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藏品展示瓷艺里的中国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中国瓷器,美得惊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辨识度的标志之一,瓷器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推陈出新,如今依然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展近日“焕新”亮相,遴选馆藏中3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精品,通过“源远流长”“瓷艺匠心”“瓷韵风华”“瓷行天下”四个部分,把中国古代瓷器的形成与发展、制瓷技术的进步、装饰风格的演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象等融为一体,带领观众品读瓷艺里的中国。

元青花双凤穿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碗礁一号”瓷器

内青花外酱色釉碗

青花釉里红梅竹图小盘

汝窑天青釉盘

黑釉鸡首壶

青釉仰覆莲花尊

观展·亮点

一批新展品首次“露脸”

近半数瓷器曾深藏库房

此次亮相的不少新展品是首次“露脸”。“展品从140多件增加到300多件,近半数是从库房拿出来的。”展览内容设计张裴桐介绍。

2023年,国博启动了“古代中国”改陈工作,中国古代瓷器展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比如亮出考古新成果,使用一些最新的展示技术等。”国博陈列工作部主任赵永说。

首次展出的青釉仰覆莲花尊,器形硕大,约60厘米高,器身釉色青绿温润,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星光。凑近观察其制作工艺,层层莲花瓣在眼前绽放。器身自上而下以贴塑的方式装饰了多层大小不等的莲花瓣,有上翘的双重仰莲瓣,有垂着头的叶片,还有花瓣尖从腹中间向外微卷展开,每片纹饰都清秀细腻,从细节来看,足以见得该莲花尊身形虽大,精细活儿却并不比其他瓷器少。

这件瓷器为何以莲花瓣为主要纹饰?其背后又有什么历史内涵?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脉络中找到线索。这件青釉仰覆莲花尊是南北朝时期青釉典型器,诞生于魏晋南北朝这段民族大融合时期。当时,佛教已传入中原,很快流传开来,佛像艺术也随之发展和流行。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中最有代表性的莲花纹样大量地用于瓷器的装饰中,并常常伴随着佛教人物形象一起出现。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

沉睡海底300余年的宝藏

如今的福建省平潭屿头岛海域,就曾是一条商船往来频繁的航道。大约20年前,当地渔民在这片海域五洲群礁的碗礁附近拖网捕鱼时,经常会捞到一些青花瓷器,这一现象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随即,一支专业水下考古队成立,并很快在碗礁一带发现了一处沉船遗址——一条康熙中期的中型海船,残长13.5米,残宽3米,残高1米。

它就是如今人们熟知的“碗礁一号”。经过水下考古队120余天的抢救性发掘,17000余件产自清康熙年间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被打捞出水。这批瓷器以青花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的青花釉里红、青花色釉、仿哥釉瓷和五彩器等。

这些沉睡海底已有300余年的宝藏中,有10件在中国古代瓷器展中亮相。其中,一件内青花外酱色釉碗独具特色。与多数景德镇青花瓷不同,瓷碗仅在内壁装饰青花纹样,外壁则通饰酱色釉彩,容易令观众误以为——“外壁的青花纹样会不会是在海水的冲刷侵蚀下,被磨没了?”

实则不然。

外酱釉内青花其实是瓷器装饰技法和釉彩搭配的一种方式,出现于明洪武、天启、崇祯年间以及清顺治、康熙、乾隆时期,外酱釉是仿宋代定窑瓷器的褐釉品种。这种古朴的酱釉与新潮的青花装饰结合在同一瓷器上,在当时可谓新品,既迎合了中国传统清雅的审美,又符合海外对宋瓷的崇尚,因此作为外销瓷器长久不衰,国人用来饮茶,洋人用作咖啡具。

展览展出的“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中,还有景德镇窑青花渔家乐图浅碗、青花釉里红梅竹图小盘、仿哥釉洗……这些瓷器洗去沉积的历史泥沙,向观众默默诉说着那段拥抱大海、扬帆远航的故事。

独一无二“残缺之美”

展览中的一件汝窑天青釉盘就带观众亲眼领略了冰裂纹的残缺之美。该瓷盘产自北宋的汝窑,此地以烧造青釉瓷器著称,是继定窑之后又一为宫廷烧造贡瓷的窑厂。

这件宋代瓷盘通体天青色,釉色清淡含蓄,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凑近仔细瞧,还能发现釉面有细小的开片纹,发挥想象便可以从中看出如鱼鳞或蝉翼般的美感,像冰面上深浅不一的裂痕,因此得名“冰裂纹”。

据介绍,冰裂纹其实是瓷器本身内部应力的一个表现,当内部应力不平衡时,釉层出现断裂、位移,因而形成宏观的冰裂纹效应。因此,每个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

战乱时期守护吉祥安宁

绕着展厅走一圈,不难发现展览中很少有釉色通体黝黑的瓷器。然而一件黑釉鸡首壶却因其圆润可爱的外形深受观众的青睐。这件鸡首壶,一侧置曲柄,另一侧置流,肩部流口塑成了两个鸡首的造型。整体看来,瓷壶昂首挺胸,口若衔珠,尾翼高翘,肚子浑圆,好像一只神气昂扬的公鸡。

成熟的黑釉瓷始见于东汉中晚期。与常见的青瓷相比,黑瓷釉料中含铁量较高,铁含量越高,烧成后的釉色就越黑。汉晋时期,浙江德清地区烧造的黑釉瓷质量较高,与早期的黑褐釉瓷不同,其釉色稳定,釉面匀净,便逐渐成为了一种特别的瓷器品种。

从古至今,不少可爱的小动物成为烧造瓷器的原型,有的将整个器形做成动物形状,如卧羊形、蛙形等,有的则捏塑动物头部,如鸡头、羊头、虎头等为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鸡首壶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正值社会大动荡的时期,由于连年战乱,“鸡”与“吉”谐音,当时的人们就借助鸡首壶,表达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

观展·解码

瓷器为何经历千百年仍能保存完好?

选矿、过滤、练泥、拉坯、修坯、彩绘、烧窑、施釉……瓷器制作的每一步都有讲究。展览上,不仅有大量精致美观的瓷器,部分制作过程中的“半成品”也罕见展出,向观众详细讲述中国古代瓷器的诞生记。

瓷器为何经历千百年仍能保存完好?谜底就在展览中——聚光灯下,几块外表泛黄的瓷石被错落摆放,旁边还有一个透明器皿,里面盛有少量类似沙土一样的白色粉末状材料。这是高岭土,一种优质的制瓷原料。纯净的高岭土为致密而疏松的土块,用手一捏便化为粉末,经历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瓷石就是由若干高岭土、长石、石英、绢云母等构成,同样是制作瓷器的重要原料之一。

大约在元代,景德镇发明了瓷石与高岭土相配合的制胎法,提高了瓷器的耐高温性能,降低了变形率,使烧造大件瓷器成为可能。通过粉碎、淘洗、沉淀等一系列精细处理,原料中较粗的颗粒和杂质被尽可能去除,再经过踩踏、揉捏等程序,具有良好可塑性的制胎泥料便制成了。

THE END
1.粤博上新“瓷器上的釉色”展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中国文物报记者 翟如月 近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古代艺术系列”原创展览之“绝美中国色——瓷器上的釉色”对观众开放。 本次展览精选200多件馆藏颜色釉瓷器,包括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42件,三级文物37件,其中景德镇窑孔雀绿釉玉兰花纹觚、清康熙景德镇窑黄釉盖罐、清雍正景德镇窑白釉刻菊花纹瓶等超过半数珍贵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71811
2.上海匡时2024秋拍丨无涯——百年陶瓷专倡品选粹此作一套四盘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余文襄于50-60年代所作,构图和谐,留白得当,树木的出枝最是脍炙人口,交错穿插,枝枝相望相惜,此消彼长,气韵周旋,无板式所循,主体建筑物的风格融入现代元素,景中人或归乡情切,或雪后打扫、或寒江独钓,或雪中奔行,动静呼应,冷暖对比,令尺幅之间的那片天地充满温情,体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033526130977356&wfr=spider&for=pc
3.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官窑为主,且样样精美绝伦,素色瓷器典雅纯净,艳色瓷器华贵雍容,堪称视觉盛宴。由于国家博物馆开馆不久,对于市民的参观还是比较开放包容的,于是才得以有机会拍回一些精品,当然了遇见几个为数不多的特别敬业的工作人员的反复提醒,我就不好意思拿出相机了。所以,见者有份,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https://you.m.autohome.com.cn/details/29336
4.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网友热议#大英博物馆获捐价值10亿英镑中国瓷器#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857236775367467010
5.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铜镜卷》《瓷器卷(宋—元)》出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是在对馆藏文物进行全面清点、分类整理和系统研究之后编辑出版的一套系列丛书,它凝聚了几代国博学人和专家的辛劳与智慧,是多年整理和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本期推荐的两套书,分别是2023年和2024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铜镜卷》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https://www.chnmuseum.cn/yj/kydt/202401/t20240124_265862.shtml
6.瓷器展品成立于1884年的葡萄牙国立古代艺术博物馆依傍于特茹河之畔,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绘画、雕塑、金器、陶瓷等4万多件藏品,时间涵盖12世纪至19世纪。在这些珍贵藏品中,陶瓷制品逾7500件,见证了中国瓷器漂洋过海与葡萄牙釉陶相遇、融合的奇妙旅程。 http://www.scio.gov.cn/gxzl/ydyl_26587/rwjl/rwjl_26595/202311/t20231106_777751.html
7.清华藏珍·晚霞余晖: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瓷器部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陶瓷年代自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其中以明清时期的藏品居多。陶瓷种类丰富,包括红陶、灰陶、彩陶、黑陶、原始瓷、青瓷、颜色釉瓷和彩绘瓷等,工艺技法全面、表现题材丰富、历史延续完整,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成就。本次展览的瓷器藏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以清康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psj/zlxx/zlhg/201806/t20180613_3181.shtml
8.禹州钧瓷文化博物馆《藏品名录》景区动态文章中心钧瓷10 00010 汉陶器狩猎蚊子母砖 狩猎蚊子母砖 中国历史学年代 汉 陶器 单一质地 无机质 陶 1 46 13 11 1-50 kg 其他 基本完整 部分损腐,需要修复 2001至今 其他藏品 11 00011 宋花鸟纹三彩瓷枕 花鸟纹三彩枕 中国历史学年代 宋 北宋(960~1127) 瓷器 单一质地 无机质 瓷 1 48 20 13 1-50 kg 其他 http://www.yzjcwhy.com/article.php?id=38
9.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简介,目录书摘京东为您提供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简介,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读后感,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经典语录书评、书摘、目录等信息,为您选购王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集提供全方位的参考。https://www.jd.com/hhyx/da6799e20757c560.html
10.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国博镇馆之宝盘点→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100余万件珍稀的文物,里面有不少国宝级藏品都禁止出国展览。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盘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包括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陶鹰鼎、后母戊鼎、西周利簋、大https://m.maigoo.com/shenghuo/426169.html
11.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馆藏古代颜色釉瓷器——故宫博物馆藏古代颜色釉瓷器 前言颜色釉瓷,是指主要以釉的质地和呈色作为装饰的瓷器,其烧造历史可上溯至夏、商之际的原始瓷。 随着时代的发展,釉色品种层出不穷,至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青、红、黄、白、黑五大色釉为主的颜色釉瓷体系。而此“五色”亦是自春秋以来,中国人对于色彩的基本认识与概括,通常https://m.douban.com/note/865299798/
12.北京博物馆藏品展示北京博物馆藏品展示。2021年孙中山纪念币伍圆价格怎么定,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作为曾经的主要流通货币,映了当时的政治、金融与文化背景,见证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进程,,纪念意义,历史价值不菲。而且此币乃银元币,是贵重金属,材质较为珍贵,储值能力非常好。此下五星孙中山开国纪念币的设计别致,内容丰容,纹饰精美,纹理细腻,线http://www.shoucangyaji.com/guwan/139376.html
13.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坚决落实上级部门“安 [ 2024-01-24 ]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 [ 2023-10-18 ] ? 全面复盘找不足 擎旗奔跑踏新程丨景德镇中 [ 2023-10-18 ] 更多>> ? 王进先丨探秘史前生命魅力 感受博物馆的力 http://www.zgtcbwg.com/
14.在中国瓷器博物馆中,哪些藏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对的,如果你去景德镇,一定不要忘记去中国陶瓷博物馆,爆 网络的无语佛就在这里,位于6层的“当代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101209/answer/3152532416
15.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馆每到一个旅行地,总是习惯去拜访当地的博物馆,以便于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城市性格。此次去上海也不例外,上海博物馆是必打卡之地,原本打算当天将所有开放的展馆一网打尽,不曾想仅仅参观了古代陶瓷馆和青铜馆之后,一天就在不知不觉中匆匆而过。上博馆藏之丰富、文物之精美,数量之众多超乎想象,被誉为文物界的https://www.meipian.cn/32qb52s8
16.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极品瓷器元青花缠枝莲鱼藻纹大盘 直径45.7cm元青花缠支花卉带盖梅瓶 高44.5cm元青白釉玉壶春瓶 高27.9cm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全世界范围内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几个大博物馆之一,它所收藏的中国历代瓷器陈列在二楼亚洲馆大厅四周。 藏品从早期青瓷、白瓷,唐代长沙窑、三彩,宋代定、汝、官、钧四大名窑,到元代青花、釉裡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42604.html
17.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本展览在北京市通州副中心大运河博物馆举行,特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遴选出112件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精品,按青、红、黄、白、黑五大色釉体系,分为十种釉色布展。请您领略中华文明纷繁多彩、长久不息的精神标识与中华美学天人合一、中正平和的审美风范。 我们是今年三月来的,靠的是自驾和导航,走了一段京沈高速,走了一段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535457
18.天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藏瓷以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瓷见长,藏品丰富、精美成序。此次展览甄选馆藏部分精品,让大众欣赏精美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同时,能够了解到明清景德镇窑的发展脉络,装饰工艺及时代特征的演变规律,进一步展示景德窑瓷器生产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https://www.tjbwg.com/cn/NewsInfo.aspx?id=17756
19.故宫博物院藏清道光“慎德堂制”款瓷器“慎德堂制”款瓷器制作之精致,其器物底足处均以红彩侧锋楷书“慎德堂制”款,非同时期其他瓷器所能比拟,与同时期书“大清道光年制”款的器物相比还有过之。目前的北京故宫博物馆所收藏传世品中,除当年放置于该堂内使用后被焚毁及流失的瓷器外,其共计357件,当中清宫旧藏298件。它们主要以彩瓷为主,如白地粉彩、http://www.zhongguociwang.com/show.aspx?id=14826&cid=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