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余件元明青花器集结“青花的故事”特展全景再现千余年中国陶瓷辉煌史

2022年6月20日14:00,“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VIP导览直播举行,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艺术总监李移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顾问王澜与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瓷器造像工艺品部总经理李嘉伟为大家导览本次特展的展品。

“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展览现场

本次特展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和保利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以探寻中国青花瓷器的源流发展为脉络,涵盖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收藏元、明两代御窑青花标本九十件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器九十余件进行对比展览。深度挖掘自青花发源以来,元、明两代以青花为主线的陶瓷烧造历史与人文背景,还原中国陶瓷史最为辉煌灿烂的一段佳话。

从东方到全球

世界文化符号“青花瓷”

青花瓷,英文名blueandwhite,以“青”为灵魂,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约1250-1350C高温一次烧成,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等特点,是中国瓷器名扬天下的主流品种。

百余件实物及样本

全景再现千余年中国青花瓷史

纵观青花瓷的发展史,不同的时期所用的青料都有所差异,这也让每一时代都诞生了具有独特时代特征的青花瓷器。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以诸多实物形式再现中国青花瓷千余年演变过程。

元青花造型多样,有梅瓶、玉壶春瓶、大罐、圆口或花口折沿盘、高足杯、藏草瓶、扁壶、军持、仿蒙古包等,不胜枚举。纹饰题材丰富,龙凤、人物、飞禽、走兽、草虫、花卉、几何图案等,包罗万象。其中既有对中国传统的继承,也有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模仿和创新之作。

元青花水波云龙缠枝莲花纹大罐

D33cmH27.5cm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揭秘了一件此前尚未公布的重磅藏品——来自欧洲重要私人收藏的元青花凤凰牡丹纹凤首扁壶。

元青花凤凰牡丹纹凤首扁壶

H:18.6cm

明初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正式设立“陶厂”,建文四年(1402年)更名为“御器厂”。而御窑厂的正式创立为明代乃至清代整个中国陶瓷艺术奠定基石。这一时期青花瓷明显呈现出一种由元代青花向典型明代青花瓷过渡的特征。所用青料经分析化验,主要还是进口青料为主,不过因烧成技术所限,故多发色灰暗,亦有釉面肥润,青花深沉之作。

元-明洪武青花孔雀牡丹纹大梅瓶

永乐、宣德青花则彻底摆脱元代和洪武时期青花瓷的风格,开启明清两朝青花瓷发展的新篇章。因所用苏麻离青料高铁低锰的特性,多发色浓艳,积料处往往有铁褐色结晶斑。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寿桃墩式大碗

D34cm

宣德朝所用青料有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有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等多种情况,呈色或浓艳厚重或深浅相间。此外,宣德时期官窑瓷器年号款的书写规范得以确立,之后明清两代御窑瓷器皆沿习之。

成化皇帝本人的艺术素养颇高,而且御窑厂的工艺水平和管理制度愈发成熟完备,供御品的遴选制度极为严格苛刻。此时的青花瓷器“胎精釉亦精,高穆浑雅,同臻其妙”,成化前期使用进口青料,发色浓重浑厚,近似于宣德晚期青花。中后期选择产自江西乐平陂塘的极优质国产青料平等青,纹饰淡雅沉静,疏朗有致。成化一朝对瓷器烧造要求极其严苛,且不惜工本,是为明代青花的又一美学巅峰。

明成化青花缠枝山茶花纹宫碗

D15.2cm

“大明成化年制”款

明成化青花「竹溪六逸」雅集图罐

H:23.5cm,W:24cm

弘治青花依然选用平等青料,多发色浅淡,纹饰细腻。除继续沿用平等青料外,又新采用产自江西的“石子青”料,发色蓝中泛灰。中后期又使用极为昂贵的进口“回青”料。《窥天外乘》载:“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铛镇云南,得之……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

嘉靖瓷器传世主要以青花为主,造型多样,陈设大器烧造颇多,烧造难度极大。因选用钴料不同,嘉靖青花发色不一,使用国产钴料者,发色蓝中泛灰。典型嘉靖青花使用回青,成本极高,色料昂贵,仅限宫廷严格使用,所出青花发色浓艳泛紫。

明嘉靖青花八仙祝寿大葫芦瓶

H56cm

“大明嘉靖年制”款

万历朝长达四十八年,早期仍沿用回青料,发色与典型嘉靖、隆庆时期青花颇似。同时又开始使用产自浙江省的钴料,统称为“浙料”,因此万历中后期青花瓷发色多蓝中泛灰,远不及前朝浓艳。明末清初过渡期至康熙年间采用优质的云南珠明料,此时国产料的成色与烧造技术日益成熟。

明万历青花五彩婴戏图围棋罐

H12.5cm

“大明万历年制”款

嘉靖、万历时期青花,青花发色浓翠泛紫,恰与永、宣二朝青花器相类,故不乏有众多仿前朝永、宣青花风格器物在官仿官器物上出现。这一特殊品种现象,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瓷器造型、纹饰和绘图技法的多样性。

清三代皇帝尤爱古器物,所以仿古器物的烧造一直流行于清廷,青花仿古瓷也不例外。由于用的是云南产的珠明料,故绘画时采用点染技法追慕苏麻离青之铁锈斑效果。另有一部分仿烧器,纹样灵感虽源自明朝,但绘画则有明显区别,带有清官窑的韵味,体现了两朝审美之区别。

清乾隆仿宣窑青花花卉纹罍式尊

H38.3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中国陶瓷史高峰神作

永宣四“神器”集结

永宣青花冠绝千古,由中、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钴蓝的青翠苍雅与御窑工匠的妙笔点染,共同成就中国美学之典范,是陶瓷艺术的高峰,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展览的另一大亮点是永宣四“神器”的首度集结呈现,展览囊括的永宣四“神器”包括“明永乐青花留白暗刻龙纹海浪大盘”,“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十棱葵瓣式洗”,“明宣德青花梵文海水异兽纹高足杯”,“明宣德御制青花‘永平安颂’高足碗”。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十棱葵瓣式洗

W18.7cm

“大明宣德年制”款

“明永乐青花留白暗刻龙纹海浪大盘”是本次展览的“明星展品”之一,形制规整,大口微敛,弧腹广底,浅圈足,为明初大体量盘式的经典造型。

盘底砂底无釉,可见胎体坚致细腻,足沿微泛火石红。通体青花描绘纹饰,口沿内外绘回纹一周,内壁绘牵连缠绕的缠枝花卉十二朵,计有山茶、莲花、月季、扁菊等数种;外壁绘向前奔走的行龙四条,龙口半张,脑后毛发向前竖起,龙须向两侧飞扬,其间以壬字云纹间隔。盘心青花双圈内绘奔涌的海水为地,再以留白技法表现一侧面立龙,仅双目龙睛以青花点绘,龙身下肢朝向画面右侧,身躯中段则向后扭动,使得上肢及龙首面向画面左侧,上肢两只前爪一前一后,龙嘴张开,龙角后的鬃发上扬,气势威猛,身旁围绕的火焰亦以留白技法表现,在青花海水地子的衬托下,使得龙形似乎站立在波涛之上,极具艺术表现力。

明永乐青花留白暗刻海水龙纹大盘(塞伦森龙盘)

D40cm

此种留白工艺难度极高,十分考验工匠谋篇布局的功力,制作时须在素胎之上将底稿打好,将需留白的部分之轮廓线以青花勾勒,再将需要以青花表现的部分以钴蓝青料描绘出来,且绘制时也需加倍小心,切不可在留白的区域落笔;最令人叹服的是立龙的鳞片、爪牙、须发均以暗刻工艺表现,施釉后纹饰也十分清晰,纤毫毕露,工致非凡,具有立体效果,可谓鬼斧神工之作。通体青花发色深沉妍丽,尤其色泽浓重处可见明显的铁斑沉积效果,颇得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墨淋漓之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

盘心留白而成的白龙纹样于明初青花器中十分罕见,采用此种技法者,所见均为御窑重器,以天球瓶最为知名,此外还有梅瓶、大碗等造型,而究其肇始,母本则应自元代蓝釉留白、青花留白器物而来,前者如扬州博物馆所藏蓝釉留白龙纹梅瓶,后者则见1964年河北保定元代窖藏出土的两件青花留白八棱梅瓶。

元-明代御窑罕见瓷器首度来京

填补元明代瓷器研究空白

展览呈现首次来京展览的元代蓝地白龙纹砚盒复原件,和极具时代风格的宣德青花莲池鸳鸯纹蟋蟀罐。这两组器物分别于1988年和1993年出土于珠山北麓和南麓,对研究元官窑-浮梁瓷局和明代宣德御窑历史沿革、制瓷工艺和器型纹饰品类等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填补元明瓷器研究的空白。

明宣德青花莲池鸳鸯纹蟋蟀罐

高:9.7cm底径:11.9cm

1993年御窑珠山南麓东门头出土

“中国白”奏响

中国陶瓷史灿烂篇章

白瓷是以含铁量低及尽可能去除氧化铁杂质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白瓷创于中华,所谓“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在白度、透光度、烧成温度、吸水率、釉光等方面都接近于现代瓷的标准。

唐代白瓷日益精进,唐朝中叶以来,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已十分明显,北方邢窑白瓷驰名天下,宋代窑口众多,定窑、湖田窑等牙白釉器、青白釉器更是闻名遐迩。元朝以来,随着景德镇陶艺的进步,色泽愈发纯正的枢府卵白釉、永乐甜白釉相继出现,在陶瓷史上书写下灿烂的篇章。

蒙元宫廷尚白尚蓝,对白色的尚好,也直接促成了元代景德镇枢府卵白釉的诞生。另一方面,元代工匠已开始掌握白釉的呈色规律,改进胎釉配制等诸多工艺,追求更高白度的硬质瓷了。本次展品中的元卵白釉模印云龙纹高足杯即为一件白釉精品,与常见枢府釉器相比白度更高,并不明显泛虾青色,纹饰工整细腻,富官样气度。

明永乐一朝,宫廷重白瓷,永乐甜白釉瓷器的诞生,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其釉色乳白,温泽柔和,于白瓷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乳浊的元代卵白釉相比更温润,呈半木光,似绵白糖色,给人以绵甜美感。

明永乐甜白釉暗刻缠枝莲纹带盖梅瓶

H40cm

重磅特展与学术研究

续写中华文化开放包容与创造力

自2013年起,保利艺术博物馆同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推出了一系列极具学术价值及艺术价值的精品展览。如2018年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明代正统、景泰、天顺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以及在保利艺术博物馆推出的“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2020年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启幕的“龙翔九天——元明清御用龙纹瓷器巡展”等。

THE END
1.中国陶瓷馆怎么样+地址+业务范围这座博物馆是以保护为主题的,里面的陶瓷器物非常丰富,兼具各个朝代,历史跨度也较为长,大概是从原始社会就开始有展览品了,所以想了解中国整个古陶瓷史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弘燕路山水文园东园北门底商A28号 联系电话: 010-53311113 官网: https://dwsky.com/guide/v79618.html
2.2024东莞唯美陶瓷博物馆旅游攻略之中国建筑陶瓷史展厅景区简介: 东莞唯美陶瓷博物馆是东莞市第一家镇级的“国”字号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家陶瓷行业博物馆、首个由企业兴建的产业资源类博物馆。唯美陶瓷博物馆全称“唯美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集陶瓷、书画艺术品展示与企业建筑陶瓷发展历史、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于一体,全面展示了中国历代建筑陶瓷和唯美陶瓷风采。作为企业文化的有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weimeitaoci-134432.html
3.景德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景德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前身为景德镇陶瓷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馆内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 该馆建于1954年,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2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外还收藏不https://you.ctrip.com/sight/jingdezhen405/61150.html
4.中国陶瓷文化高级研修班景德镇陶瓷大学著名产瓷区(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河南禹州 、福建德化)古窑址,参观当地窑口特色艺术馆/博物馆,考察当地陶瓷文化村,参观陶器修缮等;与国家级陶瓷大师面对面接触,参观学习国大师们的私人工作室,与国大师同席互相交流,同时进行一次武夷山寻茶之旅,走茶山,与资深老茶人探讨工艺,学习岩茶制作过程,完成中国茶瓷文化的http://jxjy.jci.edu.cn/info/1064/1453.htm
5.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https://www.dpm.org.cn/
6.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简介/导航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简介/导航 陶器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据考证,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宜兴的先民们就从事农业耕作和制作陶器,宜兴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境内山峦起伏,河渠纵横,富有陶瓷原料资源,具有发展陶瓷生产的良好条件。至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已成为江南的制陶中心,烧造釉陶、灰陶https://chenpot.com/zgyx-tcbwg.html
7.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作动态5·18国际博物馆日,邀您一起探寻“传统举办瑞昌文博发展历史专题图片展览。 武宁县博物馆 邀请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进乡镇巡展活动,送展板到乡镇文化站展出。 永修县博物馆 设立宣传咨询站,制作展板并发放宣传资料,发放文化遗产类书籍,在县政府网站及广播电视台开设宣传专栏。 景德镇市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https://www.jiangxi.gov.cn/art/2019/5/17/art_5296_692684.html
8.昆明市博物馆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抢鲜看昆明市博物馆古幢厅 活动简介 “5·18”当天重磅推出镇馆之宝——地藏寺经幢,以“天龙八部的世界——艺术史视野下的地藏寺经幢”与观众重新见面,将观众带进经幢的另一个世界,展示大理国(宋)时期云南的社会历史文化。大量精细经幢线图、经幢专业修缮过程等首次公开展示。 https://m.kmmuseum.com/info.asp?id=1723
9.优中国陶瓷博物馆作文21篇看着那些美丽的瓷器,我仿佛穿行在历史的阶梯中,景德镇的魅力吸引着我时刻惦记着它的“演出”。 中国陶瓷博物馆作文 4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我来到了“行文”课室,和各位“小行者”们开始了一场传统文化之旅——参观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 首先第一个项目:制作陶瓷。老师把我们带到一个转盘前,给我们示范了一次做陶器的https://www.oh100.com/w/273389.html
10.研究远宏许大海:陶瓷艺术研究七十年(1949—2019)综述(一)至今,中国陶瓷艺术研究对历代窑址考古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研究体系,包括对汝窑、钧窑、邢窑、建窑、龙泉窑、德化窑、宜兴窑、景德镇御窑、磁州窑、石湾窑、铜川窑、吉州窑、扒村窑等一大批考古研究成果陆续出版。21世纪以来,国内博物馆、专业考古机构、高等院校陆续进行了大量窑址考古研究,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了《故宫博物https://www.cnacs.net.cn/14/202404/5889.html
11.南京博物院简介南京博物院目前,“一院六馆六所”的新南博将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向集典藏、保护、研究、教育、服务于一体,具备举办各种展览、开展科学研究的软硬件基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博物馆目标稳步迈进。https://www.njmuseum.com/en/articleDetails?id=9064
12.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1历史沿革 2陈列展览 3专题展览 4临时展览 5馆藏文物 6学术研究 7文化活动 8所获荣誉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博物馆成立 淄博陶瓷玻璃博物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国陶瓷博物馆。2002年,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协会批准,中国陶瓷博物馆在淄博建成,早期展品2000余件(套)2006年,中国陶瓷艺术馆雕瓷艺术馆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28.html
13.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以现代陶瓷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由浙江省民政厅和浙江省文化厅(现文旅厅)于2017年11月批准创办的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杭州湘湖4A级景区内眉山岛,岛上山青水绿、草木葱郁、鸟语花香,四面波光粼粼,窑影与桥影相映成趣,营造出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来到湘湖眉山岛,四季曼妙的景色便在https://www.zjmcam.com/bgjj
14.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坚决落实上级部门“安 [ 2024-01-24 ]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 [ 2023-10-18 ] ? 全面复盘找不足 擎旗奔跑踏新程丨景德镇中 [ 2023-10-18 ] 更多>> ? 王进先丨探秘史前生命魅力 感受博物馆的力 http://www.zgtcbwg.com/
15.淄博市陶瓷博物馆介绍淄博市陶瓷博物馆简介: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陶瓷以其独特的魅力远播海内外,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陶瓷五大产区之一,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地区就开始了陶瓷生产。 淄博市陶瓷博物https://zibo.cncn.com/jingdian/ziboshitaocibowuguan/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