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的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决定举办“2024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与学校基层党组织实践高级研修班”。
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坚持按需施教、学、研、用结合,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探索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党员干部和教师队伍。
二、研修目标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有针对性的主题研讨、现场教学、情感融透等专题研修活动,促进中小学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党性素养,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凝聚力,切实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主办单位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四、研修对象
中小学党员干部、校长、管理干部、骨干教师、一线教育工作者。
地点:浙江嘉兴
六、研修内容
培训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主题,设置革命精神、党的理论、习总书记讲话及思想等内容。
七、研修形式
(一)专题讲座、现场指导与问题研讨相结合
研修将针对学员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开展活动。通过专家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强化现场指导、问题讨论、互动交流、疑惑解答,帮助其丰富专业知识,澄清模糊认识,增长实践智慧,使其能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运用于工作实践之中。
(二)案例剖析、任务驱动与行动研究相结合
注重案例剖析,强化研修活动的形象性、引导性、可操作性;强化任务驱动,引导参研学员进行以反思为主的探究性自学,鼓励学员参与和体验,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剖析与探讨,提升专业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并通过问题引领,培养其开展行动研究的能力,提高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现场教学、情景体验与现场交流相结合
注重基于参研学员实际需求,组织参研学员与专家就培训主题及思想理论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发挥学员自身能力,积极参与研学活动,感受新时代党的精神文化的同时,学习、聆听专家指导、反思内化、切实提升自身修养品质和实践能力。
八、考核评价
坚持以考促学,激发学员内在学习动力,研修期间对学员的学习态度、学风作风和学习成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一)学习态度
主要考核学员培训期间的出勤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和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等。
(二)学风作风
主要考核学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看齐意识、思想观点、道德品质、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廉洁自律情况等。
(三)学习成效
1.撰写读书心得
培训期间,要求每位学员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所选书目不限)并在结业前将电子版交至工作组,优秀作品发表、出版。
2.撰写工作经验案例
培训期间,每位学员以“如何当一名好党员”为主题,结合培训所学知识,就自己在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印象深刻的一件成功或不成功的典型事例,完成一篇工作经验案例。案例应包括事件发展经过、经验总结或反思启示等,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字数在1500字左右,并在结业前将电子版交至工作组,优秀作品发表、出版。
3.学员论坛
结业前,每位学员围绕自身工作经验案例,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工作经验交流。
九、推荐阅读书目
1.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
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5.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陈培永:《党性是什么》,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待发)
8.阿里研究院:《互联网+未来空间无限》,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9.刘峰:《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10.约翰·C·麦克斯维尔{美},陆卫军等译:《领导力21法则》,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十、报名须知
(一)费用收取
线下参会:会务费1280元/人/期,食宿交通费用自理,费用回原单位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