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瓷土万千匠心(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新闻报道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外景。以上图片均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提供

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名。1954年,景德镇陶瓷馆开始对外开放。至2005年,新馆落成于昌南湖畔,定名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这座国内首家陶瓷专题博物馆,将“光致茂美”的瓷之华章徐徐铺陈——馆藏5万余件,陶瓷文物占比94%以上,立足景德镇,彰显千年瓷都风采;基本陈列“瓷业高峰是此都”,完整呈现出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

一件瓷器,沉淀千年华夏历史;一座博物馆,凝聚勤劳创新精神……

过手七十二,一坯方成器

《说文解字》云:“青,东方色也。”一抹青白之色,代表东方的深厚文化,凝结着盎然生机。

来到常设展宋代展厅,一件青白釉盏托如冰似玉,引人注目。青白瓷胎薄质坚,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闪青,具有天然青白玉效果,时称“饶玉”。仰光透视,胎上刻印的花纹可内外透光。

闻名于景德镇的青白瓷,晶莹剔透,以碗、碟、壶为主,体现出秀丽、儒雅的审美情趣。宋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瓷种类丰富,质地精良,融汇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最具代表性。

“青白釉瓷器含钙量高,高温烧制时,釉的流动性大。花纹凹处厚,凸处薄,釉面厚薄不一。薄处显白,厚处略深,与玉相似。”该馆陈展部主任徐燕介绍,这件青白釉盏托制于北宋,分盏、托两部分,主要用来饮茶。

如今,景德镇不只有陶土,还有浮梁县的数十万亩茶园。茶与饮茶之器结合,茶文化与瓷文化交汇,组合成影响深远的文化标识。青白瓷盏,澄澈香茗,一幅恬淡图景。

以青白瓷为开端,景德镇制瓷业突飞猛进。

宋代,制瓷业臻于完善。以彩绘装饰技法为主流,刻花、划花、剔花等技法继续发展;植物、动物、人物、山水、历史故事、诗句题词等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匣钵仰烧法、垫钵覆烧法、支圈组合式覆烧法等装烧方式先后应用……

至清代康乾时期,制瓷工艺逐渐趋于浓墨重彩。比如,彩瓷占有极高比例,珐琅彩、粉彩等均达到了艺术上的新高度。特别是五彩瓷,由明代发展而来,红、绿、黄、蓝、紫、黑诸色,鲜艳夺目。

在常设展清代展厅,展示着一件绚丽的粉彩太平尊——洋红地洋彩万国来朝图瓷尊,工艺复杂,装饰繁复。

外壁为玻璃质透明釉,内壁与底足均施珐琅质绿釉,通体光洁莹润。口沿描金,黄地如意云头纹饰于其下。颈部洋红底,绘有缠枝莲纹、蝙蝠衔环双鱼纹、佛手纹等;又有螭龙纹样,体现传统审美,承载强盛祝愿。

撇口、长颈、斜肩、深弧腹、圈足,线条简洁流畅,造型端正大气,勾勒出一具气派瓷尊。这件瓷尊,融多种技艺于一体,工艺图案、山水风情、线描分布其上,体现出制瓷业鼎盛时期的水平。

当目光聚焦瓶身,其绘画更是重点。山水灵秀,花木繁荫,各国使节队伍穿行其间,所携珍奇异宝琳琅满目。“画上的人物多达40余个,均为异域装扮。瑞兽也经过精心挑选,比如大象,寓意天下太平。”藏品部主任陈新说。

一件瓷尊,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景德镇制瓷巅峰的代表。

过手七十二,一坯方成器。从宋至清,简约的青白瓷与华丽的彩瓷,分别代表着景德镇制瓷的源流和高峰。景德镇不断继承前代技术,新品种、新装饰轮番登场,“开创一代未有之奇”。

既是全球化商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使者

瓷器,与茶、丝绸等共同作为中华文明符号,深受不同地域、文化人们的喜爱。千百年来,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瓷器及制瓷技艺传到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本土瓷器与技术向外传播,外来的原料、工艺也随之传入,推动了元代制瓷业的创新。青花、釉里红、霁蓝、红绿彩等成功烧制,开创彩瓷新纪元。

彩瓷中最负盛名的,莫过青花。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浓处如靛,着色青翠,结合中外原料与技术,为元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

不妨想象:工匠先在坯胎上用青花料绘画,再施以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奇妙的蓝色纹样随即浮现,色泽鲜丽,有金属光泽。

“元代的景德镇制瓷匠从波斯进口‘苏麻离青’,也就是钴蓝料,经高温烧制后呈现出了青花的典型色调。”馆长彭国红靠近展柜,指着梅瓶说道:“青花料浓厚处有黑褐色铁锈瑕疵,是因为这种原料中含有金属元素,这是元代青花制品的特点之一。”

高42.1厘米,腹径24.4厘米,底径14.2厘米,眼前这尊梅瓶器型较大,质感厚重,背后是技术创新的结晶。

景德镇是高岭土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元代,高岭土加入瓷石,“二元配方”取代单一原料,减少变形率,提升了强度,烧制大型瓷器成为可能。

在景德镇,原料配方、窑炉结构、制釉技术、装饰技法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个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中国瓷器脱颖而出,从昌江和鄱阳湖出发,远销海外。

既是全球化商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使者。

博物馆一楼大厅,“归来·丝路瓷典”外销瓷特展别有洞天。为适应异域文明,外销瓷在器型设计、题材花样等方面实现创新。

广彩葡萄牙帆船纹章盘,中心绘有皇室徽志,是葡萄牙王室专门定制的纹章瓷……走进特展,一件件藏品流露着异域风情。立足传统技术,吸纳外来审美。景德镇瓷器“行于九域,施于外洋”,从经济商贸到文化艺术,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千年窑火、万里瓷路。当中国瓷器抵达世界各地,附着其上的文化便随之传播。

在东南亚、西亚国家,瓷器取代植物叶片,成为饮食用具,使饮食文化走向文明;在欧洲,瓷器取代了粗陶、木质和金属器皿,推动全新饮食方式形成……

景德镇将瓷器遍销海外的同时,将精湛的制瓷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瓷器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语言。“以景德镇瓷器为代表的中国陶瓷,代表着中国文化独有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彭国红说。

学习、模仿、互鉴、创新,中国瓷器的脚步,伴随着技术进步和跨文化交流。时至今日,景德镇陶瓷依然是中国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匠心传承,焕发时代光彩

“看,这个瓶子上画的鹿像真的一样”“这只杯子上有好多种颜色呀”“我认识这样的花纹,是青花瓷”……

行进在博物馆中,不时遇见研学体验的师生。在老师带领下,景德镇昌江区中心幼儿园的学生围在展柜旁,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

成长在瓷文化浸润的景德镇,孩子们对瓷器有着天然的兴趣。“做好一件瓷器的过程一定很有趣,我也想试试。”参观结束,几位小朋友摩拳擦掌,意犹未尽地讨论起来。

因瓷而立城,与瓷共发展。千年以来,瓷文化穿梭古今,深入景德镇的机体,植根人们的内心,代代不息地传承着。

“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古籍中记录生动,制瓷的火热场景浮现眼前。陶阳里,景德镇的“活化石”,曾是景德镇瓷业的中心,御窑遗址坐落于此,出土元明清瓷器残片近千万片。

如今,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修旧如旧”,保护与开发并重。一众非遗传承人聚集于此,吸引游客沉浸式观光体验。

孙立新是青花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制瓷工坊就在这里。一边绘制瓷画,一边讲解,帮助人们品读景德镇的前世今生。

作为“孙公窑”的第四代传人,孙立新年少学艺,时刻牢记“手艺传家”的家训。拉坯、烧制、制釉,从基础技术开始,他主攻瓷画,自成一派。“在景德镇,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家庭。既要传承好传统技艺,又要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发展。”

60多个徒弟,孙立新倾囊相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一股力量,鼓励着他继续向前。如今,国外非遗展演活动也常有他的身影,“讲好中国陶瓷故事,是手艺人的责任。”

一方泥土,以手捏塑、上釉、入窑、淬炼成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万千姿态。而匠心巧手,与传承、发扬瓷文化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郝喜文,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研究生,设在陶阳里的工作室,各式作品琳琅满目。他选择与众多年轻人一起,让“窑火通明”的景象继续下去。

工作室里的亲子活动不少,捏陶、拉坯、上釉,体验者兴致勃勃。郝喜文还经常参与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喜欢上陶瓷,把瓷文化传承下去。”

如今,各方目光、青年人才在此汇聚,许多外国艺术人士入驻景德镇。一捧瓷土,万千匠心,是制瓷技艺的传承,更是千年文脉的延续。

THE END
1.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景德镇古陶瓷基因走进江西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以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数据为基础、青花瓷为载体的“御窑天下·青花秘境”特展,为游客营造出千变万化的陶瓷世界。在离展馆不远处的御窑博物院文物修复室中,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整理着考古获取的大量瓷器碎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DgwMDA5MA==&mid=2247598673&idx=1&sn=5f2e203d137c83b5d7ba193fc412d866&chksm=fa24db64cd535272a9b04b160d2f07861b1980c218e8980ba05acccb7d8cd321e33521a7c91c&scene=27
2.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看技艺传承文化交流——一捧瓷土万千匠心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名。1954年,景德镇陶瓷馆开始对外开放。至2005年,新馆落成于昌南湖畔,定名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这座国内首家陶瓷专题博物馆,将“光致茂美”的瓷之华章徐徐铺陈——馆藏5万余件,陶瓷文物占比94%以上,立足景德镇,彰显千年瓷都风采;基本陈列“瓷业高峰是此都”,完整呈现出2000多年的冶陶史https://news.dayoo.com/china/202410/27/139997_54738112.htm
3.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简介,目录书摘京东为您提供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简介,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读后感,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经典语录书评、书摘、目录等信息,为您选购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提供全方位的参考。https://www.jd.com/hhyx/da6799e20757c560.html
4.景德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景德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中国陶瓷博物馆:博物馆凭学生证和身份证是免费的,来到景德镇必打卡的博物馆。博物馆的一楼大厅有几个布展可以拍照,整个博物馆的藏品还是很多的。推荐游览1.5小时左右古窑:这里面的亮点是可以看到整个瓷器的制作流程,从拉胚到上色,都是一些老手艺人。还可以自己动手在拉好的碗胚上画图案,按大小不同收费,最大的100https://you.ctrip.com/sight/jingdezhen405/61150.html
5.“无语菩萨”,像极了今天的我“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据悉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藏品类丰富、科学价值高 为陶瓷历史文化研究 提供了最可靠的实物依据 也为景德镇这座城市 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据统计 其文物藏品数量总数5万余件 其中 一级品18件/套 二级品236件/套 三级品1387件/套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143576
6.景德镇博物馆:厚重的历史鲜活的记忆2019年7月至9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乐平博物馆、浮梁县博物馆将在每周五、周六的晚上延长开放到21点,并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白天忙碌的市民和游客提供独特的夜晚参观体验,感受别样的博物馆之美和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7月19日下午三点,“国家记忆——景德镇国家用瓷特展”“归来·丝路瓷典http://m.taoci52.com/t/822.html
7.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瓷都赏瓷玲珑万致新技术也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更多机遇。今年初,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对馆藏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建立藏品信息管理数据库。博物馆一层大厅设有大型智能触摸屏和12块电子显示屏,详细展示了300件馆藏珍贵文物信息。屏幕上的文物可以进行360度旋转,就像把文物放在手上把玩,从不同角度欣赏。博物馆还将10个临时展览制作https://www.hntv.tv/wt/article/1/1574904492895956994
8.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专题陶瓷博物馆,馆藏文物藏品收藏了自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5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600余件,馆内所列瓷器品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分朝代陈列,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 https://m.dianping.com/discovery/548233752
9.馆长对话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用展览语言讲好陶瓷文化古代艺术澎湃新闻: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有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珍品五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6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其藏品体系是如何构建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赵纲: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馆藏瓷器涵括从古至今各个历史时期、各产瓷地区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764398
10.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江西拾德镇市的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原景德镇陶瓷馆),于1953年由郭沫若先生提议并由国家文化部事业发展局出资创建,1954年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迁址紫晶北路。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是国内首家陶瓷专题博物馆[1]。馆长彭国红[2]。看基本内容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总数5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163349
11.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微博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官方微博 ü 简介: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前身景德镇陶瓷馆)坐落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南湖畔,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 更多a 微关系 她的关注(169) 京东文娱 青岛啤酒博物馆1903 青岛啤酒博物馆 臭水沟的睡美人 她的粉丝(4681) 家有长耳兔 凌逍山海 次元萌力 https://weibo.com/u/7452405518
12.景德镇2?中国陶瓷博物馆(摘自网络)景博珍藏丨50件必看文物,带你读懂陶瓷文化!(一)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_百度百科 从上而下 第一层是杂宝纹(八宝纹) 八宝纹是什么意思 - 百度 第二层为缠枝莲纹 第三层为缠枝牡丹纹 第四层为卷草纹 第五层是仰莲瓣纹 蕴含着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景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https://www.meipian.cn/55pr1qya
13.中国有哪些陶瓷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丰城市博物馆(洪州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202985/answer/2474863707
14.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里的“显眼包”戳中你了吗?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民国瓷器展厅内,常看到有游客慕名前来与罗汉陶瓷雕塑自拍合影的情形。互联网上,“无语菩萨”也成了人们喜爱的表情包。 “无语菩萨”热度从何而来?人们喜欢“无语菩萨”的背后传递了什么信息? 01 近段时间以来,“无语菩萨”在抖音、微博、微信等各大平台火爆出圈,化身瓷文化的最新IP,也https://i.ifeng.com/c/8b4TKNZIewR
15.中国这些小城博物馆,藏着“大国宝”!中国这些小城博物馆,藏着“大国宝”! 景点 青州博物馆 篇点评 景点 徐州博物馆 1017 篇点评 位于商业金融(市中心)区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关键展品:何尊 也许有些难以想象,今天稍显偏僻的这座西部小城里珍藏了一个最早的“中国”。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收藏中,最重要、最传奇的藏品非何尊莫属。这件1963年出土于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53808.html
16.《中华瓷王》中国瓷都景德镇陶瓷馆权威专造前言:《中华瓷王》由中国数百位著名陶瓷大师联袂巨献,中国15大名瓷绝技齐聚一瓶,100%沿用瓷都景德镇千年御窑古法秘制,香港历史博物馆永久珍藏第003号《中华瓷王》。 近日,为向世界展示和传扬璀璨的中华陶瓷文明,相关部门特别启动声势浩大的“中华瓷王再造工程”,由中国瓷都景德镇陶瓷馆发起,以罕贵稀缺的高岭土为原料,https://www.bjhdcp.com/mobile/article-2146.html
17.企业大事记2022年11月11日,由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主办,景德镇市委宣传部、景德镇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承办,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收藏天下协办的“工匠精神·对话世界”景德镇陶瓷文化繁荣工程系列展(三)王大凡陶瓷世家作品展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https://www.sctx.com/sckx/3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