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Vol.094江西省博物馆

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江西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0多年来,江西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8万平方米。

江西省博物馆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藏品总数约为58916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70件(套)、二级文物1063件(套)、三级文物9220件(套)、一般文物48263件(套)。藏品类别有青铜器、瓷器、书画、革命文物、杂项等,以青铜、陶瓷类文物最具特色,数量多、品位高,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博物馆的特色藏品有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器,贵溪崖墓出土东周漆木器和原始瓷器,明代藩王墓出土文物,历代陶瓷器,江西名人书画,江西近现代革命文物等。

01

场馆概况

江西省博物馆新馆位于赣江北大道698号,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建筑之一,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8万平方米。新馆以方盒为建筑原型,被誉为“赣地宝盒”,藏江西历史文化瑰宝之意。

江西省博物馆特别确立了“8+3”的全新体系陈展,由八个常设展览(含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江西革命史陈列两个基本陈列,江西古代陶瓷文化展、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展、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名家赠品展、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江西名人展、自然生态展六个专题展览)和三个临时展厅构成。

02

基本陈列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以大历史观念考察和建构江西文明发展框架,以时代演进为主线,分为先秦、秦汉至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个单元,全景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清代江西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时代亮点,使观众对江西历史和文化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展览最大程度地挖掘了馆藏文物资源,在3300平方米的展厅当中,共展出文物1400余件,形成文物组合式陈列,并配合以场景搭建、多媒体信息技术等30余个展项辅助展示。展览中诸多代表着江西各历史时期重要地位和突出特色的文物悉数登场,是江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展示,串连起江西历史最绚丽的画卷。

第一部分“文明之光——先秦时期的江西”。最新考古成果揭示,大约在50万年前,江西境内开始有了古人类活动,开启了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与开拓的序幕。

从陶器的创烧到野生稻的驯化,从逐水而居到聚落壮大,从以吴城文化为代表的青铜王国到吴头楚尾、百越之地,漫长的先秦时代,多元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奠定了江西文化的根基。

第二部分“昌大南疆——秦汉至南朝时期的江西”。随着秦朝统一的进程,江西地区被纳入帝国版图。秦汉时期,江西作为沟通中原与岭南、闽越的枢纽,战略地位得以提升,首次确立了独立的行政区划,获得了稳定的发展空间。六朝时期,江西作为“国之南藩,要害之地”,成为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之一。

第三部分“雄起江南——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隋唐五代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与大庾岭的开凿,人口的南迁与经济中心的南移,使江西获得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这一时期,江西“土沃人庶,财赋孔殷,艺文儒术,斯之为盛”。作为政区的“江西”正式出现,雄起于长江之南,“朝廷倚为根本,民物赖以繁昌”。

第四部分“鼎盛气象——宋元时期的江西”。宋元时期,江西进入全面繁荣的鼎盛阶段,经济富饶、人才辈出、文化昌盛、科技日新,是江西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江西的影响力辐射全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方面的所有突出成就,几乎都有江西的“影子”。

第五部分“放眼天下——明清时期的江西”。明清时期,江西作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延续了人才的兴盛与文化的辉煌。江西士人积极参与朝政,治国安邦;商镇林立,江右商帮遍行天下;科学巨著,文史鸿篇蜚声中外。晚清,江西人顺应时代变迁,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走上了近代化探索之路。

“万年窑火千年瓷都——江西古代陶瓷文化展”为江西省博物馆常设陈列,展览共分“物华成器”、“陶瓷源地”、“青瓷神韵”、“繁华似锦”和“瓷耀寰宇”五个部分。

江西陶瓷历史源远流长,既是万年陶器创烧地,又是千年瓷都所在地。水、土、火在这里交融,孕育了绚丽多姿的陶瓷文化,成就了中国陶瓷最辉煌的篇章。“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历史上江西陶瓷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运销世界各地,成为风靡全球、长盛不衰的热销商品。

第一部分“物华成器”。陶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的一种新器物;瓷器脱胎于陶器,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来的。

群山环翠、河网密布、瓷土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江西成为中国陶瓷生产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部分“陶瓷源地”,江西既是世界陶器的起源地,也是中国瓷器重要的发源地。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发现的距今约两万年的陶器,是目前所见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实物;鹰潭角山和樟树吴城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烧造出了原始青瓷,是中国早期瓷器的重要创烧地。

第三部分“青瓷神韵”,在中国陶瓷史上率先崛起的是青瓷。至迟在东汉时期,江西已能烧造成熟青瓷。六朝至唐,洪州瓷以其釉色莹润、器型丰富、造型典雅、装饰古朴深受时人喜爱,洪州窑成为中国六大青瓷名窑之一;青瓷窑场遍布赣鄱流域,江西瓷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第四部分“繁华似锦”,宋代是江西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制瓷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窑场林立,名窑迭出。景德镇窑、吉州窑、白舍窑与七里镇窑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各具特色;产品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名驰海内。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磁局,专烧官府用瓷。青花、釉里红等名贵品种创烧成功,引领中国陶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五部分“瓷耀寰宇”,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官窑制度严苛,精益求精;民窑产销兴旺,官民竞市。景德镇瓷器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世界各地,“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是其瓷器产销盛况的写照。景德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瓷都,中国瓷业由此达到历史巅峰。

---红色摇篮---

“红色摇篮——江西革命史陈列”展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西人民革命斗争史为展览主题。共分“曙光映照”、“军旗升起”、“星火燎原”、“红色中华”、“浴血坚持”、“抗日烽火”、“迎接解放”和“山花烂漫”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曙光映照”,讲述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革命队伍不断壮大,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条件。中国革命的曙光喷薄而出,江西人民的民主意识逐步觉醒,民众运动逐渐兴起。

第二部分“军旗升起”,讲述从1927年8月到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发动了数十次不同规模的武装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为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创建,以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星火燎原”,讲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江西各级党组织在井冈山斗争的鼓舞下,先后创建赣西南、闽浙赣、湘赣和湘鄂赣等重要根据地,组建红四军、红十军、红十六军、红二十军、红六军团等重要武装,极大地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第四部分“红色中华”,讲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叶坪村宣告成立。这个红色政权,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习治国安民艺术的一次伟大尝试。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积极开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建设,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第五部分“浴血坚持”,讲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和各地党组织领导下,充分依靠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为后来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部分“抗日烽火”,讲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抗日救国的风暴迅速遍及江西,南方八省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江西党组织团结各方面的爱国人士,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敌后武装斗争,在赣北、赣西等地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空前规模的生死较量。

第七部分“迎接解放”,讲述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省爱国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边界地区的武装斗争蓬勃兴起,有力地牵制和打击了国民党军队。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经过浙赣线追歼战、湘赣战役、赣南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盘踞在江西的武装,给历尽沧桑的红土地带来了胜利的欢歌。

第八部分“山花烂漫”,引用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盛世瓷韵——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名家捐赠作品展”是江西省博物馆历时三年推出的又一个常设展览,此次展览荟萃了当代景德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陶瓷创作专业教授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等艺术名家的代表性作品。

展览综合了古今中外陶瓷艺术的设计理念、创作思维、艺术语言、表现技法,又融汇了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成果,以制瓷名家的匠心描绘陶瓷艺术的神韵。数百种创作风格、千种工艺技巧,无数制瓷人的薪火相传汇聚于此,这是热爱陶瓷人的盛宴,更是景德镇瓷器迈向更远未来的底气。

第一部分“陶瓷沃土”,从千年滋养、瓷苑奇葩、群芳竞艳三个方面,述说了景德镇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内涵和景德镇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发展史;讲述景德镇瓷业生产的不断创新的过程,开创了浅绛彩、新粉彩等新品种;不断吸引陶瓷艺人壮大景德镇,建立了集教育、科研、生产为一体的陶瓷艺术天地。

第二部分“名家名作”,通过对70位当代景德镇陶瓷名家们作品的集中展示,传达作者的深邃睿智和独具匠心,表达了他们淳朴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艺术气质,创作意境之深远,艺术功力之深厚,制瓷技艺之娴熟,给公众带来极美的视觉享受。

第三部分“品陶斋”,分为制瓷电子体验区、陶瓷大师工作室、陶瓷大师作品展销区三区块。从布景、色彩、灯光等都兼顾公众体验,展览内设置互动展项,还原大师工作室,营造充满活力的展厅氛围。

第四部分“俊彩星驰”,展示83件南昌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提供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力作,它们汲取中国古代名窑的优秀装饰技法,博古众长,师古长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风格,丰富了当代陶瓷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当代陶瓷艺术名家的风采。

---物华新诗---

“物华新诗——赣鄱非遗展”从乡物·工艺、乡音·演艺、乡味·饮食、乡情·节庆四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江西独具特色的非遗作品和非遗技艺,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核心理念。

江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承载着赣鄱先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是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

这里有雅俗共赏的九江青阳腔、妙剪生花的瑞昌剪纸、载歌载舞的赣南采茶戏、精打细磨的莲花打锡、名家辈出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匠心独运的萍乡傩面具雕刻技艺……

第一部分“乡物·工艺”。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传统工艺遗产丰厚,浸润了艺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第二部分“乡音·演艺”。江西,一个有梦有戏的地方。抚州各种声腔的“临川四梦”演绎了汤显祖这位国际文化巨匠剧作的经典精神。

在江西,目前活跃的戏曲剧种达33种,有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美秀娇甜”的赣剧,有“高腔之祖”的弋阳腔,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遗响的广昌孟戏,有“南北时尚”的青阳腔,还有载歌载舞的采茶戏……江西景德镇乐平市古戏台繁多,是“久看愈好”的“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第三部分“乡味·饮食”。家乡的味道是古朴的。江西万年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其稻作文化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家乡的味道是醇和的。

“药不过樟树不灵,酒不到樟树不香”!樟树的四特酒被周恩来同志赞誉为“清香醇纯,回味无穷”。崇义米酒、九江封缸酒、南城麻姑酒、李渡烧酒等等,酒逢知己,举杯共饮,乐哉快哉!家乡的味道是甜蜜的。丰城冻米糖、九江桂花茶饼、鄱阳灌芯糖等,总是给人以留恋的回味。

“绿丛遍山野,户户有香茶”。驰名中外的婺源绿茶,“顶上绿茶”的遂川狗牯脑茶,人称“六绝”的庐山云雾茶、有“南葛北参”的美誉横峰葛粉、营养丰富的高安腐竹……家乡的味道也有辣的。浓郁可口的南昌瓦罐汤、香辣有味的莲花血鸭、辣味爽口安义黄洲宗山米粉等,风情独特。

普天同庆的春节到处张灯结彩、欢天喜地,贴对联,看花灯,耍傩神,跳傩舞,舞龙灯,玩狮子……热闹非凡。祭祀先人的清明节,赛龙舟的端午节,赏月饼和烧塔习俗的中秋节,登高而歌的重阳节……节庆里,处处见真情,处处见盛情,处处见温情。

03

馆藏精品

---圈点纹假腹原始瓷豆---

商代圈点纹假腹原始瓷豆,高13.3厘米、口径14.7厘米、底径9.9厘米。1979年清江县(今樟树市)吴城遗址出土。原始瓷质,胎骨灰白,内外壁施黄褐色釉。折沿,浅盘,喇叭形高圈足。纹饰简略,足上部仅有凸弦纹;足中段纹饰密集,共分5层,上下凸弦纹,中间圈点纹,凸弦纹和圈点纹间饰习称的“燕尾纹”。器物制作工整,造型雅致,釉层细润,纹饰独特。

---伏鸟双尾青铜虎---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长53.5厘米、高25.5厘米。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虎抬头平视,背直脊凸,腹部略垂,双尾曲卷,背伏小鸟,尖嘴圆睛。面容奇异神灵,口张露齿,獠牙尖长,眉粗横行,两耳竖张,双目圆凸,呈伏蹲欲纵之态。此虎体量大,形象生动,将虎的神性和人对虎的崇尚之情表现到极至。虎的外表透露出了威武、勇猛的神情,内中则藏匿着一种诡谲、仙逸的神气。

---鹿耳四足青铜甗---

商代鹿耳四足青铜甗,高105.0厘米、甑口径61.2厘米、鬲高39.5厘米。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甗,蒸煮器,由上部甑和下部鬲合成。甑中有箅,盛放食物,鬲内容水,器下烧火,蒸炊食物。此甗的甑鬲连体,束腰分界,内箅不存。立耳上各站一鹿。甑腹上部饰四组展体的环柱角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甗体形制巨大,弃常见三足样式而采用四足,稳定性好,气势雄浑,奇美诡异,有“甗王”之誉。除耳上立鹿外,整器一次浑铸成形,表现了青铜范铸工艺。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

商代双面神人青铜头像,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此头像中空扁体,前后对称。上部圆管可插羽毛等配件,下部方銎能固定木柄,面容透露着神秘与威严。该造型设计有可能与古人天圆地方理念相合。这一形象可能与商周时期出土的其他青铜面具有相似的功能与性质,是一种用于神灵崇拜的偶像或“神器”,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

---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

商代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羽人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三环通长4.6厘米。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色呈枣红。羽人采用圆雕成形,镂雕与浮雕工艺相结合。顶冠高耸,嘴如喙状,腰背羽翼,屈臂蹲坐。其造型包涵羽化登仙、勾通神灵的思想,是一件用于佩挂的具有礼器功用的重要玉饰。制作工艺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凭借专用的掏雕工具将羽人后面多余的玉料掏出了形状、大小、粗细几乎同一,又灵活自如,没有丝毫缝隙的三个环环相扣的活链。活链不仅展示小料巧作大器的技巧,而且方便佩挂。

---青瓷多足辟雍砚---

唐代青瓷多足辟雍砚,高5.2厘米、直径13.8厘米。1979年丰城县洪州窑址出土。此砚圆形,砚面平出,周环圈槽,可以贮水。周围下塑20只蹄形足,边塑一对敛口的管状小盂,备插笔之用。器表面施褐色薄釉,设计别致,制作考究,是一件品味极高的文房用具。周代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四周有水,形如璧环,故名辟雍,后代常将那些砚面中部高起、周边凹陷的砚称为辟雍砚。

---镀金荔枝纹银带板---

北宋镀金荔枝纹银带板,大:长13.5厘米、宽7.5厘米、厚2厘米;小:长6.0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1978年遂川县枚江公社政和四年(1114)墓出土。带板采用宋代流行的锤碟高凸花工艺。荔枝果枝叶、牡丹花纹为中浅凸花,荔枝果用半立体高凸花工艺制成后,再焊接在板块上,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边框用夹层法镶包,增强了其厚重的艺术效果。出土时革带已腐蚀殆尽,现存的十三块大小、形状不同的铊尾、方板、带扣,存世的宋代镀金银带板中,此带板物主身份级别最高,时代确切,且保存较为完整。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

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宋代饮茶器,1962年江西南昌市征集而得。木叶纹碗是宋代吉州窑的独创产品,由于烧制过程中树叶容易发生扭曲变形,所以出土的树叶纹形状少有完整者。该木叶纹碗的树叶纹叶大且完整,为木叶纹碗之极品。

---永和窑黑釉贴花圈点纹梅瓶---

元代永和窑黑釉贴花圈点纹梅瓶,高20.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6.1厘米。1980年永新县禾川镇古城址出土。小口,直颈,丰肩,腹直斜收,矮圈足外撇。器物装饰奇特,先以剪纸圆圈分十层满贴于施有黑釉的器表之上,再加施黄褐彩,然后揭去贴纸。经高温焙烧后黄釉变化莫测,呈现出多谱色像,圈点映衬得格外艳丽。其装饰手法新颖,表现效果奇特,存世数量极少。

---凌氏釉里红楼阁式谷仓---

元后至元四年凌氏釉里红楼阁式谷仓,通高29.0、长20.0厘米、宽10.3厘米。1974年景德镇市郊出土。随葬冥器,分为上下二段塑制。重檐庑殿屋顶,圆柱,琉璃瓦。屋身中央板状箱式结构,面门活动可拆卸。四周门廊微塑各种舞蹈、奏乐、侍卫俑共18尊。正面青花书写对联一副:上联“禾黍丰而仓禀实”,下联“子孙盛而福禄崇”,横批“南山宝象庄五谷之仓”。两侧壁釉里红书写,左侧“凌氏墓用”,右侧“五谷仓所”。背面仓板上青花书写159字墓志铭一篇,物主凌氏为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山之孙女。整座谷仓雕塑精微,栩栩如生,集釉里红、红釉、青白釉、青花四种高温釉于一身,可谓世之孤品,国之瑰宝。

---青花龙凤鹤纹罐---

明嘉靖青花龙凤鹤纹罐,高22.0厘米、口径11.4厘米、底径10.3厘米。1958年南城县洪门水库益庄王夫妇合葬墓出土。直口,短颈,圆腹,底内凹。器面纹饰共三层,中间腹部主题纹绘四个连续的三勾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有龙、鹤、凤、凰,并衬有各式云纹。底中心青花双行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款。构图饱满,釉色白润,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当属官窑典型产品。

---绿釉镂雕球形带座香薰---

清光绪绿釉镂雕球形带座香薰,通高8.4厘米。香薰上为球体,面施绿釉,下有乌金釉底座。球顶部贴塑5只瑞兽,施淡黄釉,居中者口衔飘带;球体以菱花带纹分隔为上下两层,各镂雕四朵轮花,形如四个开光,开光之间也镂空轮花;底部镂空轮花一朵。造型小巧,胎体极薄,采用镂空与贴塑结合,制作颇难,不可多得。

THE END
1.现代青花花卉纹带盖提梁壶现代青花花卉纹带盖提梁壶日期:2024-12-19 16:34:42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县城杨仙大道(客家文化城) 邮编:341100 电话:0797-4431590 4446676 传真:0797-4431590 E_mail:jxgxhakka@126.com Copyright ?2014 江西客家博物院-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9353号-1 技术支持:赣州红浩网络 赣http://www.hakkamuseum.cn/kjdc/lsww/2024-12-19/1550.html
2.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0 多年来,江西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https://www.jxmuseum.cn/exhibition/baseexhibition
3.江西省博物馆藏陶瓷器精品张军昌江西省博物馆藏陶瓷器精品 http://s15/middle/6aa032b0nc9f7e6c191be&690 http://s10/middle/6aa032b0nc9f7e58e94a9&690 http://s12/middle/6aa032b0nc9f7e65d9ccb&690 青釉堆塑绳纹四系盖罐五代公元907~960年 通高27、口径9.4、底径8.7厘米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7184fc50101fojn.html
4.江西省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展厅及馆藏 · Halls and Collection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建筑呈方形,寓意「宝盒」,馆舍高6层,展陈面积2.8万平方米,由8个常设展览和3个临时展厅组成。江西省博物馆新馆江西省博物馆是全省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藏品总数约5.9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70件(套),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书画https://art.icity.ly/museums/vxe883i
5.从博物馆藏看明万历民窑青花的风格特征江西省博物馆藏 《江西大志》所谓的“青色狼籍,有司不能察…流于民间,其制作无复分,”就是指官窑、民窑青花瓷器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一条不可逾越的沟渠了。某些纹样类型,尤其是龙纹和风纹,曾经被认为只限制在御瓷上使用。但一件万历时期的青花罐装饰有同样的五爪龙纹,此罐是一位施主献给山西一座寺庙的供品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317454.html
6.一周观展指南安藤忠雄在上海,“吴昌硕和他的时代”在东京吉州窑是宋元时期富有创造力的民间综合性窑场。它始烧于晚唐,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以黑釉瓷、釉下彩绘瓷最具特色。此次展览共展出江西省博物馆馆藏的宋元瓷器212件(套),以吉州窑瓷器为主体,辅以其他窑口的瓷器,从江西名窑、庐陵茶韵、博采众长等方面呈现吉州窑的历史风貌、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36090
7.江西历史文化研究工程成果简介——明代青花瓷艺术风尚演变研究以手绘还原图例的形式研究纹饰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流行文化与时代审美样式,探究明代陶瓷画匠如何迎合帝王的审美喜好而创造富有时代特色的流行样式;采用田野调查、博物馆考察的方法,加强对青花瓷典型器物来源的背景分析,内容主要包括青花瓷的器物特征、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I2NDUyOA==&mid=2653147058&idx=1&sn=8684f9da9d2080fcb78c4a5405e161c0&chksm=850ec5563e27a61352ee94e6cdac6488076e806e0cfd2ae4a1c54e3e69817477a1806a1ac7cb&scene=27
8.中国陶瓷博物馆晚清、民国瓷器(三) 粉彩花卉宫碗 清,光绪,景德镇窑。现藏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敞口微撇,深弧腹壁,折底,圈足。以黄彩双弦纹饰口沿,下接绿地红边如意头垂云一周,腹部绘牡丹,芍药等花卉数株。绿叶彩花,相配得宜。 粉彩凤凰花卉纹碗 清,光绪,景德镇窑。现藏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碗敞口,深腹,http://www.kepu.net.cn/gb/civilization/chinaware/history/progress/200302210064.html
9.江西省博物馆新馆迎来国际大展87件(套)国内外精品瓷器亮相1月15日,“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是江西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后举办的首个国际大展。该展览共展出中外文物87件(套)瓷器,来自德国、日本等多国的文物逐一亮相,为市民展现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互鉴共生的故事。 http://m.yun.jxntv.cn/c/RDBJSU0vQnBxYktyZGlVakdVMGdydz09.html
10.202401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生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御窑设立,民窑繁盛,“列市受尘,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瓷都。青花瓷鸭吻。清(公元1644-1911年)冰丝馆增图重梓《玉茗堂还魂记)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东方https://www.meipian.cn/4zsy01l4
11.江西晨报:“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带您欣赏多地“镇馆之宝”江西省博物馆是我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是全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地方,共有藏品58916件(套)。藏品中以青铜、陶瓷类文物最具特色,数量多、品位高。而在浩瀚的馆藏中,商代鹿耳四足青铜甗可谓是江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http://www.hhh.gov.cn/index.php/article/1919.html
12.尘封瑰宝——元代窖藏瓷器展1980年11月29日,这是中国陶瓷考古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高安城南的江西第二电机厂传出消息,民工在开挖大礼堂地基时发现一椭圆型窖穴,内藏有大量古瓷。接报后县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火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窖穴藏有文物245件(含残件),其中瓷器240件,铜器4件,铁器1件,获得一批价值连城国宝。这之中有元https://www.gasbwg.cn/news/39.html
13.看展丨那些诗词里的绝美“瓷”句江西省博物馆藏 诗以言志,以抒情,以劝诫,以感叹。题作陶瓷诗词的作者,以文字为媒介、以器物为载体言说志向,书写对人生的感慨,对社会时代的观察。长沙窑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磁州窑的“细草烟深暮雨收,牧童归去倒骑牛”“长袖君子行,由己是非多”,无不借由着书写于陶瓷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210/2868.html
14.民国时期陈设瓷纹饰民国瓷器中最为人们所青睐的当属以珠山八友为代表所创作的新粉彩瓷器,他们以瓷入画,以胎为纸,汲取中国画的营养,所创作的新粉彩瓷器,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没有他们的创作,民国瓷器将是暗淡无光的。 除以上两点外,民国瓷器中还有一些零星的闪光点,本文拟从江西省博物馆馆藏瓷器中,遴选出几http://m.taoci52.com/t/4596.html
15.福建博物院馆藏德化窑白瓷精品在江西省博闪亮登场为了展示德化白瓷享誉海内外的高超技艺,我院组织馆藏德化白瓷精品110件(套)赴江西省博物馆展出。这是我院德化白瓷系列全国巡展的第十五站,希望能通过我院由宋至清的馆藏文物,配合江西省博物馆组织的苏献忠、连德理、林晓芳等德化瓷当代名家的代表作品,向江西的观众展示德化白瓷的艺术魅力,进而了解中外互通、美美与共https://www.fjbwy.com/articles/2024-08-30/content_15436.html
16.江西省博物馆藏宋代青白釉瓷器欣赏蛇在龟身上盘曲,引颈前视,额上刻一“王”字,动感强烈,施青白釉,釉层较薄,底无釉,露胎,胎白坚致。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http://www.zhongguociwang.com/show.aspx?id=14201&cid=170
17.荟萃南昌—海昏候大墓,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 最早留意江西省博是读《瘦马行:郎世宁的中国经验》时,看到江博藏有《八骏图卷轴》。当时第一反应是:哦?我怎么一直没想着去看看?——原来是我没想过去南昌。从此心中种下了一株小草。这次去南昌,发现江博在国庆前已经迁至红谷滩的新馆,那更得去凑个热闹了。 https://www.douban.com/note/786575731/
18.《明代洪武永乐御窑瓷器》从宋代我国官窑制度建立以来,瓷器便作为御用贡品成了皇帝的清玩和专用器具大量进入宫廷。这些瓷器现在已被人们视为拱璧,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手 中,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堪称世界之最,而这些收藏品中又以景德镇明清官窑瓷器量最多而优。这些精美的瓷器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是研究中国陶瓷史、工 艺美术史https://www.dpm.org.cn/journal_detail/248499.html?hl=%E4%B9%BE%E9%9A%86
19.- 民俗部沈建东研究员赴吴江图书馆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启示》专题讲座。 - - 我馆举办“瓷都风华——江西省博物馆藏景德镇古代瓷器精品展” -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一行来馆参观。 - - 鄂尔多斯考察组一行来馆参观。 - - 2012年第5期 - https://www.szmuseum.com/SpecialExhibition/Appreciation/?page=442
20.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ttps://www.wzbwg.com/news/24_2204
21.抚州市博物馆抚州市博物馆最早成立于1984年6月,坐落在市行政中心以北文化广场,毗邻抚州市图书馆、汤显祖大剧院。主要以瓷器、陶器、钱币为主,兼有铜镜、书画、杂件等,其中推荐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6件、三级文物 519件。。2000年10月抚州撤地设市,临川市博物馆上划并再次定为抚州https://www.maigoo.com/citiao/58672.html
22.江西省博物馆(南昌旅游2)南昌的地铁是投币的,有点游戏币的感觉,很有创意,坐地铁到达江西省博物馆,需排很长的队才进入馆内。 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共6层。大厅一副江西山水图映入眼,远远望去如同像素构成的画面,它的材质是马赛克,难道寓意瓷器的发源地吗,不得而知。虽说租了个讲解器,但走入展厅就目不暇接,文物的https://you.ctrip.com/travels/jiangxi100054/4132223.html
23.2021年江西工艺美术馆馆藏征集活动藏品展(四)作品及论文发表于《中国陶瓷》、《青少年书法报》、《现代装饰》、《景德镇瓷器》、《瓷器》、《瓷都美术家》等刊物,作品被中国陶瓷博物馆收、御窑博物馆、江西工艺美术馆等收藏。 《陋室铭》陶瓷 勒为萍 1978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陶瓷艺术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https://jx-artcraft.cn/newsinfo/2453657.html
24.重庆忠县中坝窖藏出土瓷器及相关问题探讨[10]重庆市博物馆、巴县文物管理所:《重庆市巴县清溪宋代瓷窑址》,刘庆柱主编,考古杂志社编辑:《考古学集刊》13,第284~30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1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编著:《景德镇湖田窑址:1988—1999年考古发掘报告》,第144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http://www.cqkaogu.com/gzdt/5951.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