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凤凰网吉林

2024年12月21日至31日,由景德镇市高温颜色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过山陶瓷主办,北京角楼图书馆承办,主题名为“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高温颜色釉瓷作品展,将与首都观众见面。

一、展览背景

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景德镇市成为全国首个文化类试验区。

过山陶瓷作为景德镇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多年来潜心致力于景德镇传统高温颜色釉瓷烧制技艺的研究,以及景德镇陶瓷非遗文化的交流推广,宣传景德镇陶瓷非遗技艺,弘扬陶瓷非遗文化。

非遗基地负责人蒋岩,是景德镇非遗传承基地中唯一的北京籍“景漂”负责人,出于浓浓的故乡情结,也特别希望能够把景德镇当代的精彩颜色釉瓷精品,呈现给家乡的首都观众。一是让首都观众了解景德镇历史悠久的过去,感受传承千年的颜色釉瓷艺术;二是了解景德镇生机勃勃的今天,了解景德镇在当代陶瓷釉色的艺术创新和技术创新上取得的突破。聆听当代陶瓷匠人,以高温颜色釉为载体,用当代制瓷语言讲述的传统色彩故事,欣赏古老陶瓷艺术焕发出的“旧色新颜”。

二、展览内容

此次展陈的260件颜色釉瓷作品,均由景德镇的非遗匠人采用瓷都的传统制瓷工艺烧制完成。涵盖了白釉、青釉、绿釉、红釉、紫釉、黑釉、蓝釉、黄釉、茶末釉和窑变釉10大类别,共计72种中国传统色。

在这72种中国传统色当中,既有景德镇明、清两代御窑厂,创烧的霁红、朗红、美人醉、霁蓝、宝石蓝、茄皮紫、瓜皮绿、秋葵绿、甜白,等传统釉色,也有通过陶瓷技术创新,将以往在中国古代建筑、器物、服饰、绘画等颜色载体上记录的中国传统色,以陶瓷釉色的形式加以重现的新品种。例如:水华朱、艳炽、朱樱、紫蒲、齐紫、沧浪、官绿、吉金、密陀僧等。其中,由非遗基地原创的新釉色种类就多达50种,占到了展览釉色总数的69%,很多釉色还是第一次与首都观众见面。

其中,展品里的少数白釉作品上,还添加了由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绘制的粉彩、新彩和青花,以及暗刻等传统陶瓷装饰技艺。器型上,则包括茶器、花器、香器、赏器,佛教造像等多个门类。一定能够让爱好陶瓷艺术,喜爱中国传统色的首都观众不虚此行。

三、展览特色

1.师法自然造石为玉,为陶瓷釉色扩容

陶瓷是人造石,而石之美者为玉。在多年的技术探索过程当中,过山陶瓷受到天然珠宝玉石色彩多样性的启发,尝试跳出景德镇传统的配釉体系,通过对天然矿物发色材料,成色原理,形成条件的分析借鉴,将其引用到陶瓷新釉水的配比和烧成创新当中,实现了新釉色和釉质的双向突破。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陶瓷釉色和质感的种类,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新釉色“如冰似玉”的美学特征。

例如胭脂红釉,于1650年由荷兰人卡西亚发明,在历史上是以微量的金为发色元素,经过800度左右的低温焙烧而成。1680年开始应用于珐琅彩瓷的绘画,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开始应用于景德镇御窑厂的瓷胎洋彩装饰。因其发色高贵艳丽,深受陶瓷爱好者的欢迎。美誉其为“红若赤霞,赧如羞女”。

为了实现这款经典釉色的高温化,过山通过大量的比对实验,最终运用单纯的铜元素发色,以铜代金,成功研发出了高温胭脂紫釉。新釉色不仅填补了高温釉色上的一个空白,还让胭脂紫釉具备了高温釉特有的丰富质感和结晶效果。

其次是钧瓷,玫瑰紫、丁香紫,都是宋代钧窑的经典色,清代御窑厂进行了成功的仿制,成品中不仅有与宋钧神似的传统色,也有具备明显自身特色的创新之作。过山陶瓷在复刻过程当中,除了传统的釉色外,还运用其丰富的窑变现象,在无意中烧制出神似西方印象派点彩画法的类钧作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釉色形态,被陶瓷爱好者戏称为陶瓷里的印象派。

2.扎根传统文化土壤,让传统永不褪色

中国传统色,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活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东方智慧和审美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古人独有的审美情趣,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色当中,瓷之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也是中国色彩的巅峰。在传承已有瓷之色的基础上,为陶瓷传统色扩容,以当代制瓷语言,重新讲述中国传统色的故事,成为当代瓷人努力的方向。

与中国古代建筑、髹漆、服饰、绘画等颜色载体相比,以陶瓷釉色为载体表现中国传统色,具有着无法比拟的自身优势。一是陶瓷釉色千年不退。陶瓷,特别是高温陶瓷,因其自身的稳定特性,具备千年不腐的特点,陶瓷的釉色不会因为日晒雨淋,或者空气氧化而发生褪色的现象。以釉水来呈现中国传统色,不会像建筑和服饰上的色彩,由于褪色造成与原色的色差。

二是釉色千变万化。高温颜色釉,在不同的原料配比,不同烧成温度和气氛,以及高温状态时的釉面流动作用下,釉水发色的种类,色彩的浓淡、质感,以及肌理表现丰富多变。有些甚至会形成类似于天然翡翠、鸡血石和玛瑙的色彩表现,这些优势都是其它颜色载体所不具备的。

最为神奇的窑变釉,其色彩之丰富,犹如云蒸霞蔚,有逾画工之妙;而肌理之多变,宛若鬼斧神工,妙不可言。常被陶瓷爱好者当作"祥瑞之征,视同珍玩"。

过山基地以釉色再现中国传统色,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瓷之色的内涵,还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传统色,成为永不消逝的色彩。

3.完善传统釉色档案,让色彩名符其实

多年以来,非遗基地对景德镇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高温颜色釉品类都进行了恢复性的研究实验,其中,成功复刻了历史上的多款经典色,经典器。

但是在复刻实验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无论是御窑厂遗址博物馆,还是陶瓷博物馆,乃至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高温颜色釉陶瓷,即使是同一品类,不仅不同朝代制作的发色有异,就连同一朝代烧制的,在色调和质感上也不尽相同。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陶瓷采用的天然原矿材料,不同批次之间矿物含量的差异有关,也与陶瓷匠人在制作工艺,以及高温烧制过程当中,烧成温度及气氛的差异有关,这种色彩上的明显差异给普通观赏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惑。

例如北京故宫馆藏了众多祭红釉藏品,从外观上看,明清两代的祭红釉虽有相似之处,用途也都是用来做祭祀的容器,但实际上却分别采用了石灰碱性釉和石灰釉两种完全不同的配方系统,因此发色各异。清朝人在《景德镇陶歌》里专门记述了烧制祭红的难度:“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当代烧制的祭红釉,釉色更是浓淡不一,让人不禁疑惑究竟哪一种才是标准的霁红釉色。

针对这一情况,过山陶瓷在延续传统命名习惯的基础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釉色,会根据每款新釉色的色相表现和结构特点,对标中国传统色的精细划分标尺,依据古人对传统色的命名习惯来重新加以命名,最大程度地确保釉色“名符其实”,解决陶瓷爱好者困惑的同时,还赋予了陶瓷釉色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

4.以新颜致敬旧色,让古老艺术照鉴未来

作为景德镇四个高温颜色釉非遗传承基地之一的过山陶瓷基地,与其它三个基地相比,并非以仿古瓷见长,而是更加侧重于陶瓷技艺的传承创新,创新釉色占到基地所有釉色种类的一半以上。在过山陶瓷看来:“创新并非是颠覆传统,更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对传统的丰富与完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一脉同源的师承关系”。

因为今天的传统都是历史上的成功创新,当下的创新就是未来的传统。被前人传承至今,引以为傲的传统,都是被历史充分认可且保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精彩,作为非遗文化传承者的当代瓷人,身上的责任,不仅要传承古人创造的精彩,还要立足于前人的成就,创造属于今天的精彩,不断丰富和发展景德镇陶瓷非遗文化的内涵,开创中国古老陶瓷艺术的旧色新颜。

四、环节设置

1.探秘中国传统色

12月21日当天上午10:00,传承基地负责人将在展览现场与观众围绕本场展览的主题内涵、何为中国传统色、走近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陶瓷的釉色是如何产生的、古代陶瓷釉色如何命名、如何欣赏单色釉之美、当代颜色釉的突破与创新,这七个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2.寻找最美传统色

另外在此次展览中,主办方没有向以往的展览一样,为每件藏品设置展品说明,而是为每个展柜中的展品,设置了一组中国传统色的色卡。色卡上标示了该展柜中陶瓷作品上包含的中国传统色色卡和名字,方便观众自己去按图索骥,“查颜观色”,从而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打卡中国传统色

展陈现场除了设置展品陈列区外,还设置了观众体验区,营造了以陶瓷为主题的生活场景区,呈现出与瓷为伴,以瓷为友的怡然生活状态。观众在这一区域,不仅可以亲手把玩和使用陶瓷作品,还能一起拍照打卡,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最美中国传统色。并与与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艺,以及色彩背后的中国故事。

THE END
1.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Jingdezhen Ceramics Musuem Jingdezhen China Ceramics MusuemABOUT US INSIDE NEWS COLLECTION SELECTION EXHIBITION ACTITY DONATION ACADEMIC SUPPORTHome COLLECTION SELECTION Blue-and-white watering bowl w Egg white glaze folded waist b Bluish white glaze plate with Bluish white glaze soul bottle http://www.zgtcbwg.com/en/index.php?s=/Home/Article/lists/category/collgoods/p/2.html
2.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友网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贵成以《设计的表达》为题,围绕中国国家博物馆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对设计概念和设计构想进行具象化清晰化的解读与运用,并鼓励大家努力创新与挖掘,探索更多关于陶瓷艺术创作的设计表达形式。 美国Mayco Colors 公司研发总监塔德·希克森Todd Hickersan以《Mayco陶瓷颜料与http://xy.jcu.edu.cn/a/front/newsdetail?id=d293c537656f4a1eae13115cdb124980
3.“瓷”刻向未来一起踏上“瓷的旅程”瓷器,是人品赏气韵的雅致之物,也是满足生活需要的寻常物件。时间的淬炼,给瓷器澄净的釉色和如玉般柔润的质感,给予了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力。 当泥土经过“破碎”“重塑”获得“新生”,又在诉说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一起进入这座因瓷而生,因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zMzNzc5OQ==&mid=2247517943&idx=2&sn=4d16924d172e49e303cf9525a382b146&chksm=e9dcaf3ca1e7804bf99f87bdc361aff62ba7be1065bd222b8684978202c88c9fa8d795d648c0&scene=27
4.天津博物馆5月18日,由天津博物馆策划的“瓷都芳华——馆藏明清景德镇窑瓷器展”在五楼瓷器厅开展。 瓷都芳华——馆藏明清景德镇窑瓷器展 时间:2022.5.18 地点:天津博物馆五 楼 瓷器厅 预约:请在天津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参观 景德镇古称昌南,因北宋景德年间烧制精美的瓷器而得名,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窑始烧于唐代https://www.tjbwg.com/cn/NewsInfo.aspx?id=17756
5.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位于中国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是北京市政府下属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次年2月在北海公园成立1959年举办了一系列展览,但因经济问题停办。1979年,首都博物馆的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33.html
6.企业大事记收藏天下携手近百位会员走进瓷器之都景德镇,共游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御窑厂、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瓷之路实践教学基地,一同感受景德镇千年瓷器技艺,将更多精美的瓷器呈现在更多藏友面前,推动着瓷器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不断创新,让更多的优秀陶瓷艺术走进平常百姓家。 https://www.sctx.com/sckx/35759.html
7.2024年12月景德镇旅游景点攻略景德镇旅游住宿,瓷都景德镇,最出名的除了瓷器还是瓷器,景德镇旅游,倒有一大半的景点是和瓷器有关。珠山龙珠阁,几经兴衰,却是明清两代的官窑,专烧皇室用瓷,贴上了皇家标签,景德镇之瓷可窥一斑。除了皇室用瓷,瓷厂明清园则体现了中国当代瓷器巅峰工艺的代表。景德镇光是瓷器博物馆就分为历史博览区以及民窑博物馆两处,历史博览区以https://www.tripadvisor.cn/Tourism-g303749-Jingdezhen_Jiangxi-Vacations.html
8.多图直击“空白期”瓷器在上海博物馆揭开面纱,没有见过的景德镇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内,该馆陶瓷研究部研究馆员陆明华正仔细地对一件来自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八宝罐进行比对、检查。这是布展的一个关键环节———点交。 5月28日,“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将拉开帷幕,全面揭开长期笼罩在“空白期”瓷器上的神秘面纱。来自国内外28家机构收藏和出土的280余件器物已http://wenhui.whb.cn/zhuzhan/xinwen/20190524/265204.html
9.当意大利“大理石之都”卡拉拉遇到法国“瓷都”利摩日法国利摩日:法国的景德镇 走在时尚与奢华的前沿 手工艺传统:精美的瓷器艺术与高超的珐琅工艺 特色活动:载歌载舞 唯美食与陶瓷不可辜负 经典地标:利摩日美术馆&利摩日国立陶瓷博物馆 创意城市建设:精于工艺创作 促进学习交流活动 近年来,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然而,欧洲一些国家的传统手工https://city.cri.cn/20230520/b748e8b0-8d54-bcea-aa1d-315df1df12ec.html
10.中国瓷都文玩葫芦全攻略 宜兴陶瓷专业技术资格名人录(最 紫砂壶各种泥料详细介绍(图) 当代艺术陶瓷名家签名款识 中国陶瓷装烧工艺发展史 上海博物馆大展——元代青花瓷器 “青花大王”王步陶瓷艺术作品欣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杨玉芳陶艺作品 认识瓷都 建设瓷都 世界上最贵的陶瓷娃娃http://www.zhongguociwang.com/list.aspx?cid=19
11.国家博物馆圆满举办“明代中期瓷器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耿东升研究员重点关注近年在北京地区的非公有博物馆中所见的空白期瓷器,这批民间传世的景德镇窑空白期瓷器在品种、纹饰、器型上都比较丰富,还发现有极为少见的“大明天顺年制”款瓷器,丰富了对于空白期瓷器的传统认识,弥补以往对于民间传世空白期瓷器的认知,并对“大明天顺年制”款瓷器进行了研究。 https://www.chnmuseum.cn/yj/kydt/202112/t20211201_252491.shtml
12.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每月一珍上海博物馆正在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举行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明清贸易瓷展》中有一件造型奇特的双管瓶,这是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外销瓷器,由景德镇制造,销往遥远的欧洲大陆。 双管瓶是一种造型非常特别的器物,双口连体,器腹中间隔断不通,可以同时盛放两种液体(图1动画)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resource/museum_files/show_files/20150818153552837/index.html
13.御窑厂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是中国唯一一处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同时也是世界各大博物馆所收藏的明清瓷器的出厂地。 售票时间: 8:00-17:00(春夏季) 8:30-16:00(秋冬季) 公共交通:市内乘坐1路、3路、4路、5路环线、7路、10路、12路、16路、17路、18路、https://www.yyc.52wenbo.com/
14.中国博物馆有哪些?中国博物馆官网合集,值得收藏潇湘读书社北京地区 1. 故宫博物院官网 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在是一座博物馆,展示丰富的文化遗产。 2.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https://www.chnmuseum.cn/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https://www.xiaoxiangguan.cc/106931.html
15.瓷都景德镇,古窑民俗博物馆参观攻略出来葫芦窑原路返回,步行约五分钟即可到达。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瓷器博物馆。里面陈列了不同时期的陶瓷,让每一个来访者都能够或多或少的了解到陶瓷的发展脉络,收获到丰富的陶瓷历史文化知识。 紫禁书院 回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景区的主干道(整个景区的出入主干道是同一个),快到出入口的地方有一个叫紫禁书院的地方。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33432.html?mfw_chid=3281-5922896
16.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本次展览:「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和保利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是次展览以探寻中国青花瓷器的源流发展为脉络,涵盖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收藏元、明两代御窑青花标本九十余件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九十余件进行对比展览,力求解码中国青花http://www.polyartmuseum.com/productinfo/137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