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2017:十大新话题,有喜亦有忧北晚新视觉

2017年,历经数载的全民收藏热轰然退潮,“大众收藏”不再是传统盛世收藏的匾额,百姓玩家归于理智,专业藏家蓬勃兴起,参与者少了“玩”心,多了“藏”念。寻珍淘宝还在继续,收藏话题不断深入,藏历史藏文化藏艺术的文明之藏逐渐成为收藏新趋势。

“让文物活起来。”

如何盘活民间文物资源?“据统计,目前中国民间文物收藏总量是国有文物收藏的数十倍,民间文物收藏也是中华文明或者说中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收藏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切实解决,中国文物保护之路也是不完整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所表述的这一文物收藏新理念,和他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所言“促进文物市场的活跃有序”,同样被视为国家层面对民间文物收藏的一种全新认可。有民间文物收藏家表示,这种公开的认可不仅有利于活跃民间文物交流,也给了民间文物收藏一张新的身份证。

地下的文物归国家,天上的陨石呢?

2017年3月25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张让人一看就想乐的照片:一具“金缕玉衣”仰面朝天平躺在西安古玩市场的方砖地上,身下铺着饲料袋,和同样平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馆的那三套文物重宝“金缕玉衣”相比,处境寒碜了不止一星半点儿。圈内都知道,这玩意造假就像编竹块凉席一样简单,开始是找老旧玉片造假,后来直接用上新玉,再后来干脆用树脂和塑胶制成的“玉片”。假货不蒙明白人,摆地摊的虽然可劲儿吆喝,却没有谁当真东西要价。有人说这也是古玩的一种玩法,纯属地摊文化,无伤文物大雅。也有人说,照这么玩早晚能把中国文物形象玩成一个世界笑话。

中国文物造假的历史无法考证,但造假造出的笑话有目共睹,从大甲骨卜辞、青铜剑、汉代玉凳到轰动一时的“金缕玉衣”,这些看上去名气大、等级高、技术含量低的文物赝品,却能够在古往今来让无数专家屡屡打眼。还有不少一时无法定论之物,至今仍然被收藏在一些文博机构,有待进一步考证。文物造假不可避免,文物打假不可缺少,从2017年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关于联合开展文物流通市场专项整顿行动的通知》可以看出,真伪关乎文物安全,关乎文明传承,关乎……国家文物部门说“让文物自己讲故事”,不能再把假故事当成乐子,任其败坏中国文物的好名声。

沉船多了宝藏的传说就多。

2017年4月,海南省文物局的一番话,为风卷海南的潭门“海捞瓷”传说划上一个句号:“经过我们专家鉴定,这些文物全是假的,仿得水平很低,都是些地摊货。”句号之外,很多藏家仍坚信自己的收藏眼光,为争夺这批“海捞瓷”里的精品,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家当,甚至借高利贷,只因为其中的好东西太有名、价格太诱人。比如国宝级的鸡缸杯,渔民开价仅3万元,其中一位周姓收藏家,光是鸡缸杯就拿下200多只。“那时候跟抢一样,生怕没了机会。”扑进去的人不止一个这么说,没有钱了就用藏品换,有人用一套明代黄花梨家具换来一方“传国玉玺”。在这次收藏狂潮中被倒手的“海捞瓷”,圈内人保守估计至少过万件。

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何以会让地方文物收藏几近癫狂?除了与文物概念炒作有关,还和自媒体的兴起与快速传播分不开。实际情况又如何?正如当地一位本分渔民所言:这么多年捞起来过一些当年的贸易瓷,没见过官窑的东西。哄抢过后,随着“出水”的瓷器等级越来越高,价格越砍越低,不少藏家心里忐忑起来:这要么是一场地下文物倒卖大案,要么就是一桩罕见的制假售假骗局。一位投入巨资的当地收藏者坦言,他有时候会在半夜惊醒,然后反复看着自己买的这些东西,安慰自己都是真的才能睡得着。

打假要打早,晚了赝品满地跑。因此,文物打假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紧盯着造假者不放,为假文物推波助澜的假故事、假传说和假信息都应该进入文物打假的法眼。

只字可解一片史。

重赏之下必有重任。据史学家统计,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在5000字左右,经过考释能够确认含义的仅有三分之一多点儿,余下的仍是横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一道瓶颈。在长期从事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工作的朱彦民教授看来,多破译一个甲骨文,对历史研究的意义都非常重大,而到今天仍然没有破译的甲骨文,基本上都是硬骨头了,可以说每一个字的破译工作都是一场攻坚战。

河南安阳是甲骨文载体“龙骨”的出土地,这次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出面悬赏认字,其重要意义不仅局限于对未解甲骨文的破译释读,更是将“甲骨学”的研究从专业学科领域拓展到社会层面。对于此举,史学界和收藏界的反应同样强烈,普遍认为,与其说这是一纸悬赏公告,更像是一种基于民族自信的号召,我们没有理由让民族的文明传承出现断层。7月31日,曾任临湘市副市长的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中华汉字研究所所长姜宗福,通过媒体宣布揭榜,并表示两到三年之后,将向社会公布甲骨文的“基因图谱”。

12月26日,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被认为是汉字价值得到世界公认的体现。

这场风波是一次净化收藏环境的开始,还有不容小视的警示:对于一些特定收藏题材,特别是规模性的文物展览,有关管理部门不能视而不见、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应该有法可依、依法而展。正如一位佛教界人士针对此事所言:佛归佛、法归法。

国宝出世往往少不了盗墓者的影子。

2017年11月20日,随着由西汉古墓引发的团伙盗掘案侦破,一大批从商周到西汉的稀世珍宝亮相央视新闻,其中两件格外引人注目,一件为单品“琉璃发簪”,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完整的一件孤品,而北京故宫博物院仅藏有半只;另一件为组器“西汉鎏金铜甬钟”,金光灿灿,纹饰异常精美,且保存完整十分罕见,等级非常之高。在办案警方的一句“件件都是国宝”后面,上千件被追回的文物里,除了100余件青铜编钟、汉代陶俑等,还有一句让文物收藏界充满想象和期待的话:其余的正等待专家鉴定。

一个位于咸阳市淳化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云陵墓区内的盗洞,意外地成为这一大事件的源头,盗洞发现者是一个白天在数平方公里田野上独自巡查的孤单身影,没有监控探头,没有瞭望塔,盗墓者想要避开他很容易,或许是因为下手太安全了,所以得手后连盗洞也没有掩盖。他发现时不知道过去了几天,更不知道被盗的地下古墓里都丢失了什么。同样没想到的还有盗墓者,一个小到锅盖大的盗洞,竟然让警方横跨五省,成为近年来一次性侦破盗掘古墓案件数、打掉的犯罪集团、抓获作案人员数最多的文物大案。

国宝失而复得,是幸事也是险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都应该好好反思了,比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是什么,保护的重点应该进一步落实在哪些方面,文物保护不能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警方身上。

2017年11月18日,中国文物界和收藏界共同面对着一个特殊的新闻发布会——量子文物艺术品鉴定仪新闻发布会。从好奇到不解再到疑惑,这场被无数祝贺条幅包裹、被无数赞美之词肯定的发布会,却看不见新闻主角的真实面目。

东西太好了容易招贼。

红豆杉的珍贵一是长得慢,几十年也不过碗口粗细;二是稀有,超过百年树龄的更少更珍贵,被称之能为隔辈儿人荫庇的“吉木”,被中国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联合国明令禁止采伐的活化石。然而,就是这些当地从小到老无人不识的宝树,却能仅凭村民一把斧子、一把油锯就一再截断几百年的大自然生机,空留下一段段色如残血的断茬残根,有的已经诞生出幼苗新枝,绿得格外刺眼。谁也不知道,我们还要等上多久才能复活那曾经百年的红豆大杉,还有多少棵百年以上的红豆古杉可以这样被肆意盗伐疯狂破坏?难道遏制那些除了一把力气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盗伐,真的有那么难吗!

一位木器收藏家告诉我,他特别怕看见和红豆杉扯上关系的突发新闻,他不希望历经250万年沧桑岁月的红豆杉最终成为历史绝品被收藏:“像红豆杉这样的活化石,活着更有收藏价值,为了子孙后代和大自然,我们应该拒绝收藏新的红豆杉艺术品!”

盛世收藏离不开博物馆。

2017年,有关私立博物馆的兴衰话题仍然是收藏界的年度热点,依托企业资金而起的民博机构更快地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从早年马未都悉心打造“藏”古瓷的观复博物馆,万达集团重金投资“玩”书画的玥宝斋,刘益谦有进有出藏玩皆宜的龙美术馆,到姚远利以古代匾额创新拓片收藏的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和白十源以贝叶经为保护性收藏的坦博艺术中心……,民间收藏作为中国收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历史文明和丰富收藏文化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2017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曝光频率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私人藏家”,他们出手往往比一般博物馆更加有力,对当今艺术品市场的流通与发展也更具影响力,如9.3亿元卖出齐白石十二条屏的是私人藏家,1.495亿元买入陈逸飞《玉堂春暖》也是私人藏家,以2.94亿元成交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最后的竞买者还是私人藏家。

藏而多建馆,9月,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的松美术馆落成;10月,嘉德艺术中心挂牌;11月18日,上海宝龙集团的宝龙美术馆开馆;11月25日,苏宁艺术馆亮相……如果说丙申猴年被称为私立博物馆的黄金年,建风格之馆、开典藏之馆则彰显中国收藏与时俱进的一种盛世心态:民博当自强!

THE END
1.聂容汐:景德镇昌荣博物馆当代馆长临川江西抚州市景德镇市2016年担任昌荣博物馆馆长 2020年于好友成立了影视公司 2023年继承家族留下来的8间旧仓库 聂氏家族的来历: 聂昌(1077~1126),字贲,江西临川人,即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嵩湖乡上聂村人,该村被当地政府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聂昌原名“山”,宋钦宗赵桓认为其具有敢于直言的西汉御史大夫周昌之遗风,为他改名为“昌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EA30Q505561RCQ.html
2.再论海捞瓷的市场与价值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海捞瓷也再一次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话题。 近日,古陶瓷鉴赏家、收藏家胡智勇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就表示,海捞瓷品种多样,有些精美程度堪比官窑瓷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近日,媒体披露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博物馆沉睡八百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41213.html
3.爱我曲阳“艺”起来曲——跟我去逛工作室第四站:庞雷定瓷近年来,他们到福建德化、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河南神垕和禹州、山东德州、西安……(图片)参观博物馆,逛古玩市场和博览会,拜访名家,学习、研究和借鉴各地的陶瓷、青铜器、金银器等艺术,偶尔,还和其他名家一起合作生产新产品,在他我融合、门类融合中寻求定瓷艺术的创新路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60413
4.安海寻瓷之旅“美国青少年的”:这样的经历在教科书中难以得到尽美“观赏明清时期御瓷珍品”这次旅行中许多时刻都是真正改变视角与人生记忆的时刻,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地《十余位美国青少年走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艾米丽表示“组织了多个中美青年面对面交流活动”研讨会》《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记者——美国青少年来华冬令营》享受游戏的乐趣,陶溪川文创https://bbs.9you.com/forum-113-5.html?a=shows&catid=wap&id=947911
5.湖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李建毛一行莅临好普艺术博物馆指导在看到捐赠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后,对打造湖南师范大学好普艺术博物馆湘瓷馆与湖南古陶瓷研究中心信心倍增,热爱古陶瓷的他们,表示十分享受鉴赏品评的过程。 下午,李建毛馆长、颜盛繁先生一行受邀到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参观实验室,与中山大学考古系朱铁权副教授共同探讨海捞瓷考古。http://www.hpbwg.cn/p-b096577e264d1ebd6b41041f392eec23.html
6.指尖上的展览:《表海风雄——烟台海防文化专题展》(1)海捞瓷 元 烟台市博物馆藏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北端、渤海湾入口,隔海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相望,海岸蜿蜒曲折,港湾岬角交错,水深域阔、不冻不淤,是华北良港集中地区,自古便是贸易中转枢纽和海防要津。登州港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为中国古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首航地。瓷器搭载商船从“海上丝绸https://www.ytmuseum.com/pc/news/detail?id=8579
7.海南省博物馆海博馆藏文物:明代晚期三彩陶俑 考古工具包 随机开启6款文物 产品2:“海捞瓷”文物修复盲盒 千百年的时光到底过于漫长,曾经流光溢彩鲜亮十分的文物早已失去往日光彩。文物修复何其伟大,使得历史的画卷托付于眼前的文物缓缓展开。我们选取其中关键步骤,将文物修复带给每一个渴望接近文物的普通人,希望你能够体会到文物修复https://www.hainanmuseum.org/hnbwgcms/info/3503
8.大运河瓷画艺术馆·马头村研学实践基地开来自文旅通州【大运河瓷画艺术馆·马头村研学实践基地开馆】#打卡北京城市副中心##研学旅行##近悦远来享趣通州# 近日,大运河瓷画艺术馆·马头村研学实践基地正式开馆,瓷画馆位于村党群服务中心内,是以大运河历史文化、红色精神谱系为主体,陶瓷艺术、非物质文化为辅助的多样化场馆。馆内设有7大主题展区、6个实践教室、4座瓷窑https://weibo.com/5071610242/P5pfLw4ro
9.创意视频丨如果“海捞瓷”会说话7月以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策划推出“丝路遗珍——中国古代外销瓷展”,展品种类丰富,数量达500余件(套)。展品遴选了各窑址或遗址出土的唐、宋、元、明、清时期外销瓷以及沉船出水的外销陶瓷,游客既可以一睹五朝外销瓷风采,也可以竖起耳朵听海捞瓷们“讲述”古代海上瓷贸易往来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精彩故事…… https://www.yidaiyilu.gov.cn/p/292239.html
10.黎锦海捞瓷深海利器……这个周末,南国小记者开眼界涨见识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1月19日消息(记者 胡丽齐)泥条盘起来的古老陶器、千年历史的非遗黎锦、记录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盛世的海捞瓷、高尖端深海利器……11月18日下午,南国小记者三亚俱乐部走进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南海文化博物馆,通过一件件文物和展品,追寻它们背后历久弥新的传奇,一场别开生面的“穿越之旅”悄然开启。https://m.yunnan.cn/system/2023/11/19/032839229.shtml
11.湛江之旅(一)湛江的六月,已是气候多变期,天有不测风云,差点被困。转道广州,专门去了博物馆,继续参观“南海一号”沉船上的海捞瓷,明显这里的展品要比海陵岛上的漂亮多了,不合理啊不合理海陵岛上的博物馆要门票80/人,而这里的博物馆是公益性的——免费。 https://www.meipian.cn/27p1wpz4
12.关于特色冷门博物馆,收藏这一篇就够了关键词:海捞瓷的诞生 坐标:海南海口市国兴大道68号 古代装载外销瓷器的商船在海上遇难,形成了今天的海底文化遗存——海捞瓷。海南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就是海捞瓷,以青瓷、青白瓷为主,时代跨越唐宋元明清,不过因为大部分都是实用瓷,观赏性和前面的青花、龙泉青瓷没法比。 https://www.jianshu.com/p/753df76fa53e
13.海南经典收藏“海捞”系列——海捞瓷最新推荐最新推荐出水的海瓷中,有一些青花纹饰像明代风格、而底足和胎却像康熙风格的器物与残片。一直以来,圈内都把它们定为康熙仿明外销瓷。近日,我国著名水下考古专家栗建安,在参观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体育馆一楼的海藏民间博物馆时认为:这可能是日本伊万里风格青花瓷。这一点拨,使许多海瓷藏家豁然开朗。http://www.hkwb.net/nrpd/content/2012-11/05/content_952753.htm
14.寻访海捞瓷(上)CCTV节目官网CCTV4视频简介: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位于合比法铁路干线的中心地带,我们的记者在寻宝的过程中也被这座美丽的城市所吸引,在对考克先生的采访中向我们透漏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到一对夫妇那里看到了许多海捞瓷。(国宝档案 2009年 第178期) 收视TOP榜 这部根本大法你认真读过了吗 https://tv.cctv.com/2011/01/19/VIDExPbL5sbMX65uTSZ50E9t110112.shtml