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4.14
铜川1958
ID:tongchuan1958
秦川水泥厂|图源网络
铜川市是陕西省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煤炭建材工业基地,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发展做出了贡献。
铜川市原名同官县,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秦符坚设立铜官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设立铜官县。后周建武帝建统四年(公元528年)改铜官县为同官县。直到1946年,国民政府改同官县为铜川县,以区别与潼关的语音混淆。
建国后,因煤炭生产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58年4月5日设立地级铜川市。成立了铜川矿务局。为陕西省第二个省辖市。铜川市的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成了以煤炭、建材为主的新的工业城市。铜川的能源、建材、原材料工业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铜川市矿产资源丰富,厂矿林立为陕西省工业重镇之一,煤炭质量上品,行销全国。陶瓷悠久,名垂青史。铜矿、铁矿、石油、油母页岩、石灰石、第四纪黄土藏量丰富。以横贯东西的石灰岩大背斜划分为南北区煤田,属石炭二迭纪煤,均已开采。另有焦平煤田,属侏罗纪长焰煤。陶土为石炭二迭纪鸽子青色和红黄色页岩风化而成,能制陶瓷、耐火材料等;奥陶纪石灰岩、石炭二迭纪砂岩、白垩土、铜矿、铁矿本地均有储藏。铁矿在上店、南寺、雷家沟、虎头山一带;铜矿在立地坡盆景峪一带有黄铜矿露头;县北金牛庄、南沟一带有石油、油母页岩等。
铜川煤矿|图源网络
另外,还有同兴华记煤矿,在庙背后;华义煤矿,在华山顶;振兴煤矿,在椿树沟;民益煤矿,在碳窠沟;同发煤矿,在石家沟;新兴煤矿,在碳窠沟;复兴煤矿,在立地坡;天兴煤矿,在康家沟;同和煤矿,在永受村;新盛煤矿,在豁险沟;民兴煤矿,在桐树沟;久兴煤矿,在史家沟;煤炭丰富,煤矿便地,人工开采,畜力运输,供应陕西和全国,煤碳成了铜川的第一大优势产业。
陈炉镇瓷业|图源网络
铜川陶瓷特别是黄堡镇的瓷器宋代早已驰名,为鼎盛时期。文物鉴赏家称为宋器。精美绝伦,遭金、元兵燹,后传到立地坡、上店、陈炉、顺河村等地。今惟有陈陆粗瓷仍有生产,供应民间生活用物,抗战时期,黄堡镇新式瓷厂设立,生产陶瓷、耐火材料、隔电器材料等。
据宋熙宁时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碑》记载:“晋永和中,有寿人柏林,传居民陶术,为其始也。”黄堡镇南北十里漆河,皆其陶冶之地,谓之“十里窑场”生产瓷器。宋器式样雅朴,刻画工巧,釉色精美,上列冰纹,“虽欧瓷之艳丽,景瓷之细致,亦拂能相匹也!”为中外人士收藏之佳品。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有识之士,民族工业者,来到黄堡,投资办厂,生产陶瓷。
秦岭水泥|图源网络
民国二十八年(1929年)陕西省企业公司派郭琢如来同官黄堡镇开办水泥厂,资本35万元。以火车头为动力,月产八百桶水泥,每桶162公斤,销往西安、河南等地。
民国二十九年(1930年)经济部委托第二战区经济建设委员会派李兴杰携资10万元,来同官黄堡镇开办铁工厂,生产织布机、纺纱机等。
民国二十九年第二战区经济委员会派李兴杰携姿26万元,来同官黄堡镇开办造纸厂。月产600刀纸。
民国三十年,陕西省三原工业职业学校与同官县政府募捐股金集资10万元,在城关开办纺织厂。月产洋布150丈。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省政府与陇海铁路局合资开发同官煤矿,第二年五月成立了咸铜铁路工程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一月火车通到耀县,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全线通车对外营业。同时,用一台火车头为动力,在三里洞发电,供办公和井下照明用电。
1949年2月20日同官县解放,同月同官煤矿军管会成立。4月28日,耀县解放。7月7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同官县更名为铜川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铜川县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翻身解放的煤矿工人焕发出了冲天的干劲,以火热的激情投入新的社会主义建设。1955年11月1日铜川矿务局成立,1958年4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消铜川县建制,设立省辖铜川市。1961年9月1日,国务院决定,铜川市由省辖市改为县级市,恢复富平、耀县建制,均归渭南地区管理。1966年8月1日,又恢复铜川市为省辖市。
铜川装备制造业|图源网络
以铜川矿务局为首的煤炭工业建设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了。铜川采煤始于唐兴于宋,三十年代以后开始半机械化开采,发展缓慢。建国后,经过普查,煤田面积522平方公里,形成了铜川、焦平两大煤田,基本上由铜川矿务局、崔家沟煤矿开采。
铜川矿业场景之一|图源网络
铜川南站|图源网络
建国后。咸铜线由五里铺延长到东坡,为矿区运煤专线;还给市水泥厂、铝厂、王家河煤矿修了专线;
梅七线:1963年由铁道部第一设计院设计,1973年12月1日建成通车到焦平前河站。1974年8月30日对外营业,1984年1月1日正式移交西安铁路局。
1984年改革开放以来,铜川市的工业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有的发展壮大,有的被淘汰,有的新兴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由于全国经济的大发展,需求增加很快,能源紧张,原材料紧张,煤炭价格提高,水泥、铝锭也相应有了增加,刺激了产业的发展。最近几年,铜川工业飞速进步,进入了快车道,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持续、快速、稳步、不断前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5523”工程,实现铜川工业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经济增长的速度走在全省前列。全市人民正在朝气蓬勃奋力拼搏,用自己的双手铸造铜川市辉煌灿烂的美好前景。其主要项目有:
图源网络
随着项目的建成投产,铜川市经济增长加快,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规模化、集约化正在形成,经济质量正在提高,速度正在加快,循环经济的链条正在形成,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63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8.49亿元,增长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7亿元,增长3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89亿元,增长36.7%,三项增幅居全省第三。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677万吨,水泥566万吨,铝锭13万吨,分别增长22.4%、14.7%、81.1%,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22,较上年提高31.5%,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大量的古代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大规摸的城镇建设使大量具有历史、社会、文化价值的近代工业遗产被拆毁,留下千古遗恨。为了工业活动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生产工艺、工具、生产场所、城镇以及景观、非物质遗产与古代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根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2003年《工业遗产下塔吉尔宪章》,2006年4月18日无锡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发布的《无锡建议》,2006年5月国家文物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铜川工业发展的历史特提出以下建议:
工业遗产是人类劳动创造世界、改造社会形成历史遗迹,是工人阶级发展生产,建设国家历程的缩影,保护工业遗产就是继承和发展这些成就,使人类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达到理想的境界。这些遗产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技术、审美、启智、科学研究的价值。
工业遗产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房、仓库、矿山、冶炼厂址、店铺、生产和传输工具,交通设施、工艺规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这些遗迹都反映了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进程,文明的步伐,对教育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艰苦,弘扬精神,激励意志都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宣传部门、工业部门、文物保护部门等一定要提高认识,做好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工业遗产保护意识,增强自觉性,使工业遗产工作顺利开展。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项工作已被许多工业城市的领导所重视。无锡市已开展对工业遗产的调查,提出了保护的名录。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以对嘉阳煤矿区形成的轨宽76.2厘米的小火车进行了保护,宣布“嘉阳小火车”为工业遗产,挂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牌。而小火车才是1959年7月12日开通的。我市经济进入了快车道,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过去许多东西在消失,所以,各级领导一定重视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列入日程,提前谋划,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保护涉及工业管理、文物保护、历史地方志、政策研究、文化艺术和企业,所以,各有关部门要普查、调查,分类、认定、积累这方面的资料。以照片、录象、图纸、文字、景观档案、历史、当事人在内的资料整理。像我市的蒸汽机车游,矿井蒸汽提升机、建陶厂的旧建筑、过去霸王窑展览,有许多值得研究和重视遗产保护项目。逐步建立工业遗产保护的评估标准、分类办法,划定范围、机械、工具、场地、建筑物等,研究储存这方面的资料,管理办法、待时机成熟时实行。
在全社会新闻媒体要做好工业遗产的报道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社会成员关心爱护工业遗产,支持保护遗产遗址。中、小学校要编写工业遗产教材,进行必要的教育,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园。专业学校要开设工业遗产课教育。有关部门要举办工业遗产方面的展览,使人们通过图片,影视资料受到教育,了解我们发展的艰苦非奋斗历程,今天的文明的源头。有条件的遗产遗址可以改造成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一是工业遗产保护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工业遗产保护是文物保护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有他的特殊性,在现在文物的基础上完善保护和利用的规定。二是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工业结构性调整时,一定要重视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文化遗产。三是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对遗产遗址的保护完善,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参观,发展旅游事业,我市前几年开发的蒸汽机车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四是遗产的环境绿化恢复工作。在一些遗址废弃后,一定要采取措施,克服放任不管,致使遗产受到破坏,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一定要进行绿化,恢复环境,才能使遗产发挥作用。
工业遗产保护是一个新事物,我们一定要通过学习,认识新事物,在我们工业城市开展起来,以展示我们的艰苦奋斗历程,展现今天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成就,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文化遗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