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磁州窑日本博物馆所藏和国内大对比瓷器装饰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器。

Cizhoukiln

磁州窑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

磁州窑瓷器及标本

磁州窑瓷器的介绍

磁州窑瓷器时代集中在辽、金、元这几个大的历史时期,其中以辽、元两个朝代的瓷器最为丰富,精品也最多。由于辽、元两朝的本土与政治中心是在内蒙古地区,保存完好的城址与墓葬为这些瓷器提供了很好的埋藏环境。由于这些瓷器绝大多数是从中原作为商品或贡品输入到蒙古草原地区的,因此,中原磁州窑系的产品在北方草原各地区都有发现,品类较多。

一、辽代磁州窑

内蒙古地区的辽代磁州窑瓷器主要出土于古城遗址、墓葬当中,其中辽上京城址、辽中京城址就以出土精美的辽代磁州窑瓷著称于世。在这些古城遗址的周围,还分布有大量的墓葬,契丹人受盛唐殡葬礼仪的影响,厚葬之风盛行,在墓葬当中除了埋藏金银器以外,精美的瓷器也是其重要的陪葬品,其中不乏精美的磁州窑瓷器。

辽代磁州窑罐

辽代的磁州窑瓷器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点,形成了辽代瓷器“汉式”与“契丹式”这两大风格。“汉式”的瓷器主要有盘、碗、碟、罐、梅瓶、盘口细颈瓶、温壶、枕、渣斗、托、水注、盒、杯等;“契丹式”瓷器主要有凤首瓶、盘口长颈瓶、盘口长颈壶、扁壶、葫芦形执壶、鸡腿瓶、海棠盘、方碟、多棱碟、套盒、球形砚滴、敛口钵等。上述瓷器当中,器型种类最多的是盘口壶与长颈瓶和大众化的碗、碟、盘等。

器型的多样性对辽代磁州窑瓷器的胎釉装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辽代磁州窑瓷器的

胎体瓷质较粗糙,内含沙粒,呈褐黄色。釉色以白釉、褐釉和黑釉为主,还有少量的白釉黑花瓷器、白釉剔花瓷、白釉剔花填黑花瓷等种类。其装饰手法主要有胎装饰与釉装饰两种,胎装饰有雕花、剔花、划花、刻花、印花、塑贴等技法;釉装饰主要是根据胎装饰的具体内容用点彩、绘画的手段,同时辅助釉上或釉下的施彩技法,以蘸釉、刷釉、荡釉的方法来完成的,以增加器物装饰的艺术感染效果。

二、金代磁州窑瓷

金代瓷器主要出土于金代的城址当中。内蒙古地区出土的金代磁州窑瓷器较多,器型种类也较丰富。磁州窑产品多为一些粗瓷器,胎质较粗,杂质较多,釉色单一。其中在一些筒状器物上有褐花或剔花装饰,有些黑釉瓷器装饰有褐色斑点或填涂的褐色斑块,另外还有一些黑釉或褐釉的结晶类瓷器,胎体厚重,施半釉,呈现油滴、虎皮、兔毫等斑纹。器型主要有碗、碟、盘、罐、瓶、炉、杯、洗、盏托与玩偶等,其中瓶、罐瓷器的把手、穿带部位以点彩为主要釉面装饰,同时结合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笔绘、贴塑、加彩和绞釉等装饰技法,完美地体现胎釉的装饰风格与特征。总体上看,金代磁州窑瓷器的装饰纹样趋向于多样化,以折枝花卉、缠枝花卉、萱草、水波、鱼鸭、人物、婴戏莲、鸳鸯莲池纹、双鱼戏水纹、犀牛望月、虎头、双燕以及诗文为主要题材。

金代白釉褐花罐

三、元代磁州窑瓷

内蒙古地区在元代主要属于元朝的政治中心。近几年,内蒙古的文物工作者相继对一些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元代磁州窑瓷器。特别是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出土了近万件的瓷器标本,基本上囊括了元代瓷器的主要品类,其中以磁州窑瓷器为大宗。另外,在这些草原城址及外围地区,还陆续发现大量的瓷器和瓷器窖藏。特别是在集宁路故城窖藏中出土了完整的白釉褐花磁州窑瓷器多件,其中以白釉褐花筒形罐、小口罐、酱彩四系瓶、黑釉牛腿瓶为主要特色,数量也最多。这是磁州窑系列的瓷器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又一次重要的发现。

元代白釉褐花盆

磁州窑系瓷器器型主要有碗、盘、盆、钵、瓶、炉、盖、枕、缸、盂、高足杯、小型瓷塑等。胎质较粗疏,内含杂质较多,胎体多见黄胎或淡黄胎,少部分胎呈色为淡红、黄红、灰白、灰褐等颜色。釉色装饰主要有黑釉、白釉、绿釉、三彩、孔雀蓝釉、白地红绿彩、绞胎、绞釉、白地褐花、黑釉酱色斑、白釉剔划花和黑釉剔划花等,其中以白地褐花为主要装饰,多见于罐、盆、碗类器皿,大件器皿多以剔花、划花为主要装饰。白釉褐花纹饰内容有花叶纹、线纹、三叶纹、点彩、文字、牡丹纹、花凤纹、草叶纹等,黑釉酱彩--般在碗或盘内心、口沿处对称分布;绞胎装饰一般以淡黄色和蓝黑色胎泥相绞而成,呈水旋状或花朵状,纹饰分布对称规律;绞釉类装饰只见盘类,以黄白两种颜色的釉泥搅拌,通过烧造过程中釉的流动容融产生黄白两种颜色的条带纹理;三彩器以白、褐、绿、黄四种颜色为主色,纹饰多见果叶纹、花卉纹、戏水游鱼纹等。磁州窑大部分器物系支烧而成,足底无釉露胎,内底可见数量不等的支钉痕,部分瓷器足内有乳钉状突起。

磁州窑瓷器的主要特点

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出土磁州窑瓷器,在辽金元不同时期从出土数量、器型以及装饰技法上看都有不同的特点。

一、辽代的磁州窑瓷器相对较少,大众化的生活用品不多,以罐、瓶类为主,装饰手法主要是剔、划花,有少量的填彩器。

二、金代器类增多,筒形罐、鼓腹罐、三系罐、四系罐,牛腿瓶、盆、碗、盘、碟类器大量出现,装饰技法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剔、划、画技法外,还大量出现了结晶釉、窑变、点彩、书写诗文名句、红绿彩绘等装饰技法。

三、元代磁州窑系产品占到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所有瓷器的半数以上,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超过了辽金时期。从各个地区发现的元代磁州窑系的产品来看,内蒙古东部区、元上都、中部区、西部区出土的磁州窑系产品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Enjoyatotalstockof

馆藏欣赏

宋代磁州窑黑剔花龙(摩羯)纹梅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磁州窑黑剔花龙纹长颈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磁州窑黑剔花折枝牡丹纹梅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磁州窑黑剔花鸟纹荷叶形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磁州窑黑剔花熊戏纹荷叶形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磁州窑黑剔花折枝牡丹纹荷叶形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磁州窑黑剔花缠枝牡丹纹腰圆形枕(上海博物馆藏)

金代磁州窑黑地白剔花花鸟纹荷叶形枕(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松冈美术馆磁州窑部分一组

磁州窑虎形花卉纹枕广东省博物馆

磁州窑河北博物院

瓷枕宋代德州市博物馆

白地黑花盘元代德州市博物馆

黑白花瓷壶元代德州市博物馆

白釉黑花大盘德州市博物馆

金·磁州窑系红彩碗残片中国茶叶博物馆

白釉黑彩山水人物图枕元代河北博物院

磁州窑白地点彩草叶纹行炉沈阳故宫博物院

北宋-磁州窑白釉黑花枕

河南禹州市白沙出土

开封市博物馆藏

元|磁州窯系白地黑花祥雲地開光高士仙鶴圖罐|寧夏博物館藏

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藏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花鸟纹八角形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磁州窑白釉黑花胆瓶河南禹州市白沙出土开封市博物馆藏

日本馆藏中国宋金磁州窑一组

白瓷红绿彩“清”字碗

金(1115年-1234年),山西侯马市出土

黑釉剔花瓶(元)

馆藏甘肃博物馆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展

北宋磁州窑

白釉瓜棱式执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磁州窑白釉褐彩唐僧取经图枕(元代)

天津博物馆宋磁州窑白地黑彩题诗八方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题诗孩儿枕(金)上海博物馆

宋磁州窑“张家造”开光坐虎腰圆陶枕南越王博物院

宋磁州窑黑褐彩雁兔纹卧虎形陶枕南越王博物院

金长治窑褐黑彩飞雁行虎纹虎形枕南越王博物院

日本兵库白鹤美术馆藏磁州窑白釉黑彩剔刻龙纹梅瓶

北宋磁州窑珍珠地「清净忍」梅瓶

高375cm

大英博物馆藏

南越王博物院宋河北磁州窑‘张家造’开光坐虎纹腰圆形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虎枕故宫博物院

邯郸磁州窑博物馆藏金代白釉黑彩人物像

宋·磁州窑枕杭州博物馆

宋代

磁州窑白釉黑花龙凤罐

章丘博物馆藏

宋代磁州窑梅瓶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胡人骑狮俑南京市博物馆藏

“张家造”款白地黑花虎纹如意形枕金南越王博物院藏杨永德夫妇捐赠

THE END
1.隐庐艺术生活:《日本根津美术馆中国青铜器》之三件饕餮纹方盉根津美术馆地处过往根津家的住宅原址,于 2009 年由著名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翻新。 根津美术馆通过购买藏品和外界捐赠,现拥有 7,600 件展品。根津美术馆收藏了众多前现代的绘画作品、瓷器、盔甲、织品、木工艺品,品类繁多,来自于日本、中国、东亚,部分展品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在美术馆外,有个著名的根津庭园,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9506431075762725/
2.上海历史博物馆——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再一晃眼到2015年,上海历史博物馆选址于此。 白色金子 · 东西瓷都 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 2019.07.26―11.03 1.中国瓷器的传播 唐宋以来,中国瓷器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15世纪未开始,由于造船水平的提高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加上货币经济和商品贸易的制激,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西方国家纷纷向https://www.meipian.cn/2jaeoxly
3.你不了解的青花文化:外销西方瓷器上竟有中国面孔?日本也生产过日本也生产过青花瓷? 为何青花留白造诣更高? 青花瓷盘的寿比南山,为何不用松鹤延年表示? 为何会在西方瓷器上看到中国人的脸? 如果对上述问题感兴趣,不妨点开抖音,在科普账号@博物馆有意思 这里都能找到答案,学习到博物馆藏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关于青花留白,@博物馆有意思认为,中国艺术讲究内敛,很多艺术品的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009/14/WS5f5ee0c4a31009ff9fddffcb.html
4.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MUSEUMOFCHINESECULTUREONTIGER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16年,为中国首家以中国瓷虎文化为专题收藏的私人博物馆。线上博物馆开放于2020年11月,馆内收藏的中国虎纹饰瓷器,历史跨度为汉代至改革开放后。主要以公益性的非盈利性质的线上展示方式,面向世界大众分享中国虎纹饰瓷器及中国瓷虎文化和中国虎文化。办馆宗旨主要包括:研究与展示中国瓷器虎http://www.cctcmuseum.com/
5.瓷器展品葡萄牙国立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网站上有许多“明星”展品,其中一件是16世纪中国的青花瓷罐,罐身纹饰特殊,带有西方纹章图案装饰,应为欧洲贵族向中国瓷器产商专门定制。 法国游客在欣赏中国瓷器。(颜欢 摄) 捷克艺术家瓦茨拉夫·奇夫卡制作的小提琴。(颜欢 摄) http://www.scio.gov.cn/gxzl/ydyl_26587/rwjl/rwjl_26595/202311/t20231106_777751.html
6.立秋丨在“竞妍”赏不一样的菊花立秋赏菊 从瓷器开始 与菊花一样,从中国输出后,在日本备受喜爱且获得了本土化发展的,瓷器也是之一,两相结合之下,更是绽放出别样的芳华。 在“竞妍”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多件中日展品上有着菊花的纹样,在构图和色彩上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的菊花纹样,花叶完整、舒展,描绘精细,整个画面主次分明、和谐统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011/1404.html
7.《读书》专稿1900年前后西方的“日本风”与“中国热”翻书党大英博物馆中国瓷器。网络资料 当中国遭遇西方 随着第一代日本收藏家的谢世和一些重要收藏的易主,“日本风”虽然余音犹在,却已不复当初的强劲势态。但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碰撞还在持续进行着,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同样高潮迭起的“中国热”。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艺术与日本艺术在风格形式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然而,中国艺术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15871
8.欣赏大都会博物馆中的中国陶瓷大都会博物馆回顾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史的发展,与中国北京的故宫、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而大都会博物馆中,中国瓷器收藏绝对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青花龙纹瓷盘 大都会博物馆所收藏的中国历代瓷器陈列在二楼亚洲馆大厅四周。 https://www.cnacs.net.cn/19/202211/4307.html
9.古代中国自此至19世纪初,中国的生丝、茶叶、瓷器等大量出口,远销欧美,并长时间保持出超;与朝鲜、日本、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周边国交往频繁。18世纪以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先后进入工业革命阶段,当时乾隆帝并没有意识到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正在拉开差距,清朝处于“落日的辉煌”之中。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gudai/detail8.html
10.首拍一鸣惊人!日本萬邦10月珍藏拍卖再推重器.联拍动态内底有铭文,器身满布铜锈,彰显沧桑古旧感。此器造型周正端庄,具明显的庄穆气氛,散发着上古青铜器的那一份威严与地位。同类的簋见于两岸博物馆重要的青铜器收藏:台北故宫的「县妃」簋、上海博物馆的「保员」簋,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辅师」簋,皆可兹比较。http://news.51bidlive.com/contents/3/26166.html
11.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网友热议#大英博物馆获捐价值10亿英镑中国瓷器#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857236775367467010
12.为什么要去京都的博物馆看中国文物新闻每个博物馆、美术馆都有自己的个性。国立、公立展品丰瞻、研究实力雄厚,气质通常端庄持重,少有偏颇,仿佛正统教科书、纪录片。私人博物馆的特点就很明显,藏品类型反映出主人的取向与品位。 比 如三重县四日市的澄怀堂美术馆,以中国古代书画为主,是日本难得的中国书画主题美术馆。澄怀之名,本自《南史》,言宗炳“老疾https://news.artron.net/20150330/n72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