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德化白瓷:德化瓷器,一坯一绘一梦境,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7.30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浩瀚星空中,德化白瓷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悠久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作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德化白瓷不仅承载着千年的传统工艺,更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德化,千年古韵悠悠,瓷都之名响彻云霄,隐匿于福建腹地,泉州市北的温婉怀抱。自唐宋起,瓷窑星火燎原,元明之时,更是繁华似锦,以白瓷之绝艺,冠绝天下。其白,非雪非霜,乃是深海捞起的月光,凝脂如玉,温润而泽,触之生温,观之心醉。

海上丝绸之路,波澜壮阔,德化白瓷,作为一抹不朽的风景,穿梭其间,承载着万国的憧憬与向往。每一件瓷器,都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见证,它们在涨海声中低语,讲述着古老而神秘东方的故事,激发着异邦旅人无限的遐想与敬畏。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德化瓷艺,历久弥新,于当下更显璀璨。这里,是陶瓷文化的摇篮,新石器时代的火种,夏商青瓷的萌芽,皆在此生根发芽,绽放出中国陶瓷史上最为绚烂的花朵。德化,以瓷为媒,续写着千年不朽的传奇篇章。

德化白瓷,凝脂般温润,勾勒出一幕京剧梦幻。一位京剧人物,栩栩如生,立于瓷面之上,仿佛跨越时空而来。他手持花棍,轻盈舞动,棍影翻飞间,尽显梨园风华。白瓷细腻,映照出人物衣袂飘飘,每一个转身、每一个眼神,都蕴含着无尽的韵味与情感。花棍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雅的弧线,如同彩虹般绚烂,又似流水般灵动。这不仅是瓷器的艺术,更是京剧文化的精髓。德化白瓷,以匠心独运,让这传统艺术在指尖轻舞,绽放出不朽的光华。

德化白瓷,宛若大家闺秀,静立于时光之岸,以其端庄典雅之姿,诉说着千年的温婉故事。她,一袭素白长裙,长发及腰,轻轻垂落,宛如流瀑般柔美,不染尘埃。瓷肌细腻,温润如玉,每一道光影流转间,都映照着匠人精心的雕琢与岁月的沉淀。她以静制动,不言不语,却自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让人心生敬畏,又忍不住想要靠近,一探究竟。在这份静谧与美好中,德化白瓷仿佛化身为古典诗词中的佳人,穿越千年,只为与你我相遇,共赏那份独属于她的端庄与典雅。

德化白瓷,宛若晨曦中初绽的莲,纯洁无瑕,其上雕琢的孔雀舞,活灵活现,羽翼轻盈,薄至可透光影,恰似秋夜里最细腻的月光,轻轻洒落凡尘。每一片羽毛,都似精心雕琢的梦,细腻温润,触感间仿佛能听见远古森林的低语,和着孔雀轻灵的舞步,旋律悠扬。这不仅是瓷器的艺术,更是大自然与匠人心灵深处的对话,倾国倾城之美,不言而喻,只一眼,便足以让时光温柔以待,让观者心生向往,沉醉于那份超脱尘世的静谧与雅致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化白瓷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框架内,而是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展现出更加丰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现代德化白瓷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设计感和实用性,开发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作品。

静谧中蕴藏深意,仕女轻抬螓首,眼眸微闭,似在月华下冥想。身姿曼妙,线条流畅,每一寸瓷肌都透露着温婉与雅致。她不言不语,却仿佛能听见风的呢喃,云的低吟,于无声处绽放着超脱世俗的绝美风华。

静坐其间,大家闺秀般的德化白瓷人物,姿态娴雅,肤如凝脂,轻握细颈瓷杯,浅尝刚至的佳酿。酒香与瓷光交相辉映,仿佛连空气都染上了几分温婉与雅致,时光在这一刻凝固,只留下那份细腻与美好,悠悠然,醉人心扉。

静谧时光里,一尊德化白瓷伶人端坐,肤若凝脂,姿态温婉。其手轻扬,指尖微曲,似在虚无中缓缓探索,寻觅那遗失于梦境的曲谱或未了的情缘。月华如练,轻轻洒落,为这孤寂的身影镀上一层柔和的光辉,更添几分超凡脱俗之美,让人恍若置身于古老戏梦之中,沉醉不醒。

月光轻洒,一温婉女子静坐如莲,怀抱琵琶,德化白瓷雕琢其身,肌肤似雪,温婉中透着不染尘埃的纯净。指尖轻拨,旋律如溪水潺潺,穿越千年时光,深情地诉说着未了情缘。每一弦一柱,皆是心声的低吟,缠绕着夜的温柔,让人恍若置身仙境,忘却尘嚣,沉醉于这不朽的旋律与静谧之美中。

一袭粉色裙裳,轻盈若梦,德化白瓷塑造的少女,翩翩起舞于无垠的空间。裙摆随风轻扬,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瓣,旋转间洒落一地温柔。她身姿曼妙,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古典的韵味与现代的灵动,仿佛是天边最温柔的一抹云霞,定格了时光,让人心生向往,沉醉不已。

紫衣曳地,如夜色中绽放的幽兰,少女身姿曼妙,立于德化白瓷之上,肩顶一精致器皿,宛如承载星辰之梦的使者。她眸光流转,顾盼生辉,紫与白的交织,绘就一幅梦幻画卷。微风拂过,裙摆轻扬,每一步都踏着月光的韵律,静谧而神秘,令人心生向往,沉醉于这不朽的艺术之美。

月光倾洒,四小天鹅翩翩起舞于德化白瓷之上,身姿轻盈,宛如初绽的莲花,纯洁无瑕。她们旋转、跳跃,裙摆轻扬,仿佛是冬日里最美的雪花,又似夏夜最亮的星辰。每一步都踏着梦幻的节拍,将优雅与灵动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沉醉于这无瑕的瓷艺与曼妙的舞姿交织的梦幻之境。

柔和光影下,一尊德化白瓷人物悠然呈现,身着慵懒睡衣,姿态闲适,仿佛刚从梦境边缘轻启眼帘。她静静地坐着,周身环绕着一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安宁。白瓷细腻,肌肤般温润,于无声处诉说着岁月静好,让人心生向往,愿时光就此温柔以待。

德化白瓷,匠心独运,塑造出千姿百态的人物世界。有身着轻纱睡裙的少女,倚靠豹子旁,恬静中带着一丝野性魅力,宛如月光下的梦境;古代仕女,发髻高挽,裙裾飘飘,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雅致;现代长裙少女,简约而不失时尚,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更有舞者翩翩,裙摆随着旋律轻旋,仿佛能听见空气中回荡的悠扬乐声;而抬头冥想的智者,闭目沉思,仿佛与世隔绝,内心却波澜壮阔。

这些人物,或静或动,形态各异,却都栩栩如生,情感丰富。德化白瓷以其温润如玉的质感,赋予了它们生命,让人在凝视中感受到不同的故事与情感,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这些人物共舞、共鸣,沉醉于这份独特的艺术魅力之中。

德化白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经过元明清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陶瓷谱系。宋元时期,德化窑开始烧制青白瓷,产品行销海内外;明清时期,德化白瓷更是名扬天下,尤其是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大师所创作的白瓷雕像,更是成为传世精品。

上海博物馆馆藏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明(公元1368~1644年)

重:5280g高:48cm

德化窑尤以瓷雕最为著名,题材多为观音、达摩等宗教人物,有些塑像的背部戳有工匠印记,如“何朝宗”、“林朝景”、“陈伟”、“张寿山”等,其中以何朝宗为一代名匠,声誉最重。此件观音塑像即为“何朝宗”款。

此观音瓷像,线条流丽若春水,比例和谐,宛若天成。釉面光泽柔和,温润如玉,白中隐现象牙微黄,雅致非凡。观音风帽轻扬,长巾随风曼舞,容颜恬静,超脱尘嚣,尽显菩萨慈悲之相。衣衫飘摇,似风中柳絮,轻盈而不失力度;脚下海浪翻腾,静瓷间涌动勃勃生机,动静相宜,展现了瓷艺之巅峰造诣。德化窑之精湛,不仅匠人心血所凝,更赖天赐良土与炉火纯青之技,共铸此传世经典,令人叹为观止,沉醉于那份跨越时空的唯美与精致之中。

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文昌帝君坐像(明)福建省博物馆藏,拍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浩瀚的古玩艺术长河中,何朝宗,这位明代德化瓷雕界的璀璨星辰,以他超凡脱俗的技艺,铸就了不朽的传奇。其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不仅是匠心的结晶,更是文化与美学的极致展现。

这尊观音像,高仅28厘米,却仿佛蕴含了万千气象,以其温润如玉的釉色,细腻柔润的触感,让人恍若置身于月华之下,感受那份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祥和。何朝宗以鬼斧神工之技,融合泥塑之韵、木雕之灵、石刻之骨,每一笔刻画皆行云流水,简约而不失生动,赋予观音以血肉之躯,情感之温。

观音面容丰腴,慈眉善目,嘴角微扬,仿佛随时准备以无尽的慈悲抚慰世间疾苦。其身姿曼妙,衣袂飘飘,每一缕飘带都似随风轻舞,带着超脱尘世的灵动与飘逸。这不仅仅是一尊雕像,更是何朝宗心中对美的极致追求,对慈悲与祥和的深刻理解。

然而,如此佳作,世间难寻。何朝宗存世之作寥寥可数,每件皆是国宝级珍品,被世人竞相珍藏。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艺术与文化的传承,让后人在赞叹之余,更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心灵触动。

“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这句赞语,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何朝宗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的非凡魅力与珍稀价值。在这尊小小的雕像中,我们仿佛能窥见何朝宗那颗匠心独运、追求完美的艺术之心,以及他对世间美好与慈悲的深深向往。

德化白瓷,如玉凝脂,光华内敛,乃工艺之巅的绝美绽放。其色,乳白纯净,宛如晨曦初照雪山之巅,清澈而深邃;其质,细腻温润,指尖轻抚,似触及千年寒冰下的涓涓暖流,柔和而坚韧。

顶尖匠人之心血,倾注于每一道拉坯、修坯之间,线条流畅,宛若天成,简约中蕴藏无尽风情。观音造像,更是其工艺精髓所在,慈眉善目,含笑生春,衣袂飘飘,似有仙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忘却尘嚣。

德化白瓷,不仅是泥土与火焰的华丽蜕变,更是匠人情感与哲思的深刻寄托。它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展现着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让人在凝视中沉醉,于把玩间感悟生活的美好与艺术的真谛。

月下守望者

在古老的德化瓷都,月光如洗,照耀着一片静谧的工坊。这里,世代传承着制作白瓷的精湛技艺,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灵魂。在众多白瓷之中,有一尊尤为特别的人物雕像,名为“月下守望者”。

这尊白瓷雕像,雕刻的是一位身着素衣、长发如瀑的女子,她立于一块精致雕琢的青石之上,目光温柔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凝视着远方。她的面容恬静而略带忧伤,手中轻握着一支未完的玉笛,似乎随时准备吹奏出心中的旋律。

然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道奇异的光芒划破天际,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月下守望者”的身上。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耀在这片工坊时,奇迹发生了——那尊白瓷雕像竟然缓缓睁开了眼睛,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她轻轻地从青石上走下,步伐轻盈而优雅,仿佛怕惊扰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她环顾四周,眼中既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最终,她的目光落在了工坊角落里一位年迈的瓷匠身上,那是她的创造者,李老匠人。

“您……是创造我的人吗?”女子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清澈而略带羞涩。

李老匠人震惊之余,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感动。他颤抖着双手,缓缓走近,仿佛害怕这一切只是梦境。“是的,孩子,我用心血与情感塑造了你,却未曾想到你真的能够醒来。”

原来,李老匠人年轻时曾有一段未了的情缘,那女子便是他心中的白月光,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相守。他将这份深情寄托于白瓷之中,希望能以另一种形式让爱延续。

女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轻抚着玉笛,缓缓吹奏起来。旋律悠扬,如同穿越时空的低语,诉说着千年的思念与等待。李老匠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涩而美好的时光。

最终,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上,女子再次化作了那尊静美的白瓷雕像,但她的眼神中却多了一份释然与满足。李老匠人紧紧抱住她,泪水滑落,他知道,这份爱虽未能以凡人的方式延续,却已在白瓷中得到了永生。

从此,“月下守望者”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成为了德化瓷都中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讲述着关于爱、创造与不朽的故事。

原创木叶诗集之青玉案·月下守望

木叶

青玉案·月下守望

月华如水浸瓷坊,影朦胧,人微凉。守望千年梦一场,素衣如雪,玉笛轻扬,心事诉谁旁?

情深缘浅难相忘,白瓷凝泪化沧桑。爱已成诗刻心上,此情虽尽,爱永绵长,魂梦绕德乡。

如今,德化白瓷已经成为福建省德化县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更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未来五年,德化县将聚焦培育壮大“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通过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工艺创新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到2027年打造成为千亿产业集群。

德化白瓷的传承与发展,是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与继承,也是对现代创新的追求与探索。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德化白瓷将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如同古人赠予墨宝,您的打赏亦是对我创作的认可。愿这份认可,如同琴瑟和鸣,让艺术的魅力更加悠长。

THE END
1.中国白·德化瓷名家名作展在福州展出12月10日,由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县文联主办的“群星璀璨——中国白 · 德化瓷名家名作展”于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启幕。 此次展览的55件作品立足传统文化,涵盖老子、观音、关公、花木兰、屈原等题材,为大家呈现了美的视觉盛宴。本次展览持续至12月16日。http://cidudehua.net/paper/news.php?id=4472
2.福建势技馆陶瓷艺术分馆(南安市汉侯德化现代瓷博物馆)福建省科技馆陶瓷艺术分馆 (南安市汉侯德化现代瓷博物馆) 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内设五个专业展厅,陈列展示泉州陶瓷自宋元明清、民国及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陶瓷作品5500多件,系统全面地展示了泉州陶瓷的创作工艺、艺术特色和人文内涵。是南安市弘扬陶瓷文化、展示精湛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公共http://www.fjkjg.com/dstm/resource/10175
3.荣获2024年度“大国好货·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凝脂似玉“中国白”亮相中国国际广告节 “中国白·德化瓷”于B1馆B16号展位华美亮相,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德化白瓷瓷质温润如玉,造型精巧雅致,尽显君子之风,让人仿佛踏入了一场纯净无垢的艺术殿堂,沉醉不已。 德化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宋元时期开始崭露头角,历经数百年的磨砺与积淀,至明https://www.boytc.com/news.asp?id=9539
4.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展览名称:中国白——德化白瓷展 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1、北2展厅 展览时间:2023/8/26—2024/7/3 白是中国传统五正色之一。中国古人的世界观认为,白色是化育天地万物的基础,白立而五色成矣。德化瓷窑兴于唐宋,盛于元明,名于当下,以白见长,最负盛名。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海上丝路贸易中,一抹凝脂如玉的“中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202309dhbc/
5.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静物(美食)摄影作品是由摄影师139***8537提供,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静物(美食)摄影作品受到了广大摄影师的赞许,了解更多有关静物(美食)摄影图片摄影作品,请关注:500px摄影社区https://500px.com.cn/community/v2/groupPhoto/detail/3f44216c27c84fa6af2fc8afa89c03b5
6.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德化白瓷:远看是纱,近看是瓷△兽耳琮式瓶 明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虽然统称德化白瓷 但实际上这“白”有二三十种 有乳白瓷、猪油白 葱根白、孩儿红…… 青白釉白中泛青 色调深者呈淡绿色,淡者接近白色 宋元时期 德化瓷以青白瓷为主 △莲纹军持 宋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猪油白,釉色白中泛黄 https://www.fjdaily.com/app/content/2023-10/25/content_2131999.html
7.Mylearningexperience(165)德化白瓷展(2)#国家博物馆看展白瓷展的重头戏是现代、当代作品,主题是“百技争艳”,分六个部分,我最喜欢的作品在最后两个部分,太精致了、漂亮了、太不可思义了,我感觉谁都想拥有一件这样唯美的令人赞叹的作品摆在家里吧。 一、自在观音:以前不了解佛教的知识,今天在这个展上集中看到这么多法相不同、形态各异的观音,大开眼界,观音的33种https://www.jianshu.com/p/c9ae14cb40eb
8.181件德化白瓷亮相国家博物馆续:日均超5000人观赏“中国白”“太幸运了,来旅游竟能见到这么美的陶瓷展,像是特意为展览而来的。”来自香港的游客洪秀仪一行观看展览时,对“中国白”连声赞叹。“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德化白瓷艺术展”8月2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展会上有106位德化陶瓷大师带来的181件作品。 https://qz.loupan.com/html/news/201708/2853533.html
9.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展调研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展调研报告 前言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致力于向世人展示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本次调研专注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德化白瓷展,以深入了解其独特之处、文化内涵以及对观众的艺术教育作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展调研报告 一、介绍 1.博物馆历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https://wenku.baidu.com/view/5abe0ebb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1.html
10.雅昌现场&视频400余件德化白瓷亮相国家博物馆讲述凝脂如玉的2023年8月26日,“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北2展厅对公众展出。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德化县人民政府等机构共同举办。 展览精心遴选出从古至今400余件组德化白瓷展品,分为“一白独秀”和“百技争艳”两个单元,除了涵盖“何朝宗”款观音像https://news.artron.net/20230826/n1124436.html
11.德化窑精品白瓷展示图片江西博物馆德化窑精品白瓷展美图→MAIGOO德化窑精品白瓷展是一次全面展示德化窑白瓷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的展览,它不仅展示了德化白瓷的独特魅力和卓越品质,更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德化白瓷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https://m.maigoo.com/tuku/529819.html
12.展览永远的“中国白”——广东省博物馆藏明清德化窑白瓷展览白的洁净让人安宁,瓷的温润让人动心,德化窑白瓷便让这别样的美揉合得浑然天成。为积极配合“佛山韵律?和风鸣畅”的活动主题,作为“龙腾四海?凤舞水乡”系列活动之一,继精品荟萃的《楚玉琳琅——湖北九连墩出土玉器展》后,由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主办,顺德区博物馆承办的《永远的“中国白”——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8/02/c586489.html
13.中国国家博物馆(十二)中国白—德化白瓷展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国博,欣赏《中国白—德化白瓷展》。 "筍江山人"款观音 明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观音头饰高髻花冠,上覆披巾垂肩,身着广袖通肩大衣,袒胸饰珠串,双手戴镯,交叠于腹前,下着长裙,赤足立于祥云浪花之上。中空,背部铃印"筍江山人"款。筍江又作"笋江",筍江山人是制瓷师的谦称,意为隐逸于笋江https://www.meipian.cn/564z8m04
14.“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在国博开幕新闻当日,“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精选从古至今400余件(组)德化白瓷作品,分为“一白独秀”和“百技争艳”两个单元,体现了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一脉相承的传承创新。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正在播出: 寻古中国-1 https://photo.cctv.com/2023/08/26/PHOAmAyCCETn8TibHB2HDydG230826.shtml
15.德化中国白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德化中国白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中国白瓷博物馆位于世界瓷都德化。整个博物馆呈闽南式建筑风格,主楼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内设中国白精品陈列厅、中国白技艺传习所、中国白生活艺术瓷体验中心、中国白以及金丝楠主题酒店四大部分。是以世界白瓷之母“中国白”命名的沉浸式体验型博物馆。 开放时间 具体营业状态以当天开放情况为准。 用户问答更多 购https://you.ctrip.com/sight/dehua2659/2626276.html
16.中国白:德化白瓷展每日环球展览9:00 - 17:00 提前1小时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2024年2月9日闭馆 展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 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展厅 北1、北2展厅 费用 Free(需预约)本次展览共展出逾400件(套)古代至现代的德化白瓷,分为「一白独秀」和「百技争艳」两个单元,展现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https://art.idai.ly/events/pfxi3ky
17.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博物馆详情目前,博物馆一楼大厅镶嵌有一幅长13米,宽2.6米,由520块德化白瓷制作而成的高浮雕壁画。博物馆一楼三个展厅固定陈列《德化陶瓷史话》已布展完整,该陈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比较系统地表现德化县古今瓷器的发展面貌和伟大成就,分为“水土宜瓷、千年窑烟”、“宋元瓷器、崭露头角”、“明代白瓷、独树一帜”、“https://www.museumschina.cn/Museums/Details?id=35050321800005
18.福建德化白瓷的文化之旅:千年瓷韵,现代传承澎湃号·媒体2023年8月,“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精心遴选了400余件(组)德化白瓷展品,集中体现了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一脉相承的传承创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参观者的眼球,展期由原计划的3个月已延展了3次,现将于7月3日闭展。那么,德化白瓷之所以能在国家博物馆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其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47558
19.从13件乐器聆听世界的音乐德化白釉瓷笛,福建省德化县,清代,1800至1900年,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 1600至1911年间出自中国福建省德化县的白瓷以人物塑像和器皿为主,其胎体细密洁白,釉色泛青或呈乳白色。由于德化瓷使用的胎釉中含铁量相对较低,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仅为0.5%,因此釉色光润明亮,白如凝脂。该笛子的口部有汉字“清”,意为纯净。https://britishmuseum.org.cn/blog/a-history-of-world-music-in-13-instruments
20.德化白瓷收藏——探寻千年瓷艺之美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使得宋代德化白瓷成为收藏界的珍品,价值不凡。 德化白瓷的收藏也需要一定的鉴赏和鉴别能力。首先,要了解德化白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和参观博物馆展览,深入了解德化瓷器的特点和鉴别要素。其次,要学会观察器物的釉面质地和装饰纹样。https://www.guanruo.cn/chaishaozixun/2023/0823/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