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艺术馆开启“云看展”模式这样的体验你满意吗?新闻频道

在沈阳故宫博物馆“古趣童心——清宫文物中的儿童世界”展览中,小志愿者通过直播向观众讲解。新华社供图

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许多博物馆、艺术馆等开启了“云看展”模式,线下展厅、文物等都被搬到了屏幕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博物馆还入驻了电商平台,开启了直播。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2%的受访者体验了“云看展”。体验过“云看展”的受访者中,88.7%的人感到满意。53.4%的受访者期待线上展览增加互动性强的环节。

受访者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28.9%,二线城市的占44.4%,三四线城市的占21.1%,县城或城镇的占4.1%,农村的占1.5%。00后占6.1%,90后占37.5%,80后占44.4%,70后占9.3%,60后占2.3%,其他占0.5%。

85.2%受访者体验过“云看展”

来自辽宁的金希(化名)读大三,对文化类展览十分感兴趣。但他平时学业繁忙,有时想看的展览在其他城市举办,不方便去看。

调查显示,85.2%的受访者最近体验了“云看展”。体验过“云看展”的受访者中,88.7%表示体验好,感到满意。

刘静觉得,“云看展”可以突破线下展览对于参观人数的限制,能够把优秀文化传播给更多人,进一步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

关于“云看展”吸引人之处,69.7%的受访者觉得是“随时随地可以看,不受展期影响”,59.5%的受访者觉得是“不用扎堆排队,更方便”,52.9%的受访者觉得是可以“更近距离看到展品细节”。其他还有:有沉浸式效果,身临其境(44.6%),技术元素丰富,趣味性强(38.0%)等。

“‘云看展’是业界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种应对方式,但它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郑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藏品数字化,通过社交媒体与公众互动,是近年来全世界博物馆都在努力做的事。

“数字化突破了时空界限,将更多藏品以更精致和更全面的方式展示给民众,使展览内容、设计更丰富多彩,也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业界对观众的界定,已经有了‘虚拟观众’这一类,就是指那些使用博物馆网站、通过邮购等方式购买博物馆商品以及与之有关联的观众。这一类观众的井喷式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博物馆巨大的网络市场和无限的数字化潜力,另一方面也倒逼场馆在数字化的道路上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建设。”郑奕说。

53.4%受访者期待“云看展”增加互动性强的环节

90后王春在四川某私企工作,虽然看过几次线上展览,但他觉得,线上的观展效果不如线下好。“隔着屏幕欣赏艺术品,没有在现场看得清楚。有些书画展,实际的展厅光线并不那么明亮,但有的线上直播,可能为了照顾主持人,会把光线调亮,但照到展品上效果就不好了”。

“看来看去,我感觉还是大型博物馆的线上展览更吸引人。”刘宇期待有更多中小博物馆举办“云看展”活动,“虽然现在疫情形势稳定了,一些博物馆也有序恢复开放了,但是我觉得线上展览的形式挺好的,期待它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刘静希望,线上展览能做好与观众的互动。“我家孩子每次去看展听讲解时,都喜欢提问题,有的讲解员能及时回答小朋友的问题。但是在线上看展时,如果没有互动,小孩子的问题就没法得到解答了”。

对于“云看展”,受访者有哪些期待?调查显示,53.4%的受访者期待增加互动性强的环节,51.8%的受访者希望可以多一些常态化的线上展览,48.8%的受访者期待增强在线网友实时互动,44.9%的受访者建议丰富对展品的专业讲解。其他期待还有:向更多的展馆普及应用技术(37.8%),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展需求(35.7%)等。

郑奕表示,目前线上展览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第一,文博策展活动的数字化应用流于形式,“事实上,所有形式都应为内容服务,内容为主题服务。唯有聚焦内容、练好内功,才能减少同质化现象,讲好博物馆、展览、藏品等的独特故事”。

第二,一些博物馆缺乏足够的研究积累,“场馆在应用新技术之前,需要有充分的研究作为铺垫。毕竟技术只是手段,唯有‘从藏品中获得灵感’,基于扎实的研究,才能打造真正的数字化创新”。

THE END
1.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科技推动博物馆蜕变,数字引领馆藏新生。通过数字技术的巧妙运用,盛乐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博物馆还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开发小程序、建立线上文物展示平台,使观众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和学习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这种“云赏”模式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接触和了解历史文化。 http://www.huhhot.gov.cn/2022_zwdt/qxqdt/202412/t20241209_1822887.html
2.打造多元魅力释放博物馆活力综合要闻博物馆内可组织各种接地气的活动,如文物拼图、修复体验,让观众动手实操,深入了解文物魅力,化“静态参观”为“动态参与”;博物馆可携手社区,通过开展科普讲座、流动展览、文物修复体验工坊等把文化送上门的方式,拓宽受众面,让更多人感受文化洗礼;各种链接古今的新奇文创产品也是博物馆掀起文博热潮的好帮手,含有藏品元素https://www.hrbtv.net/folder963/2024-12-07/978079.html
3.百家博物馆线上线下多频互动,文化营销助力国货经营对万达广场而言,与各地博物馆、国货品牌携手能够更好的激发广场文化消费活力,提升万达广场品牌形象;对博物馆而言,与万达广场合作,向更多人输出博物馆文化,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对品牌而言,与万达广场合作,通过其流量平台能够充分展现国货魅力,促进销售转化。 线上线下多彩互动,增强万达广场文化消费体验 https://3w.huanqiu.com/a/81892e/435rSz3k2sE
4.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方案(精选15篇)“民族风插画分享会”特邀《图话贵州》品牌创始人兼插画师冯婷女士,契合贵州特色多元化民族主题为核心内容畅谈创作心路历程并进行现场互动,展现创造民族多元化作品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时间:20xx年5月16日(全天) 地点:贵州省博物馆与线上分享 4.贵博课堂 “贵博课堂”,主题植物染或民族纹样创意体验,新课程教案待定。 https://www.ruiwen.com/fangan/8172003.html
5.过一个科学的周末!中科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周末开启在公众科学日里,你可以走进天文台站、植物园、博物馆、野外台站、国家院所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你不仅能够参与各种形式的展示,收获不一般的互动体验,还能和科学家们亲密接触,遇见答案,更预见未来。 100多个国家科研机构为你开放, 500多场特色科学活动等你参加,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070614?commTag=true
6.文化中国行这届年轻人爱逛博物馆,国博35岁以下观众超六成打卡线下展览、购买博物馆文创、分享看展体验……社交媒体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而国家博物馆,无疑是众多文博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近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现代快报记者亲身感受了百年国博百年不遇的“文博热”。 https://news.cri.cn/20241207/49c041bc-5613-d2b7-54dc-975a315f628b.html
7.成都武侯祠:线上线下齐发力展现魅力“汉晋风华”成都武侯祠:线上线下齐发力 展现魅力“汉晋风华”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5月18日-5月22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围绕“博物馆日”主题,结合馆内正在展出的的《大三国志展》,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https://sc.rmsznet.com/detail/266403/
8.跨界营销怎么玩?一文讲透我们不管做什么品牌的跨界,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商品或者虚拟,我们首先要信任自己的品牌的标识和优势的独特性,心里要建立一个信念:它是可以被展览的。 接下来,我们看几个在跨界营销里非常奇怪的展览案例。 案例1:爱情博物馆展览 杜蕾斯有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叫爱情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展出了很多和爱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70108.html
9.龙岩市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系列活动6月9日至6月11日,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闽西汉剧线上线下展示展演活动。在龙岩市博物馆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表演闽西汉剧《贵妃醉酒》;6月10日,在永定区高陂天后宫开展“多彩非遗 福满龙岩”——龙岩市非遗日非遗进景区公益展演;6月13日,赴石埠小学开展闽西汉剧——非遗进校园演出https://www.longyan.cn/jeecms/html/msfqdt/20230616/87027.html
10.常态化学习沉浸式体验社会化实践……青少年学党史走“新”又走注重学习教育的线下体验、线上互动 线上党史问答、线下党史文化手工、长征线上线下云打卡……今年5月份以来,鲤城区源和1916园区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设了“线上答题+线下体验”的党史主题体验活动,“沉浸式”的互动模式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上党课学党史,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在这里,孩子们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1-09/06/content_7104832.htm
11.九月好去处丨高能玩法集结!玩转烟台,易如反掌!“经典陶艺·喜迎中秋”软陶制作体验活动 时间:9月14日9:30-11:30 地点:烟台美术博物馆(烟台画院)(芝罘区海岸路20号) 内容:带领大家制作软陶胸针,亲身体验制作软陶的乐趣。“烟台美术博物馆(烟台画院)”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 咨询电话:0535-6224973 https://www.ytta.cn/information/1628067690360864768
12.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博物馆vr虚拟现实红色展馆建设【不熄灯的博物馆】深层互联运用前沿VR技术,打造高端VR虚拟展厅与线上虚拟博物馆,呈现沉浸式体验。做一个线上虚拟展馆多少钱?无论是VR展厅、VR博物馆,还是3d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展馆、虚拟校史馆等的设计与搭建,均可量身定制。https://www.depthlink.com/xunizhanting/index.html
13.国博文物活化利用上新中华文明云展试点上线!中华文明云展中设置了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交互问答模块,包含“文物知多少”“金文知多少”“纹饰知多少”和“器形知多少”等H5互动体验。观众在畅游云展的同时,还能学习了解文物知识,寓教于乐,融学于趣。 中华文明云展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推进馆藏文物活化工程的最新成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310/t20231026_265353.shtml
14.《王者荣耀》官宣DAU超一亿数字IP线下助益文化消费新模式内外场虽然有着场地与内容之别,但从《王者荣耀》作为国产原创IP,尝试开辟其自己的线上、线下相融合,以数字内容带动文娱社交消费的路径这一角度来看,内场的游戏主题节目和电竞赛事,是树立IP形象、价值的根本,而外场的互动体验则是对IP受众粉丝娱乐消费需求的满足,是IP打造成功后的落地方式——二者共同构建的一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41028/4232ea7aac8b4327b25fc70070490ee6/c.html
15.看熊猫大熊猫“强强”“国国”一岁了!“学习强国”线上生日会“祝你生日快乐”……远在四川理塘的丁真也为“强强”“国国”送上了“藏语版”生日祝福歌曲,并呼吁大家关心和爱护国宝大熊猫,为保护大熊猫、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丁真(左)李子柒(右)合唱生日祝福歌 走进成都大熊猫博物馆 互动式科普开启“花式”学习体验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668733840612016827
16.大鱼云展线上虚拟展览平台大鱼云展专注于提供线上虚拟展览创展服务,依托于及目科技深度自研的Web3D技术和美术设计能力,以多样化的三维艺术空间为载体,包含丰富的3D交互功能体验,突破时间、空间、线下场馆风格等限制,提供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线上展览解决方案。帮助艺术机构,艺术馆,美术馆,艺术家,少儿画https://gfishow.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