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景德镇活力焕新

守护千年记忆做强千年产业延续千年对话

“千年瓷都”景德镇活力焕新

因瓷而名,享誉千年。

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一件件精美瓷器曾跨越山海,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

窑火不熄,创新不止。

2019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赋予了“千年瓷都”传承创新陶瓷文化的历史使命。

5年来,“千年瓷都”种上了国家试验田:聚焦“两地一中心”发展定位,落实30多项国家试点示范工作、实施300多个重大项目,守护传承陶瓷文化,创新赋能做强产业,对话世界交融互鉴,“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越发闪亮。

一位位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共同守护着陶瓷文化的根与魂;一名名“景漂”创客,慕名而来创新创业,高峰时全球5000多名“洋景漂”来此安家置业,全球创意在这里碰撞……

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年轻。景德镇,这座城市如同一件精美瓷器,在“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交流新平台”的进程中,每一天都值得细细品味。

守护千年记忆

景德镇珠山大道,御窑厂遗址公园。

大门前巨大的红褐色地标屹立,其上镂空雕刻着御窑厂历经明清两朝皇帝的年号。地标一侧是景德镇车水马龙的商业中心,另一侧是千百年来景德镇制瓷业的中心。走进遗址公园,仿佛可以触摸到“千年瓷都”的前世今生。

——遗址“讲故事”

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背后是一座城的坚守。

“落马桥不是桥,但这里发掘出了元青花。”“景德镇天后宫及福建会馆,是由闽人引进的海洋文化代表建筑,是景德镇瓷器海运的见证。”……穿行于景德镇的里弄巷陌,陶瓷文化遗存俯拾即是,历史深处的记忆被一一唤醒。

历史的积淀,铸就了景德镇独有的文化魅力。“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浸透光阴的文化遗存既凝结了古人智慧,也标注着城市内涵。

今年,景德镇市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抓手,深入开展考古研究工作,开展遗址保护、房屋降层、管理规划衔接、御窑展示提升、窑柴非遗展示、数字化展示提升等专题研究,细化梳理出82项重点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散布全城的160处瓷业遗址、108条老里弄……在“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下,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原貌。目前,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国家工业遗产数量跻身全国前三。

如今,景德镇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在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力冲刺,力争向世人展现“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的时代风貌、世界价值。

——文物“活起来”

步入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与网红文物“碎碎鸭”合影成为不少游客的首选。

这只500多岁的素三彩鸭型香薰,在明成化年间生产时,因扩香能力不尽如人意,未能“入宫”而被击碎掩埋。数百年后,经过文物修复成为博物馆的“颜值担当”。

景德镇宛如中国制瓷历史的皇冠,以陶阳里为核心的陶瓷产区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其中御窑厂考古遗址更是被列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随着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在陶阳里落成并开放,这个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一等奖的建筑群,也让过去40年考古挖掘的4000万片碎瓷片和数千件瓷器,有了一个更好的家。

近年来,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运用科技手段修复破碎瓷器,解析其中蕴藏的古代陶瓷文明起源、发展和变迁。

“只有让文物‘活起来’,才能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悠久陶瓷文化的魅力。”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

缠枝莲纹被印上雨伞,鸭型香薰外观被做成公仔,瓷器器型被做成冰箱贴……一件件从古瓷中研究得来的成果,被做成文创产品,让陶瓷文化既能看得见,更能摸得着。

为提升陶瓷文化活化利用效率,景德镇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录工程,让非遗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方式传承,让各类文化遗产“火”起来。

——技艺“传下去”

初冬一早,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粉彩人物绘画传承人赵昆走进工作室,只见徒弟们坐在画桌前,手中的笔在素胎上勾勒、点戳。赵昆穿梭于徒弟中间,指出他们画工的缺点。

“该鼓励时鼓励,该挑刺的时候也不能含糊,当年父辈也是这样严格要求我的。”赵昆说,从学艺第一天起,父辈们就告诫我“择一事,终一生”的道理。

千年窑火不熄,世代匠心铸魂。

近年来,景德镇着力建设陶瓷文化生态实验区,创新推出非遗传承人团体评审试点和认定制度,建起陶瓷工匠梯队。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统计,景德镇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3200多人,是全国陶瓷技艺非遗传承人最多的地市。

一捧瓷土,万千匠心。

“我们不遗余力加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全力守护好城市的‘根与魂’。”景德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龙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申遗这项“龙头工程”,系统提炼陶瓷文化核心价值,阐释好、展示好千年陶瓷文脉。

做强千年产业

去“有瓷儿的地方”火了!

眼下,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游客来到景德镇,当地人一定会推荐去陶溪川文创街区看看。这处最能代表“千年瓷都”新气质的网红地标,曾鲜明注解着“China”的辉煌,也曾在“MadeinChina”的市场经济浪潮中经历迷茫。

从“为8亿人造饭碗”到吸引1300多万人次中外游客,从10万瓷工下岗到带动10多万人就业,从生产陶瓷产品到输出文化产品……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蝶变,恰是景德镇产业变革的缩影。

——文旅融合“火起来”

揉泥、拉坯、印坯、施釉、画坯……

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古色古香的作坊里,多名非遗传承人正展示着精湛的手工制瓷技艺,让游客大饱眼福。

古窑民俗博览区内,历代瓷窑活态传承纪实馆、唐英纪念馆等展馆,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精美的陈列,格外引人注目,也是景德镇“满城瓷器千座馆”的代表。

“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成就了景德镇特有的城市风貌。当地对遍布全城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进行系统梳理、精心打造、数字赋能,让“千馆之城”成为新的文化标识。

在玉柏玲珑陶瓷馆,继承父亲手艺的李辉丰,将一件件“透光不透水”的玲珑瓷演绎得灵动美观;在陶艺街“字非字”工作室,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尹志军将书法笔画拆解后,重构文字之美,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在画红画廊,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王志远,创新山水画表现形式,寻找符合百姓审美的元素,让艺术更贴近生活,其作品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景德镇这座“千馆之城”,千姿百态、竞相绽放。

“我们不另起炉灶,不花重金,而是坚持对现有场馆数字赋能、优化提升,鼓励陶瓷从业者尽展风华。”景德镇市文广新旅局局长盛璟晶说,得益于此,今年前8个月,景德镇共接待国内游客4162.45万人次,同比增长18.97%。

——先进陶瓷“强起来”

走进景德镇昌南新区嘉华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研磨车间,工人正埋头对加工后的氧化铝瓷进行参数测量。

“第一道测量后,还要进行一次复验,多增加一道检测就多一道质量保障。”公司负责人吴刚说,氧化铝陶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品应用前景广阔。

嘉华特陶作为一家主营95%氧化铝瓷、结构件陶瓷、点火体、金属化瓷壳等产品的企业,销售网络布局东南亚、欧美等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从成立初的2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100余人。

景德镇陶瓷产业传承千年,而今先进陶瓷制造业正成为“老树发新枝”的代表。

因瓷而名,因瓷而变。

近年来,景德镇推动创新资源向先进陶瓷集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清华大学等27家“大院大所”合作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多款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乃至全球领先。

2023年,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总产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111.16%,成为景德镇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景德镇正全力打造国家先进陶瓷产业发展样板区,力争到2025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低空经济“飞起来”

走进景德镇高新区的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赶制和装配各种零部件,全力保证产品按时交付。

作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神州六合从参与研发制造M40电动多旋翼无人机,到2023年在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展出引人注目的AR300全电驱动六旋翼飞行器,再到参与研制AE20电驱动多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一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测绘、应急救援等低空经济领域。

景德镇不仅是“千年瓷都”,也是中国直升机的摇篮。如今,景德镇正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丰富通航场景应用,推动“航空+”融合发展。

“公司在直升机配套产品核心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的桨叶防除冰加热组件,解决了国产直升机在高海拔地区飞行的技术难题。”神州六合总经理晏小松说。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修课”。神州六合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通过搭建‘柔性+智能’数字化制造平台,我们将生产线的管理费用降低了70%左右,产品平均制造周期缩短60%以上。”神州六合生产制造部副部长王艳说。

作为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直升机产业示范基地,景德镇正朝着2024年航空产业年营收600亿元的目标努力,低空经济产业正蓄力腾飞。

延续千年对话

不久前,法国卢瓦雷省吉恩市市长卡马尔来到景德镇,签署两地建立友好城市的意向书。

“吉恩是法国陶器之都,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虽相距遥远,但两地都具有浓厚的陶瓷文化艺术特色,因陶瓷而相遇,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卡马尔说。

以瓷之名,对话世界。

开放与包容,是历史赋予景德镇的城市禀性,不到80户人家的小山村高岭,贡献了陶瓷原材料高岭土英文名“Kaolin”,而英文“china”音译自景德镇旧称昌南的说法,也在当地心口相传。

如今,不到160万人口的小城与72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成为心手相牵的“好友”。景德镇正以新的方式,再现“文化磁场”。

——千山万水“走出去”

清脆动听的瓷笛,委婉悠扬的瓷二胡,清润流畅的瓷箫……

独具“国风”特色的乐曲《青花瓷》《彩云追月》和英国名曲《斯卡波罗集市》,在瓷乐器的演奏下悠扬悦耳,今年仲秋登上英国伦敦“天涯共此时——景秀China”文旅宣传推广活动的舞台,以独特形式演绎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历史上,景德镇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像一条纽带,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和经贸交往。

近年来,景德镇致力于打造对外交流新平台,建设“国家文化客厅”“国际文化名城”,积极推进陶瓷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广泛开展陶瓷文化的展示、传播和交流。

“瓷的旅程——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展”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吸引北欧艺术家前往感受现代陶艺的魅力;“感知中国——匠心冶陶陶瓷文化展”在德国柏林举办,吸引当地青年现场体验拉坯、画坯等传统制瓷技艺;“丝路瓷行——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特展”先后在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拉开帷幕,吸引国际时尚人士近距离感受陶瓷文化。

坚持开展不同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不断发挥陶瓷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作用,景德镇持续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2023年10月,中国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在迪拜正式开业。目前,这一“旗舰出海”模式助推景德镇173家陶瓷企业出口,“景德镇制”不断出圈。

——千方百计“引进来”

10月,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如约而至,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家陶瓷企业齐聚一堂。

自2004年首次创办以来,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已成为商贸交易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

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货物之一,景德镇陶瓷一直以来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1868年,德国地理学家、柏林大学校长李希霍芬博士来到景德镇,写下《中国——我的旅行与研究》一书,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

近年来,景德镇抢抓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历史机遇,推动成立国际陶瓷教育联盟和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景德镇,高水平的艺术展和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办,也为景德镇这个城市带来国际视野和艺术氛围。

展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158件艺术作品的景德镇今夕美术馆,延展了陶瓷手工艺术边界,为国际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融入中国生活和情感的创作地;来自土耳其的8名高校教师、工艺美术师、设计师,以“互鉴、共融”为主题举办陶艺作品展,凝聚了他们对陶瓷文化的独特感情,对“一带一路”给他们生活带来变化的美好期许……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今天,景德镇正在成为世界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千里迢迢“来奔赴”

近期,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主理人李文英,难得清闲了下来。

自从1998年“漂”到景德镇,她已累计接待了10多万人次的国际艺术家和游客。

在陶溪川文创街区,“候鸟计划”长期招募驻场国际艺术家,吃住行全免费,唯一要求是留下三分之一的作品,近十年已与3600多名艺术家建立了强联系。

与景德镇陶瓷大学一街之隔的浮梁县湘湖镇,来自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青年艺术家,租一栋民房,架一座窑炉,办一间工作室,指尖的瓷泥成为他们心意相通的共同语言。

“90后”西班牙陶艺家乔曼,将家乡巴塞罗那的白底黑纹陶瓷,与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工艺相结合。不久前,他把自己创作的茶壶,带到了春秋大集秋集上,受到一众陶瓷爱好者青睐。

“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各玩各的,而景德镇陶瓷工匠讲究分工协作,最可贵的是这里每道工序都向外来者开放。”乔曼说。

瓷越山海,文通万里。

“千山万水阻隔不了我们相识与相交的脚步。诚邀大家两年后,相聚‘千年瓷都’景德镇……”金秋时节,在葡萄牙卡尔达斯达雷尼亚市,第5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AC国际陶艺大会闭幕式上,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接棒,并全程用英语热情推介景德镇。两年后,景德镇将首次举办IAC国际陶艺大会。

“回顾过去,景德镇陶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远播中华文明;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让景德镇陶瓷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胡雪梅说。

今天的景德镇,正在传承和创新、开放与包容中,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记者黄浩然)

THE END
1.中国陶瓷馆怎么样+地址+业务范围这座博物馆是以保护为主题的,里面的陶瓷器物非常丰富,兼具各个朝代,历史跨度也较为长,大概是从原始社会就开始有展览品了,所以想了解中国整个古陶瓷史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弘燕路山水文园东园北门底商A28号 联系电话: 010-53311113 官网: https://dwsky.com/guide/v79618.html
2.喜报绩溪县博物馆正式授牌“国家三级博物馆”2024年11月28日至30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主办,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安徽博物院共同承办的“引领·提升 博物馆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24年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年会”在合肥成功举办。会上对新晋国家二、三级博物馆进行授牌,绩溪县博物馆名列其中,被授予“国家三级博物馆”。这一殊荣不仅是对绩溪县博物馆http://jiximuseum.cn/xxshow.asp?id=3029
3.甘肃这10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你打卡过哪几个凤凰网甘肃天水市博物馆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单位、甘肃省省级文明单位,2009年9月起免费对外开放。现有藏品4049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0件(套)、二级文物189件(套)、三级文物1019件(套)。现有基本陈列厅9个、临时展厅5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展厅1个、民族团结展厅2个、伏羲功绩展厅1个、陶艺实践https://gs.ifeng.com/c/8ZjdZ7XoHir
4.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展览回顾了自1983年“文化部恭王府修复管理处”成立以来,恭王府从腾退修缮到全面开放,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再到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创新发展之路。展览由“20世纪80年代花园的修缮开放”“21世纪初府邸修缮全面开放”以及“新时代博物馆建设”三个部分组成,展现恭王府博物馆4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博物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5.中国博物馆哪些非常值得去参观本帖里的主要是个人体验,某几家有名的大馆没有去过本馆只是见过借展文物的,一并列出。 贴中调侃,只为博观众一笑,望勿介意。如有冒犯,敬请原谅。 国家级博物馆 —— 无需解释型: 1、北京故宫博物院(2008年去过,6次以上) 2、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年去过,5次以上) https://blog.mimvp.com/article/35166.html
6.最新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国家级博物馆一览→MAIGOO知识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建筑面积5.5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文物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三门峡等地的考古发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较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75314850_1066905744.shtml
7.喜讯!国家一级博物馆副馆长徐桃生签约收藏天下瓷器2023年3月10日上午,中国陶瓷博物馆副馆长徐桃生与收藏天下业务总监褚梦琰正式签约。 徐桃生一直致力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出版过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的书目,其中对于景德镇的古城风貌、瓷都文脉、历史胜迹、先贤名流、陶瓷文化的研究成果深得业内人士的肯定,而其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和极强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收藏界的肯https://toutiao.sctx.com/toutiao/details-70505.html
8.天津博物馆1 天津博物馆馆藏为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现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法书、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邮票、敦煌遗书、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间工艺品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 2 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一大特色是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这是由于天https://www.cnkeywords.net/vocabulary/toVocabulary/4b654bde19e111e7a7ac4ccc6a5d5f99/vocabulary.html
9.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3.11.18日周六,今天收获多多。游览了德化白瓷和中国古代玉器馆后,又来到了中国古代瓷器馆。粗略的了解了中国古代瓷文化的传承和经过历史变迁的发现变化。惊喜是连连不断的。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现 中国在夏、商之际就已发明了原始瓷。东汉晚期烧造出普遍意义上的成熟瓷器。北朝末至隋代,北方地区创烧https://www.meipian.cn/4yoqazon
10.国家博物馆圆满举办“明代中期瓷器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耿东升研究员重点关注近年在北京地区的非公有博物馆中所见的空白期瓷器,这批民间传世的景德镇窑空白期瓷器在品种、纹饰、器型上都比较丰富,还发现有极为少见的“大明天顺年制”款瓷器,丰富了对于空白期瓷器的传统认识,弥补以往对于民间传世空白期瓷器的认知,并对“大明天顺年制”款瓷器进行了研究。 https://www.chnmuseum.cn/yj/kydt/202112/t20211201_252491.shtml
11.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如果你准备在节假日或是寒暑假带孩子到北京游玩,那么中国国家博物馆必须要在你的旅游清单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作为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这里是北京每个大小节假日最热门的必打卡地之一。不过想要参过中国国家博物馆必要要提前预约,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12.扩散周末去探秘!青岛有8家国家级博物馆,还有今年9月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三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97家)和第三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86家)。 至此,我国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共达到855家,其中,一级博物馆130家,二级博物馆286家,三级博物馆439家(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共有4826家,目前应该已经超过5000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04827
13.邢白瓷邢窑白瓷邢窑邢白瓷邢窑遗址博物馆地址:邢窑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胜利西路与中兴北大街交叉口西北侧,是邢白瓷文化产业园主体建筑之一。 邢窑遗址博物馆、中国邢窑博物馆开放时间是? 邢窑博物馆和邢窑遗址博物馆自开放以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了给大家呈现出更好的参观游览环境,参照国家级、省级博物馆相关措施,邢窑http://www.xingbaici.com/
14.五千年星汉灿烂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笔记机核GCORES当然,这条笔记诞生的直接原因是我参观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对于它所展示的历史厚重而言,九张图片是远远不够用的。小时候它翻修了很多年,只在很久以前得见它一面,如今能以它作为博物馆笔记系列的开端,真的让人感到十分荣幸。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84020
15.中国十大博物馆旅游景点推荐汉匠古建筑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简称南院或南博,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是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https://www.nbgjz.com/10077.html
16.河南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河南共有9家,分别为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郑州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南阳汉画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平顶山博物馆和安阳博物馆。 01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本馆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中段,院区占地https://www.518bwg.com/show/1215.htm
17.中国国家博物馆旅游地图中国国家博物馆卫星地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之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位于北区三层17号展厅,中国国家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之 非洲雕刻精品艺术展,非洲雕刻精品艺术展位于北区二层8号展厅,博物馆从馆 非洲雕刻精品艺术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之 中国博物馆建筑设计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览》位https://www.meet99.com/map-NationalMuseumofChi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