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来被称为瓷器之国。而“瓷都”景德镇,则历来被公认为瓷器之国的象征和代表。
景德镇陶瓷,历史悠久,享誉海外。景德镇从汉代开始就烧制陶瓷,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元代,景德镇才一跃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
至纯的景德镇高岭土,由花岗岩风化而成,是陶瓷制作的主要矿物原料。
现在世界上都把它叫做“高岭土”,是根据最早使用的高岭土产地江西省景德镇浮梁县高岭村而命名的。
高岭土矿含铁量低,有害杂质少可塑性强,与瓷石搭配烧成后,器物坚硬,精美细润。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优质的瓷土资源,才造就了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经过千年的传承和更新发展,目前: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
谈瓷器,必谈青花。
俗话说,“宁可藏青花一件,不愿留黄金一箱”。
起于唐,兴于元,巅峰在清朝康熙年间,又在新中国成立后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将青花的美带入大众视野,诠释出了青花瓷浪漫的一面。
青花瓷,可以说是代表中国的符号之一。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是从王公贵胄到贩夫走卒都喜闻乐见的瓷器,可以说征服了所有人的审美,以至于现在很多青花瓷的爱好者为了寻得一件中意的瓷器而大费周章。
青花瓷是一种白地兰花的釉下彩瓷,以氧化钻为着色剂,先在坯上作画,再施一层薄釉,经高温烧成,显示出种明快而和谐的艺术效果,既能体现素白瓷的美,又能体现钻蓝色的雅,青二白,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青花的开放,使瓷器的欣赏价值进入个新的境界,比色调单一的宋瓷更能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
青花画师们不仅吸取了北方磁州窑黑褐彩和南方吉州窑釉下彩的绘画技巧,而且从纸本绘画中引入水墨晕渲之功,使青料彩绘具有浓淡分明、深浅相宜的特点。
无论是彩绘云水龙凤,或是描画串枝花叶,都有层次感,加上釉色浸润,更显得活泼秀美。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改进,青花瓷成为具有我国民族风格在世界最有影响的绝代佳瓷,从元至今,独领风骚六百年。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是清康熙末年出现的一种低温釉上彩,是五彩进一步发展与升华的结果,这种彩色颜料在瓷器上绘画,使图案更有立体感。
粉彩的工序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起稿,然后在图案内填上一层可作熔剂又可作白彩的玻璃白,将彩料施于玻璃白之上低温烧成。粉彩瓷器充分吸收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运用各种丰富的彩料,使画面风格近于写实。
瓷面光泽透亮,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粉润柔和,秀丽雅致。粉彩所用的颜色种类多达数十种,每种彩料根据不同的画面需要又可派生出多种色调。
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
景德镇陶瓷粉彩瓷特点:
▲用玻璃白打底,使得各种彩料有深浅浓淡乃至乳浊柔和的变化;
▲使用进口的彩料,色泽淡雅柔和,清逸艳丽;
▲使用芸香油调色,所以色彩柔和清丽,有柔软之感;
▲一般在700℃-750℃左右的窑炉中烧成,由于烧造温度比较低,所以又被称之为“软彩”。
有一种瓷器,每当你把它对着阳光或者明灯照看时,就可以看见瓷体上有一点点象米粒般的透明圆眼。这些圆眼,像珍珠一样的明亮,似宝石一样耀眼。初次接触这种瓷器的人,还以为这一点点的圆眼,是用玻璃镶嵌在瓷器内,人们把这种瓷器称作玲珑瓷,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
景德镇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玲珑瓷的制作需要经过做坯、雕眼、填眼釉、干燥、施釉、烧成等步骤,其中玲珑眼的雕镂和填眼釉属玲珑瓷制作的特殊技艺。
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镂成点点米粒状,被人们称为“米通”,又叫玲珑眼,再填入玲珑釉料,并配上装饰,入窑烧制而成。
烧成后,这些玲珑眼就会呈现出透光的花纹,显得灵巧、明彻、透剔,像是用“光”雕刻出来的艺术,西方人将其称为“卡玻璃的瓷器”。
玲珑眼的形状也已从传统的米粒状发展到月牙状、流线状、圆珠状、菱角状、多角状等多种规则、不规则的形状。有时还与"半刀泥"相结合,组成各种图案。
“玲珑眼”的釉色也由原来的单一碧绿色发展为红、黄、绿、蓝交相辉映的五彩玲珑更丰富和增强了玲珑瓷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玲珑小巧、剔透晶莹的玲珑茶杯,让茶人在喝茶时,更多了一份赏器的雅致,不亦乐乎!
颜色釉瓷是瓷胎外罩一层颜色釉烧制而成。颜色釉是在釉料里添加金属氧化物,经过特定的温度和窑炉气氛,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铜红、钴兰、铁黑、铅绿等等。
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历史上,许多时代都有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清代的郎窑红、乌金釉、茶叶末釉等。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
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
景德镇颜色釉分为高温颜色釉、中温颜色釉和低温颜色釉。又以高温颜色釉最具代表性。
高温颜色釉之所以能呈现出绚丽多姿的效果,是因为色釉在经过窑变之后而变幻出的色彩。
窑变是指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着色剂,然后装饰在泥坯上。
经过1280°以上的高温煅烧,使其表面釉色发生不确定性的自然变化这一过程。
不可复制,高深莫测,从而呈现出各种不同颜色的釉面。
最后八叔说,季节变换,我们的衣着也变化无穷,色彩斑斓的衣装里暗藏着个体的性格倾向,而瓷器也因多样的釉彩而显得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