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报道: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圭亚那警方通报称,11月4日凌晨约8名匪徒冒充警察,持枪抢劫民用汽车后,袭击市区警察局及警察分部,并在高等法院和一所小学纵火。事件共造成一名平民死亡,两名警察受伤。对此,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圭亚那使馆提醒在圭中国公民,对当地安全形势要有充分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圭亚那使馆取得联系。(记者于冬雪)
08-24
圭亚那--印第安语意思为”水之乡”..国徽格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命运.圭亚那是个物产丰富的南美小国,看它的钱上就能体现出来,在每个版本,不同面值的纸币上都印有圭亚那的地图,上面写着这里出钻石,那里有黄金,这里有木材,那里有铝土,颇有暴发户显摆的嫌疑.其实他穷的很.底气不足才会如此招摇.圭亚那以前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从印度贩来好多的印度人做奴隶,所以印度人是这个国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等到独立运动以后圭亚那50%的人口为印度族,他们现在的总统为印度人,这个国家最富有的人也为印度人.30%为黑人,大概黑人的惰性比较强,现在大多数仍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而且大多数的罪犯都是黑人,有黑人存在的地方都不怎么太平.以前圭亚那的第二大城市林登为印度人的聚居地,后来黑人到林登以后抢劫,杀人硬是把印度人赶出了林登,现在林登的99%为黑人,我老公在林登的时候身边都要有个黑人做保镖.
圭亚那的森林覆盖率为85%,为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里的空气到是难得的新鲜.我驱车经过草原的时候还就在路边还看见了一头豹子在悠闲的晒着太阳.这里还有一个我看来很有趣的东西,在草原上有很多个象是石头堆砌起来的一个个高高的石头堆(不一定是石头)有的比人还要高,你猜是做什么的呢---蚂蚁窝!真没想到小蚂蚁有那么大的毅力做那么大的窝,真感叹啊!我的那个老妹夫还看见过一个走路的食蚁兽,走着路的食蚁兽啊比他还高!(他有一米七十七左右)要是站起来估计有好几米.
大家猜猜是什么人领导圭亚那走向独立的呢估计累死也猜不到.是中国人领导圭亚那脱离的英国的殖民统治,圭亚那的第一任总统就为中国人.中国人百年前就已经在那里生活了,我看见过好多个叫着中国的名字,姓着中国的姓,就是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他们说中国人是我的祖先.呵呵!
这个国家的居民多信封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我在这里看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都是身穿白色长袍,头上顶着一个长长的白布,看着真是虔诚的紧;有种圣洁的感觉.
这里的印第安人到是安分守己,又的时候受受黑人的气,他们都与世无争,生活的非常快乐幸福,在我们看来很难忍受的日子他们也过的津津有味,他们没有什么物质奢求,没钱现去赚,有钱了就休息玩,喝酒.可惜我们已经过不了那样的日子,我们的欲望太多,贪念太多了.
开云(Cayenne)
首都开云有轻松的热带气氛。位于西方,在大西洋海岸上的开云及Mahury河和国家的主要的港口之间,有许多丘陵的半岛上。
PlacedePalmistes
最活泼的区域是PlacedePalmistes,在市中心的西北部,在这有许多咖啡馆和室外的食物。
PlaceGrenoble大教堂Catedral
是最老旧的区域。往西去,是大多数市镇公共建筑的发源地。
AvenueduGeneraldeGaulle是开云主要的商业街。
FortCeperou
是17世纪的遗迹,看起来不像城镇,港口和开云河的许多地点,值得观光。
MuseDepartemental
在这里的土生土长的民族,在殖民的历史和罪犯的殖民地方面,有一些有趣的展览。
PlaceVictorSchoelcher
开云主要的蔬菜市场在维克托斯乔尔彻(PlaceVictorSchoelcher),它的命名是依照结束奴隶制度者,最负责的VictorSchoelcher来命名。
VillageChinois(Chinatown)
被误导而命名的VillageChinois(Chinatown),是首都开云的-街,有一个鱼市场和有许多亚洲人(主要是爪哇人)的食物。在-街的小俱乐部中,有最棒的音乐。
Rmire-Montjoly
它是开云最棒的沙滩,在城镇的东南10公里处,你将会发现FortDiamant和初期殖民者的糖厂的历史和被毁灭的遗迹作坊。
法属圭亚那位于南美洲北部,北临大西洋,东南与巴西接壤,西与苏里南为邻,是法国的“海外省”之一。首府GUYANE,当地华侨把它译为“皆因”。受皆因华侨公所的邀请,去年11月盐田区侨联组团前往考察,我亦有幸踏足这片美丽的土地,并为侨胞们为考察团所做的一切所深深感动。
从巴黎的戴高乐机场转到奥利机场,准备再乘机到皆因。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抵御着北国的寒冷,再加上时差反应,考察团成员们都很疲惫了。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语言又不通,更觉旅途的艰辛。正当我们感到困惑的时候,耳边传来了亲切的声音:“你们是盐田来的吧?我是皆因的,阿新叫我来接应一下你们。”循声望去,跟我们打招呼的是个中年男子,剪着平头,笑容可掬,显得很干练地忙着帮我们办理登机手续,一边自我介绍他叫陈玉堂,并说叫他阿堂就行了。忙完登机手续,阿堂招呼我们在机场咖啡厅小憩。我们如释重负地坐了下来。这个时候,就是坐也觉得是个享受。一会儿,阿堂又为我们端上了热气腾腾的朱古力饮料。热饮掺和着热情,温暖着我们寒冷的身子,更温暖着我们的心。
在皆因下了机,我们忙着脱下御寒的冬装,适应赤道的热情。刚入机场大厅,一大群人拉开一条鲜红的条幅:热烈欢迎您,祖国的亲人。顿时,我们心里充盈着感动。谢谢了,亲爱的侨胞们!热烈的握手,热情地问候,热心地帮忙拿行李,侨胞们把我们当作贵宾,把我们当作最亲的人。平时,我们觉得自己很渺小,此时此刻,侨胞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高贵。
侨胞们把我们领进了当地最好的宾馆。房间里布置了美丽的鲜花,摆放了新鲜的水果。怒放的鲜花,飘香的水果,昭示着热情和周到。
当晚,当地华侨望族吴官姐家人设盛宴接待我们。参加晚宴的华侨三、四十人,有来自浙江的、有来自上海的、有来自香港的,来自广东的占了多数。其中更有来自盐田、龙岗的,他们讲着客家话,乡音浓,乡情更浓。美酒佳肴,让我们再次感爱到了侨胞们的热情。宴席之间,侨胞们与我们边吃边谈,谈祖国,谈家乡,谈华侨的生活,交流之间更增进了了解,增添了友谊。杯起洒落之间,突然有人招呼我们出门看火箭升空。仰望天际,巨大的阿丽亚娜火箭带着亮丽的尾巴直射天穹。我们终于看到了难得的壮丽景观。这都是侨胞细心为我们留意着的。
晚宴之后,华侨公所还专门安排了欢迎文艺晚会。晚会是在-沪华侨公所里举办的,因为华侨公所正在进行整修。-沪华侨公所的主席郭胜华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晚会场景的布置突出了华侨的爱国情怀。场景中所有文字都使用中文。“欢迎晚会”居于背景中央。“家乡恋、赤子情、中国心”突显在会场额头。晚会开始,华侨公所副主席陈文新先生受主席何祖树先生委托致欢迎词。朴素的话语,浓郁的乡音,表达着热烈的欢迎之意。狂劲的巴西舞,表达了侨胞们迎客的热情。一曲《我的中国情》表达了侨胞们的爱国心。考察团虽然事先没有准备,但受侨胞们的热情感染也派出两位同志上台互动,献上《相见时难别亦难》和《感恩歌》,表达我们对侨胞的眷恋和感激之情。晚会结束,考察团全体成员与演员们合影,灯光频闪,掌声不断,观众仍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
是夜,我们辗转难眠。因为时差反应,更因为侨胞的热情勾起我们的遐思……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拜访了吴官姐家人,参观了他们的商品批发中心。据介绍,法属圭亚那华人的事业发展都算不错,四大批发商中华人占了三个。我们深深地为侨胞们事业有成而感动,并衷心祝愿他们不断取得成功。之后,考察团领导到当地医院看望了因为督促华侨公所整修工程而不慎...
■免费椰子
圭亚那河流众多,但可供饮用水缺乏,椰子水就成了当地人降暑解渴的主要饮料。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椰子摊,一个椰子大约100圭亚那元,合0.5美元。对我们这些志愿者来说,饮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由于医院不提供饮水,口渴得厉害时,我就到门口的椰子摊买个椰子喝,一个椰子大约有400毫升水。在乔治敦医院,当地人看到衣着正规的中国人就认定是医生,买椰子免费。那天,我来到门口买椰子,摊主不收我的钱,我坚持给了80圭亚那元。喝完后,他又砍了一个给我,说第一个免费,从此我就常到他的椰子摊喝椰子水。
■首次诊病
在乔治敦医院上班的第三天,我就开始独立为病人诊病。
有一个中年黑人患腹股沟斜疝嵌顿,痛苦不堪,不停地哭喊。在圭亚那,疝气发病率非常高,当地医生只是让病人躺在床上,输一瓶生理盐水,不作其他处理,希望自然回纳。有时也会用手法回纳,但由于病人紧张异常造成腹压高,很难回纳。我诊治的这个病人叫FrankCompbell,是第二次腹股沟斜疝嵌顿发作,第一次的痛苦经历让他对手法回纳极为害怕。
这是我在圭亚那做医生第一次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心里很高兴。
■中国功夫
圭亚那的年轻人大多知道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当地电视台经常播放他们的电影。走在大街上,总有人和我们打招呼你好,中国人!或者:你好,李小龙!你好,成龙!在圭亚那人心目中,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功夫,个个都是武林高手。
在医院上班时,经常有护士和医生问我是否会中国功夫。我以前曾学过一点儿三脚猫武术,有一次还在他们面前摆了摆洪拳的架式。从那以后,他们一直缠着我教他们中国功夫。有时候,他们会问我,李连杰和成龙哪个更厉害。我告诉他们,中国功夫只是用来强身健体,不是用来打架的。有的护士甚至会问成龙和李连杰是否结婚,如果没结婚,自己愿意嫁给他们,一副痴迷的样子。
■神奇中文
我在医院给病人清创缝合时,经常能看到当地人身上的文身内容是中国字,如龙、唐、空等,很多医生和护士身上也都有中国字文身,但大都说不出所以然。他们说文中国字有个性,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但中国的文字太神秘,感觉永远也不可能学会。
渐渐地显得和这些医生、护士熟悉了,他们就找我用汉语翻译自己以及家人的名字。如Bob·A·D,是一位印度裔医生的名字,我翻译为宝贝·阿·里。我告诉他,“宝贝”在中文里是Honey(甜心)的意思。此后,只要空闲,此人就会很兴奋地告诉别人:“MynameinChineseisHoney。”我的这些同事们还时常会拿来非常...
为古巴医生针灸
在圭亚那,中国的针灸对当地人有比较深的影响。我上班时经常问病人是怎么想到使用针灸疗法的,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原来当地的医生对针灸已有一定的认识,遇到适应症,就会主动介绍病人接受针灸治疗。
有天上午来了位古巴医生,他在乔治敦医院病理科工作,右侧患肩周炎,右侧膝关节痛。
他的肩周炎比较重,关节活动已明显受限,虽经过理疗、电疗,也服用过各种药物,就是没有效果。听说有中国针灸医生在针灸科,便来就诊。我根据病情先为他治疗肩周炎,用远道取穴,见效较快。进针后,逐渐行针,得气后,我让他做缓慢的适度运动,渐渐地,他感觉疼痛在减轻,肩关节的活动度也几乎正常了。他连称不可思议。起针后,这位古巴医生整理好衣服,对我深深鞠了个躬,连声道谢。第二天,我在医院图书馆遇到他,他老远见到我就竖起大拇指,算是与我打招呼。
七旬华人学汉语
圭亚那的华人主要有两种,一是老一代的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几乎不懂汉语。另一批是改革开放以来到海外经商的华人,以广东人为主,还有福建人和广西人,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开中餐馆为生。不过新一代的华人移民大多懂汉语。
我到圭亚那不久认识了当地华人老雷,他和妹妹都需要针灸,便与我接触很多。年过七旬的老雷以前在圭亚那0从事水文测绘工作,算是第二代移民,他的父母亲出生在中国,移居圭亚那,他们兄妹很多,除了老雷的大哥出生在国内,其余出生在圭亚那。老雷曾任圭中友协副主席,曾作为圭中友好协会成员到中国访问。我第一次去他家,他从箱子里找出当年访问的照片给我看,显得非常自豪。
老雷热衷于学习中文,在老一代华人移民中,算是有很深的中国情结。到圭亚那后我了解到,当地有些华人想要学习中文,而我们这些志愿者也想做些推广中国文化的事,比如开设汉语班和太极学习班。听了我这个想法,身为中华会馆成员的老雷非常支持,积极帮我们联系当地中华会馆,一下子得到许多华人的响应。
老雷的那点汉语基础,仅仅是会说几句广东话而已。据老雷讲,他10岁时每天放学后就到中华会馆为华人子弟举办的中文学习班去上课,前后学了1年。后来那位华文老师移民国外,学习班也就停办了,以后一直没有机会再学中文。我每次去老雷家,他都要向我学习几个新词。
打那以后,老雷经常用汉语和我打招呼。有一次,我带他去逛一家专门卖中国货的华人超巿,他用汉语问这问那,当店员用汉语与他深入交流时,他只好让我替他解围。
今年国庆节那天,我去老雷家为他做针灸治疗,他拿出他写的中文词汇,如“中圭友谊”、“健康”和“幸福”等,让我教他发音。他拿出瓶酒,一手拿着那张写着中文词汇的纸,一个字一个字念,一手举起酒杯说“干杯”。我深受感染,一饮而尽。
现在老雷的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每次与我们见面时都能用汉语简单对话、打招呼。中华会馆的汉语班和太极学习班很快也要开班了,到那时,老雷的汉语就会进步得更快。
荆赞革小传南京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今年6月赴圭亚那开展志愿服务,在圭亚那国家农业研究所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工作。
初到圭亚那,映入眼帘的全是新鲜事物,似曾相识的绿树,迥异的建筑风格,黑皮肤不时地从身边擦过。白天炙热的太阳就像当地人的热情一样火辣辣地照在身上,晚上大西洋的海风徐徐吹来,甚是惬意。
实验室首位生物技术员
我和另一名队员被分配在圭亚那国家农业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工作,实验室负责人保罗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学硕士,上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留学,去过香港、北京、广州等地,汉语说得相当好,对中国也很熟悉。
实验室很大,分区明确,管理严格,只是实验仪器很陈旧。实验室原本只做组织培养,还提供一些脱毒植株。我是这个实验室的第一位生物技术员,这也坚定了其他人开发生物技术的决心。
办公室在实验室的隔壁,Shedavy、Kaul、Lorven、Lorrain和我同屋办公。办公桌椅略显陈旧,时不时会有蚂蚁、蜘蛛爬到桌面上和我们一起玩“游戏”。我的办公桌临窗,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外面的美景:窗前是一大片绿地,时常会有一些美丽的鸟儿嬉戏,绿地边一排椰子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育苗与施肥
每天早8时,我准时来到办公室,半小时后到温室给辣椒苗浇水、施肥,12时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1时上班,下午3时再去一次温室,下午4时下班。
我刚到的时候,辣椒苗已有4片叶子,由于管理不善,脱肥严重,叶子全部变成黄色,有的开始脱落。我向负责人争取了两磅肥料,和同事抓紧给辣椒苗施肥。我用可乐瓶做了个简易洒水器,但肥料和国内的不一样,过了一夜还没完全溶进水中,而钾肥就是由矿石直接粉碎而成,像石头一样。第二天一早,我正在捣弄叶面肥,一直负责育苗的同事走过来很认真地问我:“这些肥料沾到皮肤上会不会有害呀?”我跟她开玩笑说,这种肥料没有什么危害,沾上了说不定会让你变得更强壮。说完我还抓了一把肥料在手里,示范给她看,她这才放心。如今,实验室里的辣椒苗长势良好。
展示中国食品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隔壁的圭亚那农业学校要在国家农业研究所举行庆祝活动。我们4名农业志愿者争取到两项任务,一是在国家农业研究所担当导游,二是在开幕式上举办中国菜肴展示活动。为此,大家准备了饺子、可乐鸡翅、炸牛丸和红烧肉等十几道菜。
那天,我们穿着国家农业研究所的制服,衣领上别着中圭友好徽章,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展示农研所出产的花生、菠萝、油棕、红毛丹等农产品,并带领学生参观国家农业研究所。开幕式结束后,中国食品展示活动开始。我们把精心制作的菜肴摆在展厅的桌子上,用几种蔬菜拼成的英文“FOOD”,还摆了一个“FRIENDS”字样的冷盘,展桌前面悬挂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旗。
每道菜都让人垂涎欲滴,最抢眼的莫过于我制作的那个冷盘:以生菜为底,中间是用番茄精心雕刻成的花朵,四周垫以番茄片加以烘托,绿得翠生,红得喜庆,甚是抢眼。还在我们端菜布展的时候,参观的人们就不住地惊呼,甚至不顾台上领导还在讲话,就跑来询问菜肴的制作要领,还让我们当场演示如何雕刻冷盘中的番茄。
我们耐心认真地解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圭亚那总理海因兹已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总爱称呼我们是“来自中国江苏的青年志愿者...
圭亚那国家博物馆GuyanaNationalMuseum位于乔治敦市商业中心,建于1951年,两层建筑,一层展示圭社会、文化和政治历史,二层则为自然史展品,主要是各种本土动植物标本。
瓦尔特罗斯人类学博物馆TheWalterRothMuseumofAnthropology位于乔治敦市区,研究、收集和保存圭亚那九个印第安人部落的用品。
国家军事博物馆TheNationalMilitaryMuseum由圭亚那国防军在其总部内建立,收集和展示军事历史文物和记录,包括武器、装备、军装等。
约翰坎贝尔警察博物馆TheJohnCampbellPoliceMuseum位于乔治敦市区,收集展示圭警察的服装、图片、乐器和各式装备等。
非洲艺术博物馆TheMuseumofAfricanArt位于乔治敦市区,展示非洲艺术品,多为来自马里、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等国的艺术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