南洋中学博物馆和上海公安博物馆开展“行走课堂”军训活动。伫立于历史瑰宝前,新一届南洋学子沉浸于文物所承载的悠远历史,深刻体悟跨越时空的南洋精神与公安文化的熠熠光辉,誓以传承为己任,为国祯干,成为时代之栋梁。 https://www.nygz.xhedu.sh.cn/site/site1/detail/10101_65ab1736-8bbd-4982-8f37-c6da9128826b.html
9.博物馆:走进山大博物馆,体验不一样的文化生活为了让更多的师生走进博物馆,感受山东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活跃师生的校园生活,山大博物馆立足于以精品陈列,积极举办系列教育宣传活动,发挥博物馆文化育人功能,如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博物馆观众调查问卷,博物馆相关知识讲座,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大赛、组织博物馆爱好者参观考古发掘现场和省市其他博物馆的典型展览,以及互动的参http://culture.sdu.edu.cn/info/1033/3859.htm
10.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精选10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 1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04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