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润致密凝脂似玉——福建德化窑瓷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8.01.05

福建德化窑瓷业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县境美湖乡发现的墓林窑址,面积较小,采用托座叠烧方法,产品胎骨发灰,釉色呈青黄、青褐色,器形有盘口壶、双耳箱、碗、碟等。进入宋代以后,德化瓷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考古调查发现的宋元窑址,主要分布于德化县城关一带,其中碗坪仑、屈斗宫窑址于年进行了科学发掘。

明德化窑白釉瓷箫

碗坪仑窑址位于城关西公里一处山丘上,发掘面积平方米,分为上、下文化层,分别出土两座龙窑遗迹,基本为宋代废窑堆积。屈斗宫窑址在城关东公里一座山丘上,发掘面积平方米,出土分室龙窑基址座,属于元代废窑堆积。窑址出土的瓷器、工具、窑具标本数以千计,为了解宋元德化窑生产状况提供了详实资料。

从两处窑址出土的瓷器品类和数量观察,在宋元德化窑的瓷器产品中,青白釉是大宗,白釉器次之。青白釉介于青白之间,但在广义的概念上,还是属于白瓷的范畴。此外,还有部分青绿、青灰、酱色釉器。产品都是日用生活器皿。

清德化窑白釉兽耳瓶

明清时期,德化窑以它的辉煌成就,确立了作为福建瓷都的地位。明代弘治二年《八闽通志》记载“白瓷器,出德化县。”崇祯年间撰写的明代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也指出:白瓷“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南则泉郡德化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终明一代,白瓷生产成为德化瓷业的主流,且以独具特色的乳白釉而闻名天下。考古发现的明代白瓷窑址,主要分布在城关得中镇、南部三班镇及北部割坑乡一带,又以得中镇最为集中,其中部分瓷窑延续至清代。

明代德化窑不仅以“象牙白”瓷闻名世界,而且白瓷的器型十分丰富,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造型丰富多彩。

明德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

一、繁多的品类

德化白瓷形制,有人物雕塑与生活器皿两大类型。生活器皿,又可划分为陈设供器、

饮食器皿、文房杂器等品类。

1、陈设供器主要是提供寺庙、祠堂及府宅中堂陈列,或者作为文房摆设器,常见器形有炉、觚、瓶、尊等。

炉造型多仿效青铜器,多与明代的宣德铜炉相似,所见有方鼎式、圆鼎式、六角式、鬲式、钵式、筒式等。鼎、鬲式炉都安装有对称的双耳,有长方立耳、椭圃环耳、绳索耳、夔龙耳、象鼻耳、虎形耳、凤形耳。底接三足,有多棱柱足、兽面足、象腿足、乳状足。

明德化窑双耳三足炉

觚亦仿青铜器造型,呈大撇口、长颈,腹中部鼓凸,底足外撇。器身挺拔,有的四面出戟。

瓶造型俊秀,形体线条柔和。有筒瓶、胆瓶、玉壶春瓶、蒜头瓶、梅瓶、盘口瓶、撇口瓶、鹅形瓶等。

尊直口厚唇、矮颈、回肩,长腹下部内收后外撇,形似将军罐。

清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

2、饮食器皿常见执壶、杯等器型,主要用途是作酒器,部分亦可作为茶具,其次是碗、盘、碟、匙之类的餐具。

执壶形式多样,有葫瓜形、茄瓜形、南瓜形、团简形、玉壶春形、方形、箱形、葫芦形等。一侧开流,另一侧肩颈至腹部之间安装把柄,柄有峭龙形、环形、方形等。有的则在上方安装提梁,与明代宜兴紫砂壶茶具极为相似。

清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杯形态精巧,造型多类似金银器。口呈椭圆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花瓣形足有圈足、方足、环形平架式足、乳足多无耳,也有单耳。还有爵杯、爵形杯等。

碗有撇口、侈口,腹较深,多圈足,也有卧足。盘、碟一般为敛口、浅腹,矮圈足。匙

,器身椭圆,长柄起翘弯曲。

3、文房杂器不少造型与金银、玉石器相类似,象生器居多。主要有洗、水盂、水注、水丞、香插、烛插、烛台、印盒、粉盒、熏炉、灯盏、笔筒、笔架、砚台、洞箫、印章等。

模拟动植物造型,是文房杂器的显著特点,如模拟植物海棠、荷叶图、枫叶、玉兰花、花生、瓜果和动物狮、象、螃蟹、鹤、鸭、鹅等形状,既具实用功能,又有艺术欣赏功能。

清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德化窑白瓷器物的成型工艺,有模制与轮制两种方法。模制工艺是把器物的主体制作为母范,在母范模中放置瓷泥模压成器坯,然后在器坯上安装耳、足等部件或进行附加装饰,使之成为完美之器。轮制工艺是把瓷泥放置在陶车上进行手工拉坯。琢器类的觚、瓶、尊及部分执壶等,回器类的炉、碗、盘、碟等多采用此类技法。

不论模制与轮制,粗坯成型后都要加工修理,使之表面平整光滑。除素身器外,大多数器物都要进一步雕琢装饰,使之更加完美。

二、娴熟的装饰

德化白瓷艺术成就精彩纷呈,装饰技法分为模印、堆贴、堆塑、刻划、镂雕五种方式。

1、模印事先在范模上雕刻纹样,压坯成型后该器便呈现出相应图案。常见主题纹样为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蟠螭纹、窃曲纹、八卦纹等。辅助纹样有连续回纹、云雷纹、蕉叶、莲瓣、如意云、圈点纹、弦纹等,作为地纹或边饰。器耳、器足等附加部件,亦采取模压或模印成型后与器身拼接。此类技法,流行于仿青铜器造型的炉、簋、觚等器物上。

清康熙德化窑白釉楸叶式洗

2、堆贴堆花是用毛笔蘸泥浆,在器坯外表面按照一定的轮廓或脉络堆画成图案贴花则是事先模印或手工捏制成小件纹饰粘贴于器坯的有关部位。施釉烧成后,贴花纹饰较为清晰,堆花纹饰则比较模糊,因而在装饰时往往堆贴并用,先堆后贴或以贴补堆,其装饰效果富于立体感,犹如浮雕。杯、执壶类器物常用此技法。

3、堆塑堆塑是把捏塑的人物、动物的形体造像与器皿相组合,形成有机整体的方法。

堆塑与堆贴的区别在于堆花采用泥浆在器坯上绘画,贴花是模印或捏制小件的花纹往坯上粘贴,它们的花纹都是附着在器坯上的。

清德化窑白釉暗刻牡丹纹盘

4、刻划采用针刃、锥刃或斜尖刃刀具在器坯表面刻划,纹样有松鹤、云龙、花鸟、兰花、玉兰花、竹石、牡丹等图案。花纹纤细,构图疏朗,上釉后形成釉下暗花,见于盘、碟的内底或杯、炉、尊、灯盏的外壁。

5、镂雕采用刀具在器坯透穿雕刻,常见牡丹图案,图案风格较粗犷,常见于

笔筒、香熏、双层小碗、器座等器的装饰。

三、精湛的瓷雕

德化瓷雕始于宋,盛于元、明,在中国陶瓷史上负有盛名。元代,瓷塑佛像即已被选为宫廷贡品。作品用优质的白瓷制作成形态不一的神仙佛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古代名人高士等瓷塑,突出其优良的瓷质,摒弃彩绘而追求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独具艺术风韵,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德化窑的瓷雕人物取材十分广泛,主要有渡海观音、披坐观音、送子观音等各式瓷观音,以及如来、弥勒、罗汉、达摩、寿星、帝君、八仙、土地等神仙佛像。此外,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等也被选作瓷雕创作的题材。

德化窑瓷雕人物的制作技法有模制和捏塑两种。模制人物,主体部分模印制成,有的分前后两部分或上下两部分合模而成,其头和手单模另制,经加工修饰后再插入衔接构成整体。捏塑人物则是直接手捏,塑像形成后,带有明显的指纹痕迹。雕塑人物的内部大多用刀挖成空心。在主体形成的基础上,细部的装饰如罗汉的浓眉厚须、观音的宝相花和理路串珠等多另行加工刻画而成。最具形象的是,一些塑像上唇留有小孔,待施釉烧成后,再粘接上真的胡须。施釉的部位有的是里外通体施釉,有的是外施满釉,里露胎,座底露胎部位常粘有砂粒。

明德化窑白釉鹤鹿仙人雕像

明代以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陈伟、林希宗、林孝宗等一代瓷雕大师为代表的德化瓷塑艺术已独树一帜,获得了高超的成就,他们着力于脸部神情的细致刻画和整体造型及衣纹处理的讲究,形成了德化瓷塑造型精巧美观、人物神形兼备、衣纹深秀洗练、线条飘逸流畅和精雕细刻、工巧逼真的艺术风格,把德化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峰。其中尤以工艺巨匠何朝宗最为出色。何氏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著名雕塑家,德化县得中镇隆泰村后所人,植长木雕、瓷雕,尤其精于后者。他所雕塑的观音像以世俗女子形象为蓝本进行艺术加工,无论是整体的塑造,还是眼神、面部肌肉、手指的细部刻划,都一丝不荀,准确生动。坚细的胎质配以莹润的白釉,各式各样的观音愈发显得如脂似玉,宛若出水芙蓉,典雅可爱,令人叹为观止。其艺术作品历来是国内外大博物馆、收藏家竞相猎取的艺术珍品。

四、独特的胎釉

德化白瓷的烧制成功,除了当时的瓷工艺人能恰到好处地掌握火焰气氛外,与瓷土原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定窑白瓷是用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粘土烧制的,粘土含助熔物质少,故瓷胎不够致密,透光度较差。而德化窑白瓷则是用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瓷土制成,瓷土处理极为精细,瓷土内氧化钾含量高达6%,再加上瓷土中含铁、钦等杂质较低,烧成后玻璃相较多,因而瓷胎滑润致密,洁白如玉,透光度特别好。由于胎质细白,加之氧化铁含量极低、氧化钾含量特高的纯白釉,焙烧时又采用中性气氛,德化窑白瓷釉色显得格外纯净,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美不胜收。

明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甜白瓷是在元代枢府器的基础上,由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所创制的高白度瓷器。文献称其“白如凝脂、素犹积雪”。它的色调恬静柔润,在视觉上给人以“甜”的感觉,故称“甜白瓷”。永乐甜白瓷特征之一是釉质洁白,肥厚如脂,无棕眼,迎光透视,胎釉呈现肉红或粉红色另一特点是在器物足边和折角积釉处,常闪烁着灰青的光泽,釉面偶然显现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织在一起的极淡的虾青色,甚为奇特。而宣德白釉器的釉面亦呈乳白色,施釉较厚,并且有密集的小橘皮棕眼。与之相比,德化白瓷瓷胎致密,透光度极好,釉层较薄,但却有凝脂似玉之感,迎光透视,色泽光润明亮,晶莹剔透,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釉层均匀细腻、光滑洁净,无永、宣甜白瓷出现的灰暗、虾青杂色,更罕见橘皮棕眼。

清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德化白瓷与釉面白中泛黄俗称“米黄釉”的漳窑瓷也有着区别,德化白瓷胎体致密,胎骨细腻洁白,胎与釉结合紧密,釉色纯净,透光性极其良好,即使是少数的中低温白瓷出现开片的现象,也显得十分温润细腻而漳窑瓷胎体相对粗松,胎骨呈灰白或灰黄,胎与釉结合不甚坚实紧密,而且无一例外带有冰裂纹。德化白瓷在烧制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未能充分掌握原料的化学成分构成和完全控制烧成氛围,在烧成氛围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烧成产品瓷质相同,瓷色略有不同,又分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等。

THE END
1.一件有景德镇窑特征的明代德化窑青花瓷德化窑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蓝色的线痕;由于德化窑青花瓷钴料采用金门料与江浙料混合使用,钴料中含铁量较多,含锰量较少,青花发色黑蓝而多晕散,往往在底足或器型转折的聚釉处有崩裂爆釉的现象(俗称“蚯蚓走泥纹” ),跟元代和明代早期民窑青花麻仓土的爆釉近似,这是德化窑瓷器普遍存在的显著特征。 https://www.meipian.cn/1ytzdwc3
2.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时期德化窑》瓷器高清实拍组图!一流瓷器多多藏德化窑白瓷,不仅造型丰富,且装饰技法多变,有刻花、划花、印花、模印、贴花、雕塑等,带有浓郁深厚的地方文化气息与鲜明的时代特征,生动再现了德化窑白瓷繁盛发展的历史。 1、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展(实拍高清组图) 中国白!有喜欢的吗?关注本号看更多博物馆及大型瓷器展高清实物!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6/09/85464874_1140439731.shtml
3.明代晚期德化窑花卉青花盘古瓷器收藏品价格:200元明代晚期德化窑花卉青花盘古瓷器收藏品,保老,口沿一处磕碰,如图。器型古朴,发色漂亮,画工写意,直径18厘米。本店所有藏品包老包真,一切以图片为准,都是实物图片,下单前请看好,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发信息给我。古玩属于特殊商品,东西卖家保老,售出藏品除非东西不老,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745_99669894.html
4.明代德化窑如何鉴别明代德化窑瓷器鉴别特征方法明代德化窑瓷器鉴别特征方法 明代德化窑瓷器鉴别特征方法(一) 明代德化窑鉴定胎土特征:德化窑瓷土含铁量低,可塑性强。 胎土淘炼精细,胎质致密,洁白无杂质。 明代德化窑鉴定釉面特征:光照下迎光观察,其釉色白中隐现粉红或牙黄色调,故其白瓷有“象牙白”、“猪油白”之称。 http://shoucangyaji.com/guwan/127470.html
5.德化窑瓷器的造型和类别中国美术家网关于德化窑的瓷器造型和类别, 过去和现在一些文献著录中提到的及所附的图片, 各地博物馆, 有关单位所收藏的以及私人所珍藏的传世品, 还能见到一些。 解放后, 特别是最近对德化古窑址的调查和重点的科学发掘, 采集和出土了很多的实物, 大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德化窑瓷器产品形状和种类的认识, http://www.meishujia.cn/index.php?act=usite&usid=603&inview=appid-259-mid-22443&said=505
6.八闽文物·巧夺天工明德化窑瓷器造像八闽文物德化窑因位于福建德化而得名,其烧制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五代时期。到了宋元时期,德化所产的白釉、青白釉等类型的瓷器已经声名远播,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远销海外。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中国白”。 https://wlt.fujian.gov.cn/zwgk/ztzl/bmwu/202401/t20240117_6382202.htm
7.明代德化窑瓷:鹿逐梅花质美如玉德化窑系产品是中国历代外销瓷贸易的重要角色,产品外销量巨大;德化青白瓷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瓷器产品之一;德化明代创制的阶级窑是最早被外国移植成功的窑炉技术的先祖;德化白瓷是最先被欧亚各国作为本国学习标本试烧成功的先师;德化瓷自宋代以来的千年时空中,以其难以想象的巨大体量和完整的先进生产工艺,提升和改善了世界http://m.taoci52.com/t/3858.html
8.明代德化窑梅花杯明代德化窑梅花杯 时代: 明清 质地: 瓷器 发掘地点: 用途: 尺寸: 形状描述:http://museum.sdu.edu.cn/info/1052/5968.htm
9.行销天下的德化瓷器德化瓷曾引发欧洲厨房革命 考古人在西沙“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广东“南海一号”宋代沉船、东南亚等地均发现大量德化窑产品,也从侧面证明德化窑瓷器是我国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商品之一。 明代中晚期,随着制瓷和窑炉技术的改进,德化窑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创烧出胎釉浑然一体、釉色如脂似玉的白瓷制品。其中的https://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211201/164349.shtml
10.浅谈九件馆藏明代德化窑白瓷器本文主要介绍泉州市博物馆馆藏的九件明代德化窑精品瓷器及其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 德化窑;明代白瓷;价值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文献出处]: 《福建陶瓷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陶瓷学会福建会员大会暨研讨会论文集2016年》 文章PDF下载(3094k)相似文献 https://wap.cnki.net/huiyi-QZSB201610001018.html
11.福建德化窑的来历和市场价格德化窑 在今福建德化县,故名。创烧于宋代,宋元时期烧青白瓷,明代盛烧白瓷,清代又有进一步发展,除烧白瓷外,还烧青花和彩绘瓷器。 特征: 1、 宋元时期所烧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划纹装饰。器物中盒子多见,式样有圆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种,盖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纹饰。 2、 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https://m.bestb2b.com/prod_28226934.htm
12.德化陶瓷艺术特色的历史考察明代是德化窑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在生产工艺、烧成工艺、产品质量、品种、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远在宋元之上,其主要标志是白瓷被誉为“中国白”而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推动了世界陶瓷业的创新革命。明代德化窑瓷器质地洁白细坚,烧结度高,釉色匀称,釉质细腻,光泽莹润,如脂似玉,个性化时代特征明显。 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meishuxuebiyelunwen/615677.html
13.故宫博物院举办“魅力中国白—德化窑陶瓷精品展”2014年10月30日,故宫博物院与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魅力中国白—德化窑陶瓷精品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诚肃殿隆重开幕,122件德化窑陶瓷精品集中展示,展期一个月。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德化窑瓷器700多件,其中明代德化窑瓷器200多件,堪称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地方窑瓷器的一个亮点。这次展出的122件德化窑陶瓷,包括https://www.dpm.org.cn/show/226213.html
14.德化窑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奶白"或 "天鹅绒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元代以来,德化窑瓷器输出海外,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土有元代德化窑青白瓷,泰国及东非坦桑尼亚等国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窑青花瓷器。 史料记载 寂园叟在《陶雅》中评:"德化所出白瓷https://www.maigoo.com/citiao/221851.html
15.由德化瓷塑款识看德化窑收藏价值德化窑因位于今天的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瓷器生产窑口之一。 德化窑最早的生产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自唐宋年间开始兴荣,至明清而到鼎盛,以如脂如玉的白瓷著称,享有“象牙白”、“中国白”等美誉。 在德化白瓷作品中,又以瓷塑最负盛名。 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44176.html
16.青花瓷白瓷景德镇瓷器价格【福建泉州德化青花白瓷商城网】提供德化青花白瓷产地景德镇瓷器,瓷器艺术家的上万款瓷器茶具精品,以及景德镇瓷器,景德镇花瓶产品图片价格等相关内容,跟多青瓷,白瓷相关产品内容关注青花白瓷网!https://www.qinghuabaici.com/
17.德化窑:瓷韵千年,璀璨华章欢迎点赞关注,征集瓷器、玉器、字画、杂项,送拍请关注私信留言并发高清图片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一线征集送拍曾先生 在华夏大地的陶瓷艺术宝库中,德化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德化,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陶瓷作品,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令人赞叹不已。德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22588984306212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