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大结局!她的原型来自江苏!

最近,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馆》火了。据介绍,《逃出大英博物馆》是两位网络博主拍摄的3集系列短片,讲述的是一盏中国玉壶(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寻找回国之路的故事。

近日,这部短剧的主创夏天(饰演“小玉壶”)和煎饼(饰演“记者张永安”)接受了记者采访。夏天在接受采访时说,“小玉壶”的原型并非古文物,它是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于2011年创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购藏。

介绍一下“小玉壶”

“小壶”制作于2011年,2017年入藏大英博物馆。

对于玉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一事,俞挺回忆:“答应大英博物馆收藏这件作品是因为一句话——一位朋友的孩子在英国时,在跟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偶然聊天中,听到他们对中国薄胎玉器制作工艺的感叹。他们认为自从清代结束之后中国的薄胎工艺就失传了,中国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做薄胎器皿了。然后朋友孩子马上否定了他们,他说,你们说得不对,薄胎玉器制作工艺在中国还传承得很好,我叔叔就是做这个的。随后发了几张我的作品给他们看。结果大英博物馆的人很震惊,所以找到我,希望收藏一件作品。

我考虑再三,觉得有必要把中国文化推广出去,用一件作品让大家看看中国的薄胎玉器制作工艺没有消亡,并且在我们里发展得很好。同时,我也跟大英博物馆达成协议,这件东西不能放在仓库里,而是要在展厅永久展示,他们也同意了。”

在大英博物馆出具的正式收藏函中写道:“我们非常荣幸在馆内第一次展出生活在21世纪的雕刻大师们的玉雕作品。这些当代玉雕作品告诉我们在今时今日的中国,玉器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最近在英华人都纷纷前去打卡~已成为了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热潮。

5日,这个短剧迎来大结局。有网友看后动情地写下:“瑰葭路=归家路,总有一天,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这次创作是争口气”

“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剧中的那句‘回国’一定是共同的呼唤。这次创作是承诺,也是自媒体人的热忱,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争口气!”

夏天介绍,为了让大家体会到“身处异乡为异客”的无助和辛酸,两人前往英国拍摄。主创团队希望通过短剧让更多人知道,在大英博物馆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很多都是绝世珍藏。

黑眼睛、黄皮肤,家人就是血脉相连的人。流失在海外的每一件中国文物,也是最亲的家人,承载着泱泱华夏的文明故事。

大英博物馆内的很多中国文物在陈展时挤在一起,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有的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还有不少中国文物被切割,一条条裂缝让人看了心疼。

为何选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作为主角?夏天说,很多文物的介绍和图片寥寥无几,最终选择了这盏“小玉壶”。“小玉壶”的原型并非古文物,它是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于2011年创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购藏。

“‘小玉壶’的来路和年代最清晰。去英国是为了证明中国的玉雕技艺并没有失传,推广中国文化。引用网友的话,她是‘清清白白’的,记得回家的路。”

中国的量词有很多,英语很难翻译。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文物细腻而灿烂的背景,更无从记住那些“刻在心底的名字”……“小玉壶”用“盏”来强调自己,唤起大家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里有件文物是北宋磁州窑“家国永安”题记瓷枕。刻在瓷枕上的“家国永安”四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家国永安”四个字放在枕头上的深意,可能只有中国人才懂。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就有3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目前,30号展厅正在展出中国晚清时期的展品。

不少中国游客初见这些文物,心里会产生一种民族自豪,但随着参观的深入,这份自豪又被悲愤与心痛击中……

文物是文明的印记

它们最佳的归属是回到故土

近日,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因多件馆藏被曝“失踪、被盗或损坏”后忽略警示、未充分调查藏品流失事件,宣布辞职。

经大英博物馆证实,馆方发现部分藏品“失踪、失窃或损坏”,流失的藏品包括产自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和玻璃器物等。

THE END
1.中国陶瓷馆怎么样+地址+业务范围这座博物馆是以保护为主题的,里面的陶瓷器物非常丰富,兼具各个朝代,历史跨度也较为长,大概是从原始社会就开始有展览品了,所以想了解中国整个古陶瓷史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弘燕路山水文园东园北门底商A28号 联系电话: 010-53311113 官网: https://dwsky.com/guide/v79618.html
2.景德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游玩攻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前身为景德镇陶瓷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馆内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该馆建于1954年,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2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外还收藏不少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jingdezhen405/61150.html
3.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地址电话邮编地图图吧行业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公交站: 七孔桥、北新村、长陵路口、定陵路口、定陵道口、德陵村 附近的公交车: 314路、昌67路、925路、872路、879路、昌32路、昌55路 打车去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多少钱: 乐东黎族自治县出租车的起步价是5元、起步距离3公里、每公里1.6元、无燃油附加费,请参考。相关推荐 https://mpoi.mapbar.com/ledong/MAPIQPFIHWSESEQNCOTWC
4.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原景德镇陶瓷馆),于1953年由郭沫若先生提议并由国家文化部事业发展局出资创建,1954年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迁址紫晶北路1号。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博物馆协会陶瓷专业委员http://www.zgtcbwg.com/index.php?s=/home/article/page/id/39.html
5.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攻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门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攻略,包含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门票、地址等实用信息,由真实蜂蜂亲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点评分享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游览攻略经验,景点图片,来马蜂窝旅游景点攻略看看大家如何点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https://www.mafengwo.cn/poi/3533329.html
6.中国陶瓷博物馆2024年9月28日我们乘坐高铁从温州出发,11点准时到达景德镇北站,下车直接坐3路公交车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紫晶北路1号,这里有令人惊叹的馆藏瓷器,对陶瓷会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做到“陶瓷一次看个够”都不算夸张。 https://www.meipian.cn/57evn32k
7.对话陈克伦谈陶瓷研究和鉴定:先锻炼眼力,再辅以科技古代艺术《瓷器中国》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最新著作,通篇用权威而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瓷器三千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写给大家的中国瓷器简史。该书虽不追求体例上的面面俱到,但是囊括了陶瓷界长期以来富有争议的学术问题, 比如五大名窑中哥窑的产地和钧窑的年代问题等,作者对这些争议问题都提出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93724
8.京师瓷与中国艺术品鉴定之痛——人民政协网2016年7月13日,老校友邱季端先生将6000件瓷器捐赠给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校长董奇在会上宣布,以此捐赠为基础成立北师大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并任命邱季端为首任馆长和院长。“清华有清华简,北师大有京师瓷。”董奇在致辞中将这批获赠的古陶瓷称作“京师瓷”,称北师大一定会保护https://www.rmzxb.com.cn/c/2016-08-23/993868.shtml?n2m=1
9.中国陶瓷博物馆在1647年-1821年间好望角一带沉没61艘船。早在1853年打捞出一批瓷器,其中有些瓷器可能出自1647年沉没的“哈尔莱姆”号帆船。这些瓷器现存大英博物馆,被称为“桌湾瓷”。20世纪60年代,多兹兄弟从1781年沉没的“米德尔堡”号帆船中打捞出许多18世纪下半叶中国瓷器,这批瓷器中有青花小茶碗,外壁酱色内壁绘青花的茶碗和http://www.kepu.net.cn/gb/civilization/chinaware/wenhua/exchange/200301240021.html
10.中国有哪些古陶博物馆?各个时期的也行!构成一部近乎完整而生动的古陶文明史。这里许多藏品属珍稀孤品,其中秦封泥部分更可视为统一的中国封建王朝第一部“百官表”和“地理志”,是中国百代政治体系的源头档案。古陶文明博物馆的固定陈列由“彩陶渊薮”、“瓦当大观”、“封泥绝响”、“古陶系列”近 600 件展品构成。与馆藏文物同时展出的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87160071.html
11.英国第二大博物馆里的中国瓷器!中国馆依生活、饮食、丧葬、宫廷、宗教信仰等用途,展示了包括瓷器、玉器、漆器、家具、雕塑、象牙制品、玻璃制品、纺织品、绘画作品、手稿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MzMDA0Mw==&mid=2654746645&idx=1&sn=7efb003db6e0916a96ff236ee846e935&chksm=8113c601b6644f178b8c7c686e4b1fd2d4e6a8cabcd04936149f0bd38ccbc8cd7224aa098ac0&scene=27
12.中国最早博物馆在上海,三大博物馆携手揭秘“上海博物院”前世今生此次在寻找藏品时,只能根据当年亚洲文会的杂志图片来寻找,比如战国圆茎窄格剑正是通过仔细对比剑身缺口最终确定为原物。亚洲文会博物院还收藏了从婆罗洲出土的中国宋代瓷片,这意味着中国很早就与马来群岛有着贸易往来。此次展览也选择了上海博物馆馆藏中与之相似的瓷器代表,以展现亚洲文会对中国瓷器的收藏概况。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96672
13.国家博物馆圆满举办“明代中期瓷器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耿东升研究员重点关注近年在北京地区的非公有博物馆中所见的空白期瓷器,这批民间传世的景德镇窑空白期瓷器在品种、纹饰、器型上都比较丰富,还发现有极为少见的“大明天顺年制”款瓷器,丰富了对于空白期瓷器的传统认识,弥补以往对于民间传世空白期瓷器的认知,并对“大明天顺年制”款瓷器进行了研究。 https://www.chnmuseum.cn/yj/kydt/202112/t20211201_252491.shtml
14.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展(2023ver.)》时隔12年,国博启动“中国古代瓷器”专题展改陈,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展品从140多件增加到300多件,深藏库房的珍贵瓷器,经过修复之后集中亮相。 ? 版权所有 首次展出的青釉仰覆莲花尊尤为引人瞩目,这件瓷器来自北朝时期,器形硕大,约60厘米高,器身釉色青绿温润,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8176818/
15.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汝官瓷传世品极少,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半件、中国香港收藏家收藏1件。另外,日本的几个博物馆现存4件、美国的几个博物馆现存5件、英国私人收藏1件,共计67件半。“在清凉寺一次性出土7件后,又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dzjp/zyzb/article982e1a793ad44e838065d6c45d1d8ff6.html
16.2023国家博物馆国庆特展有哪些?展期地点汇总中国古代玉器 展期:长期展出 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19展厅 中国古代佛造像 展期:长期展出 地点:国家博物馆 南13展厅 数说犀尊 展期:长期展出 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16展厅 中国古代书画——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 展期:长期展出 地点:国家博物馆 南12展厅 中国古代瓷器展 https://bj.bendibao.com/news/197011/32624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