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南京博物院最全攻略,探秘南博“镇院之宝”,南京旅游攻略

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南京博物院最全攻略,探秘南博“镇院之宝”

文中线路

私家小团·品读金陵|跟着名著游南京,2人成团

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高大的建筑物,本意为人工筑成的高丘。后用“京”特指国都、首都。如今的中国,名称中“京”结尾的城市只有两个,一南一北,一个是北京,一个就是“十朝都会”、“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如痴如醉的文化积淀,在南京博物院更是彰显的淋漓尽致。

作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南京博物院承载的不仅仅是南京的历史,更是整个江浙的历史,中国的历史。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简称南院或南博,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古代艺术研究所,并设有中国博物馆中唯一的民族民俗学研究机构。

▲非遗馆建筑一角

截至2010年,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2万余件(套),馆藏数量居中国前三,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

▲历史馆老大殿顶部纹饰

【1933年】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倡议创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成。蔡先生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后因时局关系,仅建“人文馆”,即南京博物院大殿。该建筑为仿辽代宫殿式,由民国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

当时通过收购、拨交、发掘,集中全国第一流珍品约二三十万件,其中包括绘画中的《历代帝后像》、《唐人明皇幸蜀图》;铜器中的毛公鼎、后母戊鼎等稀世国宝。

【1936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第一期工程开始动工。同年11月12日,建筑工程奠基仪式举行。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连同所属的文物于,1937年底迁离南京,将文物分三路转移到西南各处,经过数处转辗,最终于1940年底驻扎于宜宾李庄,与同在一地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女子大学、北大文科研究所等著名科研教育机构一起成就了李庄"抗战文化中心"之名。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文物全部运回南京。

【1936年】国立中央博物院建成,同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与故宫博物院在新落成的博物院陈列室内举办了联合展览,展出商周铜器、汉代文物、民族文物、历代帝后像等,蒋介石、于右任等要员名流出席、参观,观者塞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博物院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仍称“国立中央博物院”,直接由中央文化部领导。

【1950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发布命令,将原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南京博物院”。

【1993年】值南京博物院建院60周年庆典之际,南京博物院扩建工程奠基。

【2013年】经过四年的重建,南京博物院重新开放。此次改扩建遵循“新旧建筑结合,地上地下结合”原则,采用悬吊顶升的技术将老大殿整体抬升三米,保留了以紫金山为背景的天际线以及以大殿为主体的历史馆,形成“一院六馆”格局。建筑布局体现了“金镶玉成,宝藏其中”的理念。

周一:9:00~12:00(11:00停止入场)

周二~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

周一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天开放

每年除夕、大年初一闭馆休整

【参观方式】

☆南博实行参观预约机制,参观人数进行限流,每日最高预约人数为2.5万人。门票按上下午限流。

上午的门票必须在当日13:00前进馆。

下午的门票必须在当日16:00前进馆。

【预约途径】

3.现场预约:

●未携带身份证的大陆游客,可到南博游客中心、艺术馆、历史馆的自助预约机,通过填写身份证号码完成预约手续(在没有约满的情况下),然后在进口闸机扫描预约机打印的二维码入场。

●港澳台地区游客,请到南博游客中心、艺术馆、历史馆的预约机通过填写有效证件号码自助完成预约手续,然后在进口闸机扫描预约机打印的二维码入场。

●外国游客,请带上护照,到服务中心、历史馆的人工取票处,通过填写护照信息完成登记手续,然后持人工办理的门票入场。

Tips:

●原则上首先保证线上预约的观众进馆,其次依据馆内人流情况,限量放行现场预约的观众。

【入馆须知】

1.馆内请勿吸烟,请勿喧哗,千万不要跑动哦

2.请勿触摸展品

3.展馆拍照请勿使用闪光灯和三角架等专业器材

4.请勿将各类管制刀具、打火机、危险品及宠物带入场馆

5.参观车辆请在停车场指定位置有序停放

南博很多文物都是直接展出的,场馆内千万不要随意跑动,以免撞到文物,南博很霸气哦,有很多展品是没有防护罩的,譬如鼎鼎大名的竹林七贤砖画,南博馆内可以拍照,但是请关闭闪光灯。

最后,经常有小伙伴问:“展览的文物到底是不是真品啊?不相信会把真品放出来给你看的!”等言论,其实博物馆内只要没有注明是复制品的,全部都是真品原件哦。

【当季特展】

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1号展厅

【交通推荐】

●您要去新街口可乘5路。

●您要去火车站可乘36路、59路。

●乘地铁2号线,到明故宫站下,由1号出口向东300米处。(强烈建议!)

【南博服务】

●南博是有免费WiFi的,开放,没有密码。人多的时候,可能网速一般。

●休息设施,南博的展厅门口都设置有长凳可以坐下休息,历史馆、特展馆交界处还有长桌,特展馆顶楼有屋顶草坪和咖啡厅可以休息吃饭,风景很好,可以看见紫金山,其中历史馆正中心休息区,是一个繁体的苏字哦,意思为鱼米之乡。

●洗手间、饮水处,历史馆、特展馆的每层都有。

●历史馆、特展馆和游客中心咨询台免费提供轮椅、童车、雨伞等,押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即可借(限量,先到先得)

●游客中心以及特展咨询台处有存包服务以及应急医药箱

●其他的事情,可以询问呆在咨询台的工作人员以及馆内志愿者

关于吃饭,南博很多地方都有东西可以吃的,比如特展馆的楼顶可以吃饭,因为馆内不能使用明火,所以东西都比较简单,有面条可以吃,民国馆的糯米糕等等南京特色小吃可以用餐,有兴趣的客人还可以在南京博物院对面用餐哦,有鸡汁汤包还有小马牛肉面等小吃。不怕路远的朋友,甚至可以往里走,去里面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食堂吃饭,里面真的是物美价廉~

【讲解服务以及导览器租赁】

1.讲解服务

●免费讲解:10:00/14:00(历史馆与特展馆各一场)

2.导览器租赁

●提供自动感应式语音导览器(中文/英文)和智慧导览器(中文)

●语音导览器:20元/台

●儿童导览器:20元/台

●智慧导览器:20元/台

●凭有效证件登记并交纳租金。

●使用完毕后,应于当天16:00前归还还至租借点并取回证件。

对于第一次来南博的观众,建议按照如下路线游览: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民国馆→非遗馆→艺术馆,正常参观时长一般在4-6小时。如果想慢慢看,那一天都看不完。

现在南京博物院一共有两个门可以进入,一个是进门左手边的艺术馆,一个是正大门历史馆,对于第一次来南博的观众而言,我推荐先从历史馆进入,然后直奔特展馆。

2007年,经过专家甄选和市民投票,共评出18件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2017年国家宝藏栏目播出,其中南京博物院选出三件国宝,其中有两件都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由于18件“镇院之宝”分布馆内各处,有些因为太过珍贵,所以部分收入馆藏中不对外展览,有些则是借展中,目前可以看到的18件“镇远之宝”的9件(2019年7月更新)

镇护之宝--西汉金兽

(特展馆3F,“暑期动物缘”特展)

御窑之宝--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特展馆2F,“镇院之宝”展厅)

通天之宝--透雕人鸟兽玉饰件

(历史馆2F,2展厅:史前神韵)

祭礼之宝--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

权信之宝--广陵王玺金印

(历史馆2F,3展厅:汉家故里)

护佑之宝--银缕玉衣

画像之宝--竹林七贤砖画

(历史馆1F,4展厅:六朝迭兴)

神异之宝--青瓷神兽尊

(历史馆1F,4展厅:江东风流)

慈航之宝--金观音菩萨立像

(特展馆3F,10展厅:走进佛前)

贵媛之宝--金蝉玉叶

(不定期展出)

弘觉之宝--鎏金喇嘛塔

水墨之宝--徐渭《杂花图卷》

光明之宝--错银铜牛灯

福寿之宝--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

舆图之宝--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文房之宝--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

织绣之宝--沈寿绣品《耶稣像》

天工之宝--错金银重络铜壶

走进南京博物院正门,迎面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栋仿辽代的古建筑,也是南京博物院的正大门。辽式建筑于10一12世纪在中国北方形成,它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变化。

主要表现为造型朴实雄浑,屋面坡度平缓,立面上的柱子从中心往两边逐渐加高,使檐部缓缓翘起,减弱大屋顶的沉重感。尤其是屋顶下简洁而粗壮有力的斗拱,主要是起结构受力作用。

▲南京博物院·历史馆正大门

20世纪初的中国早期现代设计师们,受欧美复古思潮的影响,推崇唐、辽式建筑风格。

辽宁锦州义县奉国寺是中国辽代木构建筑的典范,它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其建筑群的主要遗存为大雄殿,是国内现存最古老最庞大的佛殿。建筑形态既受到宋代建筑技术与规范方面的影响,又在文化价值上保存了唐代遗风。梁思成、刘敦桢为首的设计师团队在多方研究与比较下,最终决定馆舍的建筑外形以奉国寺为蓝本,实现古朴雄厚、气魄宏伟的建筑风格。

▲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分层示意图

由于曾经把南京博物院地基整体提高,所以我们一进大门就是2F,历史馆的游览顺序也是从2F到1F。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系透闪石软玉制成,呈白色略带绿斑,主体是一个蹲踞抬手的侧身人像。制作采用了线刻、圆雕、透雕、钻孔、琢磨抛光等技法,精雕细镂,构图独特,整个玉饰件高5.5厘米、厚0.5厘米。

头部以凹下的圆点表示眼睛,边缘的曲线勾出嘴、鼻,头上方阴刻五条平行弦纹的凸棱表示冠帽,冠帽上方高耸的弧状物象征一束羽翎。在戴羽冠的人脸一侧,有一头上尾下、前后肢与羽冠相接的走兽,这是浙江反山出土“琮王”和“钺王”上的神人骑兽图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顶端系一浮雕小鸟,小头短颈,扁喙微张,硕身翘尾,形象生动。

整个造型就是通常所说的神人、兽、鸟纹,表示巫师依靠走兽、飞鸟这些动物伙伴,迅行疾驶,上天通神,下能祭地、祭祖,消灾祈福。这种造型在良渚文化早期还是首次发现,说明巫术崇拜在5000年前就已经形成。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乳白色,有青灰色斑块。矮方柱体,内圆外方,圆孔由两头对钻而成,孔壁光洁。四角大于90度,分为上下两节,各琢刻上下不同的纹饰。

上节为戴羽冠的人面;下节象征兽面。以繁密的卷云纹作地。构图复杂,雕刻精细,为玉琮中的一件精品。

玉琮神人兽面纹图案的线条是采用了琢、刻两种方法,琢纹宽0.2~0.9毫米,刻纹宽0.1~0.2毫米。这些刻纹是玉工徒手直接雕刻,他们甚至能在1毫米宽度内精刻出四五条细线来,技法娴熟而精妙绝伦。在放大镜下观察,这些细如发丝的阴线往往由若干条刻痕连接而成,也是鉴定良渚文化玉器的主要依据之一。

▲郢爰(历史馆2F,3展厅:汉家故里)

“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是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其含金量在90%以上,质量上好的可达到99%。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金版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通过特定的等臂天平,称量使用。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此块郢爰是战国晚期保存完整的最大一块金郢爰,对于研究楚文化、有着深刻意义,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只西汉时期的金兽是1982年正月初七,盱眙县马湖店村农民万以全挖水渠时发现,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空腹、厚壁,浇铸成形,是南京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之一,也是中国考古发现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

金兽呈蜷伏状,头枕伏于前腿上,屈腰团身,首靠前膝,耳贴脑门两侧,头大、尾长、身短而粗壮,似虎更类豹。附耳瞪目,张口露齿,神态警觉,颈部戴三轮项圈,头顶有一环钮,通体斑纹是在兽体铸成后再捶击上去的,大小相当,呈不规则的圆形,十分精美。

此展品为战国时期青铜器,又名陈璋圆壶,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铜壶有三处铭文,分别位于口内、圈足内侧和圈足外缘。该器制作工艺高超,器形优美自然,网套玲珑剔透,精巧华美,系用失蜡法铸造,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增添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铭文反映的公元前315齐国伐燕国的史实,也可印证和补充文献的记载。是唯一一件能集先秦金属工艺之大成于一身,并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体现泥范铸造工艺最高水平的现存青铜器。

▲金兽、金饼、马蹄金和陈璋圆壶

以上三件国宝级文物同时出土于盱眙县穆店公社马湖大队南窑庄(今穆店乡马湖村南窑庄),这一发现便被称为南窑庄窖藏。

南京博物院18件国宝级藏品中,东汉“广陵王玺”金印是极其特殊的一件。该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精巧玲珑。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四字的印面只有2.3厘米见方,印台上趴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乌龟,“身高”2厘米,身上錾着六角形的龟背纹和圈形的鱼子纹。广陵王玺不仅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枚汉代刘姓诸侯王的印玺,还破解了日本延续近200年的“汉委奴国王”金印真伪的悬案。

银缕玉衣是古代玉衣的一种,玉衣又叫玉匣,是古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衣服,分金缕、银缕、铜缕、丝缕几种,中国发现过两具基本完整的银缕玉衣,均出土于徐州的汉代墓葬。

第一件银缕玉衣1969年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该墓为东汉彭城王刘恭后裔的墓,玉衣全长1.70米,玉片2600余块,银丝约800克,形状与金缕玉衣相似,现藏南京博物院。

另一件西汉火山刘和墓的银缕玉衣未经扰乱,除银缕朽坏,玉衣各部分结构清晰,是经科学发掘年代最早的银缕玉衣。

1980年出土于江苏邗江县甘泉2号东汉墓,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铜牛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

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该灯不但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二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铜牛灯通体光滑,工艺精湛,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地,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

1970年出土于徐州土山汉墓,墓主为东汉某代彭城王。铜盒砚长25厘米、宽14.8厘米、通高10.2厘米,该砚通体鎏金并镶嵌红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盒盖与盒身以子母口相合,浑然一体为伏地神兽。首似龙形,双目呈三角形,睁目凝视,两眉突起,并饰双角。伏地匍匐、咧嘴露齿,其下颌前伸,巧妙地构成贮水墨池。

腹微鼓,扁平光滑的长方形石砚置身其中,石质为甘肃临洮石,上置圆形研石一块,尾卷曲藏腹下,背脊隆起,双翼凸显。背部中心设一桥钮,可系绳,便于提揭。

▲青瓷羊(历史馆1F,4展厅:江东风流)

此青瓷羊所使用的胎土的原料为石英、长石和高岭土,并以高岭土为主,其中二氧化硅的成分达77%以上,十分适合还原焰条件下的烧制。

此青瓷羊所使用的青釉,是一种含有石灰石的釉质,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钙,由于早期青瓷皆为石灰釉,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烧成的青釉匀净无瑕。

南京博物院三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国宝级文物,1976年出土于宜兴周处家族墓,西晋青瓷神兽尊,为西晋陶瓷器。

神兽尊造型略微呈梨式,肩部两侧和腹部各有三只横系,上大下小,作品字形排列,平底微内凹。此青瓷神兽尊体量大,神兽的神态惊人,全身刻满纹饰,造型独特而又具有西晋瓷器的典型特征,珍贵至极。

现象级“博物馆综艺”《国家宝藏》中南京博物院选出的3件国宝其中之一,正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这是至今已发现的最早的魏晋人物画实物,也是现存最早的竹林七贤人物组图,200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禁止出国(境)的一级文物中,这组印模拼嵌画像砖名列其中。

竹林七贤砖画,长244厘米,宽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人物之间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砖画中安排荣启期和“七贤”在一起,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荣启期更有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

这幅砖画纯熟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简练而传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艺术价值极高。

▲国家宝藏logo

《国家宝藏》logo里藏着的这件国宝就是来自南京博物院的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

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上虽然没有书官窑款,但它不仅是明代宣德朝官窑瓷,而且是官窑瓷中的重要器物,炉高58厘米,造型仿青铜鼎。

与一般白地蓝花的青花器不同,是蓝地白花,即以青花为地,白釉表现海浪。器物外壁满绘汹涌波涛,并在下腹部加绘山峦叠嶂,寓寿山福海之意。此炉集人文意蕴与高超的制瓷技术于一体,为明宣德官窑器中的黄钟大吕之作。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入选南京博物院3件馆藏国宝,此座拱门是用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备用构建复原而成,门券上的形象为藏传佛教密宗所特有的法相装饰(六拏具),门顶端高举着神态威武的金翅大鹏鸟,两侧对称设置龙女、摩羯鱼、狮羊立兽、白象王等神像和神兽。

据史料记载,在当年建造大报恩寺塔石共烧制的三套完整的塔身构建,一套用于施工,两套埋于地下,用于以后的维修。这座拱门就是当时备用两套中的一套。

一只神形毕肖、金光闪耀的蝉立于玉叶上,它侧身翘足,双翼略张,嘴巴微开,蝉翼左右各两。金蝉含金量达95%。玉叶系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晶莹润泽、温柔细腻。叶片打磨细薄呈凹弧状,分为八瓣。主脉一根,两边各有支脉四根,叶片正面的叶脉琢成弧曲的凹槽,背面的叶脉相应磋成凸棱,使叶片极具真实感,整片叶子的边缘磋磨得圆润光滑。

蝉在中国古代是比较常见的艺术造型,通常蝉造型器具以陪葬品为主,古人认为人死后能像蝉一样破茧重生。金蝉玉叶是明代织造以构思奇特的方法,将一栩栩如生的金蝉,悠然自得地栖息在一洁白无瑕的玉叶上,金光玉耀,妙趣横生。

全卷纵30厘米,横1053.5厘米,在这卷十余米的长卷中,徐渭以淋漓酣畅的“胶墨”分别画有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兰、竹等共计13种花卉蔬果,以牡丹起首。

徐渭以其疾飞狂扫的豪放气势,纵横挥洒,信笔涂抹;画中华滋丰润的牡丹含羞沾露,占尽风流;硕荷、榴枝、菊豆、梅兰、修竹,用笔姿纵率意,笔触歪斜正侧,跌来倒去,或偃或仰,随意点染,无不自如流畅。笔墨看来似不经意,然画中线条、墨彩、气韵、造境俱佳。作紫藤则逸笔草草,洋洋洒洒,笔走神蛇,点线飞舞,纵横密集,线条速疾颠狂。

入选南京博物院3件馆藏国宝,该图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现美洲的世界地图,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摹绘版本,作者为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和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

它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改变了当时通行的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而是将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此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

南京博物院18件国宝中最“年轻”的一件,《耶稣像》是一幅民国绣品,出自刺绣国手沈寿。

此展品以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画家琪特的油画耶稣画像为原本,创造性地运用了虚实针、旋针等新针法,并根据人物肌肤丝理的需要和油画明暗层次变化,选用100余种不同色泽的丝线绣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此国宝为明代鎏金喇嘛塔,座正面刻有二力士像,右刻双狮戏球,左刻双鹿斗角,后刻云龙。塔座下枋刻有题记:“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背面则是“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

鎏金喇嘛塔塔身有四个壶门,内有释迦、韦陀佛像,上施有相轮、十三天、宝盖、宝珠等。塔内须弥座上布置有一组佛像,须弥座内藏有珍珠、宝石、水晶、玛瑙、玉石、骨灰等物。喇嘛塔的四周还发现有兽角佛像、瓷罐、玉瓶等。

从历史馆出来,我们可以直奔特展馆,特展馆一共4层,除顶层咖啡厅外,另外三层为特展馆展览区,特展馆内设有10个展厅,用于举办临时展览与特别展,体现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目前展出“金色阿富汗”、“暑期动物缘”、“盛世华彩”、“陈设清宫”、“精准与华美”等。

▲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分层示意图

▲特展馆顶部空间

该展厅内不定期展览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现在展出的是:御窑之宝--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是明代陶瓷器,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响龙山明代墓葬,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为国宝级文物,是现存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

此梅瓶为官窑出品,瓶高41.7公分,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

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种情况沿袭明、清两代,甚至在清代岁寒三友纹中,芭蕉成为主要纹饰。

展览展出南京博物院藏部分敦煌写经及清宫旧藏皇帝和大臣的写经、刻经和藏经。敦煌写经是我国古文献中的瑰宝,自1900年敦煌写经卷在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密藏多年的敦煌文献随即流散,南京博物院藏有敦煌写经30余件。

这件“镇院之宝”代表清代宫廷造像工艺最高水平的“金观音菩萨立像”。

该文物通高88厘米,用41斤纯金打造而成,上面还点缀了不少珍珠和宝石,佛身与莲座皆装饰华丽,嵌珍珠宝石,雍容华贵,尽显皇家气派,应是清王朝全盛时期由宫廷的能工巧匠制作而成。

2019.7.9——2019.10.9

2019年7月8日,“金色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展览在南博揭开帷幕。展览以“金色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为主题,共展出231组共计1406件展品,展品品类囊括了黄金王冠、宝石吊坠、青铜塑像、牙刻壁饰和玻璃器皿等,体现了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不同时代诸多文明的特征,突出了阿富汗在欧亚大陆古代文明传播和交融上的独特角色和地位。

钟表是南京博物院丰富藏品中特殊与珍贵的种类,是极致的实用品,也是高贵的艺术品。此次展出的五十件中外机械钟表具有很高的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

制作年代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尽管各自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它们以不同的造型出现,但装饰华贵,制作精美,功能复杂是其共性,代表了当时钟表制造的最高水准。

▲铜镀金嵌珐琅转鸭荷花缸钟(特展馆4F“精准与华美”展厅)

此为清乾隆年间钟表器。缸腹部满饰花蝶纹,上、下口沿分别是云头纹、海水纹一周。表盘在腹部正面,其周围镶红绿两色料石。表盘的左右有上弦孔,左边的负责走时系统,右边的控制奏乐和活动机械装置。

缸面以玻璃镜示宁静水面,成荷塘景观,中心有鸭围成圈,莲荷婀娜多姿散布塘中,数朵荷花错落有致。其中三朵荷花可开合,花心中分别端坐西王母、持桃童子、持桃仙猿。开动后,在乐曲伴奏下,花瓣张开,露出花心中的西王母、童子、仙猿,西王母稳坐不动,童子、白猿跪拜呈献桃状。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国家祭祀到宫廷饮食和雅玩,官窑瓷的踪影随处可见。清三朝官窑瓷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康熙官窑瓷大气,雍正官窑瓷玲珑,乾隆官窑瓷艳丽,本展览的展品都是流传有序的院藏官窑瓷,是清三代官窑瓷风格的重要体现。

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收藏着大量流传有序的官窑瓷,这里展出的清康熙、雍正和乾隆官窑器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清康熙青花万寿纹尊(特展馆4F“盛世华彩”展厅)

此尊是康熙60大寿时,臣子送的生日礼物,胎体厚重,器内满釉,尊的周身绘寿字纹,一米多高的青花瓷瓶,瓶口和瓶底的一圈都各写着48个寿字,瓶身共70行,130排寿字,总共约一万个“寿”字,因此称为万寿瓶。

从特展馆出来后,我们往历史馆的方向回走一小段路,之后有一个电梯直接通向数字馆,数字馆与民国馆是连在一起的,只有一条路,所以顺着走就好。

▲数字馆第一个走廊,沿廊而上,墙上都是远古壁画。

数字馆由实体展馆和网络虚拟馆构成。用抽象概念辅以历史事实的表现方式诠释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总体风格时尚亮丽。突破“以展柜和展板为主”的传统展陈方式,采取“不封死、不看穿”错层交叠的空间构建手段,集合多项数字技术,将空间、装饰、媒体硬件及数字内容结合起来,营造立体丰富的展示环境,引导观众沿着流线移步换景。

进取与成长:体现中华文明的快速发展。用历史故事表现“热血青年”、“因为爱情”、“君子爱财”、“意气风发”等人生路上的喜怒哀乐。

网络虚拟馆通过网络和图像识别技术复原实体展馆的空间和内容,是实体展馆的延伸。以网络为平台,观众自己制作的展示内容,通过遴选的,也可推送到实体展馆。

民国馆位于艺术馆东侧地下,设“民国风情展”,展厅分区域通过仿民国欧式建筑街景浓缩展示当时城市生活景象,是老南京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

整个展馆在展示建筑特色的同时,动态还原当时城市生活状况,天空、道路、街灯及附属设施等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模拟再现,总体风格复古怀旧,让观众跨越时空的阻隔犹如走在民国街头。

▲民国馆内的火车站,模拟南京浦口火车站,《情深深雨蒙蒙》拍摄地,朱自清《背影》

非遗馆即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除了江苏非遗项目的基本介绍外,活态的展示热闹的民俗活动,传统的手工艺,和传统口头表演等。

大师工坊是由南京博物院邀请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现具有江苏代表性的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项目的场所。在大师工坊里,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国大师的魅力,也可以参与到与传承人师徒的互动之中。

▲非遗馆内·全木结构仿古茶社

非遗馆,隐藏着一个明清风格的老茶馆以及一个由苏州古建筑匠人精心打造的仿古戏台,我们坐下歇歇脚,欣赏一出平常难得一见的非遗剧种,如南京白局、山西老腔、浙江婺剧、山西晋剧、陕西秦腔等,八仙桌上茶香四溢,八仙桌旁宾客满座。让历史不仅仅被保护,也被传承下去。

从数字馆/民国馆出来,就可以直接到艺术馆了,艺术馆内展厅很多,共设有8个展厅,按照艺术品的分类设古代绘画、古代书法、古代雕塑等专题陈列,同时设立名人艺术专馆,包括国画大家傅抱石、工笔画大家陈之佛、油画大师苏天赐等。

大部分客人参观到这里也都有一点疲惫了,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参观。

不过艺术馆·1F·23展厅《历代雕塑陈列》是艺术馆内小编主推的展馆,里面的文物非常精美,世家跨度大,各种类别都有,强烈推荐哦~

▲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分层示意图

南京博物院收藏历代雕塑作品数量可观,有从河南殷墟、四川彭山汉墓、甘肃唐代遗址以及其他遗址考古出土的雕塑作品,也有世代传承的收藏;有的属于年代久远的商代,有的则是明清时期的宫廷器物;有日常所用之物,也有宗教崇拜的偶像;有的是建筑的构件,有的则是随葬的明器;既有体量丰伟的陵墓石刻,又有玲珑小巧的文玩陈设,内容涵盖了古代雕塑的许多层面。

2000年,南京博物院设立了"吴为山雕塑馆",集中展示其雕塑作品,获得好评。2013年,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竣工开馆,吴为山再次向南京博物院捐赠一批新作,充实雕塑馆内容,让公众更加全面、深入地领略其艺术魅力。

从原始的象形文字演变而为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从秦汉篆隶演变而为汉唐的楷书、行书、草书,中国书法一路散发出神奇诱人的艺术气息。在源渊流长的书法传统中,其使用的工具和材料,表现的手法和效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现象。使用材料或纸帛、或金石、或竹木;表现手法或书、或刻、或铸;表现效果或传统、或创新、或中庸,汇合成光辉灿烂,目不暇接的艺术世界。

南京博物院博爱馆位于艺术馆北侧负一层,是设立的专为视障人士服务的博物馆展厅,以南京博物院藏品的复制品为常设展示内容,并可根据主题活动灵活更换。

中心区的六个高低错落的展台组成了一个盲文字符——零,暗含“初始”的寓意,视障并不完全代表失去,反而加强了其他的感官,这将是一个开始;“零”,同时也表达了数字化的二进制符号,代表本展厅将使用现代化的技术为视障人士提供服务。

苏天赐(1922-2006),20世纪中国杰出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油画教学、创作与研究,创造了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和东方艺术神韵的意象性油画,作品多倾诉着对自然河山的热爱,蕴含无限灵性与生机。

他的夫人凌环如女士携子女把其各个时期的油画代表作捐献给国家,由南京博物院永久珍藏。南京博物院特设“苏天赐油画馆”,向公众展示其富于东方意境和中国精神的油画艺术。

陈之佛是现代中国绘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画家,一生勤勉,留下了数百幅唯美的工笔花鸟精品,开创了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崭新天地。

陈之佛早期的工笔花鸟继承了宋元花鸟的审美之风,但不拒绝西方的艺术理念,又吸收图案的表现手法,所作往往在现代的图式之中流露着精工秀逸、淡雅明丽的古典气质。无论是大幅还是小品,都能笔墨精妙,刻画入微,从而使得画面真切感人。

▲陈之佛·飞雪迎春图·1961年(文艺馆1F“陈之佛花鸟展”展厅)

同样是雪景的描绘,在新中国成立前,图中通过淡雅冷逸的笔墨和色彩,流露出的是落雪无声中一派萧瑟凄清的美;在新时期,图中的对于雪景的表现手法依然是“弹雪法”,然而,在画面的配色上,陈之佛刻意加入了红色与绿色等明亮色彩的搭配,如此图中红色的芙蓉花与翠竹、松针的搭配,使得整幅画中流露出丝丝暖意。

▲陈之佛·玉兰群鹊图·1955年(文艺馆1F“陈之佛花鸟展”展厅)

此图采用了满构图,物象几乎充满了整个画面,但画家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虚实、远近的关系,保持了画面和谐统一的整体性。在色彩的使用上,以淡雅明丽的色调为主,力求在平和温润的笔墨中,凸显清雅隽秀的韵致。

江苏历代绘画在继承中有创新,共性中又有鲜明的特色,明清以来形成了许多众所周知的绘画流派,诸如吴门画派、松江画派、金陵画派、娄东画派、虞山画派、京江画派、扬州画派、常州画派、海上画派、新金陵画派等。这些绘画流派成员众多,艺术风格突出,立体地展示了明清以来绘画艺术的多元化状态,也生动呈现出明清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轨迹。展览特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画派加以介绍,充分展示明清以来江苏绘画发展的盛况。

傅抱石(1904-1965),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美术理论家和画家之一。倡导"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原则,开辟了中国画创作的新时代,其艺术实践及成就,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傅抱石艺术兴趣广泛,青年时代擅长篆刻,以秦篆汉为根本,转习多师,自创风格,不失大家风范。留学归国后,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研究工作,勉于思考,著书立说,写下200多万字的论著,或考证于文物,析义解疑,深刻阐述了中国美术精神。

▲傅抱石·月落乌啼霜满天·1960年

▲傅抱石《王维·渭城曲》

南京博物院,不仅仅是对南京历史的记录与保存,而是整个中华大地历史的精华,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国宝。每一件穿越千年的文物都无一不让人惊叹,让我们在南京博物院,感受中华文明的伟大与厚重,品读历史背后的故事。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THE END
1.博物馆导览系统方案(二)核心技术详解之室内定位技术的原理与实际应用前文博物馆导览系统方案(一)背景需求分析与核心技术实现中我们讲述了为什么要做博物馆导览系统,以及导览系统有哪些核心技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顾一下。 本文将剖析博物馆导览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室内定位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其在博物馆导览中的实际应用,旨在解决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博物馆环境中实现高效、精准的人员定位与个https://blog.csdn.net/2401_87482700/article/details/144395409
2.APP小程序导览成年人6小时版导览面向时间宽裕,想更全面、更深入了解古代中国历史的观众,导览选取文物400余件(套),以更全的历史线索、更丰富的内容阐释,在突出“主线”讲述中华历史大脉络的同时,勾勒出更多历史细节,引导观众更深入地漫步于古代中国。 “国家博物馆”官方APP、小程序:语音导览再上新 https://www.chnmuseum.cn/cg/dlfw/zhdl/
3.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本文以国博导览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观众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观众在场馆内使用导览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走访国内多家博物馆了解最新导览技术和导览系统开发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国博导览系统升级给出建议。 二、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应用问题分析 从2010年开始,国博在全国博物馆行业内率先使用智能手机作为导览终端,并开发了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4.湖北省博物馆票务预约系统*在「湖北省博物馆现场」可购买导览服务。 ③ 讲解员讲解 我馆预约系统正在开发升级,目前暂不支持讲解员网上预约,请最少提前1天,最多提前5天电话预约。预约电话027-86794127、027-86790329(拨打时间为9:00-16:30) 中文讲解:100元/批(讲解时长1小时及以内); https://pw.hbww.org.cn/?stack-key=6ec0ba1d
5.衡水市博物馆自助导览服务暨“云游衡博”上线日前,衡水市博物馆自助导览服务暨“云游衡博”正式上线使用,市民可以通过手机进入导览系统,实现线上观展。 衡水市博物馆自助导览服务暨“云游衡博”导览系统通过3D数据采集,真实打造了全场景线上云博数字模型,市民只需要通过手机微信进入“衡水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便可进入“衡水市博物馆”线上展厅,实现线上立体式https://m.hsrb.com.cn/detail/166435644044816.html
6.智能导览系统智能导览系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导览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微信扫一扫、AR导览等多种导览方式,为游客、景区/展馆提供个性化的互动交流和信息发布、传播渠道,满足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后一体化服务需求http://efrontop.com/zndlrjxt/index.html
7.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例如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建立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可以监测开放洞窟的温湿度变化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使用视频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文物管理工作的智能化 ;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量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电子门禁和观众流量控制系统、博物馆智能导览系统和其他智能服务系统等。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8.南阳市博物院推出“全景语音导览系统”五一假期,作为南阳市博物院数字化提升工程重要载体及表现形式之一的“全景语音导览”正式推出,同时,南阳市博物院知府衙门博物馆、张衡博物馆“全景语音导览”全面上线,受到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和青睐,成为南阳市博物院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觅塔导览以720°全方位视角对南阳市博物院等场所室内外全貌进行展示,并对文http://www.nysbwg.com/shjj/684.html
9.精美不输故宫!上博开发了17个APP,让展览永不落幕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上海博物馆早在2012年就开始推出APP,累计至今共有17款,种类涵盖导览、特展、专题和活动。 ”一天看尽6年展“,周到君忍不住要给大家安利上博APP了! 导览 1、上海博物馆·博艺 平台:iOS、Android 随着彩云的飘散,上海博物馆的导览APP——”上海博物馆·博艺“在屏幕上渐渐显出真容。 https://static.zhoudaosh.com/50FCCD497488AEE4F712E897113741BC886DC53861CBB5E8D59F0D1D865E9AD1
10.展览馆导览系统展览馆室内导览推荐,功能说明蜂鸟视图基于多年的可视化行业项目实施经验以及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充分考虑现代展览馆及博物馆发展多项需求,以客户为核心的项目实用性、商业性,推出可视化导航导览应用,以此为基础,解决展览馆及博物馆等场景的基础可视化导览需求,同时,客户可以此应用拓展打造功能更完善的智慧展馆管理系统,推动展馆融合数字化创新,强化智慧展馆https://www.fengmap.com/news/application/426.html
11.景区导游导览系统景区智能导览微信导览系统手机自助语音导览深层互联AR导览系统是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开发的博物馆AR导览,打造实用性与智能化于一体的AR智能导览景区。游客不用携带导览机,直接通过手机扫一扫现场展品、图片或馆内实物,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在现场的背景环境里呈现出深层互联独创的真人讲解动态效果。把虚拟的讲解和真实的环境融合在一起,这些细腻的内容相互补充和叠加呈https://www.51daolan.com/?page_id=106
12.七大功能揭秘: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的魅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博物馆导览系统的七大功能: 馆内地图、馆内导航、语音讲解、自动讲解、扫码讲解、AR功能和3D文物展示, 带您领略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一、馆内地图:一键规划参观路线 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中的馆内地图功能,为观众提供了清晰的场馆布局图。 https://www.3dwxb.com/problem/detail/489.html
13.景区与博物馆ar导览系统开发功能介绍5.社交分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ar导览系统将旅游经历分享到社交媒体上,与其他用户互动和交流。系统可以提供一键分享功能,方便用户快速分享自己的旅游体验。 二、行业软件案例 1.博物馆ar导览系统:博物馆是ar导览系统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通过ar技术,用户可以在参观博物馆时获得更加丰富和立体的体验,了解更多的历史和文化信https://m.11467.com/product/d29457176.htm
14.博物馆AI数字人导览服务系统智慧文旅行业方案博物馆AI数字人导览服务系统 爱可声AI数字人导览是智能+虚拟博物馆讲解员,基于大模型能力和文物知识库,通过AI智能问答为观众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展品讲解和导览服务。 价格:价格面议 数量: - + 库存件 - 您所填写的商品数量超过库存! 产品咨询 服务商信息https://www.aifuwus.com/onstage/cmddetail?id=5075
15.智能导览系统博物馆语音导览系统博物馆智能语音导览设备导览机◆智能导览系统-主要规格 播放方式Ways of play支持红外线/RFID/无源标签触发 RF触发RF Trigger频率2.4GHz/触发距离0~100m(16档可调) 红外触发Infrared Ray Trigger频率38KHz/触发距离0~10m(4档可调) 无源标签触发Passive Tag Trigger频率13.56MHz/14443A标准/触发距离0~5cm http://www.soolai.com/cn/products/Audio%20Guide%20System%20AG-600N.html
16.先行文旅智慧博物馆景区导览票务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导览系统组成要点 2024/09/23 智慧导览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智能技术,旨在提升游客体验和景区管理效率的现代化服务系统。以下是对智慧导览系统组成的详细解析:一、地图导览服务地图导览服务是智慧导览系统的基础功能之一,它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直观的地图信息。具体包括: -手绘地图设计:结合艺术性和实用性,展示景区的https://www.16u.com/
17.文旅部评选:全国最好10个智慧旅游适老化案例线上语音讲解与线下景区导览的融合体验,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旅游感受,让老年人也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三、经验效果 在当前AI技术、云计算和5G等技术能力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手段,“乐游上海”提供了约134个A级景点景区、158个博物馆、89个美术馆、122个剧场剧院以及其他场馆和配套的游客咨询服务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k1MDg0NzaD34FosKzKcw.html
18.建党百年,风华正茂,上海36家档案馆带你行走党的初心之地浦江头条地点:线上 参与方式:“上财档案校史博物”微信公众号-网上展厅入口;网页登陆:vrm.sufe.edu.cn 咨询电话:65902340 简介:该云展览运用360°全景等技术,借助互联网三维互动展示平台,全景式呈现实体展览内容,让观众足不出户就有置身于展馆的真实感。特设菜单导览页面,针对馆藏重点文物、特色展品,以多媒体、音视频、图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26160
19.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ppt移动客户端 用户轨迹 -记录每个参观展项地标 -绘制轨迹收藏 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博物馆应用篇 移动客户端 游客互动 -相同展品不同感受 -加强用户间的互动 -拍照留影分享 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博物馆应用篇 移动客户端 展项互动 -文字影音全方位 -加强用户与展项的互动 智慧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01/812607604100410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