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的南京中山东路:“食堂”实际是慰安所

这条马路与南京人结缘已久。1929年,中山东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奉安钟山建成通车,起初是中山大道的一部分,1930年11月,中山大道的东段被定名为中山东路。

历经八十余年的沧桑巨变,当您行走在今天的中山东路上时,可曾想过它当年的景象?沿街都有哪些门面?又住着哪些人家?近日,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成员张智峰从大量民国资料中,整理出了民国时期中山东路的221个门牌号。这次发现,让民国时的中山东路得以部分“重现”。记者白雁王凡

档案发现

已查到的资料显示,民国中山东路最大门牌号是849号

尽管此前有一些中山东路民国时的老照片曝光,但那都是“冰山一角”。路上到底有哪些店面,哪些人家,不得而知。张智峰此次的发现算是一次解密。

作为文史爱好者,长年累月的研究,让张智峰手边积累了大量的民国资料。两年前,他曾经整理过民国时太平南路的门牌号(快报《发现》周刊曾作报道),“整理太平南路门牌号的时候我就发现,经过几十年,道路的变化太大了,这种变化很有意思。我们今天走在一条路上看到的景象,和当年完全不同。门牌号码提供给我们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可以穿越到过去。”张智峰说道。

这一次,他将目标锁定中山东路。“中山东路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马路,路边有很多民国建筑,今天的军区总医院、钟山宾馆等等,都是民国时候的地标。但是更多的老建筑已经消失了,只有通过门牌来发现它过去是什么了。”

除此之外,张智峰还发现中山东路上另有43家门面被记录在民国资料之中,但未查到门牌号码。

民国中山东路有五多:住所多、饭店多、银行多、报社多、诊所多

从所列门牌号码看,民国时期的中山东路热闹程度可见一斑。和今天一样,民国时中山东路的路北为单号,路南为双号。自西向东,门牌号码逐渐增大。

当时这条路上,以住宅最多,仔细算算,起码有七八十家住所,其中不乏达官贵人的,如中山东路570号是国民政府参军处典礼局书记官宋锦棠的住所,中山东路350号是当时陆军总司令部第五署署长办公室主任邓圣象的住所,中山东路306号是永平北洋水龙局管理人申长霖住所。一些知名记者的住所也在中山东路上,如中山东路39号是中央日报记者吴俊才住所,中山东路99号是中央电讯社编辑刘德源住所。

除了住宅以外,当时的中山东路的业态更是丰富多彩,其中以饭店、银行、报社、诊所为多。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统计了一下,饭店共有30余家,除了中山东路303号中央饭店、中山东路261号大三元酒家等今天南京老百姓所熟悉的,还汇聚各地的美食,比如中山东路98号浣花川菜馆、中山东路293号广东发记(餐馆)等;银行汇集了中山东路1号中央储蓄银行、中山东路22号中南银行、中山东路28号聚兴诚银行等十家银行,可谓“金融一条街”;报社也有《中国时报》、《新革命报》等十余家。当时的中山东路,还有不少私人诊所和药店。仅从这份资料看,在34号至352号之间,就有8家诊所,3家药房。

不止这些,其他的生活需求也能满足,汽车行、洋行、理发店、服装店、照相馆、洗染店、书局、钱庄、钟表行、电器行,应有尽有。另外,还有三座寺庙。

此外民国时的中山东路除了是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外,还是国民政府部分重要机关的所在地,比如中山东路462号的军政部,中山东路164号的财政部都在这条路上。

日据时期,“食堂”实际上是慰安所

因为门牌统计年代是从1932年到1949年,包含了南京沦陷的八年,所以一些店面的名称也显现了日据时代的特点,如中山东路82号,中野写真馆;中山东路241号,福田组酒保。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告诉《发现》周刊记者,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后,日本当局将南京城区中心一片最繁华的街区划为日本侨民的生活居住区与营业区,这就是所谓的“日人街”,范围北起国府路(今长江路),南到白下路,西起中正路(今中山南路),东达铁道线路(今长白街)。太平路(今太平南路)、中山东路的繁华地区就包括在内。

经盛鸿说,在这片“日人街”区域里的房屋、商店等,是当时南京城内条件最好、价值最高的建筑。它们本都是中国居民的财产,但经过日军当局用刺刀一划,就都成了日本占领军的财产,然后再由他们分配给日本侨民使用。而原居住在这些房屋里的中国主人则被日军赶走。日人街最初以小商店为主,逐步增加了饮食店、钟表店、理发店、杂货店、旅馆等。

在这份门牌资料中,记者发现,中山东路上的“饭店”之中,有9家叫做食堂。如中山东路2号南京食堂、106号山吉食堂、121号平井商店(食堂)、145号美津屋食堂、165号菊一食堂、203号安川商店(食堂)……食堂就是饭店吗?其实不然。

经盛鸿说,日军攻占南京时期,在南京设立慰安所,一部分就是利用原来的饭店、旅馆,在中山东路上确实有很多家这样性质的“食堂”,一方面供吃饭饮酒作乐,另一方面以“食堂”名义提供性服务,是变相的慰安所。如此次发现的门牌资料所示,1937年《首都电厂月刊》记载,中山东路165号为皇后饭店,但1939年《南京指南》记载这里就变成了菊一食堂。

今昔对比之

那些耳熟能详的民国建筑

中央饭店民国时的门牌号是303号

中山东路75号曾是南京最高建筑

虽然今天的中山东路与民国时期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仍然有一些老建筑,矗立在路边,见证着这条道路八十多年间的变迁。而这份门牌资料的发现,也寻找到了部分现存老地标民国时的门牌号码。

中山东路1号,这幢民国建筑因为立于中山东路北侧的起点,毫无疑问,它一直以来都是中山东路的地标。在门牌资料中记载这里曾是中央储蓄银行、交通银行南京分行,今天为中国工商银行。这幢建筑1933年竣工,具有西方罗马古典复兴的建筑特点。

与1号的名声在外不同,邻居中山东路3号知道的人就少些了。其实它也是一幢民国建筑,是民国时期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的旧址,建于1937年,由浙江资本家1907年在杭州创建,从1931年起在南京开设分行。今天,这里变成了中国银行。

靠近洪武北路路口的中山东路75号,则是原中央通讯社大楼。门口由南京市政府2002年竖的挂牌上写着,这幢建筑建于1948年,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共有7层(地下一层)。更鲜为人知的是,它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最高的建筑。如今建筑还保留着。

今天中山东路237号的中央饭店,也是一处重要地标。1930年1月,中央饭店正式开业,是三四十年代南京少有的高档服务休闲场所,曾接待过无数风云人物。历经风雨洗礼的“中央饭店”,仍保留着当年的独特风貌。此次从门牌资料中发现,它民国时期的门牌号是303号。

今天中山东路309号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时曾是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在门牌资料中没有提到陈列馆,但是记载了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门牌号是中山东路431号。据资料记载,1951年2月南京史料整理处成立时,就设在原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旧址,后更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由此可见,这里民国时期的门牌号就是431号。

“二档馆”的邻居,今天中山东路311号,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旧址。这份门牌资料显示,民国时,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处的门牌号是445号。由此可见,随着时光变迁,同一处建筑的门牌号码也发生了变化。

此外,我们所熟悉的今天中山东路305号军区总医院(民国时中央医院)、307号钟山宾馆(民国时国民党励志社总社)、321号南京博物院(民国时国立中央博物院)等也是当时中山东路上的地标。不过这几个地标民国时的门牌号目前没有发现。

那些鲜为人知的民国地标

建筑业巨子陶桂林梦断中山东路21号

●昔:中山东路21号2楼

●今:中山东路忠林坊一带

今天的中山东路21号,是一栋有些年头的三层小楼,门牌号码显示这里又叫忠林坊。而门牌资料记载,民国时期的中山东路21号是营造同业公会,堪称当时中国建筑行业的大本营,这座大本营的负责人是民国建筑界的传奇人物陶桂林。

上海沦陷后,陶桂林辗转数千里迁厂入川。抗日战争胜利后,陶桂林于1946年返回上海、南京两地,先后在上海、南京承包多处工程,南京的美军顾问团公寓(今华东饭店)即是他承建。同一年,陶桂林被推举为南京营造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入主中山东路21号;与此同时,他的馥记营造公司南京分公司,也在与同业公会相距不远的中山东路76号重新开张。1947年,陶桂林又发起组织成立中华民国营造工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并被推举为理事长。此时的陶桂林,已经年届六十,但他雄心未了、壮志不已,胸中已然绘就有关南京建设的壮阔蓝图。然而,内战打乱了陶桂林的既有计划。他多次呼吁停止内战,但终究于事无补。

1949年2月,陶桂林离开大陆去台湾,继续经营建筑业。上世纪70年代,陶桂林退休迁居美国。

名医张仲梁坐镇,镇春和药号生意兴隆

●昔:中山东路34号

●无存,位置在今中山东路新华书店与国贸大厦之间

民国时期的中山东路34号,有一家远近闻名的药号,名叫镇春和。镇春和的名气,来自坐镇的中医张仲梁。他出身南京的中医世家,1929年开始在南京城开设诊所行医。张仲梁曾参加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届国医考试,名列第一。

张仲梁行医期间,经历了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那是1929年春,一场规模浩大的中西医存废之争正进入白热化的讨论。当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会上通过了余云岫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此外,余云岫等人还向教育部提出了“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的建议。3月初,当中医界人士了解到废止中医的议案后,非常震惊。随后,上海组织了中医界的抗争行动。抗议活动很快蔓延到了首都南京,张仲梁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开展游行请愿,受到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谭延闿的接待,国民党元老陈果夫、张静江等人也纷纷表示支持国医。迫于压力,不久,行政院命令卫生部将中央卫生会议的提案撤销,并宣布3月17日为“国医节”。

有了政府的支持,再加上张仲梁响亮的名声,可以想见,当时的中山东路34号内每天都是忙忙碌碌,要接待来自各地的病人。根据记载,张仲梁擅长内、妇、儿科。在内科杂症方面,善于取前人之长,避前人之短,融会贯通;在妇科方面,对妇女的经、带、胎、产有深刻研究:对儿科痧、痘、惊、疳四大症的规律有较完整的理解,对痧麻痘诊治有独到见解。

如今,镇春和药号早已无迹可寻,根据门牌推断,位置应在今中山东路新华书店与国贸大厦之间。

财神爷宋子文在铁汤池官邸招待张学良

●昔:中山东路164号

●今:中山东路128号

今天的中山东路128号,民国时期的门牌号一度是164号,这里是国民政府的财政部所在地。财政部长因为其特殊的职权,也被戏称为“财神爷”。掌舵中山东路164号的财神爷,最为有名的要数宋子文和孔祥熙。

据房产资料记载,民国时期财政部建筑面积10268.8平方米,共有房屋10幢425间,都由馥记营造厂承建。财政部内最主要的建筑有二幢:一幢是办公大楼,建筑面积236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建造,属于西式建筑;另一幢是位于财政部西面铁汤池的部长官邸,建筑面积739平方米,砖木结构,高三层。这幢洋楼先后是财政部长宋子文和孔祥熙的官邸。

宋子文和张学良是好友,上世纪30年代初,张学良来南京会晤蒋介石,常常住在宋子文的铁汤池官邸。蒋介石也多次亲临铁汤池官邸看望张学良。

当宋子文在铁汤池内叱咤风云时,他的姐夫孔祥熙正在马路对面的实业部(今中山东路145号南京全民健身中心一带)任职部长。相对于洋化而不通人情世故的宋子文,蒋介石更中意沉稳圆滑的孔祥熙。对于宋子文的“水土不服”,张学良也全看在眼里,晚年的张学良曾中肯地评价宋子文:“宋子文是洋派的,他在财政上并不成功。”“他这个用人法子完全是外国式的,并不是咱们中国的,他没人缘,孔(孔祥熙)有人缘。”

西华门外电厂把南京变成不夜城

●昔:中山东路415号

●今:中山东路301号

在张智峰提供的这份门牌号码中,民国时期的中山东路415号是“首都电厂”。说起首都电厂,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南京下关的下关发电厂,为什么在这份资料上,它会出现在中山东路上?其中的渊源要追述到清末了。

辛亥革命爆发后,金陵电灯官厂更名为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1928年,南京市电灯厂由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接管,更名为建设委员会首都电厂。1933年8月,首都电厂决定南京电力全部由下关发电所供应,西华门的电厂成了一个营业所。

记者查阅了绘制于上世纪30年代的地图,在西华门的北侧,的确有个“电灯厂”,位置相当于今天中山东路301号的熊猫集团。这个电灯厂,也就是张智峰提供的这份资料中位于中山东路415号的“首都电厂”。

这里曾有南京最早的公共博物馆

●昔:明故宫五龙桥北

●今:午朝门公园一带

今天的中山东路与明故宫路交叉处,有一座午朝门公园。民国时期,这里曾建起南京最早的公共博物馆。

公共博物馆被认为具有启迪民智、改造国民的作用,因此,清末民国初,有识之士大力提倡开设公共博物馆。1915年,那时中山东路还不叫中山东路,但在这条已经成形的道路上,出现了一座公共博物馆——古物保存所。据资料记载,古物保存所位于明故宫遗址五龙桥以北,是一栋两层西式小楼。作为一所地方政府成立的博物馆,古物保存所的规模不大,藏有“金类三十余件,石类(玉附)四十余件,陶器类七十余件,杂器数件。”古物保存所还保存有不少南京地方文献,书籍分经史子集总共691部,还有碑拓407部。在陈列布局上,一楼数间通连,陈列巨大难移的物品,包括有方孝孺“血迹石”,其旁立着有左宗棠撰写的《血迹石碑亭记》的石碑。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古物保存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29年,中山东路贯通,明故宫被分成南北两部分。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古物所内大量有价值的文物被日军掠走。抗战结束后,政府对南京的文物进行清点和封存,但是古物保存所在战后并没有恢复。

如今的午朝门公园内,陈列有“血迹石”和大量的石柱础。其中,或许就有古物保存所遗存下来的。

THE END
1.博物馆里有看头超话#约会博物馆#2024年12月12日,由中国文物报社博物馆里有看头超话#约会博物馆# 2024年12月12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井冈山管理局主办的“讲好文物故事 弘扬革命文化”2024年革命文物优质讲解现场展示活动在井冈山举行。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获评“2024年度革命文物讲解宣传展示活动优质案例”荣誉称号,讲解员获评“2024革命文物讲解https://weibo.com/5146756582/P5gdU5cK8
2.在线预约*非遗馆夜间开放时间请关注南京博物院官网 交通路线 公交5路、34路、36路、55路、59路到中山门站 地铁2号线明故宫站,由一号出口向东300米 自驾停车设有小车停车场。 小车停车入口处在南京博物院西门。 停车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天9:00-18:00 >>点击了解停车场收费标准 https://www.njmuseum.com/zh/visitIndex
3.学校附属小学一(1)班日新小队“童心爱祖国共筑中国梦”云寻访在小学生涯的第一个寒假中,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一(1)班日新小队7名同学通过线上“云寻访”博物馆、展览馆、档案馆、纪念馆等,亲身感受祖国和家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云寻访”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寻访历程和感悟吧! https://www.meipian.cn/40y4m9b6
4.太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文物专栏志愿者介绍天龙山石窟第16窟。小朋友手工制作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定制竹编画。活动结束后,讲解员为小朋友免费讲解国宝回归馆和数字博物馆。 探秘寻访·打卡文物 太原市博物馆 1.一分钟了解太原历史 时间:4月29日至5月3日 地点:太原市博物馆咨询台 在太原市博物馆咨询台领取活动手册,在展厅寻找相关文物,打卡拍照并在https://www.taiyuan.gov.cn/wbxx/20230429/30039510.html
5.云寻访南京博物馆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走进博物馆小报手抄报模板走进印刷博物馆手抄报 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怎么画去博物馆的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小学湖北博物馆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苏州革命博物馆的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杭州省博物馆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小学生去博物馆参观的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3568906.html
6.《邓姓文化》2014年2期总第18期农民补偿拆迁和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要尊重客观事实,做好协调和善后工作;三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划进行施工,对在施工中要调整变更的必须进行及时上报和沟通;四要加快邓国春秋园主大殿的布展工作和根雕博物馆的设计步伐,搞好布展工作的方案设计,加强与根雕博物馆设计方的协调;五要解放思想,主动融入项目推进工作,各尽其责,全力http://www.dxzy.org/xuexidiaoyan/2852.html
7.一路玩遍大中国旅游景点大串联(二)境内奇峰林立,洞泉遍布,林木繁茂,云环雾绕,素有“北方桂林”之称。山上古刹原是为崇祯皇帝修建的归隐行宫,因崇祯吊死煤山,主修行宫的太监林清德将行宫滨海步行道将我市栈桥公园、海军博物馆、小青岛公园、鲁迅公园、海底世界、第一海水浴场、汇泉广场、中山公园、八大关风景区、五四广场、奥帆中心、极地海洋http://goldcorn.cn/lvyou/guonei/201110/24-39328.html
8.文物“活起来”消费“火起来”丨“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作为“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的第四站,本次展览汇聚了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三家省内头部博物馆和南通博物苑的23件(套)珍贵文物以及数字化优秀成果,采用“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zM5ODkyMg==&mid=2247543788&idx=2&sn=ac6d32c736ff49613b1401358a85f448&chksm=fdd77bfc4f09aaa488fbded33fa1b3d95b24eac112cfbffb65563968ad1d8804b5d15efc0f50&scene=27
9.南京日报本报讯(记者 余梦迪 通讯员 吴威) “南京的博物馆真的很有看头”“南京不愧是‘博物馆之城’”……4月16日,在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寻访阅读行动第44站专题活动中,百余名来自各行业的市民代表在参观南京特色博物馆过程中发出了由衷赞叹。本站活动以“坚定文化自信 担负时代使命”为主题。 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4-04/17/content_52_147150.htm
10.南京六朝博物馆游记,六朝博物馆旅游攻略,六朝博物馆自助游游记南京六朝博物馆游记,记录了0个蜂蜂在六朝博物馆旅游过程中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以及六朝博物馆游览贴士等,更多南京六朝博物馆自助游游记,六朝博物馆旅游攻略就上马蜂窝旅游攻略网。https://www.mafengwo.cn/poi/youji-7668336.html
11.寻访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群团活动今天,我们去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一到博物馆门口,看见博物馆的门、窗,还有墙壁上都有龙的图案,给人气势宏伟的感觉。走进博物馆,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博物馆的二楼。在这儿,我们看到了一些织锦机和古代皇宫里穿的衣服,这些衣服都是用金线、银线、蚕丝、孔雀线织成的,上面织有神龙驾云、凤凰牡丹的图案,真是栩栩如http://www.njjydj.net/show-7-10636-1.html
12.在自己的城市旅行——癸卯金陵漫游记第二部分 金陵访古记是人文古迹的探访记录,南京虽为六朝古都,但是六朝遗迹甚少,留存至今的多为明清和民国建筑,此部分以时间为脉络,记录一下探访的古迹。 第三部分 逛博看展记是今年在南京逛博物馆看特展的梳理,逛博看展的场馆主要集中在南京博物院、朝天宫市博、六朝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特展按照展览主题与内https://www.douban.com/note/857738156
13.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领略汉字之美 寻访文化之旅………55 寻觅中国汉字,见证华夏文明………56 走进碑林 探寻文字魅力………63 走进半坡博物馆 寻找汉字起源………67 第三板块 汉字故事活动 ………71 一人一口酥 ………72 “有趣的汉字之旅”活动视频文字脚本 ………73 仓颉造字 ………http://www.xaeduyun.cn/s26ag/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679e42f6d017a09f1cff3042c
14.超方便!闵行中小学生的暑假小队活动打卡点合集来了~展示闵行学子献礼之热忱、青春之热情、梦想之热度,在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闵行区教育局、共青团闵行区委、闵行区融媒体中心、闵行区党建服务中心联合推出“青春打卡·寻访家门口的红色印记”暑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学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就近就便实地参观走访家门口的红色场馆,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以小切口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46470
15.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科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通称江东门纪念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同胞丛葬地,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4626265
16.文化行走乡村游博物馆游……在身边邂逅“诗与远方”在南京,按照“2020共读南京计划”,南京市全民阅读办每个月都会组织“线下寻访”活动。4月底,书友们探访老门东街区重建的“芥子园”,品读南京传世名著《芥子园画谱》。南京图书馆在“五一”期间推出了“文化走读”第二期的线上版,城墙专家朱明娥研究员和南京城墙志愿者陈仲为带领着读者,来了一次“云”端的“中华门https://www.xhby.net/js/wh/202005/t20200504_66293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